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血八旗 第341节

“我们该怎么办?”卡尔萨科夫再次打扰了专心观察战事的科尔,他已经几乎绝望了。

“总督阁下,我们得赶紧离开这,这里已经被可恶的满洲人占领了,我可不想您在开战伊始成了满洲人的俘虏!”科尔虽然对于卡尔萨科夫的打扰很不高兴,但是他也有了明智的判断,再不跑连他都得当战俘。

两人身边还有两个团三千人的哥萨克护卫队,科尔觉得凭借顿河马的速度,他们还是可以尽快脱离险地的。但是实际情况却并不乐观,海兰泡及沿江阵地有近万人的败兵逃了出来,败兵们选择的逃跑路线刚好和科尔等人一样,满洲军第三师和第九师的主力为了全歼败兵,全都追了过来。别看满洲人都是步兵,但是这些家伙全都是常年练习十公里全负重越野的人,跑步速度快的惊人,居然隐隐有咬住科尔等人队伍的意思。

“该死的!总督阁下,我们不能再这样往西方撤退了。满洲人的军队已经追了来,他们肯定会从两翼包抄我们,再往前走绝对是死路一条。他们肯定不知道我们在这里,他们的目标是败兵。我们应该利用败兵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改变我们自己的前进方向,只有这样我们才有逃出去的可能!”科尔他们毕竟是大队,他和卡尔萨科夫又是坐马车的,很快被后方的败兵给追了。发现威胁的科尔,当即建议卡尔萨科夫采取死道友不死贫道的逃跑策略。

“不,我是他们的总督,我要收拢他们,带着他们一起退往伊尔库茨克,为后面的战斗积蓄力量。我绝不会这样抛弃沙皇的勇士,我必须带他们去安全的地方!科尔将军,请您自己先走吧!”卡尔萨科夫也不是昏聩的官僚,更不是科尔说什么他听什么。

“总督阁下,我非常理解您的考虑,但是满洲人绝不会给您这样的机会。他们绝对优势的兵力已经追了来,少说也有三四万人,您留在这里,不能救您麾下的勇士,只能陪他们一起死而已!您要顾全大局啊!只有您在,远东才有希望,如果一开战您便被果兴阿俘虏了的话,整个远东的局势都将崩溃,这样的后果没有人能够承担。为了沙皇陛下,为了俄国在远东的未来,为了勇士们的鲜血不要白流,请您马从小路离开这里!”科尔不会放任卡尔萨科夫作死的,不然英国人的钱白花了。他更不会自己一个人走,这种混乱的局势下,科尔只带自己几十人的警卫走,与去旷野里送死没有任何的分别。

卡尔萨科夫久久不语,他的内心无的煎熬。如果放任不管这些败兵,这些失去组织的人,即便不被满洲军追杀死,也会饿死在过于广袤的西伯利亚平原。能够活着逃回西西伯利亚的人,估计连千分之一都不到。卡尔萨科夫怎么说也是他们的总督,虽然他也视士兵们为流氓无赖,但是他可做不到像穆拉维约夫一样把士兵们当作浪费粮食的奴隶,他得顾忌士兵们的死活。之前因为卡尔萨科夫对科尔言听计从,已经有很多下层军官对他不满,如果再爆出他抛弃士兵的事,卡尔萨科夫也别想在总督的位置混了。但是算留下来,卡尔萨科夫也真的救不了这些士兵,他们的战略和兵力部署全部错误,满洲军又如恶龙一般凶悍,他留下来也是送死而已。

“派人去把士兵们组织起来,让他们停止混乱,带他们和我们一起离开这里!”卡尔萨科夫犹豫再三还是准备跑,不过他多少得带一些败兵,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也好,给政府一个交代也好,起码他不是一个人自己跑的。

卡尔萨科夫卫队的军官们开始整理败兵,见了大队伍的败兵也渐渐安稳了下来。当然也有一部分在炮击受了太大刺激的人,理都没理和自己一样衣服的军官,哭嚎着继续往西傻跑了下去。军官们也没有强留这些人,军官们也不是傻子,他们需要一些鱼饵去吸引满洲军的注意力,这些被吓傻了的家伙正合适。

