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 第380节

  西单一家,秀水街后来又开一家。

  两家店装修加起来都花了10万,尾款还有4万没付……这还是刘勇没赚钱的情况下。要是照原样给别人做预算,两家店加起来报价要超过12万华币。

  “luna”的钱刘勇就要赚了,夏晓兰让他留足了利润点,打个折扣就行,个个都不赚钱,刘勇岂不是白忙活。

  李凤梅的坚持,夏晓兰最终退让,选择不付尾款。

  家里带这么多现金不可能,把钱都存到银行去,在商都买了年货就要会七井村去。路过安庆县城时候,夏晓兰有半年没回来,顺便去县一中给孙校长拜了早年。

  孙校长等她好久,看见夏晓兰第一件事就说图书:

  “你咋捐了这么多书?”

  全是崭新的,新华书店直接送来的书,一本旧书都没有。孙校长看着书单总价,一直惦记着这事儿。学校的图书馆修好了,书还暂时没放进去,就等着夏晓兰亲自解释。

  “这不做生意赚到点钱,就买了点书……校长,我现在真不穷了,给母校捐点书不算啥,谢谢您和老师们对我的照顾,我在一中没上几天课,但我永远是一中的学生。”

  夏晓兰就忘不了夏家人撒泼时,那么多老师和学生站出来声援她。

  她对县一中是有归宿感的,就说孙校长的“势利”,也势利的很可爱,是为了县一中教学发展的势利,就是发自内心喜欢好学生。

  夏晓兰是说真心话,孙校长听到耳朵里觉得好煽情。

  啊,他又想哭啊,老汪又不在,他可不能一个人干丢人事。

  为了避免自己情绪激动,孙校长反复叮嘱夏晓兰以后要量力花钱,说啥对母校的感情不仅能用物质来表现,问夏晓兰能不能来学校演讲下……那得等开学后,夏晓兰哪有那个美国时间。

  “校长,您看我现在就是华清一个普通的学生,还没取得什么成就,演讲的事以后再说?”

  夏晓兰的大学生活也算多姿多彩,她不愿意讲,孙校长颇为遗憾,只有自己抓着夏晓兰问,等面对县一中师生时,孙校长又有了新的谈资。

  在县一中耽误了点时间,等夏晓兰一行人回到七井村时,已经是傍晚。

  刘勇瞧着夏晓兰家盖得新房子,心里痒痒,觉得自己家也可以照着盖一个,李凤梅没同意:“一年到头,就春节时回来几天,盖个房子空着干啥?”

  在京城也买了院子,李凤梅不是特别想显摆了,以前是想证明给那些人看,她家日子会变好,她挑的男人也不差!

  现在真过好了,李凤梅觉得没较劲儿的必要。

  大家都没啥钱,就她家炫富,李凤梅心里不踏实。

  夏晓兰竖起大拇指:“舅妈说的是正理,闷声发大财才对。”

  和乡里乡亲的日子比起来,夏晓兰母女和刘勇一家的生活已经很优渥,去年回乡刘勇就小小炫耀过,在没有更大的本事,能帮助全村人致富前,夏晓兰认为有必要低调。

  回家就是大扫除,左邻右舍都来帮忙,两家的屋子都很快打扫出来,瞧见陈大嫂,夏晓兰才问了句:“婶子,咋没看见陈庆哥?”

  “婶子还想问问你呢,陈庆在京城是咋回事,大学生忙的都不回来过年,他拍电报来说寒假要跟着老师搞什么活动,这孩子真是……”

  陈大嫂抱怨了一大通,夏晓兰觉得陈庆真是太拼了,说起来居然有半年没和陈庆打照面了,连去对外经贸大学考试都没碰见,真是各种不巧。

  陈大嫂一双眼睛不停往屋里瞅,“你妈呢?婶子先和你说一声,这个年肯定有要上门来给你妈做媒的,你妈要再婚,你同意不?”

