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万里尽汉歌 第945节

“城内已有上千名勇士响应了陛下的号召,加上旧有的宿卫军和支持陛下的民军,再有努尔丁将军自希拉招募来的勇士,以及哈基姆将军在瓦西特招揽的人手,我们一共有六千人……”

说到这里,伊萨姆·沙拉夫的神色也不由得暗淡来,敌我比例悬殊太大了。尤其是巨大的巴格达城内还有不少塞尔柱人的‘走狗’的情况下,这场战争的最终结果几乎是可以预料的。

阿卜杜勒-迈吉德的三万军队,主力是骑兵部队,但也不缺乏各类步兵团体。而穆克塔菲的军队却几乎都是步兵。

而且巴格达城实在是太大了。从建城开始,巴格达的规模就一直在扩大。而巨大的城市面积,会给守军的兵力分配带来多么巨大困扰,前文里也已经说过了。

穆克塔菲无所谓的一笑,伊萨姆·沙拉夫的担忧他岂能不懂?早在他决心高居反抗大旗的那一刻,他就已经想到了一个完美的解决办法——甩锅。

将半径两公里的巴格达团城和城区面积巨大的西城区,统统甩给阿卜杜勒-迈吉德。老子不要了!

再将全部的防御力量都集中到窄小又易于防守的东城。

这样一来,无法防守的城墙和不能参加战斗的城市人口,都被穆克塔菲丢给了塞尔柱人,流经城市中央的底格里斯河,则成为了拱卫守军的一道屏障。再将河上的全部桥梁被拆除,巴格达东城区完全可以成为他的堡垒。如果不是时间不够,他甚至还要发动人手去加固那里的城墙。因为时间的原因,穆克塔菲只能够召集工匠制造弩炮等技术武器!

依旧是一个让无数人意想不到的决定!

当穆克塔菲在宿卫军的拱护下,带着自己的妻儿老小,走出哈里发皇宫——兴建于三百八十年前的室内面积达3344平方米。有着高40米、在方圆数公里内都清晰可见的绿色穹顶,又称绿圆顶宫的金门宫。

通过底格里斯河上的桥梁进入到东城区的时候,西城区内一个个已经与塞尔柱人暗通曲款的贵族及长老们惊慌了。

就是哈里发自己人都没有想到这一招,就更勿囵其他人了。

随后,努尔丁与哈基姆二人带领军队大肆在西城区内搜刮粮草和一些军用物资,征集各类工匠,在严格控制的东城区内,大肆打造器械。

穆克塔菲毫不遮掩的撕开了那层温和的面具,同时一条条流言也在巴格达城内传播。

只是很可惜,巴格达城早就不是阿拔斯王朝的巴格达城了。哈里发的权威近两年里有所回升,却也不足以让无数人拼掉自己的小命去投奔他。

阿卜杜勒-迈吉德得到消息后迅速命令骑兵赶到巴格达,塞尔柱军队抵到的时间为之提前了两日。

他们非常顺利的占领了西城区,直接在城里建立营地——可怜啊,当年不可一世的阿拔斯王朝,这座城市的建立者,有“胜利者”之誉的曼苏尔,特意在巴格达市中心留下了一个巨大的中心围场,哈里发的皇宫就坐落在围场的中心地带。除皇宫之外,围场中还建有哈里发子嗣的官邸,其他皇室成员和仆人们的住所,哈里发的厨房,骑兵卫队的营房和其他政府机构的办事处。围场正中心的一大片区域仅有两座建筑:大天方寺和哈里发的金门宫,它们是全城最为精心修缮的两座建筑物,是天方世界的典型标志,象征着世俗权力和精神权威的结合。除了哈里发之外,任何人不允许在这块中心区域骑马,即便是他的叔叔因痛风而腿脚不便,也不得以身体不适为由享受特殊待遇。

塞尔柱人与其之前的布韦希人,虽然践踏了这一规定,可到底那是直属于高等贵族才有的资格。但是现在,一个个‘低贱’的下等人都能骑着马儿,奔驰在中心园内,掠夺可以找到的财产或物资,并搜集材料制造工程器械。

一水之隔的巴格达东城,穆克塔菲看着直咬牙切齿。

他将武器库里的存货全部拿出来武装军队,还利用自己的信仰情节,感召麾下为其努力战斗。最后再郑重承诺,凡是在战斗中受伤的士兵,都会得到5个第纳尔金币的补贴。而三个第纳尔金币大概等于两个拜占庭金币。也就是说,一个第纳尔金币只能换一个半且不到的中国银币。由此可见穆克塔菲是多么的穷困潦倒。

不提巴格达城下的战斗,就说远在胡摩斯港的宋清等人,在听闻了巴格达的变故之后,人人面面相觑之余,心中剩下的就全是mmp!

