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万里尽汉歌 第421节

没什么不可思议的。种师道的军令传到阵前,刘延庆、杨惟忠等前线军将无一心甘情愿。种师道是打老了仗的人,自然晓得如何化解前线怨气。如是,他为刘延庆等将画了一个大大的圆饼——陆谦停兵桃阳渡口,尔等速点起精兵强将,自武邑渡河,南下击贼。还言语说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陆谦的诱惑果然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刘延庆等人的不甘。

当然有人想到了陆谦逃跑的问题,人家又非傻瓜,你大军袭来,人长着腿是干嘛的?陆大王可不是静安城中的田虎。

就是刘延庆在最初的兴奋后,也想到了这一点。可是他们都没想到,陆谦竟然没逃。

“真天佑我皇宋也!”

衡水城中的种师道激动的都打起了摆子,他已经不能控制自己内心的兴奋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一饮一啄,一得一失,真皆天定也。

陆谦一剑北来,叫他种师道措手不及,狼狈之极,静安城中煮熟的鸭子都要飞走。可是这厮胆大妄为,区区三四千骑兵,竟然敢长久停留在桃阳渡,还大模大样的改制运船,做出一副要杀到对岸的架势来,真是天助我也啊。

自己为前线各部画的一个大饼,不曾想竟然会弄假成真。种师道大喜过望。

栾君实微微带正马头,看着前方一里远的西军骑兵,脸色严峻。

西军骑兵可不是废物,这些关西大汉久与党项厮杀,还是挺能打的,战斗力远非京畿骑兵可以相比的。

而眼下的这支西军骑兵更是入关平乱的精锐,如今越过黄河,南下扑杀陆谦,可想而知他们的战力了。

栾君实抬起手摸了下自己眼角,那里有着一道寸长的伤疤,就是适才他引着骁骑营去追击西军探马时候,被其中一人回身一箭给伤到的。就在刹那之间,非是他幸运,这一箭便就要钉在他脸面上了。

虽然解元也没得好。被栾君实手下的军士,一窝哄的把箭矢投射去,他穿的又非是步人甲般的重铠,骑在马上正死命逃窜时,便觉得有四五枝箭射在身上。虽是有了皮甲蔽了身躯,还有两箭透过了皮甲,射在肩背上。当时便有一阵奇痛,直穿肺腑。但幸运的是跨下这匹马,还是照常奔走,不曾中箭。

作为河东保安军德清砦人,解元早十年前便参军入伍了。但英雄无用武之地,十年奋斗也仅仅是一小小虞候,错非此次河东大乱,他也不会被种师道麾下的选锋军统制官赵明看重,调入西军,拔为营指挥使。

北宋建立百五十余年,宋军中的建制早就从最初的前后左右中五军阵,发展调整成了六军阵,即前后左右中军再加选锋军的阵式。后者十中无一,却是一军之最精锐者。

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先登,就是最合适不过。

作为西军选锋军的营指挥使,解元一箭险些废了栾君实这个还无确切军职,只有一个同营正衔的少年小将一只眼睛,似乎并无什么不可。

区别只在于解元没有料到梁山军的战马如何神骏,竟然不比他胯下的河曲马速度见慢。如此,只被一窝蜂射来的箭矢咬上两口,而没有丢掉小命,就已经是不幸中的大幸。

也亏得梁山军的骑兵箭矢都是走宋军线路的软弓轻箭,射程是有,杀伤性却不高。陆谦倒是记得蒙古弓很牛逼,但现在连蒙古族都没有。他唯一的策略是把任务布置下去,叫军器监的大匠师们去制造出一种便于马背上拉弓射箭,而威力射程又俱佳的骑弓来。在此之前他们就只有走宋军的线路——软弓轻箭。

不然,解元早就死了。

“嘀嘀嘀嘀嘀嘀嘀哒……”

铜号吹出的声音传遍了整个队伍,小百人的梁山军骑兵开始整顿起了队列,排成长长的五列阵型,每排二十人骑上下。

长枪、马刀在深秋的阳光下闪着光芒。

其第一排一律挺着一丈二尺的长矛,身后四排就是刀背加厚的马刀为主了,同排骑兵互相间只间隔三尺,前三排骑兵——前后排相互间相距三丈,后两排则拉开到十丈距离。

栾君实来到阵前十步,看着对面列阵的西军骑兵,眼中一片冷静。西军方面也一样整兵列阵,但他们的队列远没有骁骑营来的整齐。彼此兵马相当,栾君实信心十足。

要知道,后者的训练已经在向着近代化骑兵转变。陆谦对他们的要求不再是弓马娴熟,而是如精锐步军一般整齐划一。

虽然此刻的骁骑营远没有达到他心中的标准。

第453章 关羽战秦琼,张飞杀岳飞

说实话,陆谦心中对近代骑兵的感觉颇有复杂的。前世早时,网络上到处都是吹捧近代骑兵的帖子,而且有凭有据么,比如八里桥那一战。先天上就叫陆谦心中好不反感。

毕竟,中国历史上就没什么所谓的近代骑兵么。反倒是传统古典骑兵的辉煌叫人神往。更不要说那些帖子中,明面上是鄙视中国的骑兵,实则以点带面,鄙视的是整个中国。言辞中虽含而不漏——不能太明显,却每每叫人感觉到一种‘独特’的优越感。

