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空间闯红楼 第108节

“可眼看年关越来越近,陛下还是看不到折子,这才着急了。”

“着人严查,结果发现是新到任的九边统制搞出来的事情。”

“说是搞什么清查行动,这不查不要紧,一查,却是把辽边中的异族将军给逼反了。”

“眼下听说蓟镇少了三卫的兵马,一共有八万戴甲,皆是能征善战之士。”

“如今被逼反,怕是要有祸事了,山海关内据说已经集结了大量兵马防范。”

“只不过眼下辽边白雪皑皑不能出兵,但眼看着开了春那些人没了粮食,怕是要南下抢掠。”

“陛下正为了这件事大发雷霆,据说要把那九边统制的脑袋给摘了,眼下推荐那人的官员正跪在太极殿门口呢。”

牛马说的很仔细,杨光大概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九边统制不就是王子腾那家伙新官上任的嘛,之前听说还跟贾家要帖子人情,说是让九边配合一下。

看来贾家没有给他这个人情,结果他还是自己搞了,这一搞就出事了。

九边重镇哪里是说动就能动的?那些总兵一个个都骄横的不行。

都是把边镇当成自家的固有领土看的,王子腾这么去查,不是直接要动人家的命根子嘛。

这人家能让他动?搞不好这逼反异族降将的把戏,就是这些人搞出来的。

目的其实很简单,打乱王子腾的节奏,同时让朝廷知道他们的重要性。

然后再打一场,显示一下他们的肌肉,告诉朝廷,他们不是好惹的!

这也就是皇帝为什么处心积虑的,想要削弱开国勋贵一脉的原因。

实在是太难管了,九边重镇就像是九头喂不饱的狮子,虽然防着外面,可也是吸取朝廷的血。

朝廷每年投入海量的人力物力,却是肥了那些个武勋世家。

不管肯定是不行的,可是皇帝要的管,可不是这样莽撞的来的。

王子腾一上任就搞出了这种事,这不是逼着皇帝杀他平息九边总兵的怒火嘛!

或许现在看到的只是蓟镇出问题,可是九边重镇同气连枝的,动了哪一个,其他的都会出来帮忙。

这也是王子腾想要让贾家去信说说的原因,贾家在里面也是有关系的。

奈何贾家不帮忙,王子腾只能自己来,结果玩砸了。

一路都了解清楚了,杨光来到了太极殿的门口,看到了跪了一地的官员。

“杨都尉来了,都让着点。”牛马公公见都跪在门口,当即喊道。

官员们听了全都看向了杨光,杨光很少,不对,应该说是根本没上过朝。

所以这些人之中有些是不认识他的,当看到了他之后都下意识的把他记在了心里。

都听说过这个人,知道他是如何的得恩宠,现在终于见到活人了。

“皇上有旨,宣骑都尉杨光觐见!!!”

一个太监走了出来宣旨,杨光大刺刺的走了进去。

一些老臣看到之后愤愤不平的想要站起来说教,却被一旁的人拦住。

毕竟人家皇帝身边的太监都什么没说呢,皇宫里的礼仪,什么时候轮到他们说话了?

杨光可不知道外面的事情,进了太极殿,正好看到一群人跪在皇帝面前,而皇帝则气哼哼的来回踱步。

“一个个就知道臣有罪,臣知罪,难道你们就没有别的话说了吗?”

“三卫士兵,戴甲八万,革车六千,硬生生的被逼反了,王子腾好大的能耐,你们好大的脸啊。”

“还把折子拦下,怎么,难道要等到他们打到神京城来了之后,你们在告诉朕这件事吗?”

下面跪着的自然就是所谓的内阁大学士了,好吧,杨光一个都不认识,也没有认识的必要。

杨光不认识他们,但这些人却对杨光很熟悉,知道杨光的生平。

见杨光来了,而且十分散漫的样子,偏偏皇帝还视而不见,继续骂他们。

这些大学士的脸色也是不太好看的,但他们还不能说什么,毕竟确实是他们举荐的人出了问题。

谁能想到他们好不容易从四大家族中找到了一个突破口,打算拉拢王家成为他们的排头兵。

利用这个关系打击武勋世家,想要让他们自相残杀,然后好坐收渔翁之利。

结果王子腾太废了,居然把事情搞砸了,现在看样子一时间还没办法收场了。

怎么办?!

