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遍地黄金 第400节

这种温馨的感觉已经很久没有过了,郝建平蹑手蹑脚的走到姚翠兰身前,把老妈身上有些滑落的衣服向上拉了拉,轻轻地推了推她的肩膀,轻声的呼唤着:“妈,妈,回屋去睡吧。”

“嗯”,姚翠兰应了一声睁开了眼睛,看清眼前的儿子,扑棱一下坐了起来:“饿了吧,我还给你们爷俩留了饭了,你等等,我去给你们热一下。”

郝建平急忙伸手拉住了姚翠兰:“妈,不用了,我明天早上还要起早出去办事儿。”

姚翠兰哦了一声,神情有些沮丧:“留在这儿住一晚上吧。”

看到妈妈的表情,郝建平心里一疼,他忍不住轻轻的点了点头。

姚翠兰马上欢欣了起来,她伸手把披在身上的衣服放到沙发上:“我去给你们爷俩热饭,你去喊你爸出来,爷俩晚上喝点,喝完了好睡觉……”

姚翠兰已经快步的走向了厨房,郝建平咧着嘴看了一眼书房的方向,自己再进去老爸不会发飙吧?

第四百六十九章风雨满楼(二)

次日一早,郝建平只是顺着尚未完工的内环线转了一圈,就直接驶出市区沿着国道向龙城的方向驶去。

内环线果如郝建平当初构想的一般,双向八车道,全程没有设置一个红绿灯,过街路口全是由立交桥、过街天桥和隧道代替的,这个建设理念比现在的市政道路建设提前了十几年的时间,但是这样的设置也比修建普通的一条马路投资要高了数倍,不过大家都知道,内环线建成之后便利的地方也是显而易见的,只是在人们现在的理念中有些太超前了。

超前不怕,避免了以后的重复建设造成更大的浪费,众多大多数的市政建设就是这样,没有一个完整的规划,刚刚建好的马路也许马上就会被供水供电或者煤气排污等等部门挖开,各个部门各自为政,缺少了协调,结果一条使用寿命原计划二十年的马路不需要五年的时间就夭折了。

郝建平就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内环线的建设完全是按照浮东市新市区的模式建造的,以后所有其他的市政施工完全可以在预制的堪比防空洞的地下管道中完成。

这个构想虽然是郝建平提出来的,但是内环线整个工程却被分成了好几块,分段承包了出去。如此设置,并不是因为大伯的建筑工程公司没有能力独自承揽下这个工程,是郝建平出于利益平衡的需要考虑的。整个工程相当于被分成了三段,通过招标,大伯的建筑工程公司拿下一段,白小磊的路桥公司拿下了一段,另外的一段被数家小公司瓜分了。

有能力承接路桥工程的人岂会是寻常百姓,利益均沾的道理郝建平是明白的,为了顺利的把这项工程落到实处,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阻力也是情理中的事情。郝建平看中的不是修建这个内环线能够给自己带来多少利润。这点利润他就算是直接放弃了也不会心疼,他要的就是这个工程能够顺利完工。

据大伯所说,内环线的工程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主要是集中在层层发包,有部分工程落在了一些根本就没有建设资质的小公司的手中,这样那些立交桥和过街隧道、天桥的质量就让人堪忧了,据大伯统计,内环线上由这样的小公司承建的立交桥有一座,过街隧道两条,过街天桥五架。

对于工程质量上的事儿郝建平不懂。由于是其他公司承建的,大伯也插手不进去,不过大伯通过知情人了解到,那些工程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主要就是结构中螺纹钢的密度和规格大为缩水,水泥的标号也被降低,试想一下,层层发包拿到手的工程,如果施工方不在材料上偷工减料的话。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利润可言。

大伯出于公义之心,将自己所了解到的情况反映给了城建主管部门和质量技术监督局,而这两个部门则对大伯的反应置若罔闻,后来大伯将情况反映给了郝立春。在郝立春的干涉之下,城建局和技术监督局终于派人对郝立国反映的工程进行了抽样检测,而抽样检测的结果却是符合道路桥梁建设标准。

对于这样一个检测结果郝立国是完全不相信的,以百信建设集团在大河省的威望。大伯如果想要了解一些情况还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最少大伯对于承建其中一架立交桥的那家公司购入了多少钢材,购买了多少水泥。钢材的规格,水泥的标号等等情况了解得一清二楚,公司里的工程师对在综合了这些数据之后,分析出来的结果是其中那座立交桥低于国家标准百分之五十到六十之间,投资这么大的一座立交桥,其使用年限竟然连十年也达不到。