科尔见俄军缓缓整队,急的像热锅的蚂蚁一样。满洲军可是随时都会追来,这些刚刚被打散的部队根本无法作战,还会拖累原本有一定战斗力的卫队。在这样的情况下与满洲军交战,他们必死无疑。虽然科尔可以趁机观察满洲步兵有没有什么新装备,但是如果意外阵亡可不划算了。

俄军终于完成了整队,原本三千人的队伍变成了五千多人,因为满洲军是往西追下来的,所以他们转道向北方撤退。刚刚编入的两千多败兵只是接受了最简单的整理,所以他们依旧队列混乱也完全没有建制,卡尔萨科夫只能默默的祈祷,希望帝能让他把这些孩子带回去。

可惜因为还不适应,他们谁都没有注意到,高空正在注视着他们的飞艇。因为步兵没办法携带目前还很巨大的无线电设备,所以飞艇正在释放五色的烟雾,他们用这种简易的方式为地面部队指明了目标。

第四百八十二章 遭遇战(二更)

卡尔萨科夫与科尔并没有考虑撤退向庙街方向,虽然那里有俄国的太平洋舰队,但是满洲军肯定在进攻海兰泡的同时也对那里发起了进攻。!他们准备带兵撤往乌迪斯科耶,那是外兴安以南俄军的最后一个据点,他们准备去哪里固防。

乌迪斯科耶并不是主力据点,但却是最后的堡垒,如果海兰泡、伯力、庙街三大重镇失守,乌迪斯科耶便是俄军在外东北最后的依凭。如果丢失了乌迪斯科耶,北满州便将彻底收复他们的失地,俄国会失去他们在远东唯一的一片温暖的农业产区,这场战争也结束了。所以俄军必须坚守住乌迪斯科耶,留住他们在外兴安岭以南的根据地,不然俄军只能退往寒冷的北方或者是只有牧草的贝加尔湖地区,远东将不再属于俄国。

“我好像听到了枪声!”撤退路的科尔和卡尔萨科夫全都垂头丧气,他们失去了先机,战争的开局对俄国人十分不利。两人闷坐在马车里的时候,科尔好像听到一些怪的声音。

“满洲人追那些可怜的孩子们了吧!”卡尔萨科夫以为是一些没被他收拢的败兵,被满洲军给追了。

“不对,好像在我们前面!”科尔又侧耳听了一阵,发现声音并不是从身后传来。

“报告,前面的高地有满洲军设伏,探路的前哨已经和他们发生了交火!”一个俄军军官慌慌张张的跑了过来。

这个军官报告的交火是实情,不过他还是耍了点花样。俄军并没有派出前哨,军官嘴里的前哨,不过是刚刚收拢的败兵。败兵们虽然被收拢了,可是他们的建制已经彻底混乱,完全失去了组织,只是迷茫的跟着大部队前进。两个哥萨克骑兵团的指挥官,非常的照顾战友,有意无意的把这些败兵给顶在了前面,让他们为自己的部队去探路。

“帝,该死的,他们有多少人?”科尔一听有埋伏,感觉身子有些发凉,对于满洲军神出鬼没,英国人可是有深刻印象的。

“兵力不多,大概五六百人左右,这是一场遭遇战,他们似乎也是刚刚到这里!”军官也是亲自去一线看过的,他的判断还是基本准确的。

“马集兵力击溃他们,我们得赶紧冲过去,被他们拖住我们麻烦了!”对方只有五六百人,科尔两人都安心了不少,不过卡尔萨科夫还是急忙命令部队全力攻击。

随着马车一点点向前,枪声和爆炸声也越来越近,科尔和卡尔萨科夫的眉头都皱了起来。五千人进攻五百人,怎么打了这么长时间还没有拿下来,而且这密集的枪炮声更是说明战况十分激烈,五百人怎么会有这么强的火力。

“总督阁下,我去一线看看!”虽然有些担忧,但是科尔和卡尔萨科夫并没有想过会出现战败的情况,所以两人还不是特别的紧张。科尔和卡尔萨科夫打了个招呼,便离身下了马车,他要到一线去看看满洲军这些年的发展。

