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万里尽汉歌 第591节

陆谦整了整衣冠,端坐上首位置。那不管那李助的真正成色如何,现如今他已经投来,身上又肩负重任,陆谦就该郑重相待。

外头,李助正束手而立。他是江湖出身,有着一身好武艺,为人洒脱。

往日在淮西也好,在洞庭湖也好,他就没从王庆、钟相这儿感受到何为‘规矩’,感受到什么是帝王之尊贵。

那从被带入大门来见陆谦,先是下了佩剑,继而全身搜查,那当然不是红果果的做贱人,而是用磁铁,大号的天然磁铁。上下左右一扫便了。

李助也不觉得意外,毕竟他是新投之人,身后又有旧主,没有被搜身已经是极好的了。更不要说那佩剑还被还给了他。江湖上谁不知道他金剑先生的大名?能把佩剑给他,这就是最大的信任。

从进入大门始,那就是一派威严肃穆。沿途墙壁之下,尽是身披铁甲的精锐武士,三步一哨,五步一岗。他有乐和带领,自然不会被层层核对。但从迈入大门到抵到堂下,卫兵武士就叫人应接不暇,而这些人更是个个神色肃穆,纹丝不动。如何的不能散发出一种威严?

他自也撞到不少官员打扮之人,那没有吆五喝六的大声喧哗,更不会有举止放肆的勾肩搭背,称兄道弟。远远见了,互相见礼便是。从头到尾,他都没听人高声叫喊一下。

身处这等地方,他竟然有种寂静之感。

知道乐和进去后复出来,站在堂前一声高叫,李助始是听到了入府后第一声大声。

陆谦就看着一道士打扮的中年人,背负长剑,从外面缓步入内。

只见此人鬓发已见斑白,目光深邃,身材虽是中等,却修长匀称,头带单纱抹眉头巾,身穿葛布直缀,衣装质地不见奢华,想到那王庆的行为做派,叫陆谦对之更生出一份好感。

李助进了大堂,自然看到上首端坐的陆谦,上千施礼:“江湖散人李助,见过大王。”

陆谦笑道:“久闻金剑先生大名,今日始见,得偿所愿也,幸甚,幸甚。”

对于李助,陆谦不能全摆一副明君圣贤之像,也不能全是一副草莽好汉模样,那期间把握还真叫他难以把握。

而在陆谦打量李助的同时,李助实也给陆谦相了一面。人家可是正牌的江湖相师。

当初李助与王庆初次见面时候,那就是在东京城。他与那童娇秀刚见勾搭,因身体不适王庆去药铺买药,方欲起身,见府西街上,走来一个卖卦先生。头带单纱抹眉头巾,身穿葛布直身,撑着一把遮阴凉伞,伞下挂一个纸招牌儿,大书“先天神数”四字,两旁有十六个小字,写道:

荆南李助,十文一数,字字有准,术胜管辂。

是以,这李助还真会些相人之术。就是准与不准,尚且两说。

李助一看陆谦,面貌实无出奇处,面白有须,略有贵气,但眉毛稀薄、眉尾不聚,且有缺损,兼之鼻尖无肉,实乃是心胸狭窄、见利忘义之面相。如何的就成了眼下气吞山河的帝王之相了?

李助第一次对自己昔日所学产生了怀疑。即使他给王庆卜卦,事后证明还是相当准的。

而再去看陆谦是气质,这端的是帝王之气象。神态雍和,意态自若,举手之间,龙盘虎踞之像,很是慑人。

第六百二十二章 万不能一错再错!

“先生大名,本王早有耳闻,得以相投,大喜过望,只不想今日方得以一见哉。”陆谦说着叫人搬来锦墩,于李助赐座。而那言下之意便就是在说钟相、王庆二人端的沉得住气。

自从二人就范后,陆谦就等着他们再来哭穷。后者许钱粮不缺,可那兵甲呢?

李助边是谢恩,边就说道:“小人也早就想和大王一见,可惜无有缘。至于此次前来是所为之事,内又有甚个因由,大王且容臣禀来……”

却是因为要价不一而叫钟相、王庆之间生出了隔阂。就钟相而言,自持实力胜过王庆,自然想占大头。而在王庆看来,此时他与钟相已然地位相等,不分伯仲,就一意想要五五分成。

过去,利益是促成两军结盟的关键,可同样也是利益,现在叫二者之间生出了纠纷。

“钟相、王庆不成大器,却也非愚笨之人。当知道抱团取暖的道理。钟相能同意以你为使臣,且不派副相随,想来是谈妥了的。”陆谦稍作沉吟,现今这洞庭湖两军就当是个斗而不破的场面。因为钟相、王庆都是聪明人。

“大王睿智。二者六四分成,钟相占大。故而使小人前来出使。”要不然这种大事怎可能就使李助一人前来。

“那他们索要几许?底线又是几许?”

