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 第2节

  忍一下辱骂,夏家也不可能真的弄死她……但夏晓兰不愿意忍,她有机会重生一次,为什么要活的如此憋屈?!

  没过多久,夏老太她们又进来。

  “老房子给你住,你要死还是活都和老夏家没干系!”

  夏晓兰得寸进尺又要带走安家的家什,夏老太拿这滚刀肉没办法,最终丢给她一小袋红薯:

  “快点滚!”

第3章 替你讨公道

  “您帮我提一下。”

  夏晓兰把袋子塞刘芬怀里,后者满脸都是泪:

  “晓兰,你怎么能出去……你爸回来咋办啊……”

  刘芬不知道事情怎么变成了这样,女儿虽然没有被刁难,却相当于被分出去单过。赶出家门,十几岁的闺女,以后要怎么活?她想叫夏晓兰认个错,又怕刺激到夏晓兰。

  “您和我一块去出去住,等我爸回来再说,我不会做饭,一个人要饿死的!”

  夏晓兰就没打算把刘芬单独撇下,等她走了,夏家人还不使劲欺负刘芬啊?她也吃定了刘芬会心软,态度强硬,要让刘芬和她一起走。

  夏家人也不拦刘芬,估计是要等夏晓兰她爸夏大军回来再收拾母女俩——连下暴雨,县里担心洪水把邻乡的河堤冲垮,在附近征集青壮,夏家男人们都去修河堤去了。

  刘芬本来就没主见,糊里糊涂就抱着红薯袋子跟着走。

  夏晓兰一脚踏出门又转身回来端走了装蒸鸡蛋的搪瓷杯,夏家小孙子早就盯着蒸鸡蛋咽口水,没想到被夏晓兰拿走,顿时哭闹不休。

  一屋子人,骂夏晓兰的,哄孩子的,闹成一团。

  一出门,清新的空气顿时铺面而来。

  没有雾霾,没有污染的天,从30年后回来的人才知道,干净的空气有多么珍贵,夏晓兰顿时精神一震。

  夏家大白天就闹了一出,不知有多少人家竖着耳朵听热闹。

  看见夏晓兰母女,那些人也不躲,正大光明对两人指指点点,当然,刘芬是被忽略的,他们主要是说夏晓兰:

  “被家里赶出来了?”

  “呸,活该,连姐夫都不放过!”

  “还和邻村的二流子光溜溜在草垛子滚成一团,夏家这脸丢大了……”

  “都姓夏,她姐就考上大学了,看她浪的。”

  “夏大军回来肯定要往死里打的。”

  “打也打过,骂也骂过,她就是死性不改……你看她走个路,屁股扭的……”

  夏晓兰真想把这些长舌的村妇都打一顿,她那是扭屁股吗,是特么的饿的没力气!这些八婆破坏了清新空气带来的好心情,夏晓兰打量四周的环境——田园风光好?那也是物质生活富裕了才有心情欣赏。

  83年的农村也就受到“乡土文学”文人们的赞美了。

  打眼望去,泥土房多,红砖房都寥寥无几,矮矮的房屋,泥砖墙用白色石灰刷过,还用红漆写着10年前的标语。

  不北不南,被困在祖国腹地的省份,改革开放的春风吹不到的,偏远的大河村。

  能挣脱这环境的,唯有读书。

  夏晓兰堂姐走的路是正确的,夏子毓是建国起到恢复高考后的30多年里,大河村唯一的大学生。可想而知,如果夏晓兰不是换了芯子,从夏子毓考上大学起,夏晓兰的人生和对方已经是天差地别的巨大沟壑!

  哪怕她被夏子毓坑了,又能咋样?

  一个是80年代女大学生,前途似锦,难怪全家都把她看成是金凤凰;一个毁了名声,没有一技之长,将来只能嫁鳏夫或老光棍,半点都帮不到家里的村妇。

  云和泥的差别。

  也难怪夏家人势利现实……人之常情罢了。

  为了利益,夏家人会统一站到夏子毓那边,‘夏晓兰’真是到死都没明白,明明是你来我往就差捅破窗户纸的男女交往,也是她鼓励那个男人去参加高考的。

  她还低头向堂姐夏子毓借了书给男人苦读,亲自送他去县里考试。

  考完了也没有发现异样,怎么录取通知书到了后,他却成了夏子毓正式公开的对象?

