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万里尽汉歌 第902节

要知道,那分洪也只分了安江一条河,李光和陆仁决定扒堤,可是冒着很大风险的。要是安江淹了,神泉镇也没保住,那责任岂不是更大?

这段日子里,南方但凡有堤坝决口之处的地方官,全都要被免职纠责,甚至还要牵连更多人。

李光、陆仁能顶着压力做出分洪的决定,至少两人还是有担待的。

安保司与陆川的“调查报告”十分明了,陆谦看了后心的火气也就不剩下几分了,但此事关系到他的颜面问题,所涉及到的人员该责罚还是要责罚的。“功是功,过是过,有功要赏,有过要罚。此事朕就交给内阁处置。”

很简单的踢了个皮球,在场一干大臣无一有二话。

陆谦说着起身踱至窗前,望着外头一晴如洗的天空,喃喃说道:“朕急于要去塞北啊。”五年一度的大集会是不能错过的。

陆皇帝征服了塞北,陆齐大军横扫草原,契丹、阻仆、蒙古等尽数臣服。但如何能确保这个臣服变成永久呢?兴盛时候的李唐王朝一样征服了塞北草原,可李唐一朝,原与塞北的厮杀又停歇

过几时呢?

只有把塞北草原彻底的汉化才行!

陆谦要把整个塞北汉化,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五年一次的秋猎就是其的重要一缓解。这不只是联络各方感情的好会,也是陆皇帝对塞北各部深入了解的好会。

有助于央对漠南、漠北、漠西各草原部族的管理的同时,同样的,这也是陆谦亲耳听各部头人前来诉苦的会。

解决他们的难题,面对面的详谈,总比奏折书往来更透彻,也更行之有效。

会叫他对草原部族的各方面情况有一个更深刻更透彻的了解。

萧嘉穗等朝廷大臣尽都知道,除非是天大变故,那五年一次的会面是万不可能断掉的。

“南国各地降雨已歇,大小江河水情见缓;北地亦有秋雨复来,原事宜何以再劳圣虑?臣且以为,陛下尽可率人去往燕京。”横竖鄂北水情见缓之后,许贯忠也已经要归金陵了,不愁没人坐镇央。

时间哗啦啦的流逝,陆谦见天能收到地方上递来的祈求免税免赋的折子,国也大把大把银钱物资拨了出去。甚至困于财政方面的短缺,都已经有人提议发行国债债券了。

债券这玩意儿早好多年在马会就已经有人玩起,‘国债’对于内阁大佬们言更不是陌生字眼,十年前就有人提及发行国债。之前的几次提及都不了了之,因为朝廷真没困难到那个地步,可是现在……

南方一场大涝,北方一场大旱,南北各省的水利设施都要再修建,比如水和分水坝。这都要用钱,很多很多的钱!

吵吵嚷嚷之,时间就进入了八月。几场秋雨之后,秋时节,桂花飘香的同时,金陵城内已经飘起了落叶。

兵部连着上了几道折子,询问今年秋猎的事。

“秋猎”该不该去?

那当然是要去的!

不能因为时间拖拉了些,就不去做么。而至于北旱南涝的灾情,几个月的时间可不能小觑,南北各省一处处的统计汇总到金陵来,受灾人员蹭蹭的坐火箭一样直线上升。善后之事更多如牛毛,但这更忙的是内阁。

这场南北同时发起的大灾大难,对陆齐朝的影响有没有?自然是有的,可却动不了陆齐的根基。

一场大旱,一场大涝,南北各省受灾百姓数量轻轻松松的就达到了数百万规模,各地粮食作物减产,乃至绝收,都已成定局。然陆齐朝总领天下二十年,百姓岂无一岁之余?

所以,原乱不了。

不会出现饿殍遍野,易子相食,流民无数,遍地

白骨的场景。

齐军的赫赫威名在面对天灾的时候丁点用处也没。就跟张薄纸一样,轻轻一捅就被戳穿了虎皮。但陆齐朝的善后工作却叫这场南北并起的大灾难,消散于无形之。

国损失惨重,各地灾民的赈济花销,加上税赋和秋粮减产带来的影响,国家财政损失起码在两千万银元之上。但损失再大,陆齐朝也要全都兜住。

“今年各省多有遭灾。朕不希望看到各地遭受天灾的同时,百姓还要复受**。”赈灾之可做的脚太多,一些事上也猫腻太多,那些人,和灾难不作为的家伙,一个个都该死!

“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天灾之下断不能再生**。宁可国家多费金银,不可令百姓食不果腹,流离失所。此朕心愿,亦当为朝堂重臣之愿。”

马上就要去北地了,家里头的这些事儿,陆谦要留下个明确态度。

“今天,朕把这句话送给你们,尔等要牢记心头。”

“臣等受教。”一干大臣们齐声说着。

陆谦穿越二十多年了,做江山也有二十年,遭遇旱灾、洪灾绝不是今年这一起。但今年的灾害却绝对是影响范围最大的,从南到北设计十几省。

各省秋粮大幅度减产,很多地方颗粒无收,这要是放到刘汉杨隋,李唐赵宋,那是要起乱子的大难。流民潮涌,一粒儿火星子,眨眼败坏数省之地都是等闲。

但在现在的陆齐朝,市场上的粮价变动就极少有超过成的,并且各地的粮价很快就又回落。可以说,现在的陆齐与过往年月里的历朝历代,真的是有质的不同。

“国有钱有粮。地方上的官仓、粮仓,如有需要,可全部启用。各省遭受灾害的州县,该免税的免税,该免赋的免赋。”这事儿本就是一个看钱粮财力的事情。

“臣等遵旨。”

“减税、免税、抚恤、赈济、借贷、安置流民,涉及事略众多,涉及钱粮众多,御史台与各地的公检法关,还有安保司,都把眼睛给朕瞪大了。看谁个敢来伸,立斩不饶。”

众人退去后,陆谦转回内书房,一头扎进了书山海之。内里已经不再是各地传来的关乎灾情的密奏秘折了,而是这阵子积攒下来的关乎塞北各部族的信息。

当皇帝既容易又不容易。

陆谦有自己的宏图大略,所以他选择的道路就是‘不容易’的这一条,很多虽非亲力亲为,但却一定要有个‘知道’。然而全国亿万苍生,每日里要发生多少事端?朝堂那么多大臣,一日又要生出多少蝇营狗苟?

只是这简单的一个‘知道’,就已经叫他筋疲力尽了。

第九百三十七章 奴性

在这个时代当君王真比21世纪做国家领导人要累多了,心累!

21世纪的国家领导人,至少不用担心下人搞造反吧?而现在呢?也就陆谦有g,但却仍旧要设立特务关为己用。

因为他又不可能活千年万年!

系统虽有寿元可买,却又怎可能无限制呢?连个人的属性点都有限制,寿元这般神奇的事物,又怎可能丁点无用?

到了他儿子他孙子坐天下时,整个天下、朝堂人很多,你能信任几个?有陆齐的锦衣卫在,总能让子孙后人‘防患于未然’的。

具体到陆谦本身,虽然人与人的思想、理念都会有不同,可他是敢放权下去的,一个内阁就帮他减轻了好大负担,处理了无数琐事。

能保证拿到权利的臣子对自己的忠诚,这是多少皇帝梦寐以求的事啊。看看那嘉靖帝,把严嵩父子放纵到何等境地?为的不就是自己省些事吗?

当然,‘得位不正’的嘉靖帝与陆皇帝是大有不同的。内有很大很复杂的斗争因素。

首节上一节902/95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