在十几个的警卫的保护下到了一线,连望远镜都没举起来,科尔傻了,他仿佛又回到了马来半岛。战场在一片稍有起伏的小丘陵,满洲军的确如俄军的军官所说,是在行进与俄军遭遇,他们并没有机会封死道路,只是占领了路边的一处制高点。不过情况却与军官说的有很大的不同,满洲军的确人数不多,只有一个营左右,但是他们占领了高地之后,已经构筑好了环形工事。

俄军如果一门心思往前冲,满洲军肯定不能把人都拦住,但是他们占据了制高点,可以用密集的子弹和小口径火炮封锁路面,俄军的骑兵和步兵忍住伤亡,都可以冲过去,可是辎重过不去。俄军再彪悍,也没有办法不带辎重走到乌迪斯科耶去,饿也能把他们饿死在路。所以俄军必须攻克满洲军的环形工事,把他们击溃赶走,为辎重车队打开道路。但是战场的形势,却让科尔想起了他在马来半岛围攻黄忠敏的时候,因为他又在战场看到了一片又一片倒在冲锋路的尸体。科尔默默的看了一次俄军的进攻,然后他断定这次自己的麻烦大了。

满洲军步兵营只配属有两门七十毫米步兵炮,但这也让满洲军占尽了便宜。以哥萨克骑兵为主的俄军火炮装备的很少,即便是得到英国援助之后,也仅仅能配属到团一级。俄军的两个骑兵团到是真有十余门火炮,但是也只能是挨揍的命。阿姆斯特朗十二磅跑的射程只有两千米左右,而满洲军步兵跑的射程却可以达到两千八百米以,所以俄军的火炮只要一露头便会遭打满洲军的打击。将近四公斤的高爆弹,威力还是十分可观的,所以才打了几轮,俄军的阿姆斯特朗炮已经报废了一半。

军事思想落后的俄军,还在玩三百码刺刀冲锋。密集的毛熊们高喊着“乌拉”冲锋,的确很有气势,但是面对十二挺每分钟射速六百发的水冷重机枪,根本是找死,结果也是真的一片一片的死。而且在毛熊们冲锋的过程,满洲军还在用一种射速非常高的小型火炮轰击他们,科尔用望远镜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这种小型火炮。这种火炮的威力大概也满洲军*的威力大一点,但是射速非常的快,几乎和施耐德步枪的射速差不多。科尔当然不懂这些果兴阿弄出来的超时代的玩意儿,毕竟这是越战时期才有的小玩具——四十毫米*发射器。

基本仿制于*k的正式步枪,射速高、精度高、稳定性好,完全可以吊打施耐德。更要命的是,满洲军全都接受过长期严格的训练,几乎个个都是神枪手,俄军却全都是靠运气开枪。即便几个漏之鱼,逃过重机枪和炮火的封锁,也会根本没有摸到满洲军工事的机会。

“硬冲吧!不能再拖延了,这些残兵打光了也肯定突破不了满洲军的工事,等满洲军的后援来,我们想冲也冲不过去了!”科尔坚决的向卡尔萨科夫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卡尔萨科夫也 没有办法,只能让俄军开始硬冲满洲军的火力。

科尔一行人终于冲了过去,不过五千人只剩下了不到一千五百人,而且丢失了百分之八十的辎重。也是他们运气好遭遇的满洲军根本不知道自己住了大鱼,不然他们很难有逃出生天的机会。

第四百八十三章 佣兵北上(三更)

七月二十一日果兴阿对俄国宣战,浅野宗秀接到了准备调他们五个联队北的命令,他把这个命令带回部队之后,所有佣兵全都欢呼雀跃。 佣兵们之前都是武士和浪人,一个平民百姓也没有,他们祖宗十八代都是靠打仗过日子的,所以他们的基因里都写满了血腥。

这帮家伙如此好战,与他们生长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佣兵们之所以背井离乡跑到大连来混饭吃,主要是因为日本的制度有问题。全面学习国的日本,有两样东西没有学,一是太监,一是科举。没有太监还能用女官顶替,这没有科举可要了命,因为制度的缺失,导致日本的一切都是世袭的。在太平盛世,武士们永远没有晋升的可能,所有人都失去了升的空间。所以武士们吃不饱饭的时候盼着打仗,只有开战了,他们才有可能获得晋升的机会。浪人们吃不饱饭的时候也盼着打仗,只有开战了,他们才有可能找到工作。