这个问题萦绕在他们的脑海中。

第164章 和皇帝的交易

“皇上,我来了,您找我有什么事啊?”杨光像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一样的问道。

永正帝也终于停下了对内阁众臣的咒骂,挥挥手道。

“你们都下去,朕有事跟杨都尉说。”

杨光来了,内阁的首辅次辅们全都松了口气,看样子暂时解脱了。

至于皇帝要跟杨光说什么,这跟他们没关系。

他们现在最要紧的就是想想怎么解决眼前这件事。

杨光在他们的眼中不过是一个幸进的小人物罢了,一个小小的五品官算什么?

纵然手里有能赚钱的生意,也不过是皇权特许,真要较真分分钟教他做人。

生意做得再大,在他们的眼中,也不过是养的肥猪而已。

这些老臣都离开了,殿内只剩下了杨光和皇帝,还有一个戴春陪在皇帝的身边。

“杨都尉,想必你也听说了蓟镇变动的事情了吧。”

“这次叫你来,却是想问问你有什么看法啊?”

杨光闻言摇摇头道:“臣没什么看法,我一个神京司务主事。”

“对这种军国大事能有什么看法?我连蓟镇在哪里都不知道。”

杨光说的是实话,他的真的不知道蓟镇在什么地方。

但这话在永正帝的耳朵里可就不是这样了,在永正帝看来,这是杨光在谈条件。

对于这个,永正帝倒是不介意,只要能解决麻烦,该付出的他是愿意付出的。

“只要你能解决这次的麻烦,有什么要求你可以提出来。”

“哪怕是封侯,只要这次危机能够解除都不是问题。”

可以说是相当有诚意的交易了。

毕竟对皇帝来说,现在已经知道了危机的原因。

真要处理起来,花点代价也是可以的,只不过永正帝是在赌气。

他不愿意对开国武勋低头罢了,一旦低头,数年来的经营谋划便毁于一旦。

所以他宁可求助于杨光这个他也看不清深浅的人,同时这也是一次试探。

如果杨光对这事无能为力,那么皇帝也就大概知道他背后势力的程度了。

到时候对付起来多少也有些把握。

这家伙居然还没有死心,内心里还是想要把杨光和他背后的势力找出来干掉。

只能说,皇帝对于掌控有着天然的执着。

“这不是封侯不封侯的事情,关键问题在于,真的危险吗?”

“若是往年倒是不怕,如今被逼反的那三卫,却是投效本朝的异族。”

“能征善战悍不畏死,本是我大乾最忠心的奴仆。”

“只可惜这次被王子腾折腾的都造反了。”

“虽然有武勋逼迫的原因,但王子腾才是起因,真是该杀!”

“此次若是蓟镇有失,异族铁骑突破山海关的话,中原大地又会迎来一次浩劫。”

“想必你也知道各地兵备松弛,还有奸商贪官等勾连异族。”

“到那个时候,怕是要血流成河。”

“纵然事后朕能招引各地兵马勤王,但造成的损失却是无法避免。”

“最重要的是,丢失了蓟镇三卫兵马,往后怕是要年年如此了。”

杨光显然没有意识到事情的可怕程度,但永正帝知道。

边关袭扰本就是常事,这也让九边之地几乎成了血肉磨盘绞肉场一样的存在。

多少大乾国的好男儿在边地死去,又有多少少年英豪在此扬名。

而对边地的异族也是同样如此,每逢年景不好的时候,边地就会爆发大规模的入侵。

抢粮食,抢铁器,抢人口,但凡是能带走的都会被他们带走。

可以说边地每年受到的异族袭扰,都会给大大乾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偏偏现如今的大乾国由于文武对立而内耗严重,能维持现在的情况已经很不容易了。

想要如同秦皇汉武时期一样走出去,那基本是不可能的。

永正帝立志改革也正是深知这一点。

可惜,改来改去好像也没有搞出好的效果来,反而越来越糟糕了。

看皇帝说的悲愤,杨光才意识到事情很严重。

这可不行啊,他来这个世界还没有多久呢,刚刚才开始享受生活的乐趣。

这要是真的打起仗来了,那他往后还怎么好好生活?

战争什么的果然最讨厌了,就不能和和气气的坐下来一起和谐发展吗?

“要是没有人发起战争就好了。”

杨光感叹的说了一句,永正帝没有说话,只是默然的点了点头,

这一点他也是同意的,他不是一个喜欢争斗的皇帝。

尽管他希望自己能有卓越的功勋,但也只是体现在内治上。

对于外面,他是不想出去的。

从小接受的教育就告诉他,不能穷兵黩武,国虽大好战必亡!

显然这家伙是接受了儒家思想的熏陶,却又没有全面的接收。

下意识的就忽略了,国虽盛忘战必危这句话。

不过杨光说的这句话倒是给杨光自己提了个醒。

首节上一节108/3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