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遍地黄金 第365节

孙德坤不介绍还好,刚介绍完,老大伯脸色一黑,冲着地上呸了一口,伸手端起铁锨又从独轮车上铲起一铲碎砖头瓦块,哗的一声倒在了那个几乎已经快被填平的大坑里,用铁锨啪啪的拍了起来:“好市长,你先把这条路修好了再说自己是好市长吧。”

大家脸上的颜色一变,这个老头,你也太不给市长面子了。

郝立春笑了一下,望着老大伯问道:“大叔,为什么这么说呢?”

老大伯撇斜着眼看了一眼郝立春,似乎真的懒得搭理他了,他又哗哗从车上铲起几锨碎砖头瓦块填平了那个大坑,把铁锨往独轮车上一扔,往旁边一挤凑上来的孙德坤,哈腰准备去推车。

郝立春笑了笑,抢先一步推起了那辆独轮车,不用老大伯示意,径直向下一个坑走去,走得四平八稳。

独轮车不是说是个人就能推的,不仅需要掌握平衡,还需要技巧在里面,郝立春左副乡长的时候也是做惯了粗活的人,这点儿小事儿还是难不住他的。

老大伯眼中异色一闪,哼了一声跟着向前走去。

其实也不需要走几步,永华道上遍地是坑,放眼望去断裂的公路就如同战争片中那些被炮火洗劫过的地方一样,满目苍夷。

停到下一个坑前,郝立春放下了独轮车准备伸手去抓车上的那把铁锨,梁静洪已经抢先一步抓过了那把铁锨,三下五除二把那个不大的坑填平了,还用脚踩了几下以示结实。

那位老大伯也不说话,就这样看着郝立春这帮官员们把独轮车上的那些碎砖头瓦块粗砂粒填到了坑里,直至独轮车已经一干二净了,老大伯才冷冷的说道:“治标不治本,全是表面文章,用不了三天这些坑还是会出现。”

郝立春直起了腰,望着老大伯说道:“大叔,请您放心,这条路我们肯定会在近期做出处理的,不仅是这条路,只要是市区里所有类似的公路我们都会做出规划,统一进行建设。”

老大伯望着郝立春,与他对视了足有一分钟,才开口说道:“你不是想问我为什么修这条路吗?跟我来吧。”

说罢,老大伯推开了抢着推起了独轮车,却左歪右斜的孙德坤,自己把车接了过来,率先向路旁的一棵大树走去。

树荫下,几块碎砖头充当了临时的座椅,除了叶根友和石广来之外,孙德坤等人都跟郝立春一般坐在了砖头上,倒显得叶根友和石广来有些另类了。

其实石广来也想坐下来,只是叶根友不坐他也不敢坐,他跟叶根友的关系就跟叶根友跟马庆瑞一般,铁杆追随者。其实他也想做一个八面玲珑的人,谁也不得罪,可是他却不敢忤逆叶根友的意思。

当官难呀,当一个不上不下的小官更是难上加难。

袁文辉在路旁停好了车,小跑着到小卖店里买回来几瓶冰镇矿泉水,递给了几位领导一人一瓶。

作为秘书,有给领导们沏茶的工作内容,这里没有茶,只能以矿泉水替代了。

郝立春把自己手中的矿泉水递给了那位老大伯,顺手又接过来袁文辉递过来的另一瓶水。

那位老大伯倒是没有拒绝郝立春的好意,接过水放到了面前的地上,看了一眼另类的那两位领导,转向郝立春说道:“郝市长是吧?其实我修这条路的理由很简单,我只是不想让这条路再害人了、、、、、、”

郝立春的脸色严肃了起来。

这位老大伯的儿子儿媳和孙子一家三口就是在不久前死在这条路上的,小三口生活过得很顺畅,在市区其他地方也买了一处两室两厅的房子,星期日的时候一家三口开着一辆踏板摩托车从这条路上经过来探望老大伯,结果一辆躲避马路上这些坑坑洼洼的大货车发生了侧翻,一车的沙石把一家三口埋在了下面,等到大家七手八脚把这一家三口挖出来的时候已经晚了。

