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万里尽汉歌 第541节

王进如何知道岳飞是谁,但他实爱惜岳飞人才,便道:“小将军好身手,武艺端的不凡!本将王进是也,早前也在东京城内任职,见多了少年英雄,可如小将军这般人物,人生半载且不曾遇到过。我实是爱惜,不忍见你懵懵懂懂的入那死路里去。你且听我一言,速速归降朝廷。凭着你一身的好武艺,何以失身于贼人?岂不是沾污祖宗,万年遗臭!而若是归顺了朝廷,以小将军之大才,与国家出力,扫平贼匪,重塑山河,那时名垂竹帛,岂不是美哉?”

“哈哈哈……”岳飞也止住了战马,扬声大笑一通。他可不是当年的他了,在陆谦身边多年,见多识广,见识早就非是凡俗。

叫道:“你且住口!我岳飞岂是不知道理之人?今日的赵官家,任用蔡京、童贯等一班奸佞,为祸天下。以梁师成督造岳庙,大兴工役;朱勔采办花石纲,竭尽民膏。岂是那英主贤君所为?

而今遭蒙受大挫,不思用贤去奸,奋志恢复,反而一味迁都逃避,依旧叫蔡京之流把持朝纲,这等昏庸懦弱之人,也配为君为皇?不听忠言,信任奸邪,将一座锦绣江山弄得粉碎,千百年后必是那万民口中的昏庸之主,与那东汉恒灵二帝具受唾弃,被万人唾骂,遗臭万年。

你要劝我归降赵宋,我反倒劝你归顺我家大王。看你仪表堂堂,端的不俗,当是有几分本领。不若同我一道去保陆王,先取了宋室,再复华夏汉唐雄风,好能功成名就,青史扬名。何苦辅此昏君庸主!你若不听我言,只怕就要死无葬身之地,懊悔无及也!”

王进的嘴皮子可不如岳飞,人可不比正史上的自己,在陆谦身边,见多识广是其一,言传身受是其二,得名士名师教诲教导是其三。

人现下就是允文允武。

王进说不过岳飞,当下大怒:“好个狂妄贼将,我是好言相劝,你既然不听,便就不必多言,且放马过来吧!”

当下两人都齐策动战马,将两马催开,双枪并举。但见:岳飞枪舞梨花,当心便刺;王进矛分八叉,照顶来挑。这个枪来,犹如丹桂簇;那个矛去,好似雪花飘。真个是战作一团,不分胜负;杀做一处,难定输赢。

可惜这宋军之中只一个王进,而梁山军中却有一个栾君实来接棒岳飞。后者武艺是弱了岳飞一截,但一样的悍勇敢杀,接过岳飞的差事,那是半点不差的。

如此西军虽也精锐,但毕竟输了一招。

张深在城头看到王进军失利,虽也怕城外有梁山军埋伏,可兀自不能眼睁睁看着三千军士败亡了去。当下亲引一支兵马前来接应,那栾君实看了,便立刻收兵,叫人鸣响了号角。

第573章 宋夏Vs陆齐

陆谦自然是知道王进的,甚至知道他因为弟子史大郎的‘反叛’,而被种师道保护性的放回了延安府。但岳飞却不认得史进的师傅,史大郎现下只能算是梁山军的中层将领,还不够‘资格’让岳飞铭记在心。否则适才在阵上他定会拿史进来做筏子。

然休管岳飞与王进的对话是怎样,梁山军打到了延安城下,且击败了出城迎战的王进却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因为在阵中与王进的那一场精彩对决,岳飞这个大小眼在延安府的宋军当中都叫响了名号。

更不要他接下来连连在城下搦战,那更是助长了他的威风。

能与王进穿着打扮神似是一缘分,而能与王进两枪并举战的不相上下,则更是难得。尤其是人还年纪轻轻的。

可这种在军兵见流传的言语,又岂能比得过梁山军已穿过西夏银州,打破绥德军,杀奔延安城下的传言更叫人感觉着震撼?

这消息量太大,内中含有的信息太多。

可说是一路哗然的传到了华州。刘法人就驻在华州呢。他是赵宋整个西北战局的最高负责人,需要总统筹划三个分战场的战事,自不会出现在第一线战场。

那武关与同州战场都无甚大的变动,中路战场,梁山军都还没打到潼关呢。刘法昨日还对李回自信满满的说:“此战无忧也。”

在他眼中,西军的实力是不够与梁山军正面硬碰硬。可依靠着山川大河,只做防御,那实是找不出败仗的因由。可今日他就接到了如此噩耗,堪称晴天霹雳!这立flag立的叫人尴尬。

不过刘法到底是沙场老将,心里强大,迅速收拾好了心情,下令鄜州、坊州等地剩余的兵马火速向延安增援,同时给秦凤、泾源等地的西军发去命令。这个时候可不是推脱捣蛋的时候,延安若是破了,关中的大门就敞开了。梁山军源源不断地杀入进来,届时关中失守,只剩关西之地,梁山军便是不再去攻打,西军就能支撑得下了?

那些地方都是甚个荒凉之地?非是靠着朝廷的支持,能养得起几十万大军吗?

刘法相信,这般简单的道理,是人皆懂的。他亦是相信西军对于赵宋朝廷还是有忠心的,没钱奖赏自不乐意,然真到了火烧眉毛的时候,那大局为重的人还是不会少的。

到底,赵宋养了他们几辈人了。

“现下比的就是谁家调兵速度快。梁山贼能击败王进部三千人,可见到张深引兵马接应,便当下退去。可知其兵力非多。且他们还要留心后背,西贼被其穿行而过,且不知道要损失多大,必然报复……”

刘法眉头拧皱:“这是危机,也是机会!”

