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万里尽汉歌 第892节

李若虚对此是赞成的,那刘姓总督察私下里曾给他说过,这一策略若能得行,央地方财政收入将不下千万之巨。此事若是成功了,他也算是在税务总局一把的职位上初步站稳脚跟了。

须知道,那赵宋时期的酒税在巅峰时候就曾岁入八百万贯。以如今陆齐的现情,只要稍微的抓一抓,即便不如赵宋那般的苛刻,岁入千万之巨亦是能做到的。因为这酒与酒是不一样的。

刘总督察就认为,陆齐朝现今对酒类的税课太过放松了。无论是何等价格的酒类,除非是对外贸易,否则只在国内买卖运输的话,都一律做普通商品种类,一律以统一的‘通关关税’征收税金。这不是太便宜那些高档酒水了么。

它们所产生的巨大利润,可是远远超过普通商品种类的。

简单的说来,就是无所谓酒税不酒税,把酒水与食品、丝绸等日用商品统一税率,全都只取一通关的关税。就是被卖到酒客时候,店家酒楼需要交纳的也只是一个营业税。把酒水与食材混而为一。

这实际上就是没酒税么。在朝廷财政困难的情况下,这是一种极大地浪费。

就像是在后世,把酒的税率与饭店里的鸡鸭鱼肉划等号,这岂不是在有意的在放纵酿酒业么?也就是陆齐朝不缺粮食。

在如今这个时代的人看来,这就是把廉价货物与奢饰品混而为一了,全都征收一个档次的税金,这岂不是很便宜很便宜那些‘奢饰品’了?

刘总督察认为,税务总局有必要出台一个补充条例,针对酿酒和买酒的统一征收酒税,同时还要给国内数以千计的“酒”分出个六九等,然后分别对不同档次的酒类征收不同的税率。因为那酒水的原材料说到底就是一样的粮食,耗费一样的粮米酿造出的酒水,相互间的价格却相差甚远,那本就该交税!就跟那瓷器一样,分它个粗瓷、普通瓷器、精品瓷器、高档瓷器来,不同档次征收不同比例的税赋,那都是来钱的门路。

何况这上千万银元看似不少,实则还不如八百万贯呢,块银元才等值二两银子,也就是两贯钱。

这点金额远不是酒税的尽头!

陆齐朝繁荣昌盛,民间安定,无论是自己饮用,还是用以贩卖,酒水是很大一消费类别。千万银元算个屁,朝廷真要认真,两千万银元也挡不住。

第九百二十四章 明白人!

“看报啦,看报啦。朝廷复开酒课啦……”

“看报看报,税务总局献策有功,李相公受陛下嘉奖……”

“看报看报,酒课一开,央地方财政俱增。上下各处,预计可得千万……”

在整个国的目光被陆皇帝对东克普恰克人的封赏,被北天竺已经在进行的战事吸引去了后,紧接着他们又被税务总局提及的复开酒课给抢占了去。

这可是一个与百姓的生活休戚相关的话题。

百姓们兜里有钱了,家有粮了,谁个不酿上几坛浊酒?

历史上的南宋建炎年(1129年),赵开时任川陕宣抚处置使司随军转运使,为了筹集军费变革酒法,开始实行“隔糟酒法”。就是罢去官府卖酒,由官府只提供场所、酿具、酒曲,酒户则自备酿酒原料,向官府缴纳一定的费用,酿酒数量不限,销售自负。

此法先在成都试行,结果情况大好,然后不过两年就遍行川峡四路,并使四川的酒课很快递增至690万缗。到赵九妹末年,南宋酒课岁入1400万缗。简直使人惊悸!

这要是跟过去时候一般规矩,那可是人人都要上税,而且还不会少了。陆齐民间繁华岂是南宋初期可比的?

与自己的钱包密切相连,已然夺走了人全部的注意力。上上下下,对于正红旗旗主的人选似乎都忘记了一样。

而就是在这个时候,已经从正红旗旗主之位卸职的耶律大石,也带领着一班亲信,悄悄从西域返回到了土。

陆皇帝有言在先,八旗每有战获,自取成。各旗之民,每战有功勋者,受奖与汉兵同等。而能立下十功者,出旗赐汉姓。彼辈人亦可继续在旗内任职,以千户为顶点。只是事随时迁,职位不同,出旗之限亦有不同。那就是五千户随一旗旗主而动,必十年挪其位。

旗主是时间一到,赐国姓,叙功论赏封爵。而五千户则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挪位。从一到五,从白到红,或是以新替老,这都是挪位。

