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万里尽汉歌 第154节

宗泽‘上山’后的这段日子,则正赶上梁山泊迎来的一次新的大发展。别的不说,先就是黄门山一干人的到来,摩云金翅欧鹏、铁笛仙马麟自是被陆谦编入军伍,随着人马的增多,梁山泊明明好几十个头领了,陆谦却是还有不够用之感;而神算子蒋敬和九尾龟陶宗旺亦有大用。支度司与工程司的作用,不需要多言表。

接着就是摩尼教送来了一批的人手,这便不再全是船匠了,里头有的是落魄书生和败落账房。花石纲祸乱江南如此久远,不知道让多少家境安康的人家沦为赤贫,那些往日里可享受着家中供养安心读书的书生,现下就变得不得不为自己和家人的生计而奔波了,那其中一些人就入了摩尼教。

现下,摩尼教一是为了感激陆谦。

对比陆谦传授的‘真法’,他们自个想出来的那些口号,就是一堆low逼。这是个天大的人情,摩尼教必须要有所表示的。

再有一个,就是摩尼教亦希望能借此机会,将自家教义渲染到梁山泊去。

那诸多的摩尼教高层里,还有那对梁山泊不死心者。如方腊的叔叔方垕,和王寅、包道乙等,都是其中之人。

梁山泊一下子就多出了上百个能识文断字,能写会算的人物,可以说是大大填充了各司空虚。虽然意识形态上还有些区别,可陆谦相信,只要享受了梁山泊的待遇后,不需多少时日就能叫他们归心。

而有了这些‘文化人’的加入,别的不说,只那支度司,刚刚走马上任的神算子蒋敬就操办起了厘金局,正式将水陆税务悉数归入其中。

而具体负责厘金局事物之人,竟然就是那刚刚被摩尼教送来梁山的一个落魄书生。

此人姓薛名绍,温州永嘉人。本身亦出自大族,甚至其族兄也刚考取进士不几年,但灾祸落在他的头上,却不是薛氏宗族能够庇护的。

薛绍父母双亡,家产尽失,一弟一妹寄托在舅父家,自己孤身一人前往杭州求生。但这只是借口,实际上却化名投身到了摩尼教里。因为出身大族中,且能写会算,薛绍还是颇得上头青睐的。否则这一遭儿怎的就被选拔来梁山泊了?

却完全没有料到,他们人等刚刚在山寨里住下了几日,就有一场改变命运的契机等待着他们。

考试!

一份语数相混的考卷,百分制考题,十分新颖的模式。甚至连试卷都是写在一张大大的黑底木板上,而不是刻印成试卷。但薛绍在这次契机中紧紧地把握住了那份机会,他的得分是73分,在所有参加考试的是十二人中,排名第一。

于是他坐上了厘金局二把手之位。

就在宗泽,以及他的儿子宗颖,在用一种谨慎的态度,小心细致的观察着水泊梁山的时候。

坐上了局座的位置,有了单独属于自己的一间房屋的薛绍,却在如饥似渴的吸纳着自己能够寻到的所有关于梁山的信息和情报。

短短几日里,他已经彻底弄清楚了梁山泊的权力结构层次和各部门分属。作为摩尼教送来的人物,先天上他就与摩尼教有着牵连。那探清楚梁山实力的虚实,也是他们这些人背负的任务之一。或者说,这也是他们最重要的任务。

对比现下的摩尼教,彻底搞清楚梁山泊的实力,那是比传教都更为重要的。

也是因为此,薛绍是愈发明白自己所担任的这厘金局提举是怎样的一个职务了。那真是一个坐在金山上的职务,只要不见仗,那每天打水路陆路汇入厘金局的金银财货就不少于千贯。如此数目便是那方垕看了都会羡慕不已吧。

方垕是方腊的亲叔叔,是摩尼教财货上的大管家。

而薛绍还知道,自己所领的厘金局事物,可只是梁山泊财路来源之一。

势力庞大的摩尼教在钱财上却比之不及梁山泊。虽然摩尼教总体收入亦是甚可观,然他们的花销亦大,安能比的梁山泊富足?此处又有天险可峙,雄兵可依。真是好不红火!