万万想不到,万万想不到,巴格达这就要唱凉凉了。

心中很有种吃食的赶脚,却还要杨幺立刻带领舰队逼近阿曼角,逼近霍尔木兹海峡,以牵制塞尔柱人的水军船队。

不然,任由这支水军杀到西瓦特,甚至是顺着两河向上,那对穆克塔菲来说,简直是坟头上添把土,是唯恐他死的不彻底。

“你说说看,那来援的大部队若是能此刻就抵到,该有多好。”

宋清心中叹息着,他们这儿早就接到了信报,下一批援军水陆人马可达万人之多。这支军队的用意是甚,就不问可知了。

而现在看,皇帝的思量也真半点不错,有了穆克塔菲,他们这支军队就大有可为。

如果援军抵到之后,穆克塔菲再悍然举起反抗大旗,那动摇塞尔柱人在新月沃土的统治力,简直是轻而易举的。

可惜啊,那援军他们还没来。

第九百八十八章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人生的旅途中总是有无数的惊喜和意外。比如自信满满的失败,比如始料未及的胜利!

……

阿卜杜勒-迈吉德的攻势到来的很快。只是五天的准备时间,塞尔柱军队就开始了进攻。他们一面从东部的城墙下手,另一方面也尝试从西城区直接渡过底格里斯河。但这些努力都没有收到什么成效。

攻城战是考验双方工程技术水平的战斗。经历过天方黄金时代的巴格达,依然拥有较多的科技遗产。工程师和工兵们,用加固的城墙和城门,抵抗着塞尔柱军的攻城锤的袭击。安放在城头的弩炮,也可以发射带有石油等燃烧物的砲石,亦或者是一包包威力有所减少的药粉。

药粉的配方早就在天方世界流传,大批的硫磺更是从穆克塔菲手中转去胡摩斯,巴格达没有隐藏着的药粉加工厂才是怪事。

相比之下,塞尔柱军队在这方面的准备就不够充分。他们也有药粉包,但却很难送上城头。一是因为大批的技术人才都被桑贾尔抽去了波斯高原,短短几日时间并不足以让他们制造出多么杰出的器具。二是因为守军一方占据着地势。同样是弩炮,同样是投石车,守军的射程比他们更远。

他们仅仅制造了并不复杂的攻城锤、云梯和少量远射武器,根本无法在技术和数量上碾压守军,获得优势。

巴格达的战争并没有快速展开,再迅速结束。出人豫料的,人数远少于塞尔柱军队的守军在危机中爆发出了强大的韧性,死死地抵挡住了阿卜杜勒-迈吉德的猛攻。

在最初的几日过后,战争出人豫料的进入到了僵持状态。

在战争中学习并熟悉战争的守军,甚至在战争开始的第六天里,当塞尔柱人修补好了底格里斯河上的一条浮桥后,血战底格里斯河畔,死死地抵挡住了对方的进攻。

塞尔柱人的工兵在己方的火力压制帮助下,终于修复了底格里斯河上的一座桥梁。大队蓄势待发的重步兵蜂拥而上,用人力投掷的小型油罐或是手雷开路,企图迅速击垮守军的防御。

因为巴格达的城防工事设计的非常巧妙,东城墙高大坚固,绝非一时半会儿就可以拿下的。倒是底格里斯河,那只是一条河,只要塞尔柱人的大军成功的登上对岸,阿卜杜勒-迈吉德有绝对的把握扫平河东的抵抗。

但仅仅一座桥的空间,并不能让塞尔柱人数量占优的部队尽请施展。守军一样调集重兵来堵住这个缺口。身披重甲的持盾步兵,用密集的方阵来迎接加速冲锋的对手。双方在漫天飞舞的油罐、手雷和箭矢的笼罩下,进行了一场真勇士的较量。战斗持续了整整一日。

突厥人固然英勇,但天方人同样打出了血性。

穆克塔菲甚至都亲临前线督战,所有人都知道这一战的重要性,他们必须坚持住。

穆克塔菲还调来了弩炮,朝着河对岸的塞尔柱人射击。塞尔柱派出勇士,一度杀到了对岸,用手里的油罐和手雷摧毁了多门弩炮。可最终,士气高昂的守军还是将塞尔柱军队赶回了西城。

同一天里,围困东城的塞尔柱军队也发起了猛攻,这是为了牵制守军。但他们新造好的攻城锤,还没有行到城门下,就被守军用弩炮发射的燃烧物焚毁了。

血战一日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还没能夺下西城,塞尔柱军士气大落,守军的士气却越发高昂,攻城战就此陷入僵局。偏偏凶残如阿卜杜勒-迈吉德也不敢用筑坝的方式,截断底格里斯河。因为那样会对下游的农业造成毁灭性打击,将让整个西瓦特的城市和村庄都加入到哈里发一边。

……

农历九月份,一支庞大的舰队终于看到了恩泽海岸。

接风洗尘中,呼延庆就已经进入到了工作状态。中国人虽然自古就有‘食不语’的讯条,可实则酒桌文化更是根深蒂固的。听到凌振转来的消息,呼延庆是懊恼的直拍大腿。他如果能提前半月光景,则如今必大不相同。

“现下也是不晚。”凌振一捋下巴的胡须,说道:“塞尔柱人对巴格达优势太大,战事爆发至今已有半月光景,穆克塔菲恐已入迈吉德之手。”但现在是还无确切消息传回。塞尔柱人把霍尔木兹海峡堵的死死地。

“然无论彼处厮杀是否已经结束,穆克塔菲身为哈里发,一如先秦时期的周天子,岂能无有影响?”

“是杀是囚,是死是活,皆会引得民心动荡,民意不安也。”

首节上一节945/95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