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血八旗 第257节

不过既然是做买卖,双方有得谈,经过一番非常克制的磋商,有了一个非常体面的结果。黑龙江自然是果兴阿的,吉林也不用小家子气,整个也都归了果兴阿,果兴阿一人兼任黑吉两地的将军。但是太祖太宗陵寝所在的奉天可是不能给果兴阿的。如果真的对俄开战,乌里雅苏台将军在战时以副帅的身份,受果兴阿节制,但是两人依旧是平级,遇有意见相左之处由朝廷评判。内蒙古三盟,果兴阿可以从该地采集马匹牲畜,三盟需全力配合,但是果兴阿并无管辖之权。毕竟僧格林沁出身科尔沁左翼后旗,果兴阿要是把他的老家都给弄走了,僧格林沁的脸也不好看。

其次是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果兴阿提出要把固安老家的全体旗人都搬到黑龙江去,摆出了一副破釜沉舟的架势。再怎么受穷,固安也是京畿繁华所在,绝对苦寒的黑龙江要强,果兴阿是要抱着全族一起去吃苦,也是表了他自己不破楼兰势不还的决心。既然有了这样的态度,咸丰要给政策和资金支持。最重要的是全面开放吉林和黑龙江,允许汉人进入两地开垦,而且朝廷还要鼓励移民。果兴阿要在两地兴工商办实业,政策朝廷不但不能碍手碍脚,还要鼓励和扶持。果兴阿也给了咸丰承诺,他要以十年为期收复失地,作为回报咸丰要每年向果兴阿注资八百万两。

爱新觉罗家族的祖地在奉天,所以果兴阿在吉林和黑龙江折腾的大一些,咸丰还是能忍受的。不过每年八百万两,还要给十年,咸丰可有些肉疼了。当然友好的协商过后,还是有了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朝廷每年拨款八百万两不变,但是只给前五年,后面五年缩减为四百万两。

最后是洋务问题。对俄战事肯定要涉及到海战,果兴阿没有造舰的能力,海军和造船厂都得买洋人的,所以朝廷不能干涉果兴阿与洋人贸易。同时作为海军和造船厂的驻泊地,果兴阿要求把奉天的旅顺划给他,营口的通商口岸,也要由他打理。并且奉天方面,要保证黑吉与营口、旅顺之间的运输通畅。

咸丰是一提洋人头疼的,果兴阿愿意和洋人打交道,咸丰当然没意见,果兴阿和洋人起点纠纷,同归于尽才好呢!营口在咸丰眼里是个村子,果兴阿想要,咸丰当然不在乎。旅顺是金州副都统衙门的辖地,但是这次英法联军曾经攻破了这里,已经是破败不堪了。果兴阿想要这个烂摊子,咸丰也不在乎,干脆把金州以南全都划给了果兴阿,还把附近的海岛都划给了果兴阿。

但是在交通一项双方有了分歧,咸丰是绝不同意果兴阿的人肆意在奉天境内活动的,但是营口和旅顺的东西也没办法飞到黑吉去。果兴阿是准备修铁路的,咸丰自然是死也不会同意。不过朝廷掌握的信息可果兴阿多,肃顺等人提供了一条合适的运输线,是辽河河运。咸丰三年,辽河河运便已经能从三岔河抵达奉天最北端的铁岭了,再向北一点点便是吉林。然后便很快又了成议,运输问题由辽河河运来承担,朝廷负责完善铁岭至吉林的辽河河道开凿。但是辽河河运仅限于辽河,也是由营口经田庄台,行至三岔河,然后走外辽河入辽河,经辽、新民、铁岭、开原,直至郑家屯。果兴阿可以派兵维护河道,但是不得离河五里,更是不准进入浑河、太子河河道。总之果兴阿的部下只能在限制的区域内活动,但是绝不许靠近盛京,也不能借机进入奉天的其他地域。

