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1906 第465节

当年洪老六的父亲本在病中,得知了洪老六的“噩耗”,撒手西去,成为了洪老六最大的遗憾,消极避世的他故而在漠河那个地方消磨颓唐。

要不是李安生,他还真不知道会走到哪一步。

洪老六最为牵挂的便是洪家其余的叔伯兄弟,他也曾想过动用关系照顾他们,只是还是作罢,往事已矣,就都让它随风而去,从今往后,只有洪老六,没有洪定邦。

12年前的那场大案,许多人都还记得起,洪定邦的名头忽然间提起来,再加上有些人的解说,这才记起了当年的那段公案。

护送慈禧西窜的队伍,忽然间有一名国公一名辅国将军,以及十余名贵胄子弟死于民宅火场,也算是离奇之事,事故现场还有搏斗杀戮痕迹,也算是一桩未了的奇案。

洪定邦的往事忽然间给提了出来,也不在意,便将当年的原委讲了出来,这事压在他心头12年,也该让它大白于天下。

那些人是他杀的,这些贵胄子弟胡作非为祸害百姓,他才动了杀心,并且一股脑的杀光了那些无良子弟。

洪家是大族,为了避免身死族灭,他才选择了火遁。

多年前的一桩公案几乎已经无人记得,但是提起十二年前慈禧西窜时,还是有人能想起这桩奇事的,想不到却真的是洪定邦所作,而且隐姓埋名,有了今天的地步。

如今满清倒台,这事大白于天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洪定邦也算是好人有好报,如今给李安生尊奉着,又是警卫师师长,手中握有大权,让人艳羡不已。

洪老六向李纯抱拳说道:“李兄,承蒙照看亲族,感激不尽,今后但有用得到我洪老六的,但请招呼一声。”

李安生倒也对李纯当年伸出的援手颇为佩服,要知道,那个时候李纯地位卑微,只是因为与袁世凯的小妾杨氏为同乡,凭借着自己的能力,才平步青云,说来说去,还是要承老袁的情,但李纯的义举也很是不容易。

不过,李纯倒也要感激李安生,要是没有这次对俄作战,他才刚刚升任师长没多久,就能有机会领军长一职,实在是天上掉下馅饼。

李纯也不客气,直接跟洪老六干了三碗酒,拍着胸脯说道:“洪老弟这个朋友,我是交定了,说来说去,也是我与洪家有缘分。”

当年他倒是的确对洪定铭青眼有加,故而百般爱护,说来说去,倒真是与洪家有缘,如今与洪定邦有缘,可不就是攀上了一棵大树么。

谁都知道如今最有实力入主内阁的,便是这位李总司令,只是人家暂时还不愿意入阁罢了。

要是这位大人物真入了阁,那袁大总统的权柄可就要大受限制,恐怕两人都是怕起了罅隙,闹个不痛快,兵戎相见,这才省了这个心。

在场的许多人都羡慕起李纯来,升迁如此之迅速,如今又作为**军的干将,攀上了李安生的关系,将来前程远大。

李纯惟利是图,见风驶舵,为人精明干练,早就闻名于世,此时这副作态,还真让人不耻,当下与革命党人关系颇深的朱庆澜与程潜等人便有些轻视。

要知道,在袁世凯与李安生之间左右逢源,可不是那么简单的。

洪氏兄弟时隔十二年之后再次相见,场面很是温情,在座之人纷纷敬酒,表示慰问。

洪老六也决意重新光大洪家,将洪家尽可能的聚拢到东北来,只要李安生在一天,洪家便能够屹立不倒,过去的阴影再也无法加诸到他们身上。

当初清廷不倒,他也不想给李安生惹麻烦,此时李安生羽翼已成,自然不用再顾忌。

当晚也算尽心,宾主尽欢。

李安生让洪老六兄弟叙离别之情去,半夜找了蔡锷与蒋方震来商议军略。

蔡锷受宠若惊,本以为是召集主要将领,没想到却只是他与蒋方震两人。

这还是第一次与李安生打交道,过去有了李安生的点头,江南制造局也优先低价供应了一批军械给云南,欠了一个人情,这次正好当面致谢。

“英法在南边向来不安分,云南作为边防大省,也应该优先供给军械,****暂时还无力承担全国陆军经费,地方要承担大头,自然要靠各方携手。我前几年借了外债也要数倍扩大江南制造局产能,也是因为此事。我可不想看到**的军械在我国大行其道,既不能统一军械制式,又给小鬼子赚了一票去。”

