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万里尽汉歌 第408节

说到底,还就是实力不足。不然早就是沸水泼雪,一鼓而下了。

方天定脸色暗沉,“妹夫,今日我且叫喊你一声妹夫。”陆谦连道应该。“先前只听你言语,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还犹自不解。而今方才明白,此真乃至理名言也。”

“我摩尼教数百年传承,晚唐之后更收融了多支教派。昔年为教门之时尚不明显,各分支虽有争权夺利,可大势之下,皆要相为表里,父亲依赖手中之力倒也可掌控住局面。但今年起兵造反,除父亲这一支外,各地摩尼教分坛亦也纷纷起兵,大者盘踞州府,小则盘踞县城,皆是发展壮大。个个视手中地盘为心尖肉,听宣不停调者,听调不听宣者,彼此交错,错综繁杂。叫父亲头痛不已。”

方天定并没有多喝酒水,却似竹筒倒豆子一般,要将心中烦恼尽数对陆谦倾诉来。

据他说,摩尼教义军现今各路交杂统计,恐不下三十万人,虽多数战力不堪,但当得上人多势众。内中为方腊直掌者,当有十万军,多是敢杀敢战之辈,乃摩尼教之精华也。再有邓元觉、包道乙等人的倾力支持,可谓是三分兵权有其二。

可他却不能以硬手段解决其他各分支,盖因为邓元觉等支持方腊者,并不愿意看到方腊以强硬手段处理内部争斗。

一则是旧日的江湖情谊;二则是恐那刀子最终会落在他们自己头上。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道理江湖人亦懂得。

《范仲淹圣心解法意》的段子,早从梁山泊流传到摩尼教了,何人不怕一个“手滑”哉?

如此来,摩尼教中便就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平衡,可这也叫摩尼教大半的力量不得不留于江南。你休管那些兵马是精锐敢战,还是尽乌合之众,那也是一分力量不是?

如此之后果便是叫摩尼教变成了第二个我大怂,守内虚外。这般才会在江南西路进展不顺,在福建路更被打的一头包。

这兵力数字与谍报司探查到的数额都也仿佛,但摩尼教内部真有这般多的纷争和掣肘吗?看方天定头顶气柱,虽然近乎空白一样白,可也并没发现红色。如此,对自己并无敌意的方天定,会故意撒谎诓骗他么?

“妹夫乃当今豪杰,天下人莫不倾服。敢请一计教我。”方天定言语罢,对着陆谦一拜。

陆谦脸色骇然,做出震惊道:“竟有此等事?”

“莫非那邓元觉、包道乙之辈就这般的短智?不知道令不出一门之祸患么?”想象历史上的太平天国,再由其之前的川楚白莲教大起义,那密门教派起事之后也确实容易各自为政。因为他们的性质,先天上便约束着他们彼此间的交流联系。

在官府的压制下,分支分坛之主必然要有主导权,不可能事事请示上级,而如此一来,长久以往,那地方分坛分支向不成‘藩镇’都难。也所以,那福建摩尼教与洞庭湖内的钟相,都很不甩方腊的。

这般一想,陆谦倒是觉得这摩尼教与太平天国又不一样了。后者传教时间断,区域狭窄,而前者历时数百年,到与川楚白莲教大起义或者是元末红巾军起义更想象。

后两者可不也是千头百绪么。

“方腊如今之局势,与常凯申颇有神似。”陆谦低头思索,方天定闭上嘴了。

原时空,北伐成功以后,南京政府名义上统一了全国,但没有太大的权威,当时中国的状况,依旧是军阀割据,没有太大的变化。

除由常凯申指挥的第一集团军受果党政府节制之外,中原冯基督的第二集团军,华北阎老西的第三集团军,两广李猛仔与小诸葛的第四集团军,均割据一方。

还有关外张小六的东北军,东北易帜后,中国全境均悬挂起青天白日旗,然而,所有的人都心知肚明,这样的统一有名无实。

如此,这两者到是颇有同工异曲之妙。当然,方腊的优势更大,那手下个分支的头领,可远没有冯基督、张小六那么大的资本。但常凯申银弹开道,借刀杀人的一些法子,却未尝不能给方腊助一臂之力。前者完全可以同‘推恩制’有机结合么。

时间如此到了太阳偏西,陆谦方携着方金芝回宫,方天定站在门庭台阶下,望着远去的仪仗,面上洋溢着真心的笑,对那高玉道:“侍郎以为如何?”高玉在方腊手下官拜兵部侍郎。

“是高玉多心矣。”

陆谦一门心思的为方腊设计,且还真的就方天定之所言,拿出了些手段来,固然是权术奸诈,有违江湖道义,叫人不爽利,但毋庸置疑,此些法子对方腊之困居还真有些可用之处。

人家如此尽心尽力的为之排忧解难,再以恶毒心思揣测,就太不上道了。所谓疏不间亲,这方家与陆谦好歹结为翁婿,自己还要暂且忍耐之。

读书人目光更加长远一些,或者说心思更复杂一些。高玉知道梁山军与方腊现下是天然盟友,在推翻赵宋江山之前,彼此互为表里,可说是天生一对。

但如今之天下,能抢夺万里江山者,笼统来说也就只方腊与陆谦两人。那钟相、王庆已经被南路西军打的在岸上立不住根脚,跑进了洞庭湖中。如此虽叫宋军一时间难以剿灭,却也给人一种不成大气之感。