双方都怀着满满的诚意,自然很快有了结果,讨价还价了两天,便很快下达了圣旨。加果兴阿兵部尚书衔,封为定远将军,为黑龙江将军及吉林将军,并代管旅顺水师军务及营口通商事务,协理辽河河道。至于节制乌里雅苏台将军、内蒙古三盟供给牲畜、开放柳条边禁、每年拨款等事项,均另有旨意颁布。

这是一个双赢的结局,果兴阿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根据地,而且还是地域广大物产丰饶的东北,乐呵呵的开始幻想开发北大荒,咸丰也终于去了一个心腹大患。果兴阿非常配合咸丰的发配,说明果兴阿起码现在还没有不臣之心,而且依旧勤于王事。并且果兴阿接受了咸丰的委任,便等于在咸丰和奕欣的兄弟之争,彻底倒向了咸丰,不再会成为奕欣威胁咸丰的利刃。同时果兴阿赴任北疆,便陷入了一隅之,将来咸丰倾举国之力,便可以轻松的解决他。而且果兴阿还要面对俄国人,打败了老毛子,咸丰平外患,打残了果兴阿咸丰平内乱,两边要是两败俱伤,咸丰可以坐收渔人之利了。

果兴阿捧着一篮子的胜利果实回了大营,开始着手安排大军开拔,以及固安方面搬迁事宜。但是这一安排是一个半月,果兴阿都要下令兵工厂停产打包了,咸丰却一直没有让他任的意思,还是三天一大宴五日一小宴的把他留在了承德。果兴阿盼星星盼月亮,盼得自己都要变成望夫石了,咸丰依旧把他留在承德,很有点舍不得他的意思。

实在等不及了的果兴阿,跑去问了肃顺,得到的答复却是还不到时候。云里雾里的果兴阿,怎么也想不明白咸丰在想什么,直到在邸报找到了一个很不起眼的消息。

第三百二十一章 咸丰不容易

果兴阿一直自认为有金手指,自以为掌握着大局的发展方向,所以杂务科只关心与果兴阿有关的情报,对于朝廷大政关注的并不多。朝廷的动向,都是从皮润民等人特意托关系弄来的邸报看到的,而这些邸报很多都不全,再有是已经过期了好久。所以果兴阿一直都不知道,在他被人弹劾之前,朝廷其实还有一场风波。

咸丰跑到承德来,完全是出自僧格林沁的建议,肃顺等人也是认可而已,其实朝廷里大多数官员都是反对的。承德虽然有第二政治心的地位,但是其实从嘉庆二十五年开始,已经不再被重视了,并不是非常好的选项。僧格林沁让咸丰到承德来,其实多少也有些私心,承德毕竟离蒙古近一些,咸丰久驻此地对于蒙古各部在朝廷的影响力有很大的好处。

但是咸丰在承德只是巡幸而已,和议已经达成,咸丰该回京师了。不仅奕欣联合了桂良、祥、胜保等一批央官员奏请御驾回銮,如河南巡抚庆廉等外省官员也都奏请御驾返京。战事刚刚消弭,国家正在动乱之,咸丰作为一国之君还是早点回家的好,起码可以安定人心。不过咸丰可不这么想,洋人虽然从北京退兵了,但只是退到了天津,并没有完全撤离。而且奕欣在北京已经做大了,咸丰才不会回去送死,他得先处理了奕欣在北京的势力,然后再研究返京的事宜。也是在这个时候,武百官正式分裂成了两大集团,一是奕欣为首的北京派,一是肃顺为首的承德派。奕欣也有人在承德,肃顺也有不少干将在北京,两派只是以首领所在的位置命名。

当然大部分官员不属于任何一派,他们不是立,而是庸。全都只准备过自己的小日子,什么事都不想搀和而已,但是奕欣还有高招。咸丰自认是“且乐道人”,准备在承德以美女醇酒自尽,死也不肯回京,奕欣是看清楚了。但是天子久驻于外,势必会引起外浮议,不利于国家的稳定。所以奕欣使出了连消带打的一招,再将了咸丰一军,而且把看热闹的一部分官员也给拉到了自己的阵营里。奕欣的高招便是釜底抽薪,咸丰不是不肯回北京嘛!奕欣直接建议迁都西安。

