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大导演 第182节

接下来,上了飞机,巧合的是,王强就坐在徐铮旁边,然后俩人对话中,可以看出王强对人毫无心机的淳朴,而徐铮却不耐烦有无可耐何。

飞机起飞,王强晕机,在预告里讲一口牛奶吐出又咽下去的戏份此时出现,不仅徐铮看到犯恶心,就是电影院里的观众们再次看到也是一阵反胃。

然后有一个好笑的地方出现了,在飞机平稳后,王强突然喊起了“服务员”,在他朴实的心里,坐飞机就像是下馆子吃饭一样,给自己服务都叫“服务员”。

在众人的哄笑声中,一边的徐铮让他别乱喊,帮他按了铃,找来了服务员。

然后等空姐过来后,王强的要求却让所有人都笑了。

“把窗户打开透透气呗!”

“很抱歉先生,机舱是封闭的,不能打开窗户!”

“你这不透气我憋得难受!”

“请您在忍耐一会,飞机很快就会到的-----”

王强和空姐的对话让现场又是一阵笑声,接下来飞机因为目的机场大雪而返航,王强和徐铮因为改坐火车时同一张票而再次相聚,在火车上,王强和徐铮,以及丁轩饰演的冷酷帅哥,还有三个年轻靓丽的大学生,彼此之间闲聊互动,闹哄哄的场面让许多人感觉熟悉,那是大家很多人回家过年时都经历过的场面。

接下来,王强充分发挥了乌鸦嘴的特色,火车半路停下,他们改坐汽车,汽车半路熄火,他们改坐马车进城,在小县城里挤在一间屋里,王强睡的舒服,徐铮这个大老板却因为环境差,条件差,同屋的王强还打嗝,放屁,抢被子,让他根本没法睡,中间还因为进错屋被于绯红饰演的角色她老公给打了一顿,真是可怜到极点。

之后汽车乘务员将徐铮丢在车上的钱包还换来,这才让他们可以继续前行!

之后的路上又是几经波折,而俩人一路相伴,互相影响,最后,徐铮帮王强拿到了那笔欠款,自己和老婆重归于好,一切就像所有喜剧一样,是个大团圆,尤其是,当王强以老板的身份重新和徐铮在飞机上相遇时,让人有种物是人非的感觉!

艾玛坐在宁晟身边,不时就会问几句,因为会汉语,和懂华夏文化是俩码事,不过幸好,喜剧里的故事并没有多少深刻的东西,其中的笑点,艾玛也可以理解,所以,当影片结束后,艾玛和其他影迷一样,对于宁晟的这部电影,都很满意。

影迷们走出放映厅,而口碑也在大家的议论中慢慢形成。

“哎,你们刚才是看的宁晟导演的《人在囧途》吗?怎么样好看吗?”刚刚看完动漫《水漫金山》的俩个女孩子问从别的放映厅出来的观众道。

“非常不错,挺有意思的,演的听有趣,尤其是那个王强,他在戏里是一个----”

“哎,你别说了,可别跟我剧透,小莲,我们赶紧去买票吧!”

俩个姑娘再次轮到她们站在售票口的时候,售票员笑着递给她们电影票道“这是今天的最后俩张票了,恭喜你们赶上了。”

俩人高兴的拿着票离开了,而后边的影迷就无奈了,有没有搞错,这么快就没票了?

宁晟和艾玛看完电影,便离开影城,直接回了酒店,然后俩人便开始刷新豆瓣网和番茄网的网页,很快《人在囧途》的评分开始变化,下边的影迷留言也越来越多。

“徐铮和王强都是称职的演员,懂得如何调动观众的情绪。他们的表演也有分寸,不像有些人把装嫩当幽默,把装可爱当喜剧感,这赢得了我的好感。

影片的基本架构还是不错的,公路电影,两个男人在旅途历尽波折,构成了故事的悬念。喜剧片,一个大款和一个挤奶工,因为社会身份悬殊,引发了各种尴尬,这些都是观众的笑点。

但是,或许是因为宁晟第一次做电影导演的缘故,拍电视剧的感觉还没有忘记,所以在一部电影里总想把很东西地塞进去,总想多讲一些,讲的更全面一些,然而一部电影的时间有限,内容也是有限的,当你塞进了太多的东西,不仅无法提升全片,反而会影响了整个观影感受。

所以,拍电影和拍电视剧还是不同的,不过以宁晟首部电影的标准来看,《人在囧途》还是一部可以算作优良的喜剧电影,比起那些让很多观众哭,哭不出来,笑,笑不出来的电影,宁晟的这部电影无疑是成功的!

综合考虑,我给他打八分,希望宁晟导演再接再厉,为大家拍出更好,更精彩的电影!”

“春运回乡,一个讨要拖欠工资的农民工,一个衣锦回乡的小老板,两人偶遇,事故频发,可以拍出不少笑料,本可打发打发时间,笑笑而过。

可越看越生气,甚至像吃了苍蝇一样恶心。不知宁晟到底想表达什么,讨谁的好,向谁献媚?对艺术真诚是不切实际的要求,至少对观众的钱包可以真诚点吧?找遍全城旅馆送回钱包的乘务员,把世上还是好人多挂在嘴上的王强,被其感动代为支付拖欠货款的徐铮,你是在拍《感动华夏》的记录片吗?

这些也算了,结尾简直让人愤怒,翩然离去的情-人,知晓一切然而隐忍不发一言将出轨丈夫拥入怀中的妻子,这个丈夫可能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了,妻子像弥勒佛一样包容一切,情人善解人意的留下一封谢谢你让我成长,我仍然爱你的信决然离去,不提出一分钱的要求,世界还能比这更完美吗?在表现华夏妇女的温良贤德还是和谐社会的可贵?恐怕只是躲在帐子里对三妻四妾的幻想罢了。

对宁晟失望透顶,只给一分,拍不好电影,还是老实的回去拍你的电视剧去吧!”

