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万里尽汉歌 第847节

但饶是如此,此时的她亦不能言语甚个,只能像周围其他送行的妻子一般关切地叮咛着自己的丈夫。

一旁膝下的两个孩儿似乎还没有明白即将发生的事情。一直生活在富裕安定的环境中的一双儿女还未曾见识过如此热闹的场景呢。就是学堂办运动会的时候也比不得这里热闹啊。毕竟皇帝和满朝的许多文武大臣都到场了么。周遭光是荷枪实弹的警卫就有上千人!

更别说停泊在码头上的那十二艘硕大的帆船了。因此两个小家伙只是瞪着两双天真的大眼睛,好奇地向四周张望着。

然而陆皇帝与阮小七面上却多有肃穆,此行的危险性与丰厚收获是成正比的。

一身戎装的副将匆匆地跑过来,先向陆皇帝行了个军礼,再向阮小七报告道:“都督,舰队已经准备完毕,随时可以出发。”

李俊已经去做自己的海外诸侯了,后军都督府便就空出了一个位置,补上去的自就是阮小七了。虽然阮氏三兄弟在后军都督府里进进出出都已经三两遭了。

陆齐军征讨南洋时候,三兄弟都有在地方坐镇。都是狠人么,也都是粗人,手段有些粗暴,可管用。

“舰队已经准备好了吗?其他人等是否都已准备妥当了?”阮小七道。

“回都督,所有人等均已准备完毕,随时都可以出发。”副将恭敬的回道。

陆谦哈哈一下,“这么说来,倒是朕耽误了的时间了。”一边打趣的说道,一边又向阮小七做最后的嘱咐:“既然如此朕就不耽搁你么。只是此行务必要保重,万记住,安全第一。”虽然从心底里说,他以活阎罗为将,这更是为阮小七的身后名增添一层光彩。

只要他能顺利发现美洲,并且返回来,‘著名航海家’的名头便肯定会挂在他的头上。可要是活阎罗真挂在了茫茫大海里,就那啥了。

“陛下放心,臣定当尽全力。”阮小七信心十足。

他在江海湖泊里翻滚打混且多少年了,大海于他而言就是另外一个家,此时此刻脑子里根本不存在翻船的念头。

“前途一路小心。那万里汪洋可不比咱自家门前的小水洼。万万平安归来。”

“陛下放心,臣等定满载而归。”阮小七一个抱拳后,肃身而退。

眼见号角声响起,陆氏知道是该是出发的时间了。恍惚间她将目光又移向了丈夫,心中虽有千言万语想要言语,最后却只是嘱咐了一句:“一路顺风。”

“且等我平安归来。”意识到自己马上就要出发的卢仁恩,最后看了一眼妻儿,便转身随着阮小七等人上了船。

眼看着父亲登上了大船,底下的两个小家伙这才意识到究竟将要发生什么事。那男孩儿先就扯着嗓子大哭起来,一旁的女孩年岁更小,可看着父亲离开,听着哥哥哭声,就已经嚎啕大哭了。

此刻有呜咽声响起的又岂止卢家,码头上是哭声一片,陆谦本觉得自己已经心如铁石了,此刻也不由得一软。

下决心要等他们返回来的时候,从上到下,皆要好好褒奖一番。

每天早上太阳都会依旧升起,与任何人都没有关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那船队没有离港的时候,为万众瞩目,无数张口舌去议论纷纷。但当他们离开了金陵码头之后,天空的太阳照常升起,继续高高的挂在天空中,不见半点变化。

以至于‘朱罗水军袭杀大齐商船’的消息传到金陵时候,众人的注意力迅速转移,那一度被他们时刻挂在口中的‘新大陆和阮小七’,已然被抛弃在脑后。

陆皇帝雷霆大怒,朝野上下义愤填膺,整个金陵似乎瞬间都暴躁了来。陆齐与朱罗开战,势不可挽!

而与金陵隔江而对的扬州城内。

一处不怎起眼的府邸里,却半点没有被市面上那暴躁的气氛所影响。之前出现在广州城内的贵公子此刻侧身斜靠在椅子上,一边倾听者丝竹声,一边可以欣赏着歌女支舞技。身后两个端着杯盘酒水果品的女子,打扮的婀娜多姿,颜色甚是出众。

贵公子看似在欣赏歌舞,实则眼神不经意里总会照顾到对面。那儿的一人此刻盘膝坐在矮榻上,一边挥手合着节拍,一边跟身旁一个颜色一样极出众的侍女喁喁细语。在他的斜背后,五个奏乐人横坐一排,琵琶笛箫,正全神贯注的演奏着。

直到深夜里,一场小宴方是落下帷幕。宾客已经醉意朦朦,那贵公子把手一挥,对面侍女娇柔的面容上露出一副毅色,微微一点头后就随着被仆人搀扶着的宾客去了。

府中早安排了歇息之地,明烛已经点燃,床帖拉开,被子堆叠,枕头也已放好,随时可以休息。

“藤原,柳平只是一个八品的小官,而由美子可是……”那是他们手下最出众的美人之一,而且出身不俗。纵然在被选上的那一天其,他们这些人便已经将生死荣辱全都弃之度外,但将由美子这样的美人浪费在区区一个从八品小官的身上,真的值得吗?