奕欣的奏折可谓是有理有据,没看清自己弟弟棋路的咸丰大为动心,差点真的下旨朝议。奕欣先是分析了承德的劣势,其一是承德地处塞外,气候寒冷物产稀薄,长期供养朝廷十分困难,而且向承德输送物资也极为不便。其二是承德的地理位置也不好,临近山海关等地,似英法联军这样的敌人可以从海登陆辽西,进而攻击承德。而且这地方距离蒙古和东北都近,也是说离俄国人也不远,实在是非常的危险。而西安则没用述的问题,首先西安地处关平原,有四塞之险要可守,不像在北京要天子守国门。而且国虽然眼下狼烟遍地,整个国家都快打烂了,但是无论是洋人、太平军、捻军都没有侵扰到陕西,陕西几乎是大清唯一的一片净土。西安又是多朝故都,在国有着很大的政治意义,咸丰如果迁都西安,一样可以收拢人心。而且西安交通便利,朝廷迁移或者物资转运都十分的方便,不会有太大的靡菲。奕欣甚至搞了一个《西巡事宜条款十条》出来,把迁都西安的全盘计划都给安排好了。

奕欣这招很辣至极,如果不是肃顺在旁边提点,咸丰差点招。国的政治经济心早已向东南倾斜,西安虽然有着无数的好处,但是已经属于偏远之地了,咸丰如果真的冒冒失失的跑到西安去,可是自绝于天下。而且一旦咸丰西迁,奕欣肯定会进一步控制北京和咸丰分庭抗礼,到时候政治经济命脉都在奕欣的手里,又可以在北京勾结洋人,咸丰这个天子与傀儡无异了。虽然咸丰没有计,但是还是有大批的官员下了水,归附到了奕欣的麾下。这些人原本都是看热闹的,本不准备参与奕欣与咸丰的兄弟之争,但是西迁涉及到了他们自身的利益,也纷纷下场搏杀了。

久驻承德、回銮京师、西迁避敌这三种意见,西迁的呼声最高。久驻承德这一现行方案,直接被大臣们给否了,蒙古派势力本来是少数派,僧格林沁战败之后更是大不如前,所以承德只能是权宜之计,根本没有长期维持的可能。回銮京师大臣们到是没意见,可是咸丰和肃顺不答应。不搞定了奕欣,肃顺自然不肯回去,咸丰则还要多考虑一个不跪之臣的问题。所以只剩下了西迁一个选项,不过肃顺当然不会顺了奕欣的意思。

咸丰无力招架奕欣的西迁高招,肃顺却反手反将了奕欣一军,肃顺的办法同样是釜底抽薪。奕欣主张西迁,肃顺也派干将出马主张西迁,不过地方可不一样,奕欣主张西迁西安,而肃顺则安排人主张西迁太原。不仅一下子割裂了奕欣刚刚收罗的官员队伍,而且还把另外一部分没下水的官员给拉了下来。大批山西籍或者与山西有千丝万缕关联的官员,全都下了场,大力支持西迁太原。双方都有丰富的理由,但其实不过争的是个利字,大言炎炎之下,夺的不过是个权字。关系到了权利根本,那没什么好说的了,一团和气变成了赤膊阵。一时朝廷好像进入了党争岁月,两派人马反复绞杀,吵吵嚷嚷之,奕欣西迁的妙招便搁置了下来。原本通过西迁之议壮大起来的北京派,一下子内部又分裂成了西安派和太原派,肃顺则以一招拖字诀,保着咸丰稳坐钓鱼台。

朝议这一套走不通,奕欣便换了一种方式来反击,便是弹劾果兴阿事件,不过这次他的剑锋偏的太厉害了。攻讦果兴阿一事,虽然是宝鋆提出来的,而且是以获取果兴阿军火生产工艺为诱饵才说动了奕欣。但其实奕欣自己未尝没有这种想法,他和咸丰的政治斗争陷入了困局,咸丰占据了皇权的优势,拖得越久对咸丰越有利,而奕欣则是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他急于打破这种僵局。当一切常规手段都无法取得效果的时候,奕欣只能兵行险招,而最合适的人选是果兴阿。

