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我用全网喂养智能AI 第109节

  痴迷于研究灵魂的人组团来到冰天雪地的西佛尼亚某城,迎接他们的是弥影公司研发中心。

  这些人做梦都没想到,在如此恶劣的环境里,竟然隐藏着弥影公司的研发中心。

  更没想到,自己以后将会变成弥影公司的一员。

  就在他们诧异时,远从华夏寄来了重要的研究素材。

  十份只有一厘米长的黑色薄片。

  这是林奇野和老孙想尽办法从那个异物上取下来的。

  当大家知道,这就是可以保存灵魂的特殊材质后,极大的激发了研究热情。

  其中有科学方式,也有古代祭祀,图腾、甚至古代炼金术等。

  这些实验,却没有一个产生效果。

  直到有一天,研发中心收到一份早就订购现在才到货的脑机头盔。

  这是一种可以检测脑电波信号,并且反编译成简单指令的装置。

  使用者戴在头上,用想的方式发出指令。

  散逸出的脑电波通过贴片线缆传输到反编译芯片,最终反馈成操控信号。

  这个脑机头盔,是智能ai调用了大量资金,从最专业的人脑互动实验室定制的。

  未来,虚拟现实技术的一体化接入设备,就是这些高级实验室研究成果实现。

  但现在,这些还没有研发成功的设备,非常的简陋。

  可西佛尼亚的研究员们,在大脑即将被寒冷冻住前,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他们将剩下的试验品全部磨成粉,然后涂抹在脑机头盔,以及贴片上。

  然后由一个大胡子研究员主动申请成为实验者。

  大胡子研究员头上贴满了贴片线缆,然后戴上脑机,开始试验。

  “不对啊,感觉我在飞一样。”

  “不是飞,我的身体,似乎出现重影了。”

  负责检测的研究员惊喜问道:“是不是你正在通过灵魂进行感知。”

  “不知道,好累,没法描述这种状态,我感觉头晕。”

  大胡子研究员说完就晕了过去。

  大家连忙查看数据。

  在带上头盔的那刻,大胡子研究员的脑电波强度高了几十倍,并且持续输出。

  这或许表明,在头盔加持下,他的灵魂增强了。

  至此,关于灵魂脑机在一次偶然的创意试验中,获得了巨大成就。

  更多的试验素材从华夏邮寄了过去,一次又一次的反复试验,终于找到了稳定的方法。

  其实并不复杂,主要是用量,只要涂抹的量在一定程度,就能保持灵魂活跃,又不会对身体有影响。

  在这个前提下,研究更加顺利了。

  活跃的灵魂可以输出高强度脑电波,这些脑电波又能转译成更复杂的信息流。

  最终,形成固定模式的脑机互动编译机制。

  这些机制录制成专业芯片,再将脑机设备改造,弥影公司虚拟现实头盔雏形诞生。

  但这仅仅是开始而已。

  接下来还要测试通过灵魂接入虚拟现实世界,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比如,人类在现实世界中,行走,吃喝,嗅觉,听觉,能不能在虚拟世界中实现。

  原本这是一个科学无法解答的问题。

  可现在不同,因为接入的是灵魂。

  灵魂是如何接受肉体产生的感知呢?

  一位生物学家研究员大胆假设。

  肉体的感知能力是细胞器官与神经和大脑的体系。

  灵魂是被动接受这一体系的反馈。

  那能不能模拟细胞器官达到同样的结果。

  这个假设非常复杂,相当于创造一个虚拟人类,这个虚拟人类的结构会很复杂。

  他要有眼睛,眼睛中需要复杂的神经,神经末端是感光细胞,这才能产生视觉感知。

  不止是眼睛,还有鼻子,以及嗅觉细胞,耳膜震动和神经传导体系。

  等等等等......

  如此复杂的设计,研究员认为根本不可能完成。

  可他没想到,弥影总公司很快就反馈了这条建议。

  在虚拟世界中创造了第一个仿真人。

  这是一个虚拟世界的灵魂载体。

  只要通过灵魂脑机接入,现实中的灵魂就会载入这个躯体中。

  这样,灵魂就能和现实一样获得同样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知。

  有了这些感知能力,在对整个虚拟世界进行丰富,基本上就可以给人带来宛如现实的错觉。

  但这个过程却是非常复杂的,必须对人体有非常全面且细致的了解才行。

  万幸这个年代已经有了人体切片技术。

  人体切片技术听起来很邪恶,其实是解剖学研究技术,它涉及将人体器官或组织切成薄片后进行观察、探索和分类。这项技术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了解人体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增进对疾病的理解和治疗方法的研究。