而河北的田虎呢,洺州、邢州、邯郸之地已尽数丢了。不管是河东还是河北,西军打田虎都像老子打儿子一样爽利。而东面又有大名府抵挡,田虎只能带残兵流窜到赵州一带,并且做出东进冀州之像。而大名府的童贯、张所之军已经北上。

可以说,作为方腊与梁山军的挡箭牌,田虎、王庆的耐久已只剩下一丝丝也。接下来对于两军便就都是最艰苦的考验到来。这个时候南北两边的关系更需要紧密无间。但是这一南关如果过去,则天下便就是南北争霸也。

高玉对梁山军早就有所警惕,乃至敌视。这不能说是错,可无疑过于超前了些。

而他虽一心为方氏筹谋,却也不是那种刚正不阿之人。进谏不是犯上,更非是讪君卖直取名。见方天定如此,才不会坚持己见呢。

那方天定今日之作为便是高玉之谋划也。其所言有真有假,虚虚实实却是叫人最难判断。

摩尼教中是有那令出多门之忧,但方腊早有定计,收权已经非一时片刻,其内部之乱像今已大减。可以说良好的外部环境,为方腊提供了这段宝贵的时间。

他们有统一的敌人,有着一定的压力,却又没有致命的危机,如此环境下,一年时间怎当方腊是吃白饭的么。

这期间情由,却是陆谦一时半会难以解开的。反倒是谍报司在稍后时候,又见忙碌。

第440章 举人、秀才

一场喜事,陆谦也只是清闲了三五日。那王府里的红绸红灯还未摘下,他就已经打马赶制益都城北的军器监。

此地乃金钱豹子汤隆主导,配有各类工匠三百余人,尽熟工巧匠,护卫军兵两营。

这一所在唯一的用处就是研制钢铁冶金技艺。

“冶金所靡费久多,实叫汤隆无颜面见大王。万幸今朝大王有喜,叫俺这儿亦沾染了一份大王喜气,终得突破。”汤隆话语中透着沉重,亦透着庆幸。如此长久,总算得一成果也。不然他真不好意思伸手朝户部要钱了。

盖因为,钢铁对古代战争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当梁山军的板甲因为材质问题而陷入困境后,那么如何突破这一瓶颈,就成了重点。

陆谦对钢铁冶金一窍不通,他就隐约记得一个坩埚炼钢,好像是把铁跟废钢何在一块的,如此就能有钢了。可他连那坩埚是封闭的还是敞开的都不知晓。

他的‘指导’意见对金钱豹子来说,不仅无有帮助,反而叫‘研发’陷入了困境。还要陆谦对此多少帮了点忙,一是热气吹炉,他甚至都不知道是不是这么一说,只知个大致意思,就是把热气灌入炼炉中增温,再一个他就是把氧气、氢气搞得来。当然,那氧气已经变成了阳气,氢气已经变作了阴气。入乡随俗么。

反正他就知道这么些,觉得有用处的是都说了来。却叫汤隆历经了无数失败,比如坩埚内废钢生铁不尽融,后世懂得钢铁炼制的人当知道那坩埚炼钢的热度是在1600°以上的。彼时中国的炼炉可达不到如此高温。

等到汤隆他们给现有的炼炉,也就是小高炉,那技术水平跟后世‘大炼钢’时代的小高炉是几乎同一档次。加入来这吹热系统,那技术水准可能都要超越了。

那接下来汤隆他们就见识到了坩埚炸裂的场面,因为炉温上去了,可坩埚的材质却不行,无法耐高温。

总之,陆谦的‘指导意见’给整个研发过程带来了很大麻烦。

如是,汤隆他们还是回归到了灌钢法上来。如今时代中国的灌钢法已经历经了数百年的传承,就如沈括《梦溪笔谈》中云:“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封泥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亦谓之灌钢。”

那所谓的“柔铁”即是“熟铁”。

比之后世近现代的炼钢法是差之远矣,但在如今这时代,却绝对是世界第一。

汤隆他们用熟铁打成薄片,如指头阔,长寸半许,以铁片束包夹紧,生铁安置其上,洪炉鼓鞴,火力到时,生铁欲流,则以生铁于熟铁上,擦而入之。这实际上便是增大了生、熟铁接触反应面,教其含氧化夹杂增多,可提高碳氧反应的强度,增强去渣能力。并且,部分氧化亚铁还可被还原,就提高了金属收得率。

内中的原由,在场之人没一个知晓,陆谦只是看着一块块钢条被匠师捶打出来,而后听汤隆言语说:“此类法所得钢较前者可涨三成,价低两成。”

再有便是一些小技巧。第一、炼制熟铁时,使炼铁炉里流出的铁水直接流进炒铁炉炒成熟铁,节省了铁水凝成生铁、再把生铁熔化成熟铁的过程。第二、炼铁炉的连续冶炼,所使用的办法是在铁水流出后,用泥土堵塞出铁口,鼓风继续冶铁,这就大大缩短了炼铁的时间。

首节上一节408/95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