果兴阿少年得意,性格又有一种怪异的强硬,所以一旦咸丰对果兴阿采取激烈措施,果兴阿的反弹一定会更加激烈。奕欣非常了解自己的皇帝哥哥,他没有做一个有道明君的资质,肯定会以激烈的方式来处理果兴阿,宝鋆对果兴阿的攻讦必然会导致两人的全面决裂。支持宝鋆不仅又可能获得强军的秘技,还可以进一步的笼络宝鋆,但最关键的便是刺激果兴阿,奕欣无数次的幻想着果兴阿与咸丰开撕的画面。果兴阿根基太过浅薄,自身部属的结构也很成问题,所以果兴阿没有自立的能力,一旦与咸丰决裂,果兴阿除了支持奕欣别无选择。

密切监视着承德的奕欣,终于等到了果兴阿与咸丰兵戎相见的场面,但是他万没想到果兴阿会如此强悍。春佑的热河驻军以及咸丰的护驾兵马,在果兴阿的面前像纸糊的一样,果兴阿居然在一瞬间把咸丰给制住了。而且宝鋆的事情办的非常不利索,给了咸丰和果兴阿和解的机会,大好的机会再次溜走了。

春节双方到是过的很和气,不过咸丰也不是吃素的,过了年便马对奕欣还以颜色,而且他拥有一击毙敌的能力。奕欣虽然党羽众多,但是朝堂之争,咸丰是掌握着绝对主动的,除非所有的官员都坚决的支持奕欣,不然奕欣永远也别想在朝堂战胜咸丰。奕欣想要赢咸丰,只有行险,以雷霆一击解决咸丰。而京师唯一能帮奕欣做到这一点的只有一个人,那是掌管着京畿防务的胜保。与果兴阿的对抗,让咸丰深切体会到了军队的厉害,所以胜保便成了咸丰的首要分化打击对象。

胜保麾下最核心的部队,便是他从八里桥带回来的五千多人,以及在主持京师防务时期收拢的万余勤王兵马,其他的杂牌部队根本不值一提。所以刚一开春,咸丰立刻命令胜保分所部精锐五千给僧格林沁,前往山东剿灭捻匪。没到撕破脸的时候,胜保也不敢抗旨不尊,只能乖乖的交出了五千精锐。胜保是人出身,这些部队虽然与他亲厚,但绝没有特别深厚的情谊。胜保有可能裹挟着这些人作乱,但是这些人绝不会在知道内情的情况下与胜保同生共死。僧格林沁是军宿将,威望素来很高,压服这些部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分了胜保的兵还不算完,咸丰根本不能容忍胜保继续留在京师,所以僧格林沁才拉走了胜保五千精锐。咸丰便马下旨,命令胜保滚出北京,前往直隶与山东交界地带设防。正是胜保被调出北京之后,咸丰才安排了果兴阿去东北的事。本来咸丰的一番布置,已经解决了奕欣和果兴阿两个隐患,但是可惜变化总是计划快。

常败将军胜保居然走了狗屎运,刚刚垂头丧气的出了北京,一个五百万大奖砸在了他的头。兵困鲁西的宋景诗黑旗军一万余人,穷极思变全伙接受了胜保的招安,归顺了胜保。胜保未动一兵一卒,红口白牙的白话了两句,克复了丘县、馆陶、冠县、莘县、朝城、观城等六座县城,更是收编了万余精兵。

咸丰一步步把胜保赶去江南的图谋彻底被打乱了,原本准备打发去北大荒的果兴阿,当然不能走了。咸丰相信在自己与奕欣之间,果兴阿还是支持自己的,现在胜保莫名其妙的做大了,咸丰需要果兴阿留下给他护驾。有果兴阿的固安军在,任何的武力威胁都将变成笑话。果兴阿在邸报找到的消息,便是胜保拥兵数万,于直隶和山东交界耀武扬威的情况。

