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1906 第347节

而且,打输了更加悲惨。

其实中国现在跟日本交手,胜负还是在未知数,但是日本的军工体系远胜中国,打起来还是很艰苦,说不定打输的几率要大些。

这才导致朝廷的几次对日交涉都是以妥协让步结束,不是怕了对方,而是自己硬不起来。

“哦,对了,立即组织技术团队,准备仿造1200吨的水压机,积累经验,将来咱们也要有万吨水压机。现在这玩意只有美国与德国有,要是我们能在这上头迎头赶上,将来受益无穷。将来的战争,火炮的口径与身管都是越来越惊人,不仅要求有大型水压机,还要有更加精密与功能强大的机床。大型机械以及大型零件都离不开这两样。”

李安生并不打算裁汰工人,出了极个别的关系户要清理出去,基本上绝大多数的工人与技师都能够留下来。

真正要清除出去的是那些官员与职员,起码有八成是关系户,吃闲饭的,这样的人不赶走,简直没天理,光是他们的薪酬就有每年数十万两银子,这笔开支又能省出来。

制造局的工人们立即开动起来,拆除旧设备,到码头仓库搬运新设备,尤其是那台3500吨水压机。

他们都惊呆了,居然还有如此震撼人心的好东西。

这绝对是好东西,外国对大型水压机都是封锁的,李安生居然能够搞到手,实在是神通广大。

许多对制造局有感情想要有一番作为的官员与工人们都欢欣鼓舞,这位巡抚大人手段是残忍了些,但是,他们也清楚制造局的积弊,也清楚想要让制造局重新充满活力,破而后立,这是必须的。

在这些人的带头下,工人们的积极性给鼓舞了起来,李安生并没有裁汰他们,而是提出了扩张的计划。

他们都清楚,要是卖力工作的话,不仅不会被扫地出门,而且还会有提高薪酬的机会,只要制造局能扩张,他们就有机会,尤其是那些怀才不遇的人。

巡抚大人提出了多么宏大的目标,将来要造万吨水压机,这意味着,将来江南制造局很有可能会走向真正的现代军工,跟列强的兵工厂一样。

新式步枪,将来还有性能不输给欧美的巨炮,还有各种各样的新式武器。

张士衡本来在怀疑李安生的计划是不是大而不当,当他看到李安生订购的大型水压机之后,他开始有些相信,李安生的手段。

他就跟打了激血一样,忙前忙后,在完全没有掣肘的情况下,他似乎越干越有劲。

李经楚也跟他说起了李安生统合上海金融力量的宏大目标,还有那个震惊世界的远东第一大钢铁集团,他左思右想,决定死心塌地跟着李安生,干一番大事业。

[w w w b o o ]

  ☆、第二百七十三章 打造远东最大的兵工厂

第二百七十三章 打造远东最大的兵工厂

制造局的局势暂时稳定了下来,但是,人心依然难定。

如此疯狂残暴的巡抚大人,是不是值得跟随,朝廷会有如何决断,这些疑问都在他们的心头,除了卖力的干活,不敢再有其他心思。

不过,李安生并没有让他们失望,淘汰下来的产能以及部分旧机器,都实行了承包制,这些设备替制造局做些不重要的零件,以及切削、加工一些杂七杂八的部件,还是足够的。

这些xiao作坊都被承包给那些技能不强,胆子大的工人或者无心魂闲饭的官员,不用任何费用,自己组织人手。

先施行一年,到时再看上jiao多少承包费,反正他们的业务都由制造局提供,也不怕他们耍什么手段。

张士衡自己掏腰包买了些新机器,同样开了家xiao作坊,就在制造局内,专门给制造局加工一些大型螺丝螺帽,此举带动了制造局内的众人,纷纷出手承包。

他们知道自己的技能与能力,不足以在制造局呆下去,为了不被扫地出门,承包一年倒是不错的选择,至于李安生能不能继续当这个巡抚,他们也不关心,反正他们暂时也不需要为这个作坊投入更多。

