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万里尽汉歌 第152节

这很现实,也很悲哀。

这也是一个陆谦无法解决的难题,因为到后世的大、天朝时代,此问依旧无解。

短短五日时间,陆谦大军便撤离了高唐州。却是将高唐州的抄家所得,并着一州的府库财帛、仓廒粮米,尽数装载上山。

此时他也早就得报,那兖州、东昌并着济州人马,合兵五六千人已抵到了郓城,就在临近水泊之地筑营,切断了济水。

陆谦只不以为意,只需要大军开回,六千乌合之众又算的甚?

临别之际,陆谦设下来筵席,若无柴进,必是酒馔丰盛,众头领有的吃喝,有的说笑,乐个尽致。可今日有了柴进,其且还在孝期,自是素席果酒奉上,一干头领们也早早在柴皇城的灵位前行了礼节。柴进无话可说,这些日子里心头也憋闷着无数念头,仿佛一块大石堵的他心头沉甸甸的。

今日临别,见着陆谦一伙儿,事情做得周全,半分无牵累到柴家的。虽知道如此这般的结局最好,却也心中免不了带上三分的感伤。可偏偏一干事儿,他全无发说的出口来。柴氏是一枝叶繁茂的大族,他身为族长,可是不能意气用事。羁绊太多。

果酒吃多了一样醉人,柴进心中有事,酒不醉人人自醉。在客座上坐地,听到陆谦说起东京城的高俅,心中老大恼恨,口口声声说:“吾家百年来无叫人小觑,吾自生下来更不曾吃得这般大亏,若不杀高廉猾贼,怎生消得这口怨气。”

陆谦连道:“大官人休要气闷,且自吃酒,后日算计。我梁山兄弟必与您有分说。”如此却是商定了高廉一条性命。

柴进受了梁山泊如此大恩德,无以为报,宴席上吐口,要送三百匹好马给山寨。陆谦现今手上有了战马,到不眼馋柴进的许诺。反倒是更期望能从柴进这儿套的几个走海的人物。如今这时空的柴进可不比水浒原著上仅一个叔叔,那是家大业大。自有族人窥得海路之利。陆谦早已经使人在登州购买了两艘海船,但滔滔大海不比江河,不是有船有人就可以闯入的,还需要指路人。

柴进满口答应。

他柴氏一族盘恒河北,虽嫡系长房始终留于沧州,但旁支早已经开枝散叶,笼罩了大半北地。高唐州的柴皇城就是一例。更遥远的登莱二州,亦有他们柴氏的分支。

“梁山泊欲开海路乎?登莱兵马钤辖使马政乃柴进世交也。大头领只需叫手下兄弟按捺性质,以我柴氏旗号行径,定可畅通无阻。”

这等事可是陆谦所不知晓的。登州兵马钤辖使是总督登州水陆军将的重臣,位还在兵马都监之上,绝不是孙立的那兵马提辖可比。

按照现下这个时空里赵宋朝的规定,其钤辖使这般的职务,那必是在意义非凡之处设立。一般说来就是水陆军兼管!

梁山人马在登莱二州的活动,若是能有一位钤辖使罩在头上,那必然是大大如意。陆谦惊喜不已,不想自己这么一提,竟然得到了如此一巨大回报。

有了老手带路,梁山泊在海上的动作,便轻快许多了。或许今年还不行,明年时候还不能探查到日本佐渡岛的所在吗?

那座岛屿位置在日本本州岛西海岸线的中上部,下方不远处有一个突出的小半岛,应该是很好找的。就陆谦脑子里关于这座金银岛的记忆,眼下时代,这座岛屿上的金山银山还没有被日本人所发现。之前之后挺长的一段时间里,这座岛屿似乎只是日本的流放地,不被重视。

不过现如今的日本,似乎还没开启幕府时代。彼时不重视的废地,到了梁山军霸占时候,保不准就成为了小鬼子的寸土必争之地。是以要在佐渡岛上彻底站稳脚跟,陆谦必须做好万全之准备。第一就要确保自身之武力。

这就需要一个庞大的计划来筹备了。眼下只是第一步!

是的,陆谦窥视日本,那求的不是登陆日本,去耀武扬威,而是小鬼子现今还没发现的一座座金山银山。

似这种老天爷的赏赐,千百年前的中国大地上也并非没有。中国自古就缺少银子,可是黄金却不缺。想象西汉时候那一次次多达几十万金的赏赐,可见当时的中国大地上也必然有着如佐渡金山这般的矿场。(有那么一说是佛教在中原兴起后将无数黄金都糟蹋了)只是时代变幻,千百年后的现下,如此之宝矿早就被前人采伐殆尽。陆谦的短期计划是向东占据胶东半岛,如此做就是要面临着赵宋王朝的全力反噬,他必然要做好万全准备。

也就是说,他需要钱,大笔的钱。那是一个常人想都想不到的数额。

同样,要收揽胶东诸州的民心,要在胶东大地上建立起一套巩固的统治,那也需要大笔的钱。

如此之多的花销,只靠打仗缴获来获取也不是不可现实的。毕竟士绅官员都很肥的。但如此一条腿走路未尝不有风险。陆谦绞尽脑汁,要想出另一条‘腿’来,好做个保险。他好歹是把主意打到了小鬼子的头上。环顾四遭,现下也只有那里的金山银山,才能给陆谦财政上的开销上上一道保险栓。

佐渡岛一地的金银只是日本金银矿总含量的一分子而已,而有了在佐渡岛的立足,陆谦才能去窥视石见银山啊。后者的具体情况陆谦也不是很了解,只知道网上有个说法,说是在16世纪,当时在全世界流通的银之中,当中有三分之一的银是来自石见银山,可见其产量之多。

而石见银山的位置距离佐渡岛不是很远,就在那个凸起的小半岛的下方。旁边,或者它本身就在其内,有个出云国。

若是可以,陆谦也想通过正常的贸易,来赚取足够的财政开销。但现下他没这个条件不是?