而这个工程还不是大伯口中危害最大的一个工程,危害最大的一个工程是现在正在修建的石龙高速公路井元县一段,这段工程全长八十多公里,全程都是在大别山脉之中,包括四个隧道,其中最长的一个隧道长达一千七百八十米,还有两座桥梁,两座桥梁的跨度都在二三百米之间,也是整条石龙高速公路中造价最高的一段工程。

在招标时,石龙高速公路被白小磊的路桥建设公司拍下,全程二百二十余公里,石商高速公路被百信高速公路建设发展公司拍下,全程四百余公里。

按照市政府对这两条高速公路建造经营的实施办法,承建商在取得高速公路的建造权时同时获得了该条高速公路的经营权,经营年限暂定为十五年,自公路全线贯通之日起正式计算。

石龙高速公路的里程虽然较石商高速公路缩短了将近一半,但是石龙高速公路的商业价值却远在石商高速公路之上,这条高速公路贯通之后,毫无疑问会成为晋西省通往沿海地区的一条交通命脉,众所周知,晋西省是我国的产煤大省,煤炭输出川流不息,而东北华北地区则是晋西省煤炭的主要销往地,这条高速公路投入运营之后,无疑就会成为一棵砍不倒的摇钱树,不分白天黑夜春夏秋冬,都会为经营者带来滚滚的财源。

钱这东西谁不喜欢?

可是这棵摇钱树却在郝建平的授意下,故意让给了白小磊。

郝立春想不明白郝建平为什么有钱不赚,他知道郝建平的主要目的是把这两条高速公路修通,至于谁建设谁投资谁赚钱反倒是其次,可是他就是不明白在公开招标的时候为什么白小磊的投标书与百信高速公路公司的投标书如此相像,而在报价上却比百信的报价低了区区的一亿多元,这个脉搏掐得未免也太准一点了吧?要知道百信的投标书可是自己亲自把关,经过专家实地勘察反复论证之后得出的结果,毛利点已经压得非常低了。可是白小磊的路桥建设公司只是派了几个所谓的专家象征性的走了一圈,竟然就可以得出与百信公司如此相近的结果,而且还很有针对性的做出了几处改变,使得他们的那份标书比百信公司的标书更加吸引眼球。

一定有内鬼泄露了标书的内容,可是这个内鬼到底是谁?知道标书内容的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人,而且还全都是郝立国完全可以信任的人……

白小磊拍下这个石龙高速公路之后,同样是使用的老办法,把这个工程分拆成了若干段发包了出去,而几经转手,最后拿下工程量最大、技术要求也是最高的井元县路段的公司是坎城市鼎力建筑工程总公司,作为大河省建筑行业的龙头老大,郝立国太清楚这个鼎力建筑工程总公司的实力了,他们根本就没有修建大型路桥工程的资质,而且也从来没有过修建大型路桥工程的经验,这样的公司承建这么险要的一段工程,其品质保障已经降到了最低点,而更为夸张的是,鼎力建筑公司竟然还把手中的部分工程发包给了坎城下面两个县的建筑公司,这就让大伯更加担心了。

难道这个工程真要建设成总理前年所说的王八蛋工程、豆腐渣工程?

这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岂能放任不管?

郝建平此时正驱车赶往龙城方向,他要全程看一下这条路的建设情况,他虽然对工程质量不是很在行,但是看看门道还是可以的。

一支过硬的施工队伍绝不会是那些松散的建筑公司可比的,如果情况不容乐观的话,郝建平甚至想求助于交通运输部和发改委的相关部门派人进行监检,市里和省厅的检查报告似乎有那么一点不太靠谱,不然的话白小磊也不会算计得如此精到,把二百二十多公里的路段分成了三段,每一段都自成体系**运作,这样的话每一段公路的里程都没有达到一百公里,按照发改委的相关规定,不足一百公里的高速公路验收权是在省厅,超过一百公里属于国高项目,由交通运输部组织进行竣工验收。

白小磊如此作为,既规避了竣工验收的难度,也可以分段收费增加收益,倒是算计的面面俱到。

一路上都在建设之中,车行甚缓,拉煤的大货车一辆接着一辆在已经碾压得坑坑洼洼的国道上颠簸而行,扬起了久久散不去的一片灰尘,如果从空中看下去的话,这条国道就如同一条翻滚的乌龙一般,永不停歇。

