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1906 第414节

上一章章节名错了,应该是第三百二十章,出现了两个三百一十九章,抱歉。要看书网 www1kAnsHucom

这次宋教仁来见李安生,还特意带了个人来,本来宋教仁侃侃而谈,那位仁兄站在后面也没有声响。

李安生看那厮矮矮胖胖,还黑黑的,不以为意,**党人奇形怪状的多了。

可是当李安生始终没有表态的时候,那个死胖子终于开口说话了。

“大人手中有实权,又有新军数镇,有程德全程公为臂助,东北也有根基,更何况,富商大贾大多倾慕于你,为何不登高一呼?**党人必定影从,将来大事可成,不妨由大人为中华首任民主总统。”

李安生见这胖子外表刚毅,宽肩膀,体格强健有力,大脸盘子上蓄着浓密的黑髭,说话铿锵,倒是多了几分好感。

这家伙穿着件衬衣,一件薄西装,据卫士讲,来的时候主动将口袋里的两只枪,以及靴筒里的一支匕首交了出来,以示无行刺之意,倒也是个磊落人物。

“非是我不愿登高一呼,非是我不愿同情**,实在是由天下一统到天下纷乱,谁能知道这其中要经历多少故事?如今还能将就,得过且过,乃是**无数官僚心中的共识。国家不能乱,一乱便有外敌趁虚而入。我不敢相信**党人有如此超强实力,能够将清廷短期覆灭。列强国家也无如此顺利之事,除非**。”

那名胖子正色道:“那只因这个缘由,我们**人便有一支忍耐么?皇族内阁都出来了,满人统治阶层的心思还不明白?不乱,哪里有治?破而后立,请大人三思。”

李安生只是暂时敷衍对方,他的心思不在**党人身上,而是在袁世凯身上。

他一直在仔细的思索如何破局,他的根基还浅,真要争,还争不过袁世凯,除非**党人支持。

但是他吃不准袁世凯是什么心思,很有可能,会刀兵相见,将东北也卷了进来,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要是袁世凯肯老实的当个总统,不起当皇帝的心思,他还能够支持袁世凯,建立稳固的****,要是老袁起了黑心,那就别怪他。

想来想去,要想让清廷迅速瓦解,**尽快回到正轨,不因乱世对**的发展造成影响,只能选择支持袁世凯。

**党人山头多,断然不肯铁了心的都追随他,他在**党人的心目中,地位还不是太高。

站在**党这边,他只能居于孙中山等人之下,这是没有办的事情。

李安生左思右想,说道:“既然如此,只要**党人保证一点,武昌起义成,要力保汉阳铁厂不失。可能做到?汉阳铁厂有我的股份,况且,事关民族工业大计,不能乱。”

此话一出,宋教仁与那胖子都是大惊失色,他们的确准备在两湖发动起义,地点就选在武昌,而且已经广为联络**同志知交好友。

李安生是如何得知此事?

难道**党人内部又有叛徒?将消息走漏?

既然李安生都知道此事,那么正在筹备**的**党人与新军将士不是危险的很?

宋教仁等人勃然变色,左顾右盼,生怕左右涌出刀斧手之类的桥段出现。要看书网 www1kAnsHucom

来的时候,他们已经是鼓足了勇气,须知他们面对的是满清大员,手握实权的铁血人物,虽然对方有同情**的名声,但是真实如何,谁能知道?

本来就是冒着生命危险的,宋教仁等人壮着胆子,强提起英雄气概,坦然而至,却是有些大意了。

李安生哈哈大笑,说道:“但请宽心,若是我有歹意,哪里要与你们在此见面。昨日黄兴先生到上海,我便可以将你们一网打尽。”

他此刻终于猜出了那名胖子的身份,却是**党人中地位仅次于孙中山实际威望比孙中山还要高的黄兴。

黄兴这才知道,李安生并没有恶意,放下心来,但是仍然是有些不安,自己的行踪居然尽数为对方掌握,看来对方在上海的确已经根基深厚。

李平书等人只服气李安生,认为将来江浙沪一带有李安生守护,始终不用担心会打乱,不是没有道理。

黄兴也是坦荡,抱了抱拳,算是见礼,慨然说道:“正是黄某,不想大人居然识得在下。我等的确准备于两湖发动起义,李大人不知是何看?“

“既然**党人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那么便放手施为。我只有一个原则,汉阳铁厂要交给民间资本独立运营。不能实施军管,无论是**党人还是清廷军队,都不得控制汉冶萍。清廷的官方资本原来多少,都尽数拍卖给民间资本家。若是**党人能起义成,掌控两湖大局,并且能够做到这一点,我便劝说程德全大人,在两江易帜,赞成**。到时双方可以联合北伐,也未尝不可。”