从那时起,老大伯就在这条路上做起了修修补补的工作,从附近的建筑工地上捡来那些废料,填进公路上的那些坑洞里,等到那些废料被过往的车辆压成了齑粉,又慢慢的暴露出那些坑洞的时候,老大伯又周而复始的从头再开始一遍。

可是这条路上的坑洞实在是太多了,往往老大伯还没有修复一半的时候,后面那些修好的路面有意境变成了原样,而老大伯也就这样一如既往的一次一次重复着这个单调的工作,从日出到日落从不停歇,到现在已经有三个多月的时间了。

人们说,这个老头被儿子的死刺激傻了。

可是谁又能看到老大伯在汗水中隐藏着的眼泪?

老大伯说完了自己要说的话,长长地呼了一口气,艰难的站了起来,伸手推起那辆已经空了的独轮车,面无表情的向来路走去。

“郝市长,希望你真的能做一个好市长,别让这些坑再吃人了。”

老大伯的话轻飘飘的飘了过来,却咣当一下砸在了郝立春的头上。

第四百二十五章何乐而不为?

秀水区的路况相对河西区、河东区这两个老市区还是要强上许多,当然,光华道和永华道只是个例,主要是因为附近有一个大型的建筑工地,路面基本上都是被建筑工地往来拉运建材的货车压坏的,而这个建筑工地正是省委黄书记的二公子黄博名下的博大房地产公司开发的,所以相关的官员们对这两条路的现状都采取了视而不见的态度。

郝立春也并没有对这两条路做出什么指示,只是皱着眉头站在树荫下目送着那位推着独轮车的老大伯蹒跚而去,沉思良久之后重重的呼了一口气,转身重新登上了停靠在路旁的中巴车”“。

叶根友微微的有些失望,郝市长怎么不大发雷霆呀?如果他跟黄博顶上牛了,那才有好戏可看呢。

整整一上午,中巴车几乎走遍了秀水区、河西区、河东区三个区的所有街道,郝立春也对这三个区的道路交通状况了然于胸了。

石市的工作可以说是千头万绪,但是怎么也要一项项的来,郝立春选择的切入点就是市政建设,与石市的这一次大雨漫城有着直接的关系。

石市不同于浮东市,石市是有着几百年历史的老城,人口密集,而现在的浮东市相对于原先的浮东镇来说,等同是一座新城,老城区虽然也做了不少的改造,但是浮东市整体上已经向三里店方向迁移了,可是说浮东市是在一片空地上建设起来的,规划起来要简单得多,而且还可以预先把地下管网建设起来,避免了以后的重复施工,而石市要想按照他与郝建平商量好的规划方案实施,那么就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大面积的拆迁工作。

浮东市的建设模式是不可能照搬到石市来的,石市作为省会城市,市财政支撑这么大的工程也会捉襟见肘力有不逮。

石市的几条主干线全都做得花团锦簇。就算下再大的雨恐怕也不会出现水淹街道的情况,按照郝立春的话说就是表面光鲜得很,实际上里面却是一团乱絮,就如刘基的《卖柑者言》所说一般,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郝立春这一次就是要大手笔的改造石市的老城区,一片一片的修修补补将永远也不能彻底地解决这个问题,就像永华道上那位一直不停的修补道路上坑洞的那位老人一样,后面的还没有修好,前面修好的又已经变成了原先的模样,周而复始永不停歇的结果只会是越来越糟。到最后把整个环境拖入一个不可收拾的地步。

