我的水上末日堡垒 第235节

被他的举动吓得有些惊魂未定的厦晴美有些疑惑地开口:

“姐夫,你是发现了什么吗?”

“为什么看你好像很害怕的样子???”

李潇咽了口唾沫。

“我大概知道黑盒里面装的是什么。”

众人异口同声的问道:

“装着的是什么?”

李潇一字一句地说道:

“陨石,含有非常强辐射的陨石。”

“我们一开始都想错了。”

“这些黑盒,不是用来保护里面的东西,而是用来保护运输的人!”

“黑盒的保护是相对的,对内保护,同时也对外保护。”

“刚才的摄像头出现彩色雪花以及无人机和机器人失控,大概率是因为陨石的辐射强度太强。”

“我又刚好控制着激光切割器在黑盒上面开了个缺口。”

“导致原本无法溢出的辐射,从缺口中冲了出来”

听到李潇的假设,旁边的林国栋倒吸了一口凉气。

“我知道,为什么他们种植的那些平菇会变异了!!!”

“不是商家给他们售卖了不成熟的平菇菌种。”

“菌种没问题,是烂大街的普通平菇!!”

“有问题的是种植环境!”

“这批货的运输时间,和4号房间那批平菇的种植时间是有很大一部分出现重合的!!!”

“这是不是意味着,其实就算有黑盒的保护,陨石的辐射其实也没法完全隔绝!”

“4号房间,刚好位于甲板的方向,距离集装箱最近,所以潜移默化的吸收了大量的辐射。”

“这些辐射非常强烈,所以导致这些平菇在短短一个月内就出现了恐怖的变异现象,从无毒的蘑菇,变成了具有强烈剧毒的蘑菇!!!”

听着林国栋和李潇的分析,其他几人也立刻感觉毛骨悚然。

第245章 辐射之源

辐射,其实并不是什么可怕的东西。

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这些都是常见的辐射。

这些辐射在医学、通信、科学研究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当然,任何东西,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

辐射有危险,但是危害是可控的,可怕的是强辐射。

离子化辐射,如阿尔法粒子、贝塔粒子和伽马射线。高剂量的离子化辐射可以破坏细胞和组织,导致组织损伤、放射病和癌症。

紫外线辐射,如来自太阳的紫外线(UV)辐射能够对皮肤细胞造成损伤,并增加皮肤癌和眼部问题的风险。

X射线和伽马射线,高能电磁辐射可以穿透人体组织,用于医学成像和癌症治疗。

但是,过量的X射线暴露可能会损害组织和导致放射性损伤。

放射性同位素摄入,摄入或吸入放射性同位素,如铯、钴或锶,会使这些放射性物质在体内积累,对组织和器官产生伤害。

避免过度暴露于辐射是保护人体健康的关键。

眼前这颗陨石蕴含的,显然是极强的辐射。

强到甚至对电子设备有直接损伤。

正常出现在陨石中的辐射都是伽马射线。

一些宇宙射线产生了高能伽马射线,这是电磁辐射的一种,能量非常高,具有强大的穿透能力。

陨石本身经过千万年的旅途,只要材质合适,很容易就会在旅途中吸收到大量的高能伽马射线。

其实伽马射线在宇宙中几乎无处不在,包括蓝星附近就有大量的伽马射线。

只不过蓝星有强大的大气层和磁场,会抵消和吸收,甚至屏蔽宇宙射线,使地表的辐射水平保持在安全范围内。

这就是为什么各国的宇航局都有进行太空生物实验。

原因就是因为太空中伽马射线的强度更高,很容易促使生物的基因产生异变,从而促使生物发生进化。

之前司徒锦绣所携带太空种子,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后,产量大幅度的提高,同时本身的各种需求却大幅下降。