“官职不再大小,有用才是第一的。柳平是扬州巡检官之一,由美子的牺牲很有必要。”

巡检官是洪武五年后方增添的官职,手中握着三二十人到三五十人不等,还能召集地方的乡兵,是隶属于地方官府统辖的准武装力量。

“蒲家已经毁灭。现在的一切都需要我们自己亲自来经营,从头开始。如此,建立一条安全的运输线就是第一位的。”

“近卫,你要牢牢记住我们的使命。谍报战场不需要丰富的感情。”

第八百六十九章 南洋封国

天竺远征军的新一批援军已经在组建中了。这一批人数量不多,因为双方遥远的间隔和不便的后勤补给,就注定了陆齐对朱罗的战争,决定点在于南洋而不是中原。

陆谦不可能为了对朱罗的一场大战,而不顾一起的征召民间商船,组成庞大的运输舰队,源源不断地将国内的军队物质送到战场去。那会让中国现下的海贸秩序大乱,从而在商业利益上遭受重挫的。

故而,这支援军的数量并不大,更多在于象征意义。为首的分舰队总管李宝,是近几年中在水军中崭露头角的新人,也是齐鲁人。

而此战中,对朱罗战争的水军主力是西洋水师和南洋水师,陆军主力则是南洋各封国。

兵部早就在南洋搞起了物资储备库,甚至在弓弧群岛已经搞起了军工厂,硫磺、硝石皆是提纯好后送去的那里,包括一桶桶的颗粒化药粉。

所以,那里说是军工厂,实则是个瘸腿的,更多算是个来料加工厂。

铅弹、炮弹的铸造和手榴弹的生产,就是他们的使命。

而至于南洋各封国是否愿意为陆齐打打杀杀,那答案绝对是肯定的。一是因为时间还短,各封国的掌权者还都是第一代,对陆皇帝或是忠心,或是惧怕,不可能不听话;二是因为他们到了封国之后,才明白来自中原的支持是不可或缺的。

后者无论是从人力还是物质上,都让南洋各封国无法割舍。

在齐军中都搞评分制的陆皇帝对于海外封国岂能轻轻放过?有多大付出收获多大回报,权益和责任是并存的,这一直都是陆皇帝坚持的理念么。

不管是公国、侯国、伯国,还是更低级的存在,每一等级都有一个基础分,都罗列有一个分榜。然后分门别类的,就也各自对照的有应得的待遇。这般一来透明度大增,自己得到的多是贡献的多,自己得到的少是贡献的少,省的彼此间爆发矛盾了。

而中原境内现今也是年年都在搞收入调查,“贫困户”的收入在逐年增高,从最初的负债,到后来的低收入人群。以齐鲁为例,有一段时间里人均年收入在五十元以下的家庭,通通被列入贫困户,也就说他们都有可能被移民边疆,甚至是‘发配’海外。

那时候的移民局每年是有一个基础数额存在的。而后由各省分摊,省里再分配给州府,州府再施压到县,县再分给乡镇。一级压一级,叫人无道理去讲。

到现如今为止,陆齐朝的移民局兀自是一个提起来被人戳烂脊梁骨的所在,很像兔子时的那啥。缺德带冒烟的。

这事儿陆皇帝最早都不知道,因为这种事儿是齐鲁行省政务,报到内阁后都不至于送到他面前。即便中原半数的省份开始受陆齐影响也引入了如此规定,陆皇帝仍旧一点不知情。直到两年后,溺婴之事就再度于齐鲁爆出,原因很简单,就是减少家庭人口,好保持人均收入不落到五十元这条红线之下。

事情爆出后引得陆皇帝震怒,齐鲁官场上下皆为之震动。

便是李光都受到了牵制。因为张孝纯之所以能压过郭永轻松接任齐鲁巡抚,有他的一份儿影响力在。现在是追究其责任来,李光也跟着吃瓜捞。

本来可以步入内阁的,结果从户部尚书的热门候选人中直接出局,在爪洼做了一任总督后才回转中原做起了辽东巡抚。生生给耽搁了前程!

而张孝纯本人现如今更是还在日本窝着呢。

时间一年年过去,政策一步步完善。不变的是陆皇帝“移民实边”的心。

首节上一节847/95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