黄兴与宋教仁对望一眼,都流出了不敢置信色神色,但转瞬都被巨大的欢喜替代,无比的振奋心情冲击着他们的心灵,颤抖起来。

如果李安生真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定然能够成。

**党人拿下两湖,有首义之,李安生在两江发动,更是雷霆一击,南京与武汉两大重镇同时而下,为**力量所掌控,那么**形势大好。

整个北方说不定都会陷入大乱,到时顽固于清廷者,必定要掂量掂量,有没有足够的实力,抵挡**党人与李安生的联合。

“只是有一点要说在前头,我这个人喜欢将事情挑明了。我不希望**党人在武汉争权夺利,在**尚未成的时候便自毁长城。到时领导**的,必须是由我认同的人。黄先生,还有宋兄弟,都是可以的。至于其他人,则要看情况。”

李安生的意思很明显,最好是黄兴与宋教仁亲自执掌**党大权,不然的话,将来两方起了什么龌龊,只怕刀兵相见也不一定。

黄兴知道李安生在顾虑什么,生怕这次的武昌起义再次的走入过去失败的怪圈,暴露出**党人的种种缺陷与不足。

“我方才便说了,我等**党人只在乎推翻满清,建立一个民选政府,至于由谁来当总统当元首,与我无关。要看书网 www1K-aN-shUucoM。要是大事可成,我便第一个推李大人做第一任总统,那又何妨?”

黄兴此话慷慨激昂,言辞恳切,满含诚意,让李安生颇为震惊。

事实上,除了宋教仁与吴禄贞等人,这个时代还没有什么后世如雷贯耳的人物能够让他心生敬意,这黄兴,是又一个。

他一点一点的破灭了对后世所谓的**家们的美好印象,反而对程德全与锡良等这样的可敬之人愿意掏心挖肺,不是没有道理的。

可现在,他终于感到,黄兴在**党人以及新军之中威望颇高,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程德全大人对我有知遇之恩,我岂敢逾越。我看,两江大局由程德全大人掌控不是更好?程大人与徐绍桢相得,江苏与南京不会乱,还能弹压安徽与江西。还请黄先生收回言论,我并不敢当什么大总统,也要有德高望重之人出任才行。”

要是让程德全当大总统,他是举双手赞成的,只是,只怕没有**党人的支持,还竞争不过袁世凯。

但是,有了他的支持,程德全未必争不过孙中山。

就怕武昌那边不买账,让宁汉之间闹了矛盾,反而给袁世凯可趁。

于是,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早点赶黄兴与宋教仁到武昌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武汉起义在**党人的策划下,本来是有计划有步骤的,他们先组织各种**团体,然后在各新军内发展组织,吸收干部,最后且制定起义时的军事部署,比起以前各次起义,算是最有安排了。

怎知起义是成了,但却完全没有按照事前的计划进行,也就是说一切预定的计划还未开始就被清地方**全部破获。

正因为这次破获,才使得辛亥**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忽然发生,**轻易的成,却群龙无首,蓝天蔚一时来不及赶过来指导,黄兴等人又迟迟不至,这次让黎元洪篡取了**果实。

李安生自己就要当个篡夺**果实之人,哪里能够眼睁睁看着给黎元洪这等无名小辈来捡便宜——对于李安生来说黎元洪不过是个小角色而已。

当世英雄豪杰,他服气的能有几个?林虎、程德全、袁世凯、吴禄贞、锡良与宋教仁等寥寥数人而已。

如今要加上个黄兴,让黄兴来成为武汉与南京之间的枢纽,才能合力向北,逼迫清廷下台。

李安生与兴致勃勃的黄兴、宋教仁详细的商议起宁汉并举之事。

首节上一节414/59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