只想早点脱身的果兴阿,正在犯愁自己什么时候才能走,宫里却又来了人,懿贵妃要请他单独吃饭。

第三百二十二章 娘子军(二更)

果兴阿最近可不愿意进宫,到不是有什么危险,而是太难受了。时候已经到了咸丰十一年的五月底,这可是农历的五月底,天气早已经大热了起来。果兴阿在大营里都是穿着自己做的背心过日子,但是他不能穿着背心进宫。不仅不能穿得凉快,还得把大八件的官服穿,别提多热了。穿着这里三层外三层的衣服,是吃满汉全席也和刑一样。

不过懿贵妃找他,他也不能不去,只能刑具一样,把繁复无的官服给披挂了,然后乖乖的进宫。懿贵妃这次请吃饭,肯定有问题,虽然之前为了拉关系,懿贵妃经常请果兴阿吃饭,但那都是有咸丰在场的。这次懿贵妃突然明说了,要单独请果兴阿吃饭,肯定有不一般的情况。

“咸丰不是已经躺下了吧!”一路果兴阿的脑袋里一直在转着各种念头。妃嫔单独找大臣吃饭,这可是很犯忌讳的事,懿贵妃又不是傻子,怎么会挑明了说。既然挑明了,肯定是有不得了的原因。

到了懿贵妃约的如意洲烟雨楼,果兴阿才算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这个所谓的单独,是指没有咸丰的意思,但并非只有懿贵妃和果兴阿,还有另外的三个人。坐在主位的年轻女子,好像懿贵妃还要小几岁,长得不算特别漂亮,但是非常的和蔼可亲,看着像邻家姐姐一样让人通体舒服。邻家姐姐的身边是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对周边的事物浑然不理,专心的玩着手里的蛐蛐。果兴阿到认识这个小男孩,他是咸丰唯一的儿子,大阿哥载恬。另外懿贵妃下首也坐着一个年轻女子,好像也懿贵妃要小一些,长得是非常的漂亮,果兴阿看她的时候,心里都颤了一下。

果兴阿入殿的时候,三个女子都起身迎了他,载恬还一动不动的玩着蛐蛐,被懿贵妃叫了一声,才很应付的叫了一声五舅舅。落座之后,懿贵妃给果兴阿介绍了二人,抱着载恬坐在主位的是咸丰的皇后,也是历史的慈安太后。至于美得像电影明星一样的这位,则是野史赫赫有名的丽妃。正史丽妃只是咸丰的宠妃而已,但野史里这位可丰富了,慈禧曾经给她安排了如清蒸、红烧、骨醉、毒杀、人彘等多种脑洞大开的死法。

既然名义是吃饭,当然要从吃饭开始。不过走菜之后,真正动筷子的只有果兴阿和载恬,三个女人都只是看着而已。果兴阿本来热,吃了东西之后,汗水更是哗哗的往下流,领子都湿透了。

“五弟,都是自家人,你热得厉害,把大衣服脱了吧!”皇后看着都替果兴阿难受,出言让果兴阿自在些。

“谢皇后!”果兴阿起身下跪道了谢,然后可彻底放开了。

没用太监和宫女伺候,他自己把官服都给扯了下来,扔到了椅子。不过有个小误会,皇后的意思是让果兴阿把外套的补服脱了,可是果兴阿已经快暑了,所以脑子多转了一圈。手脚麻利的把袍服都给脱了,剩下一双皮马靴、一条黑西裤、一件背心,不仅胳膊露了出来,来胸肌都看得见。果兴阿是开开心心的回去大吃大喝了,咸丰的一个老婆两个小妾可都傻了。果兴阿这个扮相在现代逛街都很正常,但是在古代可有点不成话,贩夫走卒有这样的,但是高门大户可绝对没有。三位贵妇人一辈子也见过咸丰一个男人的赤膊,果兴阿的胸肌对她们来说有点太刺激了。这已经不是失礼的问题,这是绝对的耍流氓,是果兴阿在三位皇帝的女人面前裸奔。

