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公司,我成国产之光! 第33节

  能让手机端芯片巨头,通公司CEO莫伦克夫摆出这般姿态,全世界也没几个人。

  而沙发上的三人,身份自然都不简单,他们从左到右分别是:

  Synopsys(新思科技)公司总裁萨辛加齐。

  Cadence(铿腾电子科技)公司总裁福斯克。

  Mentor(明导国际)公司总裁莱茵。

  这三人所属公司开发的EDA软件,牢牢锁定了全球芯片设计领域的95%市场。

  其他EDA软件虽然也有大差不差的功能,但仿真验证阶段,其它EDA软件的准确度和这三家比起来简直是天差地别。

  就这么说吧,如果贪图便宜使用其他EDA软件,仿真验证环节哪怕全部测试通过了,试生产环节还是会有很高的几率会失败。

  试生产失败代表什么?

  高昂的流片费用支出!

  试生产的流片环节,单次就要数百万,芯片纳米工艺越先进,费用就越高。

  为了减少失败的可能性,绝大部分芯片设计公司都不会选择使用其他EDA软件,它们只认准这三家世界前三的公司,因为一旦通过它们EDA软件的仿真验证,就可以尽可能的减少流片失败的可能。

  坐在沙发最左侧,已经是光头的萨辛加齐接过红酒杯,满是不解地看向莫伦克夫:

  “一家籍籍无名的龙国小企业,它们到底做了什么?才会让你莫伦克夫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让我们封掉它们的软件使用资格。”

  “本以为只喊了我,没想到你们两个家伙都来了,偶买噶上帝,我敢说,这是一场对芯片企业的毁灭性打击。”

  莱茵发出感慨。

  而坐在中间,神色严肃的福斯克则是比较淡定道:“我已经封锁了它们使用Cadence软件的资格,希望们公司会遵守承诺,每年多支付30%的使用费。”

  “自然。”

  莫伦克夫举起红酒杯示意。

  四个人浅尝小口,纷纷将红酒杯放回桌上。

  这四位世界五百强公司总裁的聚首,谁能想到仅仅只是为了搞垮一家估值不到七个亿,甚至还没上市的龙国小企业?

  而莫伦克夫如此大动干戈,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得到开天基带芯片里面的DSP多核架构技术专利。

  虽然骁龙810处理器已经支持了全网4G,但它们遇到了一个绕不开的技术难题,那就是信号解码速度过慢,说直白点就是信号差,网络慢。

  而恰好!

  DSP多核架构可以完美解决!

  他们本想着仿制,然后偷偷申请专利,可龙国突然公布了这项技术的全部原理,相当于为龙兴科技公司这项技术专利站台。

  通公司能咋办?

  它们不可能耍流氓,再去强行使用。

  因为如果它们不遵守游戏规则,那其他人也没必要遵守,专利权就变成了笑话,这是谁也不希望看见的。

  之后通公司研发团队想重新设计架构,可都不满意,而且功耗都远超预期。

  绕不开还能咋办?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它只能想着抢了!

  莫伦克夫让人拆开了一台龙兴X1手机,用零件逐个找到供应厂商,和它们谈断供的事情。

  然而过程,出奇的顺利。

  有些零件厂商更是直言,巴不得龙兴科技快点倒闭。

  原因也很现实,那就是龙兴科技公司的一家独大,让它们订单量下降太多了。

  具体什么意思?

  龙兴X1没发布前,龙国手机市场有大米手机,有铁锤手机,有连想手机,蓝绿厂等……

  拿手机镜头举例,这些手机厂商每天生产加起来,少则消耗几十万枚镜头,多则消耗上百万枚,这就给了镜头厂商们海量的供应订单。

  可随着龙兴X1手机的公布,这些手机厂商都在观望,也不生产手机了,零件厂商们的订单自然会急剧下降。

  虽然龙兴科技公司也在下订单,最近几天更是几十万几十万的下单,但相比较之前单日就五六十万,上百万相比,零件供应商们还是分得清站哪边更赚钱。

  或许陈星也没想过,发售龙兴X1手机的同时,还损害到了零件供应商的利益。

  可这是他的错吗?

  市场竞争本就没有对错!

  成年人的世界,只有利益,只有立场,没有对错!

  如果非要说他有错,那就是没早点扩建莞城工厂,提高龙兴X1的日产量,维持零件供应商的利益,不过又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他那时候是真的没钱!

  当龙兴X1手机可以向公司供血以后,陈星第一时间就想到扩建工厂,可奈何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二十条生产线就已经把他的家底给掏空了。

  这只能说,莫伦克夫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至于联发科公司,它们同样想得到DSP多核架构,研制出第二款“开天芯片”。

  不过!最让蔡明杰无法拒绝的还是莫伦克夫答应,让通公司的顶尖芯片团队来解决他们遇到的技术瓶颈。

  为了这场全方位,无死角的制裁,莫伦克夫付出了巨大心血,不过如果能彻底将龙兴科技搞垮并收购,那还是血赚的。

  DSP多核架构技术,他势必要得到!