如今时代,日本与北宋民间联系还是颇多的,虽然官方联系不是太过亲密,赵宋先前一直是秉着:“来则不拒,去则不追”的灵活外交原则的。与之相当的变就是高丽。高丽于五代后唐时段立国,公元993年前奉宋为正朔,994年辽入侵高丽,又臣翼于契丹。宋与高丽断交。宋神宗在位期间两度遣使高丽,又于1069年恢复中断40年外交关系,高丽礼宾省提出继续使用辽国年号,宋朝也答应了。于是,以此基础上发展出了两国间频繁的半官半民的海上贸易。

日本与北宋也是如此这般。区别只在于无有辽国的威胁,日本名义上只臣服于赵宋一国。只是官方往来远不如前朝‘遣唐使’一般赫赫有名和繁多。但保不准‘梁山’的名号,现下都已经传扬到日本了。

省去一座座金山银山勘探、开发所需的时间,陆谦现下要追求一个保险措施,同时也是为了日后好于摩尼教互通有无,那便必须发展海军不可。

柴进嘴巴一吐口,却是帮了他好大的忙了。

这般,前后半月之久,梁山泊大军终于打高唐州中退出。大军回转东平府,也未做停留,在东平府上下官绅豪富的欣喜眼神中,大踏步的自东平城下返回济州。

那边的张叔夜等立刻就接到了消息。然后三府联军就麻溜的打水泊边退走了。

自古兵法有云:归师勿遏。

梁山泊兵马又非打了大败仗,人家是连连得胜,士气爆棚。这个时候来阻挡他们归路,可非是明智之举。

别看那张清瞧着对梁山泊愤恨不平,可在这个时候,却是第一个赞同大军“转进”的。

随后张叔夜就在梁山泊兵马还未开过平阴城的时候,就先一步在郓城里留下替死鬼来,再就引着兵马一窝哄的向南折回中都了。

已经被提拔为济州团练副使的周斌,看着张叔夜大军远去的背影,脸上笑嘻嘻心里mmp啊。

第188章 三呼渡河宗爷爷

现下还不知西历为何物的中原人,是不会有“金秋十月”这么个说法的。而要是非给“金秋”寻找一个合适的月份,那就非八月莫属了。

无论是大江南北,八月份都是一个美好的季节,一个意味着收获的季节。

可也就是在这月,宗泽乘一条脚船从衢州龙游,径直北上齐鲁。十六年中已经在知县任上辗转四地的宗泽,终于升官了,被朝廷任为登州通判了。

这是一飞跃式的发展,从一地知县转任登州这般重地通判,就好比后世的豫东小县长猛地被升到了郑州副市长,以一四等赐同进士出身之人来说,这可说是一里程碑式的成就。可宗泽并不怎的为意。因为升官发财从来就不是他之意愿。否则当初殿试的时候,便不会不顾字数限制的规定,洋洋洒洒写了万余言,力陈时弊,批评朝廷轻信吴处厚的诬陷而放逐蔡确,认为“朋党之祸自此始。”以至于主考官“以其言直,恐忤旨”,将宗泽置于“末科”,给以“赐同进士出身”。否则以他之才学,何至于名落到第四等,年近六旬,始至通判?

宗泽对齐鲁并不陌生。八月份的齐鲁虽无江南故园飘香的丹桂,却一样有着迎来收获的累累硕果。他是没有在登州为官过,却曾经在莱州两任知县。从元符元年至政和四年,十六年里,他先后出任莱州胶水、晋州赵城、莱州掖县、衢州龙游等四县知县。纵观其从政二十多年之所谓,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政绩卓著,“所至称治”,赢得各地群从对他的信赖和爱戴。只可惜,现今的赵宋,权奸当道,他再是政绩卓越,也难得到提拔和重用。

踌躇至今日,实岁五十有五,放才坐上了通判的位置。

掀开竹帘,举步走到船艏,迎面吹来的凉风震动着宗泽身上的青色直缀。头顶青纱抓角儿头巾也随风而起,衬托着他沟壑纵横的古铜脸皮,额头皱纹深深,髭须稀疏,两鬓杂了不少白发。但宗泽身体甚强健,坐定时浑如虎相,走动时有若狼形。志气轩昂,胸襟秀丽。

“父亲。”次子宗颖迎了过来,他长子早逝,名下只剩一子。

“那里便就是梁山泊的法庭?”就在他的落眼处,一面黑底红字大旗,高高的挂起。旗帜上只绣着斗大一个‘法’字。

四周人头攒动,酒家摊位上,货郎商贩经营的吆喝声隐隐传到船上。仿佛是一小集市。

不仅年轻后生们云集,还有那苍白老汉,乃至带着娃娃的妇孺。那周遭明明可看到跨刀持枪的贼兵在流动逡巡,但百姓商贩无一面带惧色者。

宗泽可不是那只在书本里皓首穷经的书呆子,他为宦二十余年,转任多地,是真真切切起于州郡的当世良臣。他知道,如此模样乃是因为百姓们信梁山,服梁山。

“走。我父子下船去瞧一瞧。”

“父亲不可啊。”宗颖吓了一跳。自家老爹可是朝廷命臣,叫那梁山贼晓得了,还不……

首节上一节152/95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