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1906 第101节

这倒并不是有人羡慕嫉妒恨,看段芝贵因为一个妓女而骤得高位心理失衡,而是段芝贵这档子事刚好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段芝贵是袁世凯的亲信,谋求高位也有袁世凯在背后支持,袁世凯的政敌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通过打击段芝贵从而将袁世凯拖下水。

以袁世凯为首的大官僚大买办集团鼓吹立宪,其实是假立宪,包藏野心,为朝中的立宪派所识破,双方争斗不休,只是袁世凯有庆亲王支持,所以能屹立不倒。

随着反清斗争的日益高涨,袁世凯野心一天天增长,他和另一汉族大臣张之洞一起,继康有为等人搞维新变法,鼓吹君主立宪。失败后,又一次捡起君主立宪的主张,朝廷迫于形势,终于决定推行宪政。

这次东北关外实行行省制度,总督是徐世昌;奉天巡抚是唐绍议;吉林巡抚是朱家宝;黑龙江巡抚主是段芝贵。这几个人可都是袁世凯的得力干将,心腹爪牙,以岑春煊为首的立宪派当然不会买账,只是找不到借口发难而已。

段芝贵这档子事被人捅出来,必定会经由有心人点拔,也不用大肆鼓吹,就能引起满清皇室,尤其是慈禧的警觉。

岑春煊等人也是盼着慈禧能够多加关注朝政,最好不用他们亲自赤膊上阵,而是由慈禧亲自来打击政敌,所以立宪派定然会咬住不放,将杨翠喜案捅上朝堂。

一下子要把矛头对准袁世凯是不可能的,于是资历平平,声望不足的段芝贵就成了首选目标。

奕劻、袁世凯等人弄权,属于新党的邮传部尚书岑春煊以及清流领袖军机大臣外务部尚书瞿鸿机等人极为不满,早就想弹劾他们,载振纳杨翠喜为妾这件事正给他们提供了抨击的把柄,也给了他们联手的机会。

段芝贵此时正好到了齐齐哈尔,以布政使署理黑龙江巡抚的名义召集各地官员与会。

李安生没有想到自己也在其列,窦固找到他的时候,他正在田埂上与韦明同商议这次开矿之事。

窦固这次跟着李安生南下,程德全的意思本来想等嫩江明年设府时为他谋一个府衙属官,但随着段芝贵的横插一手,此事只能作罢。

李安生颇过意不去,窦固倒是毫不在意,给他安心做起幕僚来。

当初商定投资的几家厂子跟垦殖园、马场都办了起来,韦明同、刘竣、梅宝聪等都联系了一干亲朋好友入了股,转眼也都有了些规模。

凭着这段时间与洋行以及天津、上海等地民族企业打的交道,汇聚起来,也让李安生隐隐能把握到这个时代工业的门道。

办铜矿与冶炼厂所需的银子不少,但三五十万两还是凑的出的,不说从老毛子那里搜刮来的还有剩余,就是前期在呼玛金厂以及垦殖园、黑龙江航运公司等产业上所得来的收益,也能够支撑,更何况墨尔根到漠河的道路即将要修通,到时也是一笔进帐。

李安生打算以目前的底子为根基,好好的打造一个财团出来,当然出手不会小家子气,铜矿也好冶炼厂也好,都不想小打小闹,机器设备都用淘汰技术。

铜矿跟煤矿都要开发,这两项东北都是能赚钱的,尤其是铜精矿与冶炼出来的铜材,在这个时代便是暴利。

大清虽然准许洋人开矿,但铜矿等贵重金属还是有管制的,顶多让洋人入些股,这事关国家命脉的关键朝廷倒是从来不马虎。

不过并不代表没有洋人打主意,这不,前几天老毛子便嗅着鼻子过来打探消息。

这回仍然是老对手库莱恩,这家伙手下的上阿穆尔采金公司便一直在打漠河金厂的主意,早先王飞雄与刘二癞等便是给他收买,这家伙也是远东矿物公司的股东之一,说起远东矿物公司,来头可不小,背后的股东全是沙俄在西伯利亚与远东的高官贵族,甚至还有圣彼得堡的背景。

沙俄对西伯利亚与远东这片广阔的土地所知甚少,只是以安置移民,种植土地为主,这片土地也一直承担着粮食产地的责任,并没有什么有效的开发,自然不清楚这片土地下面到底有多少宝贝。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俄罗斯人没有意识到这片土地的富庶,他们也很清楚这是块宝地,资源丰富到让人吃惊,可这些都是他们家里的,不去动它还是属于他们,而清国的资源矿藏就不一样了,在清国开采资源有廉价的劳动力有低贱的成本,而且转手还能够卖给清国,多么划算的买卖啊,只要前期投资,置办些机器,略加管理就好。