如果想要在蓝星中培育这样的作物,不是不可能,只是难度会非常大,需要的时间也会非常长。

然而这种非常困难的东西,换做空间站中的培育中心,可能只需要几代时间就能获得相应的产品。

这下李潇更加确定,当初古思图号上种植的平菇,之所以会出现变异,有很大概率,很可能真的是因为这些放置在黑盒内的陨石。

黑盒确实可以一定程度上的隔绝配合内外的环境交流,能产生一个近乎密闭的环境。

但是这种阻隔本身的特性是有上限的。

就像是李潇刚才的操作,2000度的激光切割,或许无法对黑盒产生影响,但是5000度的激光切割器,却不是黑盒能够抵挡的。

或许运货的货主本身就知道,这些陨石本身就具有极强的辐射。

所以提前安排了防护能力非常强的黑盒,作为最后一道屏障,确保一定程度的抵挡陨石散发出来辐射伤害,可以阻挡部份的伽马射线。

但或许这些陨石的主人,并没有考虑过另外一个问题。

那就是虽然有了这层层的阻隔,然而辐射还是逸散出去。

虽然这些辐射没有对人体产生直接致命性的伤害,却让种植在船上的蘑菇产生了致命的变异。

当然在李潇看来,这些伽马射线对船员肯定也造成了伤害。

只不过这些伤害并不是致命的,很可能会在以后才爆发。

林国栋:

“这些东西绝对不能继续留在古思图上面,否则一定会出问题的!!!”

厦晴美:

“我同意林哥的说法。”

李潇点点头:

“这东西确实不太安全,不过我们还要做最后一次确认,确保出问题的确实是陨石,而不是其他东西。”

林国栋:

“用排除法确定一下确实可以,否则一直提心吊胆也不是事。”

“不过船长想要怎么样进行确认?”

李潇:

“简单,看看那块陨石的辐射强度到底有多少就好了。”

“船舱里面有盖革-穆勒计数器,我改装一下无人机,看看能不能测算到附近的指数,这件事情,就一清二楚了。”

林国栋微微皱眉:

“盖革-穆勒计数器???”

李潇解释道:

“盖革-穆勒计数器,英文Geiger-Muller,也有人叫盖革计数器或者GM计数器。”

“这种计数器的用途十分单一,只能用于测量放射性材料中的辐射水平,特别是测量伽马射线和贝塔射线的强度。”

林国栋有些感慨:

“船长准备的真是充分,连这种东西都有。”

李潇也没让大家等待太久。

这次的改装非常简单,他需要做的只是在兑换列表中兑换一个可以远程监控指数的盖革计数器。

随后,直接把盖革计数器安装在无人机上就可以了。

当然为了防止无人机出现失控的情况,李潇还在对话列表中购买了抗干扰控制模块。

由于知道这一次的行动危险,他并没有继续派速龙无人机。

而是启用了仓库的一台小型无人机。

速龙毕竟是军用无人机,本身的效能和模块,比普通的民用无人机强了很多。

他当然不舍得让速龙去冒险。

很快,无人机被放飞,向着救生艇飞去。

李潇没有直接靠近,而是在距离救生艇还有1公里范围。

他就让无人机开始悬停在半空。

很快,他就有为自己的这个操作而庆幸,因为在一公里范围内改革计数器居然已经开始发出乐滋滋滋的警报声,与此同时,上面的读数也从1微西弗飙升到了50微西弗。

看到这个指数,李潇的眼皮顿时抽搐了一下。

微西弗或许是一个对大多数元非常遥远的计量单位,但是有一种东西大家一定非常熟悉。

那就是x光和ct。

每次大家在医院进行X光,和CT造影时候,人体承受微西弗大约是50左右。

正常来说,普通人一年最多只能做3到4次,x光和ct,原因就是每次进行,X光和ct,都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辐射残留。

短时间内连续的进行X光和ct会对人体的器官,不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危害。

眼下的情况就意味着就算距离陨石足有一公里。

他能散发出来的辐射剂量都已经达到了,进行一次正常X光的强度。

正常的x光,通常需要1秒左右。

这就意味着,如果是一个正常人站在距离陨石一公里外超过3秒。

本身承受的辐射剂量,就已经超过人体能承受的极限。

另外,李潇还想到一个更恐怖的事情。

现在的辐射强度之所以只有50微西弗,很可能是因为他在黑盒上开了一个只有黄豆大小的小孔,要是这颗陨石完全裸露在空气中,那么可能造成的辐射强度,会更夸张。

不过这样的强度,目前对无人机来说,暂时并没有太明显的影响。

无人机的摄像头,也并没有出现彩色的雪花。

首节上一节235/2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