耶律大石所率领的正红旗,实则就是契丹最后的精华所改编来的,下的五千户,耶律铁哥、萧斡里剌、萧剌阿不、耶律术薛、阿里奇等人,都是北辽干臣。

此番五人也伴着耶律大石一同回到了原,因为他们在跟着耶律大石征服伽色尼王朝的过程,每一个都刷满了功绩。这次正红旗是旗主带五千户一同离职。虽然才到兰州,离抵达金陵还远着呢,还没有拿到陆皇帝的圣旨,但内阁对他们一干人的定议却老早被传到他们的耳,众人的心情是好不轻松惬意。

他们对北天竺的战事,对复开的酒课,都没有半点的关心。萧斡里刺看着的报纸,这是他用一个金币让驿站里的差人为他收集来的近期时间段里的《新闻报》。金钱的魔力果然是无敌的,那差人足足送来了俩个月的报纸,最重要的是,那报纸一日不带有拉的。

“林牙,没有。”萧斡里刺摇头道。

两个月时间了,朝廷还没公布正新一代红旗旗主及千户的继承人,这让耶律大石脸色也猛地一变。

正红旗是八旗当最特殊的一个旗,内里的旗丁,契丹人占据了六成以上。这还是十年征战的结果,不停的征战,不停的伤亡,让不少旗人家庭丧失了成年的男丁,无奈的退出了正红旗,在姓氏和户籍上成为了汉人的一员。这是陆谦针对八旗成年旗丁折损的家庭所做的一补充,损失了成年支柱的旗户,就可以直接转汉籍好了。

他们的亲人为陆齐付出了血的牺牲,让他们成为汉籍,这与立下十功后全家出旗转为汉籍,不矛盾。却也给了陆皇帝光明正大的向正红旗掺沙子的会。

一度全体旗民八成为契丹族的正红旗,现如今变成了只有六成少许,这已经是极大地进步了。

而作为耶律氏的一员,又是北辽朝廷仅次战死的兀颜光的得力干将,耶律大石在正红旗的号召力强大到极点。

而感情都是相互的,或者说利益是相互的。八旗兵的作用是什么?耶律大石的未来又打算这样过?二者间明显就很有互补性。

冲锋陷阵,为帝国先锋队的八旗兵和封国注定会在帝国最边沿的耶律大石,那是天作之合。

故而,这就让耶律大石不得不密切关注正红旗新一届的领导群体了。

“嘿,田虎这个黑厮,真是好坑了儿郎们一遭。”阿里奇也在翻看着新闻报,这是陆齐帝国武官员们所必需的习惯,只是早前大军在伽色尼人的地盘里厮杀,《新闻报》虽然有国家力量做后盾,却也难以直送到军前。

此刻看着一张报纸上的内容的阿里奇,是气得直拍腿。

陆齐朝既然决定打北天竺,那自然要号召大家去北天竺发财了。有意搬家去北天竺的人家,更是有丰厚的不能再丰厚的回报,比之田虎许诺的,每人千亩土地来,尤要优厚的多的多。

旗人马拿下了伽色尼王朝,战争自然面不少死伤,那无论是没了成年男丁,而只能出旗的人家,还是立下了十功后要全家出旗的人家,现在若与移民局有了联系,一个个都能去到北天竺当大爷,可现在他们虽然还能在原伽色尼人的地盘里当大爷,其社会地位无疑是在田虎的嫡系之下的。

而且伽色尼人的土地如何有北天竺富饶?

端的是亏大发了。

可偏偏当初这‘交易’还是他们先主动地,毕竟那些出旗的家庭,即使回到原入了汉籍,所得到的回报也远不如田虎这儿。区别只在于,他们的户籍刚被定下,估计都还未去做,只停留在名单上头,就立刻的又变成了霍国国籍。

时间过得很快,又一年的冬季要来临了。耶律大石他们在年后二月里便就处在了离职状态,但到六月里他们从霍国赶回原,接替的人兀自没到。

现在眼看都是又一年的秋,兰州这里寒风已经嗖嗖的如是刀割,这朝廷却还没定下最终的人选。

因为正红旗上那浓郁的契丹色彩,耶律大石很清楚,这新一任的旗主和五千户注定是要被掺沙子的。陆皇帝或者说是陆齐朝,不可能让正红旗的头上一直顶着‘契丹’两个字,八旗的主人是陆皇帝!

自己这一波是因为时代背景特殊,且耶律大石自始至终也都非常识,陆谦这才没急着动,不然,只凭陆皇帝的力量,把整个正红旗都抹去重建一个来,又有甚难度?

可一不可再二,陆皇帝的忍耐是有限制的。

耶律大石以己度人,也觉得正红旗已经到了要与契丹两字做彻底切割的时候了。换做他是陆皇帝,都不见得有这么大的耐性,等上十年!

……

陆谦若是知道了耶律大石的心里话,一定会非常欣慰的。自己的一番‘心血’没有白费。耶律大石是个明白人啊!

但他现在真的陷入了一种选择苦难当。内部递上的五个候选人已经被淘汰了个,只剩下最后俩,他却实在难以做出决断。

首节上一节892/95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