就这样,制造局逐步的在实现轻装上阵,到时制造局的产能都能集中在新式步枪、马克沁重机枪以及火炮厂、火yao厂上头。

之前的步枪都jiao给6续分离出来的xiao工厂来制造,这些xiao工厂同样要承包出去,不过暂时还急不来。

李安生拨下了2oo两银子的官银,并且向吉祥银行借贷了3oo万两银子,总计5oo万两的投入,堪称大手笔。

这个消息很是振奋了制造局的上下职工,加上两江总督程德全拍来电报加以慰问,严厉斥责了德顺在内的一干制造局巨贪,他们也逐渐的开始相信,李安生倒不了。

更为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德顺等人在京城的家产照样被查封,他们后面的大人物连个屁都没有放。

据说御史们弹劾李安生的折子堆满了御前,足足有五六百份,但是中枢似乎视而不见,反而勒令其他制造局加以严查,严厉打击贪污**。

李安生将制造局的一百五十多位官员与职员清除出去,朝野上下虽然轰动,一片指责声音,却没有人敢向李安生施压。

就算他们想施压都没用,老子不鸟你。

李安生可没有亲亲戚戚在各地做官,需要这些大人物的照顾,根本就不用顾忌什么。

几名京中的满族大员倒是拍来电报,软硬兼施了一回,给李安生冷冷的回了封电报:xiao心让你们全家畏罪自杀。

畏罪自杀的内幕,这些人都清楚是怎么回事,虽然残暴了些,但不失为迅掌控制造局的好办法,在一切蛮力之前,所有阴谋诡计都是空话。

李安生如此直截了当,不给任何面子,如此狂妄,大清建立以来实属罕见。

有一位满族大员措辞强硬的将李安生在电报中训斥了一顿,第二天这位满族大员在京城的宅院就给人烧了,这位大人被吊在门口的大树上,浑身精光,下场很是凄惨,从此再也没有颜面公然出现在人前。

“跋扈,如此跋扈,要是在京城,那李二愣还得了?不是要将天给捅穿?”

庆亲王奕劻实在是怒不可遏,李安生的所作所为无不在触及他的底线,这个李二愣始终是他的心头之患,却又拿对方毫无办法。

朝堂之上,奕劻照样咆哮。

“长此以往,朝廷的颜面还要不要,就任凭他在那里1uan折腾?我看,将来李二愣迟早是大清的心腹大患。”

载沣摇了摇头,缓缓说道:“庆王稍安勿躁,依我看,用厚赏重誉来奖赏李安生,必定会使他更加用心为朝廷办事。他的跋扈,在我眼里倒是好事,就怕他有野心,处心积虑的隐藏尾啊。”

奕劻愣了愣,这倒是的确如此,李安生越是嚣张跋扈,越是说明他没有野心,要不然,除非是傻子才会不断的惹怒朝廷中枢。

“再怎么说,李安生也是勇于任事的人,肯干事还是好事情,就怕尸位素餐,可惜,如今官场上尸位素餐贪赃枉法的官员太多太多。”

载沣也算是几位王爷之中最具有正义心的,要比奕劻等人耿直的多。

大清的状况堪忧,让这位摄政王常常生出灰心丧气的心情,忧虑、焦躁,过去这些情绪很少出现在他的身上。

他踌躇满志,本来想大展拳脚一番,可是,不但有掣肘,更有自己信任的人不断出岔子,很是失望。

李安生只要不野心勃勃,他很愿意重用这样的人。

“钢铁厂进行改造,马上会有新设备进来,一年才几千吨钢,这怎么行?最起码要三万吨钢铁年产量才能够满足自身需求。”

为了节省成本,李安生决定自身改造,并且扶持周边企业,使得制造局在材料采购上尽量从国内购买。

黑龙江已经有十余座三百吨的氧气顶吹高炉,受限于运输以及矿山规模,李安生不得不作出了在奉天与上海同时兴办大型钢铁厂的决定。

首节上一节347/59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