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镇抚司探案那些年 第200节

见齐平连椅子都拉出来低头观察过了,才终于忍不住道:

“有发现吗?”

齐平吐气:

“有。我现在越发坚定自己的判断了,这个郑怀恩,也许在很久前,就已经察觉到危险了。”

喵喵喵?

洪娇娇脸上写满了问号,心说你到底怎么得出结论的?

就凭这些看起来毫无特殊的物件?

齐平笑了下,看着女锦衣英姿容颜,说道:

“不懂?”

洪娇娇不想承认,但没法子,不情不愿“恩”了声。

齐平深深吐了口气,眼神认真道:

“这就是教给你的第二课,细节。很多细节可以帮助我们绘制出嫌犯的‘人格画像’。”

人格画像?

这是女锦衣没听过的。

齐平耐心地指着椅子的几个地方:“你看,这里是什么?”

洪娇娇:“木头啊。”

“……”齐平无语了几秒,才说:

“是磨损,这张椅子的部分区域,有很明显的磨损痕迹,从部位看,可以推断出,椅子的主人经常性久坐。”

洪娇娇道:“这有什么奇怪的,椅子不就是给人坐的。”

齐平摇头:

“不然,要知道,郑怀恩是独居,整个房子里,都没有什么开火做饭的痕迹,米面也只有一点,说明他一日三餐,大多在司库衙门解决。

而这张桌子上,没有任何与公务有关的东西,说明,他也不是喜欢回家‘加班’的人……那么,为什么会有久坐的磨损?”

这个时代也没有手机,齐平很难想象,一个官员下班后,会在椅子上坐很久。

洪娇娇想了想:

“也许是读书,你看,这些书有很明显的翻阅痕迹。”

齐平点头:

“这是一种可能,但有趣的是,这些书籍并没有什么趣味,郑怀恩也早过了科举的年纪,却仍时常翻阅此类经典。

呵,实难相见,一个走私叛国之人,会常看这些忠君学说……这不符合一个叛国贪官的‘人设’。”

“此外,或许久坐的一个原因是读书,但在我看来,还有另外一个可能。”

“什么?”

“绘画!”齐平道。

洪娇娇愣神:“绘画?”

“没错,”齐平指了指那张宣纸,说道:

“你摸摸,这纸如何?”

洪娇娇伸出手指摸了摸:

“很厚,也很滑,好像跟衙门里写字的不太一样。”

齐平道:

“当然不一样,因为这是熟宣纸,多用来绘画,你看这纸的开张,分明就是画纸,而且,是专门涌来绘制人物、工笔的画纸。”

洪娇娇茫然:“熟宣?”

这涉及到她的知识盲区。

齐平解释道:

“绘画所用宣纸,有生熟之分,生宣吸墨,滴水上去,会很快晕染开,适合作山水泼墨,熟宣则相反,水滴上去,难以浸湿。”

洪娇娇恍然,心想,方才他的举动,原来是判断这个。

齐平又指向那笔架:

“还有这些笔,好几只,也并非是书法用途,像是这衣纹小狼毫,便是勾勒线条之用,还有所用的墨,如果我没猜错,乃是油烟墨,书法、绘画两用……

诸多因素集合,可以判定,郑怀恩经常在夜晚作画。”

洪娇娇做出恍然状,意外道:

“你还懂这个。我怎么不知道。”

齐平微笑:“我会的多了,你不知道罢了。”

很熟悉的对话。

进门开锁时,两人说过,这次却调换了角色。

事实上,这些知识,他本来是不知道的。

但在京都时,因为深感自己对这个世界的了解不足,齐平曾蹲在六角书屋里,狂啃书籍,恶补知识。

这些知识点,便是那时候攒下的。

齐平继续道:

“还有一点,你看到那只香炉了吗?面的熏香,不是提神的,而是安眠的。

积灰很厚,说明长期使用,这说明,郑怀恩此人,长期处于失眠状态,需要熏香辅助入眠。

而绘画,大抵是他无法入睡时,打发时间的一种方法。”

洪娇娇听得认真,却又纳闷:

“我承认你说的有道理,但这与案子有啥关系。”

齐平说道:

“当然有了,第一,要知道,一个喜欢作画的人,必然堆积了许多画稿,有完成的,有作废的,可整间屋子里,你可看到大量画稿?