第706章 春节不宁(1更)

  陈大嫂这话问的稀罕。

  别管是离婚还是丧夫,老话都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拦不住,给刘芬做媒不必问夏晓兰的意见——华国的传统从来是孩子的婚姻要听父母意见,没见反着来的。

  但现在跑步进入新时代了,传统也该变一变啦,夏晓兰家情况和别人不一样,谁叫她是高考状元,这个女儿就相当于别人家的儿子,陈大嫂肯定要和夏晓兰提前通一通气。

  村里人都以为夏晓兰家的新房子是靠刘勇帮扶修的。

  夏晓兰这个高考状元,只怕还要等几年才有出息,这样一来,她们觉得夏晓兰能做家里一半的主。

  夏晓兰本人是想当支持刘芬再婚的。

  也不局限于城里人还是乡下人,有没有钱无所谓,要图人品好,对刘芬好。

  陈大嫂的问话,夏晓兰还没点头呢,李凤梅听到动静跑过来:“嫂子,你咋和晓兰说这些!走,我们屋里说话去。”

  李凤梅大概知道夏晓兰是咋想的,没给夏晓兰有机会回答。

  李凤梅觉得外甥女虽然在农村长大,好像不太了解农村的环境,就说村子里有达叔压着,明面上比较团结,没啥大矛盾,那私底下的计较也不少。夏晓兰要是敢说条件无所谓,明天就有很多人把各种歪瓜裂枣的男人往家里带!

  小姑子条件咋样,外人不晓得李凤梅却很清楚。

  都离过一次婚,要不就别找,要找就找个好的,找一个不合适的,刘芬还不如继续守着女儿过,母女俩不缺钱不缺房,日子过得可舒坦了——真要在乡下找一个还挺麻烦,过完年刘芬要去京城开店,在京城也是有房子的,以后顶多一年回一次老家,还把相亲的男人带去京城?

  带一个去,万一对方是丧偶的,除了没老婆,还上有老下有小,拖家带口去京城?

  别逗了,这才是给夏晓兰添麻烦。

  李凤梅把陈大嫂拽进屋里去,说了半天话陈大嫂才出来,夏晓兰留她吃晚饭都不肯。夏晓兰觉得陈大嫂的脸色不太好,“陈婶娘是咋回事?”

  “没啥事儿啊!”

  李凤梅一脸无辜。

  刘芬这个老黄牛回老家也闲不住到处收拾,一点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于奶奶放下饭碗啧啧两声,“大过年的,跑别人家里掉脸子,不愧是村长家的媳妇。”

  过年都是高高兴兴的,于奶奶就觉得陈大嫂有毛病。她听说陈村长帮了夏晓兰和刘芬不少,夏晓兰最记情的一个人,只怕别人帮她三分,她会还七分,绝不会让村长家吃亏。

  如果是这样,陈大嫂就挺不知道好歹的,敢情给刘芬说亲事,在李凤梅那里被拒绝了,还掉脸子啊?

  今天收拾屋子就够累的,刘勇家也没开火,一墙之隔,全在夏晓兰家吃饭。

  刘勇端着碗左右看看,好像大家都知道发生了啥事儿,只有他和阿芬不晓得呢!

  “都吃饭,吃完了说。”

  肉是从城里带回来的,土豆萝卜这样的蔬菜是左邻右舍送的。

  刘勇准备明天去县城转一圈,年货还不太够,安庆县不知道还能不能买到肉,要不行只能在村里买点鸡鸭鹅等家禽对付着。

  “不是还有汤叔叔送的海鲜干货吗?过年吃那个也行。”

  也对,还有汤市长送的干货,到了商都夏晓兰就把东西分成两份了。李凤梅为难:“我不会做那些东西……”

  刘芬也不会做。

  豫南是中原地区,本来也不产海鲜,乡下的农民对海鲜的唯一认知就是“海带”,要不是跟着夏晓兰进城生活,谁都没吃过海鲜。

  吃过也没用,会吃不会做,特别是干货,她们不知道怎么泡发处理。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幸好还有于奶奶在,水里游的,天上飞的,地上跑的,于奶奶没吃过的大概不多。

  “这干鲍还行,现在先用干净水泡着,一天换两次水,到了除夕晚上差不多能用了。”

  鲍鱼怎么做,海参怎么做,于奶奶都能说得头头是道。

  夏晓兰就不行了,让她尝味道还差不多。

  吃饭完,把干货泡上,一家人就能坐下来围着火炉闲聊。从省城到乡下,折腾了半天,刘子涛年纪小吃了饭就睡觉去了,醒着的人都能听李凤梅说的话题,她张口就直截了当:

  “阿芬,今天陈大嫂是来做媒的,你想过自己以后要找个啥样的男人不?”