只看自己一月所能得的报酬,薛绍觉得自己当初还不愿意离开江南,那真是傻瓜,大傻瓜。

……

源源不断地货船,满载着钱粮物资,从济水河不停的汇入水泊里。

时文彬在岸畔上看的一清二楚,但他真心不敢对手下土勇说一声拦下。只眼睁睁看着一艘艘装满钱粮的货船消失在自己的眼中。

作为官员,他的消息并没有因为郓城县的‘危机’而停滞。相反,时文彬早就派出长随去东平时刻盯着战局变化,他的耳目是很灵通的。

梁山泊大败大名府禁军,占据高唐州,甚至都打开了东平府,这虽然把天都捅出了一个窟窿,大涨了梁山泊的威风和实力。看周边人等的神色就知道。却也叫东京的一道道目光,盯紧了他们。

现下朝廷已发精锐来平荡水泊,这就是证据。

“尔等勿慌乱。休看梁山泊大展了威风,实其是自寻死路。”

“高唐州一破,天下皆知。朝廷焉能不怒?水泊盖属京东要地,水陆之枢纽,河运维系之处。岂能叫一窝匪寇长久盘踞,形同割据?”

“本官听闻,此遭东京起甲兵万五,其内有铁骑五千,何等雄壮之?焉是一窝草寇可敌?梁山泊其势虽能逞强一时,万不能逞强一世。待到朝廷精锐发来,沸水泼雪,必势如破竹,镇平贼寇。尔等皆要努力,万不要自误亦误人矣。”

听的时文彬如此一说,周边一干人等果然精神一震,气氛已经与先前有不同了。

宋江跟晁盖更是隐隐交换了一个眼神。可是回过头来时,宋江心里却猛地一跳,他清晰无比的看到了晁盖眼睛里的嘲笑。莫非……

第190章 忠肝义胆,武二上山

郓城大小官吏尽知道朝廷要发精兵来剿灭水泊。这东京城的威慑力还是很强的,别人不去提,只说宋江那便是怕了。

毕竟是万五甲兵,毕竟有五千铁骑。

心中再无先前对梁山的底气,现今梁山泊大赚了一笔,高高兴兴收兵回山。按照道理,正是宋江这等人物拜山交易的大好时机,可现在他人却死死的住在县衙不动弹,就是他那好兄弟铁扇子宋清也乖乖呆在宋家庄,侍奉老爹。

如此之生分,不显山漏水,不引人注目,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要知道这天底下的‘聪明人’可不止他黑三郎一个。

打县衙里出来,宋江就一路快赶的来到了城东晁盖住处。就见那晁益早就恭候在大门处。

自从公孙胜跟了晁盖之后,这托塔天王时不时的就会做出一件叫宋江意外的事儿来。眼前晁益在大门处恭候,可不就是算准了宋江会来府上么。

而至于说这变化为什么来自公孙胜,而不是叫晁盖更加亲近的吴用,却是因为吴用打生辰纲后不久便生了一起大病,现在还在卧床休养呢。

而至于他怎么就生病了,还这般的厉害,那就怪不着陆谦了是吧?一旁的神医安道全,更会将两手一摊,无辜的道:“怪我咯?”他人都回金陵了,显然怪不着啊。

晁盖这身边没有了吴用这个出谋划策的谋主,能够依靠的自然就是公孙胜了。

入云龙在陆谦看来是一路人么,那头顶的气柱是骗不了人的,对梁山没有半点敌意,可是比智多星吴学究要好的多了。

而晁盖的这谋主一变换,宋江虽还大致能摸得清晁盖的脉络,可多少就会有些小意外。一譬如现下。

跟随着晁益走进府中,没去正堂大厅,径直拐入了西侧花厅,就见当中摆一桌酒席,晁盖与公孙胜已经恭候多时了。

将宋江让到厅中,公孙胜作陪,晁盖叫余下人尽数退下。

三人杯觥交错,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说到起事来。宋江面含忧色,“朝廷大军即将逼到来,哥哥与梁山泊依旧藕断丝连,就不怕日后官府来翻旧账,坏了身家性命?”

晁天王将眼睛一睁:“贤弟何以为朝廷派来的兵马就必然能胜?”如此反问叫宋江震惊,他是个满脑子功名的人物,说将朝堂视为天亦不为过,如何敢质疑朝堂?且此次京畿兵马如此雄壮的,哪还有不胜的道理?晁盖如此一问,却是太过红果果的了。“煌煌大宋,百万之师,何以弹压不下水泊梁山?哥哥休要自误啊。”

这种差异就是这宋江与晁盖之间最大的不同。当他们都‘安分守己’的‘生活’的时候,这种理念上的区分还不明显,可是如原著里上了梁山,拥兵水泊的时候,彼此道路的方向就大干系了。

“百万大军亦如何?赵皇帝能一股脑的都派来济州么?”

“朝廷的精锐亦如何?京西河南府的军队就比京东的要强么?万五甲兵以我之见,也不过如此罢了。梁山泊就无雄壮甲士么?公明贤弟,这满天下的禁军,除西军尚能战敢战之外,天下乌鸦一般黑,无分甚精锐不精锐的。”

首节上一节154/95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