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万里尽汉歌 第357节

为一木质牌状,半个巴掌大小,正面写着人的年龄、籍贯、身高、身份和面容,背面则写着此人的具体住址,以及是否有犯罪记录。

此身凭严禁伪造,或是更改其上字迹,违者依法论处。而前来齐鲁经商之外地人,则可在沿途关卡办理临时身凭。

邬梨此来济南府,若非一过黄河就主动去找当地的官府表明了身份,他们还真不见得能安然抵到济南府。这梁山泊在自家地盘上能盘查的如此严谨,也是叫邬梨羡慕的事儿。

而后陆谦就没心思再去关注邬梨,后者乃是谍报司的事儿了。

陆谦正要留心关注十几万西军的东向,另外高丽处的厮杀也有了军报送来。那高丽上下根本就想不到梁山军会猛地杀来。

当一艘艘打着‘齐’字名号的战船、海船,铺天盖地的出现在礼成江入海口时,高丽人直接就傻眼了。

高丽人图有江海,却无丝毫防范。大军船队直入礼成江。

林冲的战报中相当详细的描述了开京的模样:其城周围六十里,有大小山头环绕,杂以沙砾随其地形而筑之,无濠堑,不施女墙,只列敌楼,状如廊庑,虽施兵仗以备不虞,但因其周边山势并非皆坚固高大,则不能受敌,万一有警则不足守也。

王府宫室在城西南,城东北有顺天馆,甚为壮丽,是为中原人使之设。

据俘人交代,开京虽大,然地不平旷,故其民居形势髙下如蜂房蚁穴,诛茅为葢,仅庇风雨,其大不过两椽,富家稍置瓦屋,然只十中一二耳。城内民居十数家共一聚落井,街市无足取者。

官府、宫祠、道观、僧寺、别宫、客馆,皆因地势星布诸处。

而至于他们所见的高丽军之武备,说来都叫人觉得好笑。弓矢之制形状简畧如弹弓,其身通长五尺,而矢不用竹,多以柳条,而复短小。发射时候也不拉满弓身,故箭矢虽去甚逺而无力。可以说与赵宋的软弓轻箭有异曲同工之妙,且更甚之。

……

最后在战报中林冲作保道:三日之内,必克之。

整封战报里林冲并没怎的蔑视高丽军,但总览全文,一股睥睨纵横之意直浮眼前。如陆谦现下之感,林冲军只管一鼓而下之。

这般一来,陆谦对于高丽之战就全然放心,再无一丝儿后顾之忧。目光虎视京畿。

此刻的西京洛阳城中,一场君前廷议也有了分辨。

那既在情理之中,也在预料之中。宋军选择了南北出击,而不是直捣齐鲁。梁山泊明显势大,战力又强,先就一头撞来,谁能保证不再撞一个头破血流?

休说赵佶本就主张先剪灭河东、荆湖之敌,剿灭摩尼教,打通江南钱粮,再来集全国之力与梁山泊一决雌雄。那直来与梁山军一战,摧逆贼气焰于最盛,本就带着巨大的风险,朝堂众人皆见。朝会廷议开奏,蔡京他们还没出力,彼辈意见支持者就已经被打的哑口无言。何况便是东京留守刘韐本人也主张先去肘腋之变,再来铲除顽敌。

如此中原战局便清明直了了,西军兵分两路,分头杀奔荆湖与河东去了。

自从去岁宋廷前后挨了陆谦两记重拳,又被方腊踹了个断子绝孙脚,把宋廷上下君臣都打得晕头转向,虽然终于重获‘安定’,但先前所造成的损失不是短期能恢复,洛阳城内外乞丐成群,国库之中空空如野。一年之间,宋廷往日的繁华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除此以外,因为朝廷颜面尽失,威严大大下挫,地方上盗贼四起。

再孬的兵也是兵,有兵就比没兵好。以前有他们压着,地方上就酿不成大祸。可现在宋廷为了对付梁山泊,连连调动兵马,使得地方上力量空虚,如此就叫盗贼强寇获得了可乘之机。再说了,每一次厮杀都少不了败兵溃兵,那有的人乖乖回到军伍,有些人则不敢回去,或者是不愿意。这些人可不会做本分良民样儿谋生,而是很大部分落草为寇,这些有一定军事技能的人脱离控制,就如同一把火星撒在了北方的干柴干草堆里。

那河北之地临近辽地,大军屯驻,本来负担就不轻,赵佶又下令增方田税、添酒价、取醋息,还在河北加折耗米。这是把人往死里逼。

不要忘了,河北还有一个童贯呢。

两者相加,如此若雪上加霜,火上浇油。整个河北都有种坐火山口的感觉!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轰的一声爆发了。

千万不要小瞧了官员们的破坏性。当那些士大夫发觉自己头顶上的缰绳有了松动后,他们的第一个反应往往不是去试探这次‘松绑’的限度有多大,而是铆足了力气,张大了嘴巴去吞吃可以吞吃到的一切。

这种事儿上辈子他可亲身经历过。而如今的时代,宋廷的官儿们也是一样。

那田虎若是真的能带着骨干跳入河北,呵呵,那就真是热闹了。他只需要一路吸附饥民,滚雪球般壮大。就能叫当地早就腐朽烂透的宋军望风而逃。

如此“流寇”与原本的‘四大寇’本质还是一样的。与明末张李那般真正的流寇还是有着实质性的不同。前者不管是现下当世,还是水浒原著上,那一个个都是坐地虎,是经营地盘的。但是明末的流寇呢?如蝗虫一样到一处吃光一处。