总不会说,这些东西逃亡时候也要带走吧,这是其一。”

“其二,过来。”他忽然拉着洪娇娇,来到床榻边,蹲下指着那只敞开的竹篾箱:

“按照现场痕迹,这只箱子里应该装着一些东西,也许是银两,身份文书。

总归,应该是比较重要的东西,否则,也不会被带走。

但你看……床下的积灰痕迹。”

洪娇娇茫然:“积灰怎么了。”

齐平恨铁不成钢道:

“从灰尘判断,这只箱子经常被拉出来,故而有很多次拖曳痕迹,而且箱子很干净,也佐证了这点,这就比较奇怪了。

按照常理说,既然是关键物,而非日用品,为何会经常拿出来?”

洪娇娇:“是啊,为什么?”

齐平很想给她一个板栗,说道:

“说明,郑怀恩此人,经常整理这只箱子,那么,我问你,你在什么时候,会去整理床底下,存放重要杂物的皮箱?”

洪娇娇理所当然道:“需要用到,或者出差的时候。”

说完,她愣了下,脑海中突然灵光一闪:

“出差?”

“算你还不笨。”齐平笑道:

“就是出差,或者说跑路,郑怀恩在事发前,恐怕就有跑路的准备了,所以才会经常整理行李。”

顿了顿,他补充道:

“还有另一点,也能佐证这个判断,还记得吗,我之前说,郑怀恩可能是个强迫症,所以才把物品摆放的如此整齐。

但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可能。

就是他很不安,随时准备逃离这里,所以,对住处缺乏归属感,这样的情况下,也会呈现出这个状态。”

这是基于他上辈子租房经验,进行的推断。

而且,相比于强迫症,齐平更倾向于这个可能。

原因很简单,因为如果是强迫症患者,往往会伴随一定程度的洁癖。

很难想象,一个将鞋子、衣物摆放的规规整整的人,会放任屋子里肮脏,可实际上,这间屋子有很多脏的地方,都没有清理。

这种矛盾,体现在一个人身上,再结合诸多细节……齐平总结道:

“所以,我们可以建立这样的一个人格画像。

郑怀恩此人,是个独居在外地的,四五十岁的文官,他在近期的精神高度紧张,导致夜不能寐,会时常整理自己的行李。

在失眠的长夜里,会去阅读儒家经典,会作画,但却很诡异地,将画稿丢掉了……”

洪娇娇陷入沉思。

伴随齐平的叙述,她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副景象:

寂静的深夜里,一个中年文官枯坐在桌前,与灯烛为伴,熏香也没法令他安然入眠。

他起身,来到床前,将刚好可以拎着走的箱子抬起,打开,一遍遍整理,然后又放下。

回到桌前,翻了阵圣贤书,仿佛回到了曾经求学的时候,但不知为何,又读不下去,只好铺开宣纸,提笔作画,熬过一个个夜晚……

“哗……”

窗台上,精致的沙漏内,细沙一点点滑落,发出微不可查的声响。

洪娇娇沉默了下,柳叶眉下,眸子看向同僚:

“也许你的猜测是对的。”

这副人格画像,的确与一个卖国贪官的形象不符。

恩,当然也可以将其解释为恐惧,可是……如果郑怀恩真敢参与此等大案,说明,其绝非第一次犯罪。

必然是经验丰富的老罪犯了,既然敢做,怎会如此夜夜饱受折磨?

而且还是在事发前,便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

又如此困窘?

齐平说道:“在揭开真相前,这也只是推测。”

洪娇娇这时候,却坚定了起来:

“我感觉肯定就是这样,恩,按照你的推测,也就是说,郑怀恩,在走私贿赂案发前,就已经处于这种状态了,他很早前,就发现了什么?

首节上一节200/67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