江南制造局为了跟**人抢生意,不惜以微利供应各省军械,也算是一桩功德。

目前就**人跳腾的最厉害,到处都在推销**军械,要不然,李安生也不会无条件的大力扶持汉阳兵工厂,不惜大规模的扩建江南制造局,使得江南制造局的规模能够与维克斯这样的大公司相比。

要是没有了战争,没有了全国陆军大整编,只怕江南制造局这么个扩张法,立马就要破产。/要看书网 www1kanshucom/

  ☆、第三百五十九章 蔡锷之战略

目前**最大的兵工厂还是齐齐哈尔兵工厂与双鸭山兵工厂,在李安生的多年经营之下,规模相当庞大。要看书网 www1kAnsHucom

这是由于李安生早早的开发出了自主产权的“07”式步枪开始的,又打开了海外市场。

如今全国统一了制式步枪,便是结合了东北兵工厂与江南制造局大成的“辛亥”式步枪。

江南制造局在李安生接手前,只能年产步枪五千支,现在则扩大了十倍还不止,达到了年产“上海造”步枪七万支。

汉阳兵工厂在清廷倒台时,已经能够年产步枪三万支,而经过李安生的扶持,经过改造与整顿,目前与“上海造”步枪同一规格的新式“辛亥”式步枪,再次的达到了三万支的年产量,而且产能还在进一步的扩大,也是拜战争所赐。

目前上海也好,汉阳也好,还有东北的几家兵工厂,都已经统一的步枪的名称“辛亥”式,只是各个工厂制造的型号略有轻微不同而已。

这种最新式的步枪技术已经彻底成熟,完全的超过了当世任何一款步枪,成为了最为适合**人使用的步枪。

李安生的初步目标是全国各家兵工厂能够年产“辛亥”式二十万支,逐步的将轻重机枪,各种火炮的制造也提上来。

尤其是土耳其与南美数国都开始大规模列装“辛亥”式的外销型号之后,对于兵工厂的产能进一步提出了要求。

“这枪好用,实属难得,难以想象居然是我国自己设计制造。”

说起“辛亥”式这种集大成的步枪,蔡锷眉飞色舞,这是他见过的最好的步枪,甚至要胜于德国的98K。

**在自己设计制式步枪上头,走过了一段漫长的道路,而**后来居上,完成了一次军事壮举。

一款拥有自主产权并且能够大规模列装成为大国陆军制式装备的步枪,对于这个国家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蔡锷一直担心李安生是个野心勃勃的大军阀,但有三点,他还是肯定对方的,那就是在军事改革上,对民族工业的开明扶持,以及对列强的强硬态度。

一路上,他与蒋方震也在反复的探讨将来**的时局发展。

袁世凯日益倾向于集权,在民主开化方面不如李安生,但是李安生有时候也表现出了强势与独裁的一面,这让国内的民主势力有些犹疑。

但李安生总体还是在东北进行民主改革,发展经济,推进**的军事改革,对教育尤其重视,是个具有进步意义的强势人物。要看书网 www1kAnsHucom

相比于袁世凯,蔡锷更倾向于选择李安生,但是他还需要观察。

若是李安生野心勃勃,他还是倾向于推动黄兴站出来竞选总统,而不是选择学李安生,在湖北观望形势进展。

他也不知道李安生留下他是什么用意,就连蒋方震也有些局促。

这位强权人物短短的数年就迅速崛起,年轻的过分,在东北创下了无数奇迹,照道理应该是能够轻易招揽大批人才,但是无数人望而却步,因为东北的神秘莫测,东北的崛起太过诡异,完全突破了常理。

首节上一节465/59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