田虎之流与李自成、张献忠随处的社会环境不同,“人生理念”就也大不同,后者的脑子里完全不存在什么自家地盘这么一说的,也从不考虑现在嚯嚯光了,将来了咋办。是去到那里,搞垮那里,破坏小了都不算。他们脑子里没甚‘可持续发展’战略。可田虎不一样。“占山为王”乃是本性,只要西军没有紧跟着屁股后头杀来,田虎必然会旧态萌发,在河北做起那抢占地盘的勾当。可是西军一杀过来,他就会发现自己所建立的这些地盘依旧如空中楼阁,一推就倒。到时候田虎便不需要陆谦再去提醒了,他自己就会跑了。

河北之地的回旋余地好歹比河东要大一些的。

如此只要把田虎放进北地,宋室在北地的最后一处财赋之所在也没有了。至于这么做会造下多大的孽,反正比不上赵佶父子做的孽大。

……

开京城外,陈尸遍野,哀嚎震天。

高丽同知枢密院事王字之伏马狼狈而逃,自从军一来,他还未遇此大败。便是当年虎头蛇尾的曷懒甸之战【高丽女真之战】,高丽军先胜后败,那败的也远没有如今之凄惨。

此番梁山贼泛海而来——别以为人家高丽人在半岛上就不知道梁山泊的名头,这些年他们同宋朝来往亲密,就是王字之本人两年前也在吏部尚书任上被王俣选为谢恩兼进奉使,入使中原,奉赵佶返还的礼物“大晟雅乐”有回国,如此有功晋左散骑常侍,同年进同知枢密院事。且不久前陆谦还遣使前来高丽。

可王字之仍未想过,有朝一日梁山军会漂洋过海的来打自己。更没有想到自己督领着开京二军六卫四十五领精锐,并五千保胜军、别武班,足足两倍多贼军兵力,还被这些八竿子都打不着的梁山军半日里彻底击垮,遭遇人生中最悲惨的一败。

第391章 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高丽的军事制度非常混乱,地方士兵盛行。那仁州李氏之所以在‘李资义之乱’被平后依旧屹立不倒,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仁州李氏的私兵。

二军六卫【四十五领即四万五千人,理论上是如此】的中央军体制下,还有州镇军近三万人,内有保胜军近万人、精勇军两万人,以及州县军两万人,后者为民兵预备役部队的性质,笼称为一品军。之下的村镇世家私兵,甚至是僧兵,皆称为二品军、三品军。总兵力蔚为可观,实际战力,则不堪一击。

王字之所率领的就是以开京的中央军为主体的五万大军,结果一战而崩。两万余梁山军,兵力是弱,但战力则强,如同猛虎入羊群,半日间就杀得高丽军大败。

“杀进开京,活捉王俣。”开京城东响起了山呼海啸般的巨大喊声,喧嚣到了极点。梁山军追亡逐北,流血漂橹。

开京城防已冰消瓦解,门户洞开。

宣义门,开京正西之城门。乃西京诸多城门中最为壮观者。王俣不理会旁边焦急的重臣劝说,傻傻的看着城外的战场,“怎会如此,怎会如此……”

明明是他军占优,一有地势之长,二又以逸待劳。还因为是无辜受侵,无罪遭害,群情激愤,将士战意高昂。那怎么会打不过人数远少于己军的梁山贼呢?

王俣他不懂军事,可人多人少,站在高处的他却看得清明。

金富轼、李资谦、胡宗旦在一旁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恨不得抓住王俣就往东面跑。

可王俣还恍若不觉,只是喃喃自语:“举国之军……怎么就败了?还败得这么惨!我非昏君,诸卿亦非佞臣奸党。高丽举国安定,兴学育才,养老恤孤,可称为太平之世也,怎的就这般不堪?以至于开京要重蹈庚戌旧难。京阙俱烬,乘舆播迁……”庚戌旧难,即1010年,辽国高丽二次战争,辽圣宗将亲征高丽,大破其军,劫掠无数,焚开京,追高丽王王询至清江而还。

王俣也是一自视甚高的人,不然他不会以他老爹的遗志为年,几年前出兵攻打女真了。虽然撞了个满头包回来,但这厮见势不妙,及时止损。虽丢了颜面却也没有伤筋动骨。如此作为一国之主的王俣,对于自家军队还是有点信心的。

眼前的这一切则是真的叫他懵愣了。

“大王岂不闻勾践尝胆,雪耻会稽;淮阴忍辱,名垂千秋。此番败局已定,先与贼和戎结好,如此偃革修文,薄赋轻徭,登崇俊良,修政公平。不及数年我高丽必再盛也。届时一雪前耻,为时未晚。”金富轼抓住王俣手臂,此刻他最要紧之事,是赶紧走,赶紧跑路。

王俣的宠臣胡宗旦也紧进言道:“大王岂不闻显宗殿下之艰难?彼时千秋太后自纵淫荒贻孽,戎臣构逆,强邻伺衅,京阙俱烬,乘舆播迁,艰否极矣!反正之后,偃武修文,任良将,制勍敌,疆埸无事,中外又安,比之周之成、康,汉之文、景,亦无愧矣。

大王今日之资十倍于先王,何以不能忍一时之辱,卧薪尝胆,厉精图治,以雪今日之耻?”

首节上一节357/95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