  刘芬毫无心理准备,一下就被李凤梅给问的愣住了。

  找男人?

  她为啥要找男人,晓兰到哪里,她跟到哪里。她不像以前那样没用,现在能帮晓兰的忙,开店啥的她也在学。以后晓兰结婚生子,她在身边才能照顾着,刘芬从来没想过要和女儿长久分开。

  再婚,那就是嫁到了别的男人家。

  那还咋照顾她闺女!

  “大嫂,我、我没准备再找……”

  她有点惊慌,怕晓兰乱想,扭头却见夏晓兰眼神澄清,笑着看她。刘芬慌张的心一下子平复了,她知道晓兰不会嫌她是累赘,就算她不打算再嫁,也还有闺女能依靠。

  刘勇也觉得,找不找男人啥的,不是个事儿。

  “陈大嫂没事儿做啥媒。”

  刘勇嘀咕,这乡下有啥好对象,再找个夏大军那样的,简直能气死。别说他外甥女厉害,小妹阿芬也比从前能干,就算这母女俩生活有困难,刘勇也能帮忙。

  要不是阿芬自己乐意嫁人,刘勇是支持刘芬一个人过的。

  全家人的想法算是达成了一致,陈大嫂来说亲的男人是啥条件,李凤梅都没说。既然刘芬现在没那个想法,拒绝陈大嫂就行了。

  晚上睡觉前,于奶奶拉住夏晓兰:

  “陈村长的儿媳是个打前哨的,她说的亲事你们不喜欢,不晓得还有多少人要上门。”

  夏晓兰听得无语,“说我妈还不想再婚都不行?”

  这回乡过个年还不安生,夏晓兰希望于奶奶说的情况千万不要有。第二天一早,她就知道自己错了,姜还是老的辣,从吃早饭起,就有人来了。

  夏晓兰还在和刘芬说大河村看牛棚的老王头,人人都鄙视母女俩的时候,老王头借了电筒给她们去芦苇荡找野鸭蛋。现在母女俩经济宽裕,趁着过年给老王头送点米面油粮过去。

  “阿芬,你在家呢?”

  夏晓兰不太认识说话的女人,听见刘芬叫嫂子,她就只叫婶娘准没错。

  就是这婶娘说的话,有点不太中听。

第707章 我家不是垃圾站(2更)

  这女人是来做媒的。

  她笑眯眯的把刘芬扯到屋里,摆明了不让夏晓兰听。

  还神秘兮兮关上了门,搞得夏晓兰很无语。

  于奶奶就不怕对付这样的人,穿着厚棉衣,守着炉子一边烧水泡茶喝,一边剥瓜子吃,还拉夏晓兰坐下一起听。

  听了半天,只听见什么“弟弟”和“孩子”之类的,夏晓兰讪讪而笑:“修房子时,做了点隔音处理。”

  于奶奶瞪了她一眼,难怪她偷听失败。

  于奶奶也不做无用功了,把瓜子壳清理干净,揣着手回房听收音机去了。刘勇家之前买的彩电笨重,总不能过年回村住几天还把彩电给搬回来,那才是真的显摆。但带俩收音机回来还是行的,不用安装天线,随时随地都能听。

  李凤梅在家做了炸丸子,端着碗来给夏晓兰尝。

  “你站在门口干啥,天怪冷的。”

  夏晓兰指了指屋里,“陈婶娘不是唯一的。”

  这是又来一个说亲事的?

  陈大嫂昨天说的那人,李凤梅都瞧不上对方的条件,今天来说的多半也没谱。

  她性格比较泼辣,也很舍得下面子,把一碗炸丸子交给夏晓兰,推门就进去。

  “阿芬,有啥话大白天要关着门说?”

  听见嫂子的声音,刘芬松了口气。这人一开口,刘芬就拒绝了,说自己不打算再婚,对方就像听不懂一样,没把刘芬的拒绝当回事。

  “你还年轻,咋可能不嫁?”

  语气里隐隐有妒意。

  刘芬和刚离婚回娘家那会儿比,是模样大变,那时候不到40岁却很显老。现在年龄还长了快2岁,偏偏越活越年轻。农村妇女比较操劳,顶着日头都要下地干活,顶多带个草帽,防晒和保养她们都没那概念,当然也没条件保养,所以也不仅是当初的刘芬显老,农村里普遍都是这情况。

首节上一节380/143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