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镇抚司探案那些年 第22节

安平郡主眼珠一转,趁机调换了几颗棋子,起身好奇道:

“咦,你莫非还要查吗?人都找着了,只要擒拿归案,审问一番,不就都知道了。”

周围,王典史等人附和点头。

他们也是同样的想法。

与其烧脑破案,还是抓人审问这套简单粗暴。

王典史想了想,问:“你是怕人抓不着?其实不用多虑……”

他想说,倘若人跑了,离开了河宴,那这案子也就不用破了,巡抚自然会离开。

不过,这点小心思,当着皇女的面,是不敢说的。

面对众人的不解,齐平没说什么,转身回了值房。

两位皇女蹙眉,但还是跟上了。

……

屋内。

齐平快步来到线索墙前,将雨布拆开,将厚厚的卷宗分成十三份,平铺在桌上。

开始翻阅。

很详细,巡抚的命令,没人敢糊弄,这次的卷宗当真厚实,每一起案件的受害者人际网络,尽数在册。

“你准备怎么查?”长宁莲步轻移,来到桌旁:“这么多,一点点看过去,要不少时间。”

齐平头也不抬,说道:“没必要全看,还记得我提过的突破口吗?”

“孙谦礼?”

“是的,”齐平捏起一份卷宗,飞速翻阅:

“按照我的猜测,这起连环案子很可能与老一辈江湖恩怨有关,同理,我也只要寻找十三起案子里,受害者父辈的资料即可。”

说话间,他飞快地挑出了需要的部分。

并将无关资料挪开。

于是,转眼间,面前只剩下十三份瘦身版档案,每份只有一两页。

过程中,他甚至没有挪开视线。

可很快的,齐平皱起眉头:“不对劲。”

“怎么了?”

齐平拿起几分卷宗,沉声道:“这些人,上一辈都与江湖无关。这不应该。”

这与他的猜测不符。

难道自己的思路错了?那伙匪徒,并非是奔着江湖旧事而来?可孙员外一家,唯一的疑点就在这了。

这一刻,齐平有些自我怀疑起来。

或许,孙谦礼的情况,只是巧合?

粉色罗裙,脸孔精致的安平凑过来,眨巴眼睛:

“也许,是你想多了。孙家的事,的确很怪,可未必就能说,这十四起案子都是一个事啊。

按你的想法,若真是江湖仇怨,能涉及十四个家族,这般大的事情,怎么会没人记得?”

她觉得,是齐平想太多。

聪明人,往往喜欢把简单的事,想的复杂。

长宁公主默不作声,但也有些动摇了,或许,齐平从最开始,思路就错了。

就连角落里的齐姝,都合上了书卷,望过来。

然而,就在安平说完的下一秒,齐平脑海中突然划过一道灵光,他豁然抬头,死死盯着桃花妖精:

“你刚才……说什么?!”

第26章 真相

齐平不记得,曾在哪里看过一句话:真相往往就在不经意间。

此刻,当安平郡主说出这番话来,他脑海中的迷雾瞬间散开,豁然开朗。

“我……我……”安平给吓住了,支吾起来,忘了自己刚说的话。

不过,齐平也只是下意识反问,一拍桌子,兴奋道:

“我的确想差了,走入了思维误区。”

长宁看来:“什么?”

齐平站在桌前,吐气道:

“我最早猜测,这些案子或许存在内在联系,看似散乱无序,但必然存在一条暗线串联,所以,试图从卷宗中寻找十四起惨案共同点。

这个思路没错,但我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点。

那便是……这十四起案子,未必全是对方的目标。”

顿了顿,他整理语言,说道:

“郡主方才说,倘若十四起案子都涉及老一辈,那无论是什么恩怨,都不太可能没人记得,这个道理,我们知道,匪徒自然也知道。”

“让我们换位思考,假定我们是匪徒,想要杀死一些人,但又不想被官府查出内在联系,会如何?”

长宁公主眼睛一亮:“混淆视听!”