陆谦被恶心坏了,以至于早年他对近代骑兵是十分的不感冒。可惜,他就是一个小白,便是想要反驳都不知道该如何去说。

还好时间叫他明白了一个真理——网络上并非都是真实的。

五毛有的,美分有的,崇洋媚外有的,大中华也是有的。当然也少不了螨遗和皇汉……

网络是一个复杂的地方,不要相信自己听到的,也不要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甚至不能相信所谓的视频真像。要看的是你这颗心!

时间叫陆谦摆脱了年轻时候的幼稚,学会了更理智的看待问题,知道了什么是网络上的荒诞。

关羽战秦琼,张飞杀岳飞,如此之比较本来就是可笑无稽的。而网络上的那些历史军事帖子,又有多少本质上便是建立在这种“可笑”之上的?真要把这种帖子当真理,那就是你自己可笑了。

是以,如今的陆谦毫不犹豫的将手下的亲卫精骑向着近代骑兵转变去。所取的就是近代骑兵那超强的正面冲击力。

无论再鄙夷近代骑兵的人,都不能否认掉后者强大的正面冲击力。你可以说近代骑兵的战略地位低下,整个兵种的存在已经只剩下了战术作用。说他们绝大多数的胜利都建立在大量步兵、炮兵配合作战的大前提下。在取得了强大的正面冲击力的同时,也已经丢掉了单独作战的独立性,把骑兵这一兵种的军事价值降到了历史新低。

但只一个强大的正面冲击力,那边已经叫它闪耀在历史长河中。因为冲击力本身就是衡量骑兵战斗力的重要标准之一。

解元如倦鸟投林,奔入了前方的西军骑兵队中。领兵的是他的同僚,同位于选锋军营指挥使的王德。

后者见状忙叫人送解元回去救治。喝道:“解指挥且安心回去。看俺给你报仇。”王夜叉瞧着对面梁山军骑兵排列出的阵型,笑的好不开心。自己运气端的是好,竟然碰到了一呆驴。

栾君实挺起手中的长枪,身后一面营旗在“呼呼~”的作响,看着对面疏松的阵列,眉头皱了下,下令道:“拉大距离,前后排三十丈。”

演练场上,眼下的一幕他是见识过的。百十骑的小股厮杀,没什么后备队、预备军,那是一波冲击。敌人若只正面厮杀,那必然会被他们一击而破。可敌军若是分出一支从侧面袭杀,陆大王传下的这套‘墙式冲锋’就有的麻烦了。

而眼下的战场,地势平坦开阔,有大把的回旋余地。彼此兵力都稀少,敌军的阵列更见稀疏,潜意思的,栾君实便想到了当初演习场上的一幕。虽然那付出了血的代价,却叫人切切实实的鉴证了墙式骑兵的厉害。

墙式冲锋可以说是毫无阻碍的打破了对冲的骑兵,就仿佛是西瓜与石头的碰撞,一次对冲后对面的四五十骑,还能坐在马背上的只二十人不到,如此身上铠甲也是白痕斑斑。

演练场上,自然不可能真刀真枪的对战。那骑枪马刀都是木头的,且枪头刀刃还皆包裹棉套,其上沾染生石灰,一大一个印记。

虽然即是如此这一次演练还有不少人断胳膊断腿,甚至有两个人摔断了脖子,一个好运的被救了回来,另一个很快就断了气。再算上那个被马蹄踩踏了胸膛而死的士卒,那一次骑兵演练足足付出了两个人的生命。

可也是这次演练,叫梁山军上下对于墙式骑兵的训练再无怨言。虽说那一战里,墙式骑兵也没战太大的光。

他们的对手以一半兵力在正面牵制,另一边兵力兜击侧翼。在彼此战马品质相当,也即是速度相当之下,刚刚压碎了当面之敌的墙式骑兵,根本摆脱不了那来自背后的攻击。

如是一场厮杀,落得的下场是两败俱伤。当金钟敲响,马背上的墙式骑兵还剩三十七人,他们的对手也剩有三十三人。

眼前的西军骑兵队列就叫栾君实想到了那一战。如何破解之,拉长间距也。

“滴滴滴滴滴滴嗒滴……”不同于步兵的口哨,骑兵部队用的是小号。虽然中国古典乐器中确实没有小号,但这东西也本就不算是乐器,它就是一个发声器,可没有小号的柱塞键。更像是中国古代的牛角。

号声再度响起,不需任何战前动员,梁山军上下齐齐催动了战马。

马匹早已经感受到战场的凝重,前蹄一下一下刨着地,打着响鼻,左右摇动脑袋。

首节上一节421/95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