  是因为她配不上王建华?

  选择堂姐从长远上来看是正确的,大学生配大学生,天造地设的一对。

  可你们临走之前,为什么还要踩‘夏晓兰’一脚?

  害死人的流言是怎么传遍了四里八乡的,‘夏晓兰’去找王建华求证,却发现只有夏子毓在王建华的屋里,夏子毓比‘夏晓兰’会讲道理,不软不硬的几句话,就让‘夏晓兰’转身就走。

  路上碰到了隔壁村的二流子,这人之前就纠缠过‘夏晓兰’,这次更是大胆,直接扯坏了‘夏晓兰’的袖子……王建华和夏子毓一起出现,王建华似乎对‘夏晓兰’很失望,不仅没有听‘夏晓兰’的辩解,还直接牵起了夏子毓的手。

  流言是隔壁村的二流子放出去的吗?今年可是严打年,分分钟能送二流子去枪毙!

  没关系,她既然重生在了这具同名同姓的身体上,‘夏晓兰’没弄明白的事,她会弄明白,并且替原主讨个公道。

  河滩旁,破烂的老屋出现在视野中。

  篱笆门歪歪倒倒,门上连锁都没有一个,墙和屋顶都有洞,刘芬抱着怀里的红薯,茫然无措。

  这根本不是能遮风避雨的地方。

  “晓兰,你听妈的劝——”

  夏晓兰捂住脑袋,“妈,我伤口又疼了!”

  她叫的越来越顺口,刘芬果然转移了注意力,“伤口裂了?让妈看看。”

  门上没锁,屋子里乱糟糟的,床只剩下架子,刘芬让夏晓兰赶紧把蒸鸡蛋吃了。鸡蛋凉了有腥气,夏晓兰也不愿意吃独食,只吃了一半就说自己饱了:

  “剩下的您吃,放明天就坏了。”

  刘芬捧着搪瓷缸,心情复杂。这种事从来没有发生过,她女儿撞坏了头,好像懂得心疼人了。

  刘芬既欣慰,又愁苦:

  “你爸过两天就回来了。”

  提起丈夫,刘芬不禁缩了缩肩,骨子里就害怕。

第4章 同姓不同命!

  夏晓兰的亲爹夏大军,是个能动手绝不动嘴的浑人。

  抢水渠,争田地,夏大军身强力壮,就是老夏家指哪儿打哪儿的一杆好枪。

  夏晓兰想,夏大军快大头没脑子,只顾大家庭不管小家,果然是个大大的棒槌。夏家三兄弟,夏大军排第二,是兄弟里唯一没生出个儿子的。夏大军觉得自己没儿子抬不起头,时常对刘芬骂骂咧咧,喝了酒还会动手。

  就是夏晓兰这个亲女儿,在他眼里也是个赔钱货。

  别怪夏大军对夏晓兰没有“奇货可居”的野望,时代的审美是有局限性的,夏晓兰长得是好看,可狐媚的长相只讨年轻后生喜欢,后生家的长辈却不喜欢夏晓兰的样儿,一看就是不安于室的,娶进门搅的全家不安生。

  相反,夏晓兰的堂姐夏子毓,一张鹅蛋脸,浓眉大眼睛,看上去就大气端庄,谁不说是好姑娘的长相?

  夏晓兰是个草包,夏子毓小时候也不是特别聪明,念完初中却陡然开窍了,成绩越来越好,今年竟真的考上了京城的大学——老夏家养出了一只金凤凰,夏大军嫌弃亲生女儿,却对侄女很疼爱。

  夏家青壮跑去修河堤,也是要给夏子毓赚生活费……夏子毓是带着夏家人凑出的500多块去京城的,夏家人怕她在京城花销大,全家人都像老黄牛一样埋头苦干供养夏子毓这个大学生。

  夏晓兰就惨了,撞了柱子连医院都没去,让卫生站的赤脚医生随便裹了裹伤口。

  这可真是同姓不同命。

  想到原主,夏总就想叹气。

  她那个品学兼优的堂姐很难缠啊,乡下人没见识不懂,夏总却知道这个年代上大学是不要学费的,国家反而还会给每个大学生按月发生活补助,这钱解决个人生活没问题……83年带着500块去上学,绝对是白富美的待遇了。