在这种心态下,沙俄当然不会去关注西伯利亚与远东土地下的资源,就连后市俄罗斯储量第一的乌多坎铜矿也要到几十年后才会发现,更别提几个震惊世界的大油田。

沙俄也缺铜,在远离欧洲的远东更加如此,当初日俄战争他们也吃了没铜的亏,使得子弹生产跟不上,让武器装备优于他们的**军队取得了胜利。

库莱恩这种一直将眼睛盯着东北的大富商一听到墨尔根有铜矿,立即就了心思,派人来打探,想要看看是否有利可图。

李安生手脚很快,早就办妥了各项手续,得到了开采权,并且向黑龙江民间招股。

从招股的规模以及韦明同与几家洋行接触来看,这次李安生是准备大干一场,不然谁会吃饱了撑着,大张旗鼓地筹股三十万两,写满了几张采购单。

库莱恩显然是精明到家的,立即猜到这个铜矿的规模不会小,而铜金伴生,也往往有其他贵金属,办铜矿是怎么都亏不了。

俄商派来的人拐弯抹角的表露了想要入股的意思,却被李安生一口回绝。

开玩笑,这么容易赚钱的机会怎么能让老毛子来占便宜。

可老毛子不会这么想,在他们眼里东北,哦不,现在是北半个东北,这片土地下的矿藏早晚都是俄罗斯的,要是他们不能入股,那么别人也休想办成。

这不,才没几天,就出现了由俄国五大洋行鲍苏夫、萨宝石、阜昌、斯塔塞夫、司杜根发起的抵制活动,声称不会向筹办中的嫩江多宝山铜业公司出售任何的机器设备,同时也向其他外国银行施压,不许向多宝山铜业公司提供贷款。

照道理,这送上门的生意老毛子不做,其他洋行会抢着做,但是东北不一样,这里是沙俄与**的势力范围,其他国家的资本进入这里都回受到排斥,要是地方**能力挺倒是还好,就怕地方官府经不起俄国的恫吓与威胁。

**就是吃了亏,这几年**对华贸易大部分是在东北,为了对抗沙俄的压制扶持了**,结果小**翅膀硬了要单飞,又将**抛在一旁,眼下东北被沙俄与**两家垄断,**资本受挫,对东北贸易持续萎缩。

想要进入东北参与开矿,除非是英法这样的与**、沙俄有协约的国家,还好商量些,**跟德国资本却要好好衡量一番。

卖机器设备当然可以,只是价钱上肯定不会便宜,库莱恩打的好主意,就是想要拼命挤占铜业公司的现金,让铜业公司不上不下,到最后出现周转问题,到时就只能向华俄道胜银行借贷。

自从得知程德全要被调走之后,李安生就将黑龙江农业银行中的官方资本抽离出来,让程德全成立了黑龙江官银号,只不过发行钞票的权利仍留在了黑龙江农业银行,或者说黑龙江工商银行。

春桃怀孕之后,李安生就打算让她不要太过劳累,除了韦镜心与丁小黑,他还让几个信得过的胭脂沟子弟逐渐打些下手。

韦镜心跟刘文凤负责黑龙江农业银行,而新近剥离出来的黑龙江工商银行由丁小黑跟梁文达打理,春桃则两边照看着。

至于黑龙江官银号,基本成了个空壳子,虽说段芝贵到任后会不会翻脸不认人,收回黑龙江工商银行的钞票发行权还是个未知数,但有黑龙江农业银行打下的底子在,要想不影响黑龙江的屯垦与开发,就要好好掂量掂量这么做的后果。

  ☆、第九十二章 段芝贵的野心

段芝贵到了齐齐哈尔之后,立即与程德全办了交接,巴不得马上行使他的权力。

要知道,他争取这个机会是多么的不容易,将来的前程也是一片光明。

他的恩主袁世凯是对他寄予厚望的,而他自己何尝没有一番自己的盘算?

袁世凯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之位已受到严重威胁,他开始希望能接掌东三省,是因为东北土地辽阔,离京甚远,可暂避政争。当初庆亲王奕劻原本亦内定袁世凯为东三省总督,不过慈禧却表示,东三省好比后门,北洋好比大门,袁世凯离开北洋,大门无人看守,徐世昌与袁世凯交好,去了仍与北洋一气,于是改任命徐世昌。

袁世凯虽未得东三省总督一席,而由徐世昌出任,但仍可视为袁氏北洋势力伸张於关外。

但对于段芝贵来说,意义却全不一样了。

要是袁世凯出任东三省总督,那么他就是袁世凯手中的一杆枪,指哪打哪,徐世昌则没有袁世凯那样的威望,只怕许多事情要仰赖他,地位就不一样,将来的前途也不一样。

对于北京城的报纸披露了他得官的丑闻,但他相信庆亲王与袁世凯有能力摆平此事,他的眼光反而着眼于当下,他很珍惜这次机会。

临行前,袁世凯反复交待他,要引进**资本开发黑龙江,最好是能提前做好与**资本合作修建铁路的准备。

日俄想要瓜分东北,利用外力,尤其是**的力量来抗衡两国的渗透,使袁世凯心中的东北基本国策。

收回漠河与瑷珲等地,李安生与林虎等人强势崛起,使得沙俄头痛万分,对黑龙江的控制力逐渐在削弱。

袁世凯不仅要试图将沙俄遏制在中东铁路沿线,还要用铁路来分割俄国的权益。

首节上一节101/59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