她说道:“若是只杀几户,很容易被发觉异常,最好的办法,便是多杀一些,将水搅浑,这样一来,即便调查,也会被大量的无关线索干扰,从而掩藏真实目的。”

齐平赞道:

“公主聪慧,就是这个道理。从已知看,这伙匪徒并非莽撞之辈,懂得用劫掠钱财来掩饰,每次出手,也都有准备。

这样的人,很可能会故意杀一些无关者,制造信息干扰。

想来,这也是府城的人没有将多起案子串联起来的原因,在孙家灭门案前,对方几乎没有露出马脚,直到这次。

因为某种原因,仓促动手,才让我们找到了破绽。”

长宁公主频频点头,缓缓踱步:

“有理。若你的猜测为真,那接下来要做的,便是排除干扰。”

如何排除?

自然是将老一辈与江湖无关的案子剔除。

两人目光汇聚在桌上,齐平迅速着手,挑拣起来,很快,桌上只剩下三份卷宗。

其中两份,都与孙谦礼的人生经历高度相似:

昔年战乱,离乡闯江湖,大约三十年前,携带金银回到故土,创建家业。

三十年,不过两代人,在这个年代,只要不挥霍,足够做个富家翁。

这令齐平精神大振。

至于第三份,稍有特殊,是阳丘县大沟村惨案,几户人都被波及,死者皆是宗亲,世代居住本地,与另外三起不同。

只是,卷宗记载,昔年许氏宗族曾有一人落草为寇,战乱平息后,返回宗族,散了许多银钱,不久病亡。

勉强也算。

“董洪武、方全林、许远山……再加上孙谦礼。”齐平吐气道,“就是这四人了。”

坐在椅子上,双手托腮的安平疑惑道:“接下来呢?要仔细调查他们吗?”

齐平沉默下来。

按照正常逻辑,自该如此,可是……这是古代,而且,这四人都已去世,当年又战乱,想要调查,谈何容易?

没有完善的户籍资料,文字记录,连当年的老人存世的都不多,如何继续查?

窗外雨水沙沙,案件再次陷入了僵局。

而就在这时候,杵在火盆边,裹着毯子的齐姝突然开口:“许远山?这名字我听过。”

三人豁然扭头。

齐刷刷看向少女。

身板瘦削,穿着粗布衣裳的女孩缩了下脖子,从毯子里取出那本《大河英雄传》,翻到其中一页:

“书里有个故事,讲的一个绿林好汉,就叫许远山。”

啥?

三人愣住,这么巧的吗,齐平忙将书册拿来,低头看去,眉头一挑。

还真是。

书里的确有这么个人,占据的篇幅不多,经历很有传奇色彩,不意外,毕竟有很大的编造成分。

故事背景与几十年前吻合,而最关键的是,书中首句:

许远山,原籍阳丘……

阳丘县!

齐平脑海中仿佛惊雷炸开。

他记得,这书册是范贰赠予,据他说,是收录府内各地民间传说集成,是个故事集。

有点类似聊斋,但讲的不是妖鬼,而是武林豪侠。

所谓《大河英雄传》,就是豫州大河府内,曾经走出的一些,闯出名头的武师。

不完全乱编,是有故事原形的。

齐平昨天挂念案子,加上这个时代的小说也不如后世好看,他随便翻了下就丢开了。

至于他为何没有想到许远山,理由也很简单,这人是阳丘县人,原主在河宴,消息不通。

而原主穷的也去不起茶楼听书。

现在看来……

“不会吧。”齐平咽了口吐沫,飞速将这篇故事看了一遍。

故事异常短小,不过二三百字。

经历平平无奇,齐平纳闷,这么短的故事,咋能被选进书中?

仔细翻看,才恍然大悟。

原来,这个许远山并非独行侠,而是与几位同乡,组成了个江湖团体,号称“豫州五虎”。

书中所谓的“英雄”,指的该团体,许远山只是其中之一。

“等等……难不成,那四人,都属于这个团体?”

首节上一节22/67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