  夏子毓享受白富美的待遇,夏晓兰没意见。

  但刚才瞧见一群夏家人,没哪个像刘芬这么瘦,扔锅里都榨不出二两油水,偏偏夏子毓的亲妈,也穿着补丁衣服,脸色却很红润,手也不像刘芳这样枯瘦如柴满是小裂口。

  被压榨的最厉害的,就是夏晓兰家了。

  夏大军心甘情愿当老黄牛,夏晓兰却替刘芬不服气。

  “我爸回来了,看他怎么选吧,要侄女还是要女儿。”

  夏晓兰撞柱的事儿,也不知道夏大军听到消息没有,这人干完活儿总要回来的,夏晓兰决定给原主父亲一次机会。

  刘芬听着不对劲,怕夏晓兰和她爸对着干:“你爸当然是疼你的,你堂姐那是……”

  夏晓兰笑笑,刘芬自己说着说着就没了底气。

  疼侄子比疼女儿多的,农村经常有。但疼侄女胜过亲女儿的,刘芬自己都没见过。夏大军是真不喜欢晓兰,因为生夏晓兰让刘芬伤了身体不能继续生,夏大军就怪在了女儿身上。

  母女俩陷入了沉默。

  夏晓兰看了看这破屋子,“我去捡点柴回来。”

  她想顺便观察下大河村,看看能从哪里弄点钱,兜里没钱就没底气,再好的计划也实施不了。

  大河村很穷。

  当然,83年全国就没两个不穷的村。

  贫穷是地理环境和历史遗留下来的根深蒂固,也是时代的局限,从土里刨食,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

  夕阳西下,河边有几个妇女在洗衣服。

  大河村顾名思义,一条大河从村边流经,要说资源,按理说河里的鱼属于无主之物,捞起来就能去卖钱,村里人不是不敢去城里卖鱼……鱼是天生天养的,这河段却属于村里的,是村民的集体财产,偶尔抓几条鱼上来解解馋可以,拿去卖就不行。

  夏晓兰对于偷偷抓鱼去卖没心理压力,她和刘芬唯一的家当就是那20斤红薯,都要饿死了讲什么道德洁癖?

  可惜她没有工具,也不具备徒手抓鱼的技巧。

  河两岸长满杆粗株高的白花苇,要是5月份,夏晓兰或许还能捋一点芦苇叶卖给城里人包粽子,现在端午早过了,这东西不是人民群众迫切需要的,赚点辛苦钱都不行。

  编席子,编背筐去卖?

  在原主的记忆里,大河村的人会这手艺的不少,农闲时家家户户都会编点草席和背篓之类的。在农村肯定卖不上价,在城里这些东西也缺少竞争力,这年头大家对民俗工艺品没兴趣,城里人渴求的是肉、蛋、奶等农畜产品。

  夏晓兰望着河水出神,难道她都坐到了大企业高管,还能在83年饿死?如果要脱离夏家,她必须具备养活自己和刘芬的能力,在20斤红薯吃完前,她要弄到一笔起步资金。

  乡下是不行了,她得去城里寻找机会。

  货物的流通才能带来利益,农村人又没有油水,除了火柴、肥皂、化肥等工业品,83年的农村人完全可以自给自足……河边几个妇女对夏晓兰指指点点。

  夏晓兰一边考虑着谋生大计,一边捡着河边的干树枝,哪有空搭理那些长舌妇。她不想浪费体力和人争吵,就多走了几步到了牛棚旁边的芦苇滩,这些臭气熏天,割芦苇杆的村民都不愿意来。

  夏晓兰走得深了几步,两只野鸭子从芦苇丛里飞出来。

  又是扇翅膀,又是嘎嘎叫,好像在引着夏晓兰去追它们。夏晓兰眼睛一亮,她怎么会被两只野鸭骗过,这是声东击西!

  果然,她仔细在芦苇丛里搜寻,发现了很隐蔽的鸭子窝。

  软草做的窝里,青壳儿鸭蛋挤成一堆。签过上亿合同的夏总,对着一窝野鸭蛋傻笑,拿起了挨个儿对着光照照,都是没有半孵化的新鲜蛋。

  一共有12个!

  话说的没错,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她靠着这片河滩上的芦苇,一定能在83年活下去。忍住继续扫荡芦苇地的冲动 ,她把12个野鸭蛋兜着,抱着一堆干柴回了老破屋。

  “妈,我们烤红薯吃吧?”

首节上一节2/143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