果兴阿吃了一会,也发现了不对。皇后背过了脸,但是脸色一阵红一阵白的,懿贵妃低着头一脸的哭笑不得,丽妃则是微张着樱桃小口呆呆的看着他。

“怎么了?”果兴阿并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老五,你披点吧!别受了风!”懿贵妃尽力理解着果兴阿,他毕竟长于行伍之,粗鲁一些是正常的。

“没事,这么热天怎么会受风呢!我平时夜里出门都这么样,没事的!”果兴阿还以为是三位娘娘毕竟注重养生。

“你穿这么少,还敢出门?”丽妃娇憨可爱至极,倍感惊讶之后,居然傻呵呵的问了一句。

“这么热的天,当然穿这么少啊!而且军人须有强健的体魄,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嘛!年前最冷的时候,我还拉着麾下那帮狼崽子光着膀子去雪地里练过呢!冬天这样穿都没事,何况这大夏天的!”果兴阿贱兮兮的显摆着,丽妃实在是太美了,也不知她是怎么在大清的选丑大赛漏的。

“啊!光……”丽妃更吃惊,不过被皇后瞪了一眼,急忙后面的话给咽了回去。

皇后一直没说话,她都不敢抬头了,懿贵妃反复用各种理由劝了果兴阿半天,果兴阿才终于穿了一件薄纱的小褂。吃罢了饭,便有太监带着载恬出去玩了,不过载恬临走的时候,懿贵妃又死活拉着他给果兴阿作了个揖。三位娘娘各留个了两个贴心的太监,便把其他的宫人都给轰了出去,开始了正。

“老五,今天叫你来,除了让你拜见皇后娘娘,见见大阿哥,还有一件事要与你商量!咱们姐弟是一家人,姐姐也不与你客气了!虽然事情已经过了小半年,但是你兴兵抗旨的事,在谁心里都是个疙瘩。今日没有外人,姐姐问你一句掏心窝子的话,你到底还是不是皇的忠臣!”懿贵妃没说什么事,反而先翻出了果兴阿的黑历史。

“又是这件事啊!姐姐你也是知道的,不是有人陷害我嘛!当时如果我不抗旨,一定会出现变乱,时局如何还能收拾!我抗旨是我有错,但是我也是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为了皇不是!”果兴阿心里有些没底了,别是咸丰想趁着自己麻痹大意,想搞突然袭击做了自己吧!

“姐姐也知道你有苦衷,只要你还是皇的忠臣好!现在出了天大的祸事,要靠你擎天保驾了!”皇后、懿贵妃、丽妃全都站了起来,有点要给果兴阿行礼的意思了。

“出什么事了!”果兴阿也站了起来,不过他可不是在意礼节,懿贵妃的话有点吓人,果兴阿并不知道大清眼下有什么大事。

“恭亲王前日了折子,请旨要来热河给皇请安!”皇后的表情好像邻家姐姐失恋了一样,看着让人觉得难受。

“弟弟要来看哥哥,这有什么大不了的!”果兴阿直接坐了回去,而且还给自己倒了杯酒,一脸的无语。女人是容易大惊小怪,奕欣来不来热河有什么大不了的。

“五弟,这不是小事!万岁爷登基以来,六爷一直心怀怨怼,只是故作恭顺而已。自从圣驾北狩以来,他便在北京借着主持和局的名义,在他岳父桂良的怂恿之下,倾力结交洋人,要挟洋自重。这半年多他在京里结党营私,已经与万岁爷明里暗里的斗了几次了。如今万岁爷圣躬违和,他是要借机到热河来生事,甚至可能做出逼宫的大逆之举!”皇后说道“逼宫”的时候本来想说禽兽之行的,但是想想果兴阿好像也有类似逼宫的行为,才用词柔和了一些。

“没那么严重吧!他只是请旨而已,允与不允皆在皇,不想让他来,不允是!而且算他来了热河,又能有什么作为,军机重臣都在,他还能翻了天去!”果兴阿还是觉得几个女人想多了,奕欣虽然才华横溢,但是他目前绝对弄不过肃顺。

首节上一节257/50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