习惯成自然,虽然北满州不再有制约他们的制度,他们依旧天天盼着打仗。如果他们能在战场立功,说不定果兴阿会给他们加工资,甚至可能赐予他们满洲国籍。日本人几千年以来一直想走出那个小岛子,不过一直没有机会而已。武士们可一直想去征服谁,但是如果只能被征服,其实他们也能接受,起码出来了不是。

“司令,我们什么时候出发啊!听说北边都开打了,再不去我们没机会了!”虽然接到了准备北的命令,可是等了好几天也没正式下令开拔,浅野宗秀可是越等越急,只能天天来磨叽塔尔。

“你这么想离开我啊!我对你不好吗?”塔尔一点也不着急,随口开着浅野宗秀的玩笑。

“司令您对卑职等天高地厚之恩,卑职等岂敢有这样的心思。只是北方战事已起,如果能早日北,便可为大将军建功,为司令您露脸!”浅野宗秀的汉语已经非常的纯熟。

“你这小嘴现在也是叭叭的了,跟秘书处那帮小子学的吧!好些事还没定呢!你呀!也别急了,等命令是了!”塔尔这几年一直带着浅野宗秀他们混,多少还是有些感情的。

“为大将军建功之心,岂可不急!”浅野躬身便是听命,但是嘴还是说着自己的急切。

“你呀!”塔尔无奈的笑着摇了摇头。

“眼下沿海的新兵刚刚完成编组,还没有完成初步训练,你们若是一走,沿海只能靠警察守着了,所以我这的整军不完事,你们别想动。”塔尔想给浅野宗秀一个盼头。

“岂不是要登几个月?”浅野的心都凉了,几个月之后,怕是仗都打完了。

“也是几天,这次的新兵都是从预备役和民兵直接抽来的,以前都接受过完整的军事训练,让他们熟悉一下建制可以了。”塔尔被浅野纠结的脸给逗乐了。

“还好,还好!”浅野宗秀以手加额,连连庆幸。

“你别天天盼着好事,有时间静下心来,好好想想到了前线该怎么做才是正事。你们五个联队在训练和装备水平是最弱的,虽然调你们去也肯定是让你们做守护后方之类的事,但是一旦出现突发情况,你也要有充分的准备。千万别功劳没弄到,反而自身出现了重大的伤亡,哪别人可得笑话我了!”怎么说也是自己带出来的部队,再歧视佣兵,塔尔也得交代两句。

“哈伊!”浅野非常正式的鞠躬领命。

“目前看,你们北之后,会归于第四集团军群辖下。第四集团军群的总指挥承泰是我大哥,我已经写信让他们观照你们了,不过你们也要会做人呀!不但不能和别人起摩擦,还得谦和,战利品要可着主力部队先拿,大洋马要让主力部队的人先骑,脏活累活要抢着干。大将军坐镇第四集团军群,如果第四集团军群的人都夸你们懂事,大将军会抬举你们了,懂吧!”塔尔是个热心人,佣兵的待遇一直差的可以,他也想给部下们谋点福利。

“哈伊,多谢司令提点!您不能亲临前线指挥我们作战,真是太可惜了!”浅野很为塔尔不能去一线立功而惋惜。

“不能人人都想着去前线抢功劳吧!得有人留下来看家。一切的事,大将军心里都有数,不会亏待我的,你别替我操心啦!”塔尔嬉笑了起来,面早和他通了气,这次他只需要稳定后方,等到战事结束,他是海军陆战队的将总指挥。

同治六年八月初一,浅野宗秀正式接到了佣兵军团北的命令,他们将前往海兰泡,正式归于第四集团军群的战斗序列。火车从大连开出,一路狂奔直奔北方,途只在德惠停靠了一会,一是补充煤和水,二来是为运送物资的军列让路。德惠政府也组织了当地居民,欢送了北的参战部队。

“这是哪来的部队呀?怎么全是武大郎,够矮的啊!”德惠知县在火车开走了之后,很不礼貌的向站长问起了部队的来历。

“不知道番号,车是大连开过来的,南方人个子矮吧!”站长也很纳闷,他送了不少参战部队了,个别人身量不高的常见,但是一整支部队都这么矮的他也是第一次见。

首节上一节341/50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