  ……

  龙国深城。

  赛格科技园区。

  面对EDA软件被封锁,陈星在思索如何解决当前困境,既然国外的EDA软件不能使用,那他完全可以使用国产的EDA软件,华天EDA就是不错的选择。

  至于芯片代工厂,他不确定有没有参与制裁。

  不过按照台积电的规模,它应该不屑于制裁,通公司也没这么大能耐。

  高正谦见陈星神色凝重,也猜到了在想什么,语气自信道:“总裁不必担心,没有那三家EDA软件,我们还有国产的EDA软件可以使用,有我在,没问题的。”

  自信,从容!

  强者从不抱怨环境!

  陈星迎上那道充满斗志的目光,寻求解答道:“没有Synopsys、Cadence和Mentor,我们公司真的还能研制出芯片吗?”

  他想知道答案。

  如果可能,今日困境,必将百倍奉还。

  高正谦淡然一笑,胸有成竹道:“自然可以,我们龙国也有相当不错的EDA软件企业,这并不是无法破解的局面。”

  “没错!”

  就在这时,金色品质人才白衍走了过来,他嘴角带笑,公布成果道:

  “在EDA软件被停用前,我已经完成了属于我们龙兴科技公司的个性化芯片架构设计,它有着超高性能的特点,我们处理器芯片参数或许该定在十核了!”

第41章 非商用EDA软件

  十核?

  陈星愣了一下,他首先想到的不是性能,而是如何解决芯片散热的问题。

  纵观历代手机处理器发展过程,从单核单线程,到如今的四核与八核,性能是提上去了,但温度也跟着提升了。

  就比如前不久发布的骁龙810处理器,如果陈星没记错的话,前世它被誉为“火”龙芯片,运行功耗直逼20W!

  什么概念?

  2022年上市的骁龙8gen2也才12W功耗,而骁龙810却足足有20W,搭载它的手机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烫手!

  现在白衍居然要搞十核芯片,这得多大的功耗?

  高正谦倒来了兴致,尝试分析道:“十核的芯片微架构,性能倒是提上去了,但核数增多就意味着功耗也跟着增加,同时热量也跟着提升,龙兴X1的手机散热系统怕是压不住处理器的温度,莫非你已经想到了解决的办法?”

  “散热就不归我管了,总裁肯定是有办法的。”

  白衍双手一摊,笑眯眯地看向陈星道。

  他只负责芯片架构设计,能不能压住温度,会不会烧主板,那得由陈星来解决。

  高正谦眼角不由得抽搐了一下,摇头道:“十核有过温风险,八核技术比较成熟。”

  陈星在想了一会后,没有纠结几核,而是看中纳米工艺道:“微架构先放放,目前通公司已经量产20纳米芯片了,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我想我们也要跟上进度,甚至要超越它们。”

  “那简单,我们做14纳米工艺芯片,不过在此之前,嗯,EDA软件的问题得先解决。”

  高正谦淡淡回应道。

  白衍:“再加个10核微架构!”

  “压不住温度的!”

  “压得住压得住,总裁肯定有办法压住的,我还有12核设计的芯片微架构呢。”

  “压不住咋办?”

  “总裁会想办法的了!”

  两人还在争论微架构时,陈星则是在打量高正谦,他发现自己还是小瞧红色品质的人才了。

  一句“那简单,我们做14纳米工艺芯片”,让陈星有些猜不透他极限到底在哪。

  或许7纳米。

  或许3纳米。

  亦或者说1纳米……

  当他回过神,陈星看着还在争论到底几核的两人,给出提议道:“先设计八核,再设计十核,散热的事情我会想办法解决。”

  他也不是没有散热人才,只不过都是蓝色品质,没有成立专门的手机散热系统实验室。

  对于手机散热而言,他本人倒是有些思路。

  可以参考前世的白鲨手机,直接往手机装个风冷散热,不过那样的话,电池功耗又是个问题,手机内部布局也要重新设计。

  陈星没有多想,他打算先拜访华天EDA公司,询问有没有更先进的内测版EDA软件再做打算。

  等解决了EDA软件问题,别说10核了,20核他都允许立项,温度能不能压住,会不会烧主板那都不是现在需要想的事情。

  快速解决EDA软件的问题,才是重中之重。

  ……

  之后两天,他简单收拾了一下行李,交代完公司事务,便直飞位于帝都的华天EDA公司总部。

  对于陈星的到访,华天EDA老总早有预料。

  纸是包不住火的,特别他还是搞EDA软件的公司。

  不过业内谁也没想到,EDA软件三巨头的再次出手,居然仅仅只是针对一家没上市的小企业,这不亚于杀鸡用牛刀,用高射炮来打蚊子,完全不留余地的制裁。

  十年前,EDA软件三巨头制裁龙国EDA软件公司,采用了免费的战略。

首节上一节33/4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