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万里尽汉歌 第897节

过去的洪武十六年,有着陆齐在背后支撑的崇德,虽然人气大跌,基本盘也少的可怜,但这个世界上在任何一个国家,那里的百姓就都是生存是第一位的。

为了得到足够的粮食填报自己的肚子,填饱自己家人的肚子,一个接一个的日本农夫拿着陆齐生产的兵器,举着崇德的旗帜走上了战场。

在这场内战之,只说日本国内的力量对比,鸟羽是占据着绝对优势的。纵然鸟羽已经无法掌控整个日本,陆齐早前从他夺走的矿山不止就像是钉子一样钉在日本,更是一把把无形的刀,将整个日本都切割开了。

只是崇德‘独立’后的一番猛操作,却叫鸟羽又有了新的起色。

他对陆齐称臣,这个可以理解,甚至是大肆的把境内的矿山卖给陆齐,这都能理解。整个日本,从央到地方莫是如此。但是崇德政权从军事到法律,从民政到内政,全都处在陆齐的影响力笼罩之下,甚至还公开废后,娶了一个赵氏女子作为新后,这实在叫日本的大小贵族们不能认同。

而更重要的是,崇德竟然挥舞着大刀砍向了武士阶层,还同时用剪子修理盆景一样修理贵族门阀们,这完全是自绝于“日本”啊。

日本的武士阶层已经形成二百多年,不说根深蒂固,却已经在实际上得到了日本社会的认可。其余贵族世家虽然是两个不同的群体,却都是真正的特权阶级,二者早就结合了来。

现在日本大大小小的贵族家族,谁个名下无有武士?那已经是武力的象征。从一些地方领主开始建立保卫自己的私人武装,并利用其扩张势力到现在,二百多年过去,这种武装已经逐渐成熟为一种制度化的专业军事组织,成为了日本的特权统治阶级。

如此,全国九成且多的武士聚集在了鸟羽的旗帜下。至少在名义上是支持鸟羽的。

想要对某一特权阶级动,岂能不遭受反噬?

这就是一场变法么。然看看历史上的那些个变法,又有几人得好了?

就是八百年后的工业明时期,日本国内,对武士特权下刀子的大久保利通也死在了刺客的下。

但崇德想要回头岂还有路可走?

他若要苟,就只有刨腹自尽这一条路。而若是想活,便就只能顺着陆齐的意思,把这场战争继续下去哪怕他明白这样做的代价是整个日本的覆灭。

洪武十六年是日本历史上的转折点。先前始终处于防御状态的崇德陆齐军是帮了他一波,但从两边拿到矿山后,那些齐军在名义上就撤走了,陆谦还是要脸的。崇德与自己老子干起仗来,地盘迅速缩水了一半多,大致只剩下北路道那临近东海的一细溜。

鸟羽也不敢真的干死崇德,后者跑路佐渡岛是眨眨眼的事儿,一旦放大招召唤齐军上场,鸟羽还是要扑街。

陆谦看着地图,觉得那北路道就跟后世鬼子游戏里上杉谦信的地盘差不多,听名字也有点熟悉感,越后、越之类的。

<

r/> 崇德一条路走到黑,得不到日本国内力量的支持,甚至于他的下都有一些人离开了他,但这却不意味着他所走的道路是错误的。

今年,被陆齐军好生调教了一番,以平民为主的崇德军,在若狭国的战斗以少胜多,大败鸟羽军,转而顺利收复越前国,与陆路联系断绝年余的能登国重新恢复了陆上交通,可以说是近年崇德军难得的高光时刻。虽然崇德若发一命令到能登国,那是脑子有坑了才会走陆路的。

北路道地区都是靠海的,水路才是最便捷的联系方式。但这不妨碍崇德政权把这场难得的胜利翻来覆去的百般吹嘘。

事实上在新一任海东总管时彬抵到佐渡岛的时候,崇德政权刚刚收到来自陆齐的新消息,不是关于别个的,而是北天竺之战东路军的收获总盘点,以及参战将士们的个人斩获。

这些信息被《新闻报》以专题的形式报道了出来。

从东路军有限的兵力规模到其已经在色那取得的巨大战果,从全军的总收获到士兵的单人所得,那是一个让崇德政权上上下下的大小人物看了都眼红不已的数字。

他们所取得的若狭国大捷在北天竺之战东路军面前不值得一提。以千万银元为单位的收益,叫整个崇德政权显得无比贫穷。

如是,时彬就看到,崇德政权上下对陆齐和齐军所抱着的一种混合着羡慕、疑虑、畏惧以及热切的复杂心态。这种心绪很复杂,既夹杂了崇德政权内部人士对陆齐的畏惧,同时也有对齐军战斗力的羡慕,当然也饱含着一部分完全倒向了陆齐的人,热切地希望陆齐更多的介入崇德政权,对其进行更多更大的帮助的心态,后者尤以藤原忠实为代表。

藤原忠实是崇德政权的关白,一个时彬在出发来到日本前就着重了解的人,一个很懂得取舍的人。他是崇德的亲戚,这关系怎么算呢?