  而各种世界医学联合组织,已经将这些资料进行汇总。

  其中北米的一家私人医疗机构就拥有完整的人体切片数据库。

  花费高昂的资料转让费,并且付出了一种微型心脏起搏器自启动芯片设计图后,数据库还是到手了。

  依靠这个数据库,再加上天量的算力,第一个拥有虚拟细胞和神经组织的躯壳创造出来。

  对,是躯壳,是为人类灵魂专门设计的载入装置。

  有了它,灵魂才能发挥和现实世界一样的感知。

  到了这一步,就剩下最后一个环节了。

  那就是将灵魂脑机外设完善,那些复杂的贴片线缆,还有沉重的主机都必须升级改造。

  很快,外界设备的大部分运算处理功能都被移植到云计算平台,和游戏结合为一体。

  也就是说,新型灵魂脑机,只是一个接入端,除了基础的转编译芯片外,不需要其他功能。

  贴片线缆也改成头盔内附式的吸盘结构。

  至此,弥影公司第一代虚拟现实头盔终于面世了。

第126章 入榜福布斯,脑机测试

  灵魂脑机研发成功。

  弥影公司与生命科技实验室的30亿的投资谈判却还在胶着状态,白双全针对项目每一个细节,都要讨论很久。

  看来想要将合同签下,并拿到这个吝啬鬼的钱,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但白双全低估了谈判对手的耐心,虚拟人最不缺的就是耐心,只要对方愿意,甚至可以二十四小时不间断陪你谈。

  作为中间人的林奇野已经不再管这事了。

  因为弥影公司将会展开全球同步的灵魂脑机测试。

  之所以还要进行测试,主要是评测下不同民族在使用灵魂脑机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这是灵魂研究者提出的设想,民族不同可能灵魂也会有所差别,就像身体的血统一样。

  .......

  4月1日,弥影科技公司发布全球公告。

  “将在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步开启虚拟现实脑机接入装置测试。”

  “所有测试者将会由弥影公司授权企业,或当地弥影代理商进行随即抽选。”

  这个计划涵盖了全世界前十大流行语:汉语、英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俄语、法语、葡萄牙语、印地语、孟加拉语和日语。

  每个语种配置十台测试设备进行抽奖。

  也就是说,全球只有100名幸运儿才能获得测试资格。

  这个公告掩盖了测试的本来目的,却再度激活了虚拟现实的热潮,让更多人了解到弥影公司。

  这里面有人赞誉,也有人贬低,但真正是好是坏,还得等测试结束后才知道。

  这么有流量的大事件,媒体和公众平台怎么可能浪费。

  为了让全球更多人感受到测试者的经历,全球几家大型互联网平台分别寻找测试者合作,准备全程直播测试过程。

  这几方面的刺激下,测试资格更加抢手,有人刚获得资格,就受到高价收购的电话,也有人高调在互联网上炫耀,电视纸媒也没放过这个大热点,从而导致一些不上网的老年人都知道了弥影科技这家公司。

  说实话,林奇野自己都没有用过灵魂脑机,他也很好奇会是什么样子。

  于是,在经过全球筛选后,百名测试者获得设备的那天,他专门呆在家里观看网络直播。

  .....

  晚八点。

  新买的72寸液晶电视机抬到小院内,一楼被挖的稀巴烂暂时不适合在那里看直播。

  开机,通过弥影公司游戏盒子的无线功能自动连上了手机投影。

  这技术2013年还没开发出来,要是变现也是笔财富,可没啥独占性。

  林奇野,老孙,各搬一张凳子坐在电视前,老孙背后还有两名看不见的东西。

  老孙摸了下后背:“林总,最近老觉得脖子沉,明天得去看看颈椎了。”

  林奇野带上眼镜,就看见夫妻鬼中的男鬼趴在老孙的左肩部,女鬼趴在右肩膀。

  一副很舒服的样子。

  练了一辈子童子功的老孙,似乎对两只鬼来说非常有诱惑力。

  被林奇野瞪了一样,两只鬼吓得不得了,老实的离远了。

  顿时感觉轻松的老孙奇道:“怪了,每次我和林总你唠嗑的时候,脖子就不酸了,这是咋回事。”

  “我哪知道,看电视,弥影公司可是我老东家,他们的产品测试不能错过。”

首节上一节109/33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