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1906 第288节

为此,他在奉天的时候,就拜托胖叮当替他物色了一根有了年代的紫檀木杖,精心制作了一根手杖。

摩根把玩着这根手杖,很是喜欢,看来,这个**官员还是花了些心思的,难道,他从一开始就不信任哈里曼?

所以,他需要认真的审视对方,看看这个年轻人肚子里卖的什么药。

“哈里曼与诺克斯先生,他们太过理想化,无法让我满意。我情愿现在就失败,也不想看到,经过一番努力之后,尝到失败的苦果。既浪费精力,又遭受挫折。”

摩根顿时来了兴趣,将手杖放在膝盖上,抽出雪茄点上,将雪茄盒推到李安生的面前,悠悠的说道:“年轻人,虽然你的英语并不熟练,但是用词精炼,很容易就让人明白。你的意思我是明白了,可是,能跟我讲讲吗?是什么导致你会这么想?真的会必然失败?”

他的确有兴趣,不然的话不会让他的银行热衷于参加对华投资以及铁路利权的争夺。

摩根的书房很庞大,似乎有回声在李安生的耳边,到处都是藏书柜,堆满了古朴的奠基,他甚至看到了许多的羊皮卷。

有一瞬间的恍惚,仿佛他面对的是一个年老的收藏夹,一位学者,他打开雪茄盒,学着摩根的样子,点燃了一根,很正宗的哈瓦那雪茄,而且还是最顶级的。

“在我看来,**资本进入**东北,是件好事,至少能够让日俄暂时缓和对东北的压榨。只是,不能操之过急。**有句古话,狗急了还要跳墙,更何况**这条恶狗。我认为,主要的阻力在于**,而不在沙俄。哈里曼先生认为沙俄能够拉拢分化,孤立**。这是大错特错的,日俄已经签订了瓜分**东北的密约,对于他们餐盘中的牛排,谁来切上一块,都是无法容忍的。沙俄是不能被分化出去的,如此一来,法国也会因为俄国人的态度而选择他们认为对的方向。至于德国,我认为他们是乐意积极的参与铁路修建的,但是除了表现他们与英法俄几国的对立,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在东北话语权上,根本的还是**,因为有英日同盟。英法俄日四国全部站在对立面,任凭谁都要蜕变三舍。”

摩根还是第一次看到有**人在他面前侃侃而谈,完全没有丝毫的怯场,没有一丁半点的投机取巧。

“那么,你选择来见我,难道是与如何解决各国的阻挠有关吗?”摩根向来是这种说话方式,直截了当。

“如果,能够让**被孤立起来呢?”

李安生平静的看着摩根的眼睛,认真的说道。

摩根越来越感觉到这个小家伙的有趣,抽了口雪茄,摸了摸手杖,说道:“如果真的能够让**被孤立,我想我的银行肯定愿意主导借款。问题是,我认为这是不太可能的。如果真像你所说的那样,我也同样对这条铁路能否修成都抱怀疑态度,别说是东北铁路中立化。看看这次要修的铁路,与**人的那条铁路是平行的,这直接损害他们的利益。在**没有足够强大的武力前,的确无法忽视**对此的强烈反应。”

摩根的口风已经很清楚,只要能够有明确的希望,他就愿意尝试推动借款的成功实现,有了借款就能有铁路,能有**资本的大举进入。

李安生深吸了一口气,说道:“其实这并不难实现,首先是要分化俄国。摩根先生,要是你是俄国人,而我允许你在默许锦齐铁路修筑的同时,让你修筑由张家口经库伦(今乌兰巴托)至恰克图的铁路,并且俄国资本能够入股锦齐铁路,那么,你愿意坐视**在那里阻挠吗?只要有足够的好处,总是能打动人心的。俄国要是不阻拦,法国也不成问题。而英国,除了保龄公司说服政府,也需要摩根先生这样的人物,才能够让英国保持不绝对偏向**的态度。”

所以,问题的关键就是,要说服清廷给俄罗斯在门g古境内修筑铁路的利权,同时也要让英国政府不偏袒,这就需要摩根去活动。

摩根开怀大笑,这个清国官员居然算计到了他的头上,他的确掌握着20多亿的英国债券,对英国也有一定的影响力,要是真的能够由摩根财团来主导借款,那么想必英国的态度会受到影响。

摩根又问道:“那么,为何要选择我呢?能够影响英国政府的人有很多,哈里曼同样也是一个。”

李安生打蛇随腿上,立马拍马屁道:“我只怕哈里曼先生再次的半途而废,而摩根先生则专心致志,很少有这样的传闻。”

是啊,哈里曼半途而废,当年两人的过节也是如此,中间自己搞砸了。

“可是,我这个人不好打交道啊,你们的那些官员恐怕会很尴尬的面对我,即便是确定合作,还是其他。我也听说过,如果有求于**,绝对不能好言好语地跟他们沟通。好说他们不理你,一定要盛气凌人,必要时还要拍桌子以出兵相威胁。这样他们就害怕听从了。这些话都是从驻华公使领事嘴里说出来的,经常说**人怯懦,应该对他们厉害点。这样一来,你不是会很难做啊。”

“不不不,摩根先生,我没这样的意思。这条铁路无比重要,必须要一个能够善始善终的人物来主导此事,哈里曼先生的nv婿司戴德似乎与银行团之间也有一些隔阂。他们的条件有些苛刻,却不知道,能够先修成铁路,避开阻力,然后让**资本大举进入,才是最正确的。不够谨慎,不够仔细,不够完美。”

摩根斜着眼看着他,“哦?你的意思,是这条铁路应该完全的掌握在你们自己手中?借款方只是凭借资金上的获利,而不是从铁路利权上获利?”