崇德的母亲的父亲,也就是他外祖父,藤原长实是忠实的族弟。

这已经是很远很远的关系了,要知道忠实的女儿可是鸟羽的第二位正室啊。鸟羽算是他的女婿也!

但藤原忠实却兀自站到了鸟羽的对立面。

表面看这更多原因是他两个儿子的纷争。忠实的长子藤原忠通是鸟羽的拥趸,而忠实最疼爱的却是次子藤原赖长,其与崇德却极是交好。偏偏藤原忠通还很不喜欢这个二弟,赖长可足比忠通小了二十四岁,按道理对藤原忠通是不存在威胁的。只是日本的规矩很奇葩,赖长虚岁十二,周岁十岁时便就元服,叙正五位下的官位,任侍从、近卫少将和伊予权守。太早的踏入仕途,并且在亲爹的照顾下,官位晋升很快,自然就让老哥哥感到了一股锋芒在背的威胁了。加之其本人虽精通宋儒汉学,却没学会半点儒家的庸,性格苛烈、待人严厉且拒绝妥协。

两个儿子间爆发的矛盾,以及鸟羽和崇德之间的冲突,让藤原忠实明白自己必须要做出一个选择了。他理所当然的便站在了次子这一边来支持崇德政权。

这可不纯粹是爱子心切,更是为了保全家族,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而且藤原忠通在鸟羽跟前十分的受重用,但藤原赖长却还年轻,纵然也是崇德的亲近之臣,可在明面上却不能主宰‘朝政’。如此,藤原忠实站到次子这边来,可不就顺理成章的总领崇德政权的‘朝政’了么?

把整个家族一分为二,却每一面都能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关白’,这就是藤原忠实的决断!

第九百三十一章 渗透与演变

佐渡岛上,时文彬抵到不久,藤原忠实便渡海前来拜见之。

年近六旬的藤原忠实,身子骨似乎比时文彬尤胜,可在崇德政权里权威赫赫的他,在时文彬面前却又是一副本分、老实的模样。

真的很实在,稍稍扯一会闲篇后,就提到了从德军继续“深化军事改革,提高部队战斗力的请求”。而这其实也是时文彬履新海东总管后的目标之一。

崇德军已经表现出了一定的战斗力,既然如此,就让日本内部的战争彻底爆发吧。这样厮杀的越欢,对日本内部的震动和损害就越大。

在陆齐的移民局对日展开对口帮扶的情况下,显而易见,越来越多的日本人会主动的离开家乡。

就像清末时候的走西口、闯关东一样,饭都没得吃了,还管甚个家乡故土?

而藤原忠实也不觉得未来的日本还有甚前途可言,陆齐这头恶龙已经盯上了日本这支小白兔,哪还有的选择吗?他现在唯一心忧的是自身这一家族。帮扶着崇德,顺从陆齐的意思走下去,依照陆齐皇帝的为人,崇德日后的结局也不会太糟糕吧。

高丽王的例子摆在那儿呢。

而崇德的结局不会太差,他藤原家的结局自然也不会太差。看高丽的李资谦、金富轼、李茂生等三大阀的当家人,如今不都已经摇身一变成为了大齐朝廷的栋梁之臣了么?

尤其是金富轼,极得齐皇赏识,现都做到礼部的右侍郎了。

故而,尽可能的引入陆齐的力量,帮助崇德军提高战斗力,尽快的击败鸟羽,这就是他的使命。

这与时文彬的使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同样的,陆齐虽迫切的要提高崇德军战斗力,好达到扰乱日本的目的,可这也不意味着他们会免费为崇德提供服务,那不现实。

现在这个时候,哪个人敢乱花钱?

要武装崇德军去消灭鸟羽军,负担太重,数额会远远超过陆齐军亲自上阵的军费花销,可不是个好的选择。

那最理想的方式,就是通过与陆齐的全面合作,用“贸易”的方式赚取更多的利润,一步一步提升崇德军的战斗力,为其培养更多的军事人才,添置更多的武器装备等。

而这一模式就是出租。

这是时文彬要在崇德政权身上完成的第一个任务,从崇德政权境内大量的招募‘安保人员’!

这些人为陆齐工作,自然会得到一笔相应的报酬,但就像黑森佣兵,收钱的人不是这些个安保人员本身,而是崇德政权。而至于崇德政权又会给那些安保人员多少金钱,内中会升起怎样的矛盾,那就不是陆齐管的了的了。

这些安保人员到位后会在陆齐接受一段时日的冷兵器训练,然后就会被派到南洋和北天竺。

首节上一节897/95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