郝建平坐在车里一路上都没有怎么开口说话,期间打了几个电话,有曾启明的,有钟小妹的。给曾启明的电话主要是确定一下宋诗韵能够来石市的时间,他好着手安排曾老回乡省亲的日程,而且他也要配合着曾老的日程做出一些部署。给钟小妹的电话则多少有一些报喜的意思,今天早上他出门的时候姚翠兰偷偷地拉住了他,向他要去了钟小妹的联系电话和现在的住址,郝建平知道这必定是昨晚老爸跟老妈说了小妹的事情,而老妈此举无疑是表明自己将会去探望孙子了,但是郝建平的腰上还是被老妈狠狠的拧了一下,现在还紫着呢。

第四百七十章风雨满楼(三)

一路颠簸,车到井元县的时候已经是上午九点多了,一行人还没有吃早饭,郝建平拍了一下开车的孙鼎的肩膀,吩咐他找一个干净的早点铺子先解决温饱问题。

避开煤尘飞扬的国道,孙鼎把车停在了一家包子铺门前,前后曹成岩等人的车也都停了下来,一行九个人呼啦啦的挤进了包子铺。

郝建平现在出行阵容强大,前有曹成岩一车三个人,后有另一辆车的保镖也是三个人,中间这辆车上是郝建平自己和常毅、孙鼎,这都是常毅安排的,现在没有几个人敢对郝建平的安全掉以轻心,毕竟他已经经历过了一次暗杀事件,郝建平的分量有多重大家都明白,首都那些大佬们甚至恨不得把郝建平关到紫禁城里豢养起来,但是谁也都知道那是不现实的,唯有加强一下保卫力量,其实连郝建平自己都不知道,在他的前后还有两名中央警卫局的战士隐身保护他,这些人只与常毅单线联系,以应付一些郝建平的贴身保镖们力所不逮的突发事件。

看到一下子进来这么多人,而且还都是开车来的,包子铺老板慌忙抓了块抹布擦出来两张桌子,笑呵呵的询问这一帮老板们要吃点什么。

到了包子铺还能吃什么?郝建平笑呵呵的点了几斤包子和小米粥咸菜,他已经不知道有多长时间没有在这种路旁的小吃店吃过饭了,感觉很亲切。

包子铺里还有一桌客人,大约十来个人挤在一张大桌子上,显得有些拥挤,桌子中央摆着冒尖的一不锈钢托盘包子,差不多得有上百个,大蒜头也扔着十几头,一看他们放在一旁的安全帽就知道他们都是工地上的人,工地上的人干得都是体力活,饭量大一些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传说中的吃一扁担包子,吃一筷子大饼的人基本上都是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

解释一下,一扁担包子的意思是是把包子排成一条直线,有一根扁担那么长,同解,一筷子大饼是把大饼摞起来有一根筷子那么高。反正老肥是没见过饭量有这么大的人,不过老辈上说起这种事儿来的时候言之凿凿有名有姓,应该可信度是非常高的,想来这种事儿应该都是发生在困难时期或者是大食堂年代吧。

话说回来,他们放在一旁安全帽上的鼎力两个字引起了郝建平的注意,不用问也知道这帮工人应该是坎城鼎力建筑工程总公司的人了。

郝建平正想着如何跟这帮建筑工人套套近乎,从侧面了解一下他们施工的情况,这时包子铺老板把热气腾腾的包子小米粥送了上来,郝建平一笑说了声谢谢。

常毅把包子向郝建平推了推,打着商量说道:“郝建平,咱俩商量个事儿呗。”

郝建平一笑说道:“你说。”

常毅咧嘴一笑:“我想跟你请一天假,天黑就能赶回来。”

郝建平一笑,毫不犹豫的说道:“没问题,但是你得告诉我你去干啥。”

常毅自从跟了郝建平以后还从来没有请过假,郝建平上班他上班,郝建平下班他也上班,就算郝建平睡觉的时候他的一只耳朵也是支愣着的,请假这还是头一回,而且还是到了这个偏僻的小县城才提出来的,郝建平知道常毅肯定有事儿,他此问就是想看看能不能帮上常毅。

常毅嘿嘿一笑:“没啥事儿,就是走到这儿了突然想回家去看看了,也不知道家里人还认不认识我。”

郝建平眉头一跳,望着常毅问道:“你多少年没回家了?”

常毅咧嘴笑着,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十二岁被我老爸送到了部队当见习学员,十六岁开始执行任务,十七岁那年在执行任务的时候偷着跑回家看了一眼,被我老爸给了一通武装带,从那以后就没回去过,八年多了。”

郝建平的心揪了一下,跟常毅朝夕相处了这么长时间,他对这个小子也太了解了,这小子要不是极力压抑自己感情的话,他绝不会躲闪开自己的目光。

郝建平把一个包子夹到了常毅的碗里,自己也夹起了一个,说了一句:“我跟你一起回去。”

首节上一节400/55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