李助当即为陆谦道来。这个数字对比钟王军之兵力,可是不算小了。但在陆谦看来却只是一个小数字,给了也无妨。盖因为,一只猛虎是不会去理会一只兔子是不是所谓的魔鬼肌肉兔的。

陆谦更关心的是钟相、王庆两军的想法。他是许诺待两军等同田虎之待遇,人田虎现今在夏州可混的有些风生水起。因为梁山军在全取关陇后就分出一支兵马对着西夏虎视眈眈。后者自然不能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对夏州的讨伐上来,以至于田虎有了喘息之,又收编夏州的汉人青壮充军,再有西夏军做陪练,故实力是不减反增。

但前途依旧不明朗。休说是钟相、王庆这些外人,就是田虎,此时最大的愿望也就是在西夏之地取得一立足之地,就好比当初青塘的唃厮啰一样。

可唃厮啰只有一个,王庆、钟相实在看不到自己的出路。陆谦也没早早点明说,准备将他们往更南方驱赶。

那大理之南,多的是可以安置人丁的所在。

世界那么大,陆谦从来不以为没地方安置人。

说句不客气的话,就以国现今的航海技术,顺着日本北面的那个千岛群岛更北面的阿留申还是甚个群岛,必然能一举发现美洲。

故而,下多出钟相、王庆、田虎这些个军头来,他也不在乎。这是他豢养的恶犬,因为这些人可没梁山军这般具有正义光环,那身上的血债,皆可谓是冤魂累累。

可偏偏困于大义,陆谦也不能果断下收拾他们。故而,他们就成了陆谦放出去撕咬外族的最好“打”了。一如田虎军在夏州之作为,钟相、王庆也能去大理、黑齿十部、蒲甘、哈利奔猜国去大肆的撕咬。

谁叫那些地盘的明与原,与他陆大王不一路呢?

现下东南亚还是佛教地盘,但可惜的是,这佛教与一神教、星月教、道教一样,内皆有不同派系。原传承的汉传佛教是与原本土化几百年的碰撞、融合、妥协之后才有的现今之局面,其内涵与东南亚流传的上座部佛教,已然大相径庭。

上座部佛教也即是南传佛教,又是所谓的小乘佛教,其认为佛陀是人类导师和理论的指导者,并非神明或什么神秘人物。修行者的最终目标是阿罗汉(圣者),他并不对众生做出平等地改善工作。强调悟道全凭严格的自我训练。而能离开轮回的世俗痛苦进入涅槃境界只有少数人才能办到。

从理论方面看,南传佛教主张“我空、法有”,即否认有实存的自我,但不否认客观物质世界的存在。大乘佛教则主张“我法二空”,既否认有一个实存的自我,同时也否认有客观世界的真实存在。

想要用华夏化彻底的占领东南亚,那儿,还是先乱上一阵且好说。

只是这种打算是不能对王庆、钟相说的。在此时原百姓心,那东南亚就是一鸟不拉屎的的蛮夷之地,比之岭南更穷山恶水,更湿毒偏僻。

你要把他们赶去那里,猛一看可不就跟发配一般了。那反弹力度是难以预料的。眼下又非一统天下的档口,陆谦傻了样才会去冒险。

李助却是第一次听到陆谦的‘宏伟蓝图’,整个人都傻了眼。但继而就内心里翻腾着炙热。

因为他有个好侄子啊。

那李懹早年跟着李助习?->>洳怀桑纱车唇词羌嗍豆悖旧碛质歉隽胬模谕跚煺忌轿跏焙蚓鸵丫嘎锻方恰i院蟾徊讲阶叩酵跚炀卸湃宋锏牡夭剑龃嵌艍?r/>

下有马勥、马劲兄弟和滕戡这员大将。滕戡之兄滕戣,却已经没入战阵。

当初西军南下攻伐王庆,李懹领兵坐镇纪山,可是教小种废了不少力气,才以啃下这块硬骨头的。李懹大败而逃,下军将多有战殁的,滕戣就是其之一。

但他是以弱抵强,虽败而不耻也。

稍后王庆南下,杜壆要坐镇央,李懹便是先头大将,屡立战功。在伪枢密方翰阵亡后,李懹以太尉之职晋升枢密使,与他叔父李助,可谓是武双璧,居是王庆下的得力人物。

但二人都是脑子灵活之人,在王庆被西军击败时候,便已经知晓大势已去也。这心思便已经长起了草来,是以被谍报司接触,那是一拍即合。叔侄二人都做起了二五仔勾当。这只是因为他们不想去死。

首节上一节591/95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