宁城看到这个在番茄网上的留言,顿时有些生气,不过他自然不会在后边留言反驳,明天就要在全国开始宣传了,他有的是机会把该说的话怼回去!

正文 第291章 票房战(二合一)

第二天,宁晟,王强,徐铮三人一起开始全国的电影宣传活动,因为最近各部大片的预告和宣传铺天盖地的,人在囧途受到的关注无疑小了很多,不过即使如此,有宁晟在,总是少不了媒体和粉丝。

在宣传活动中,大家主要的问题都集中在宁晟这个导演身上,因为他人气最高,知名度最大,而王强和徐铮则是每次只有几个问题询问,而且还都是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问题。

比如,有看过电影的粉丝问王强“那瓶牛奶你真的喝了吗?”

“是一口气喝完的吗?”

“你在飞机上吐奶又咽回去是真的吗-----”

类似的问题让人很尴尬啊,不过过王强却一点都不介意,因为这是他第一次被影迷问问题,第一次有人关注他的角色,而不是以往的臭骂和鄙视,甚至是直接忽视,哪怕影迷们问的问题再苛刻,他都兴致高昂的积极应对,几次下来,不仅影迷对他印象很好,就是媒体都上都在为他说好话。

至于另一位徐铮老师,那是圈内的老人了,这点阵仗根本难不倒人家。

而宁晟则是,趁机开始回击那些网络上某些人的恶意低评。

“对于一部电影,每个人都有喜欢,或者不喜欢的权利,我也从来没有想过要派出一部让所有人满意的作品,这是我的第一部电影,我乐于接受所有善意,真诚的建议和批评,但是对于某些恶意,或者说故意捣乱的评论,我只能说,这种素质的人,不配看电影!”

“电影是一种艺术的表现方式,人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人在囧途是一部喜剧,所以,在电影里除了一些搞笑的内容外,还有一些不搞笑却让人有所触动,或者感悟的事情,比如给俩个主角送钱包的票务员,一直相信世上好人多的王强,还有偷偷帮王强支付欠款的徐铮,有人以此为缘由,说这些个剧情太假,说我拍的是什么感动华夏的纪录片,那按照你的意思,到处都是骗子,大家所有人都自私自利,这就是真实?这就是好电影吗?”

宁晟在众多媒体的粉丝的注视下,严肃的继续说道“我知道有些电影里的某些情节与大部分人的生活有些不同,但是,电影不是现实,而且即使在现实中,你就敢保证绝对不会有电影里那样的好人吗?我就不信!”

“再说,一部喜剧电影,看了能够让大家开开心心的走出电影院,这不是就很好吗?一定要纠结什么真实,那武侠片里飞来飞去的剧情,你怎么看的进去呢?好莱坞变形金刚之类的电影你也吐槽说太假,现实里根本不可能有吗?”

“更何况,在电影里出现正能量的东西不好吗?你一定要看负面的,残酷的才觉得真实吗?拜托,这是电影,大家近电影就是为了放松,如果你真想要体验现实的残酷,那去工地搬砖,去街上做清洁工,或者去饭店刷盘子,哪怕一定要进电影院体验,拜托也不要看喜剧,尤其是我的这部喜剧,谢谢!”

“对了,还有人提到什么三妻四妾的说法,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有这个梦想,但是我不觉得有这个想法就可耻,现在一些国家依旧有一个男人可以娶几个老婆的制度,而一个富婆包养几个小白脸的事情也不新鲜,这里除了法律问题外,我觉的更多的是道德问题,以及个人的感情问题,更何况,电影里最后的结局也是大部分人都喜欢的,小三离开,原配和好,这样不好吗?现实中这样的情况不正常吗?还是说,大家更喜欢小三上位,原配离婚?”

网络上的影迷们是没法跟宁晟一样在媒体上回击的,而且很多人是站在宁晟这边的,随着电影的一场场播放,豆瓣网和番茄网的评分很快稳定在75分左右,虽然一些低评,低分的人还有,可是更多的影迷还是做出了自己的公正的评判。

蒋权看着网络上人在囧途的口碑无法阻挡,哪怕他花钱请了水军打低分,但是水军毕竟没法跟人数跟多的广大影迷比,一开始眼看着就要掉落及格线6分,却被大批的喜欢这部电影的影迷和宁晟的粉丝硬是给刷回来了。

如今口碑效应已经形成,媒体上关于人在囧途的报道也正面居多,所以再用什么小手段就没用了,只希望他投资的一路惊喜可以给自己一个大惊喜吧!

京都电影报在人在囧途上映后的第二天首先做出了积极正面的评价。

“华夏的春运之拥挤完全可以进入吉尼斯大全,人在囧途虽然太过戏剧性,但呈现给我们的一幕幕绝对毫不夸张。

电影虽然是讲两个身份悬殊的归乡人尴尬故事,但却以其独特的戏剧张力让我们感受到回家过年的不容易。人口多不假,平时感受可能没那么强烈,但华夏人过春节的习惯,就象王强唱的那样有钱没钱都要回家过年。所以这人啊,都有颗强烈的归乡之心,山挡不住,水更隔不了。

宁晟作为一个年轻人,可以抓住这种特别的感情,并且将其拍出来,绝对是值得鼓励和肯定的,希望日后华夏的新生代导演都可以向宁晟这样,拍出更多贴近华夏大众生活的电影!”

华夏娱乐报也在自己电影版面登出自己的评价。

首节上一节182/60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