改,一次性解决这个问题。

根据郝立春的意图,市规划局几经修改,历时一个月,针对石市的老市区做出了一个整体规划,这个规划就是以郝建平设想中的内环线为蓝本而设计出来的。

一条内环线,周长只有二十四公里,却贯穿了石市的河西区、河东区和秀水区三个区,计划建设双向八车道。全路段不设置一个红绿灯,完全由立交桥和过街隧道来代替,设计建成之后的行车速度将会比现在的行车速度提高三到五倍以上,将会有效的改善石市的城市交通现状。但是因为立交桥和过街隧道的增加,这条仅二十四公里的内环线总投资也将达到十亿元,不仅如此,设计中的内环线还要建设一座环绕整个内环线的带状公园。总投资额也达到了数亿元,围绕着这条内环线还要建设若干个新兴居民小区以及众多的配套设施,整个工程建设完成之后。石市的老城区将会变成一个城市深处的大花园。

十几亿元的投资对郝建平来说并不是一个很大的数字,甚至赶不上他在天涯市投资总额的一个角,可是这项工程对石市来说却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项基础工程,将会一下子掏空石市这几年来积攒下的一些财政盈余,而在郝建平对石市未来的城市规划中,还有中环线、外环线环环相套,不过郝立春并没有在内环线的改造计划中一并提出来,那样很容易会被人说成好高骛远。而在郝立春的计划之中,或者说是在郝建平的计划之中,石市的三环规划准备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完成。

内环线计划在常委会上引起了争论,人们对这个大气磅礴的计划总体上是支持的,但是关键就是钱从哪儿来。有人提议寻求省里的支持,毕竟石市建设好了,省里的面子上也有光嘛。也有人提议向社会募捐、向银行贷款,但是有一点,是没有人反对这个计划的实施。

这个规划如果真的能实施了,那么将会是一个了不起的政绩,而且还做在了省委省政府的眼皮子底下,这可是一件露脸的事儿,谁会唱反调?

到最后是马庆瑞一锤定音:“这个工程就我们自己搞,财政盈余不够就贷款,再不够大家就勒紧裤腰带,把不必要的开支都减免了。”

大家理解马庆瑞的心态,石市的基础工程建设,如果寻求省政府的支持,显得石市的领导班子有些无能,挺好的一件事儿却得不到满分。

而马庆瑞后面的话却把大家都吓了一跳:“大家一定要把这个工程当成今明两年最重要的工作来做,任何部门、任何机关不得人为的设置阻碍,不配合或者是不作为的领导干部都视情节作出工作调整,对于敢于利用这项工程以权谋私的,犯上哪条就按照哪条办,该抓的抓,该毙的毙。”

马庆瑞血粼粼的话无疑是在向大家宣告了他对此项工程的重视,人们不禁一愣,马书记这是怎么了?郝立春一上任提出了这么几个方案全都通过了,连一点波澜都没有,难道马书记和郝立春达成共识了?

这个方案在提到常委会上之前,郝立春首先在市政府办公会上就已经和大家讨论过了,当时这个方案马庆瑞就已经知道了,直到郝立春拿着这个方案跟他沟通的时候,马庆瑞才点了头。

如果在上常委会之前郝立春没有跟他沟通的话,这件事情还真是一个未知数。

其实马庆瑞早就已经权衡过郝立春的这个设想了,在马庆瑞心中,他觉得这个计划比郝立春提出的修建那两条高速公路的计划更靠谱,也更有亮点,这个工程完工之后,面子也有了,里子也有了,最少省委领导们每天进进出出的都可以看到石市的变化,何乐而不为?

马庆瑞虽然也甚为省委常委会成员,省委领导,但是他知道他这个省委领导的身份其实跟省委秘书长的身份差不多,同样都是垫底的角色。

马庆瑞主政石市这么多年,石市的经济虽然有缓慢增长,但是他知道那也是大环境影响而造成的,前市长田韬为人比较保守,做什么事情都是谨小慎微,以至于石市的gdp数据变得非常难看,马庆瑞甚至断言,石市如果还按照田韬的思路发展下去的话,很快就有被其他地市超过去的危险,特别是青州市,那个发展势头的迅猛让任何的地市领导都感到心惊,按照这个趋势,三两年之内青州市应该就可以挑战石市在大河省所有地市中的霸主地位了马庆瑞也想做出一些成绩来,当他得知郝立春将会取代田韬之后,莫名的心中竟然有一些欣喜。

首节上一节365/55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