只要延安能守的下,梁山军就南进不了,那西贼必然会杀到的。到时候局面就是大大的不利于梁山军了。

刘法从个人感情上是极其不愿意与西夏军配合的,可他知道,局面若真到了那一步,自己若真不配合,那就是自己挪位的时候了。

毕竟赵宋与西夏眼下是‘和平共处’模式,协议都已经签订多时了。

作为一个在战场与官场上摸爬滚打三十多年的老将,他什么想不到?什么不懂?便是再为西军的袍泽死难感到不值,又能奈何?一如当如司马相公要归还米脂等处于西夏一样。

多少西军将士闻声而痛苦,可又能如何呢?

这刚接到北边的噩耗,他就看出了下一步、下下一步,下下下一步了。

不提这等消息如何的在关中传播、发酵,也不说谍报司的下线们,如李弥大、李彦仙们如何在关中活动,这接下的日子里,便是梁山军打到了潼关,徐宁从武关退回了南阳,同州对岸的蒲州,梁山军兵力在频频调动,可那都不能惹人去关注。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延安,也都在看西夏。

关西的百姓对宋夏战局都有着谱呢,很多人更是对一些战略要地了如指掌。梁山军要“悄无声息”的穿过西夏银州,可是要狠狠得罪一番西夏人的。后者岂能忍气吞声?

是以,现下这局势就是一场比赛,是赵宋、陆齐与西夏三方面的比赛。据谍报司禀报,李弥大传来的消息,关西的官儿已经快马去与西夏沟通了,不问可知目的是甚。

那西夏也是只纸老虎,能与赵宋联手对付梁山军,何苦自己一个去与梁山军拼死拼活?

现下就是梁山军在拼命的调集兵力,西夏与宋军也在拼命筹调兵力,就看梁山军的主力能否在他们的前头部队被宋夏两军夹击击败前赶到。还是宋军与西夏人联手应敌,在梁山军主力赶到前夕,就将进入陕北的梁山军给彻底击败。

陆谦自是决不允许宋夏两军合流的,这先锋军杀败了左厢神勇军司,那般葭芦川自然就被他全面掌控在手,再发援军进入绥德军,便就不需要走原先的老路了。

为了坚定先头兵马的战意,他自己都亲自带领第一批援军向前。快马引一支亲卫骑兵,星夜疾驰奔到了河东的晋宁。

有了葭芦川在手,梁山军就完全可以在麟州下属的晋宁境内渡过黄河,通过葭芦川,向西直入陕北境内。这晋宁就是先前的晋宁军,也就是早期的葭芦寨,城池在黄河以西岸畔,那一段河流最是平稳。

到了黄河西岸,出城就是水草丰茂的葭芦川,向西几十里可不便是清边寨了。

赵宋也不是傻子,如何不知道河东与关中沟通不便?又如何不知道经过葭芦寨的便利?所以他们老早就进军葭芦川,还立下了葭芦寨。西夏同样不是傻子,要么怎会在无定河中段流域设立一军司在这儿?早前两边厮杀时候,围绕着葭芦川可流过不少血。

这葭芦川是神宗年间对西攻略,构建横山屏障的重要环节。元丰五年,鄜延路经略司从西夏手中夺取葭芦岩并修建为寨。虽然该寨孤悬敌境,粮饷转运困难,可战略价值无需多言。而到了元祐年间,执政的司马光很大方的将这里连同米脂等地一并归还于西夏,两边议和了。直到哲宗末期,重开对西攻略,该寨与米脂等地才为北宋重新夺回,并再度进筑军寨。为便于保护葭芦寨及其周边耕地,联通河东路与鄜延路的联系,北宋在葭芦寨周边另外修筑了数座堡寨,并在元符二年1099升葭芦寨为晋宁军,领县二、堡寨十座。

只不过这期间的变化却是极多的。在地势险要之设置军寨,是宋朝几十年来钳制西夏进攻和逐步蚕食其领土的一种有效手段。但堡寨众多,也造成防线过长,兵力过于分散,既不利于游击战,也不利于运动战的效果。

且在西北修筑堡寨实属不易,维持堡寨的存在就更加困难。堡寨建成后,仍需采山木以修敌楼、战楼、廨舍、军营及防城器具,还要屯兵戍守。

数十万军队的军粮马刍,只靠关中一地如何能够自给?须仰仗内地供给。

这浩大的军费是北宋财政上的沉重负担,也势必加重广大百姓,尤其是西北地区民众的负担。到了赵佶一朝,说一句:天下根本之财皆已运于西边,半点不为过。国力怎能不困呢?加以神宗以后新旧党之争,使西北堡寨既筑复弃,既得旋失,一如前晋宁军所辖军寨,几径变更。底下的将士们都混沌的很。

待到赵佶上台,主战派占据了绝对上风,可陆谦崛起山东,中原局势一变,那就又是另外一副嘴脸。而西夏也不是甚个好鸟,自己实力都弱的很,可看到中原有变,宋军已经无暇他顾,那就复又出来浸衰,北宋力弊,无可奈何。

这葭芦川上多座宋军军寨就又被西夏人夺了去,或者说是宋军主动放弃了。而后被西夏军纷纷捣毁了事。

如此,陆谦调兵打绥德军,照理说倒是可以走葭芦川去打清边寨,但然后呢?西夏人惊醒来,那左厢神勇军司可不要立刻整军备战啊。几万丁壮甭管真实战力如何,就是一群乌合之众,这般杵在背后,也能叫梁山军如锋芒在背。

是以,陆谦径直叫人敲掉了左厢神勇军司,这短期内可不就安宁了。而至于以后,那就更不许顾虑了,早晚是要对上,怕个甚?

首节上一节541/95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