[w w w ]

  ☆、第二百三十章 摩根的态度

第二百三十章 摩根的态度

其实司戴德代表哈里曼为锡良准备的草签合同并不苛刻,相比南满铁路,简直就是无比良善。

但是,李安生要的,还是要将这条铁路完全的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是的,贵国的吉祥银行已经同意,实在不行的话,由他们来提供大部分的借款,当然,德国资本也很乐意,加上我们自己筹措的,这条铁路当然能修的起来。要是哈里曼先生固执己见,那么我只好行此下策。”

摩根鼓掌大笑,“那位**资本界的新贵,的确手中有大把的美钞,他倒是胃口很大啊。这便是你的底牌吗?”

“是的,摩根先生,我不想因为**的急切,因为东北铁路中立化计划,而使得这条原本可以修成的铁路最终搁置。我们太需要这条铁路了,正如摩根先生一样。”

“哦,我很需要这条铁路?”

摩根已经开始盘算,由吉祥银行以及第一国民银行单独借款的话,他能得到什么。

代替哈里曼,凭借对东北铁路的借款,深入到东北,不仅是资本投资,还是铁路的继续修建,他都能得到他想要的。

“那么,你应该提供足够的铁路利权啊,先生。”

“会的,我们要是对俄国让步的话,肯定也会对你让步,前提便是,这条铁路必须要先确保能够修起来,而不是与东北铁路中立化计划捆绑起来。”

李安生一本正经的说道:“摩根先生,你知道吗?我们已经从各个渠道了解到了**准备采取的应对措施。他们的条件是:**参与锦齐铁路借款、雇用他们的工程司、购买材料、建筑工程、让他们参加管理。而参与的办法则要看英国的态度,还有俄国、法国的态度。还有,**政府似乎在讨论,有必要迫使我国政府从锦瑷铁路某车站间造一支路,接连南满洲铁路南端车站,这种接连之法以及锦瑷铁路应如何布置,都要跟**商谈,由他们同意。按照**的条件,则将使它借锦瑷铁路而把自己的势力伸入辽河以西及东三省北部地区(即乘机伸入俄国的势力范围),使锦瑷铁路成为南满铁路的辅助线而为其服务,使南满铁路经由那条接连锦瑷铁路的支路而获得通往门g族聚居的大道,并且使葫芦岛不能挥其预定的作用。总之,使锦瑷铁路由原议的对抗**势力、不利于**一变而为大有利于**,从而巧妙地改变锦瑷铁路的性质和意义。”

这些话很有分量,使得摩根脸上的表情很精彩,李安生很清楚摩根对东北铁路计划是下了功夫,他说的对方一听就明白。

摩根果然沉思了半晌,缓缓的说道:“如此一来,即便这条铁路修成,也很难让**资本顺利的进入东北啊。他们想的太简单了,还想着要购买南满铁路。**的这种应对,明显能看出他们的态度,呵呵,他们的态度很坚决啊。”

果然是一代传奇人物,立即看到了问题的核心,本质。

看样子,**真的会下定决心来干预这条铁路,让他们如愿,就没有修建这条铁路的必要。

哈里曼果然有可能会遭受挫折。

那么,抛开哈里曼计划,先将锦齐铁路修成,对东北**显然是极为重要的,对他摩根呢?他凭什么要支持李安生,主导银行团的借款,不惜与哈里曼对立?

据他所知,塔夫脱的计划也是与哈里曼计划有所却别的。

哈里曼计划立足于分开俄、日两国,先后收买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而正在商讨中的“诺克斯计划”——也就是“满洲铁路中立化案”,则直接置日、俄于不顾,并摆出与日、俄竞争到底的强硬姿态。

这是塔夫脱适应**资本的要求并依靠其力量而展开的一项重大国际外jiao,也是摩根在暗中推动的。

摩根哪里想到,还没有出炉的“诺克斯计划”其实已经在李安生的脑子里,并且连锡良也在针对这个法案在做应对之法,他刚开始想不明白,为何李安生会同时撇开诺克斯与哈里曼来见他,难道是对哈里曼计划不满并且对**政府的强硬姿态有所警觉?

摩根很清楚接下来的步骤,就是you使李安生签订锦齐铁路借款草签合同,然后凭借这个合同拉拢英德,威胁日俄,进一步推出“诺克斯计划”。

可是,李安生不按牌理出牌,并没有表现出急切渴望,愿意牺牲些铁路利权也要将铁路修成的姿态,也没有很热切的回应哈里曼计划,更没有使诺克斯的试探得逞。

这是怎么回事?

难道是吉祥银行?不不,诺克斯的计划只有寥寥几个核心人物知道,根本不可能泄露。

摩根本身其实也赞同“诺克斯计划”的第二个方案,对于塔夫脱政府的激进,他也颇为不满。

“诺克斯计划”包括两个方案。这两个方案的目的相同,都在于促成东三省铁路的中立化,只是步骤不同。

首节上一节288/59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