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唐:我的日不落帝国 第175节

“唰”的一声,李世民手中的剑砍了过去。

“铛!!”

李君羡手中的剑直接被砍成两截。

李承乾的脸色很平静,而周围的李世民与众臣,却彻底的傻了眼。

李君羡是谁,百骑司的统领,他用的剑能差到哪里去。

送给学生的剑,居然能斩断李君羡的剑。

天啊!!

一定是宝剑。

观礼的几万百姓,顿时哗然一片。

别的不说,光太子殿下授的剑,就是无价之宝啊!

李世民心里也挺震惊。大唐军队要是全部换上此种刀剑,那岂不是天下无敌!

虽说现在本来就无敌,谁又嫌弃刀斧更锋利。

不过台下几百人,观礼的百姓几万人,李世民可不想掉底子。

耍了一个漂亮的剑花,他将剑插回剑鞘。

“不愧是朕让高明铸造的贞观剑,果然没让朕失望。”

李承乾觉得他的脑袋有很懵。

老爹他什么时候,变得如此没皮没脸的。

还贞观剑,真尼玛不要脸。

原本还想让老爹讲两句,看来还是算了,天知道他会搞出什么幺蛾子。

用鄙夷的眼神看下老爹,李承乾朗声道:

“受剑仪式开始,升龙旗,唱军歌!!”

随着李承乾话音落下,大唐龙旗在高亢嘹亮歌声中,缓缓升起。

“巍巍大唐,壮志骄阳。威震海内,德被四方。”

“君子六艺,锦绣文章。膏腴天赐,物华德尚。”

...

“四夷拜服,藩国慕上。八方来贺,礼敬大唐。”

“凯旋京都,帝君大赏。诸君同袍,再把威扬。”

...

“授剑!!”

随着五十把贞观剑授予出师学子,他们异口同声道:

“谢皇帝栽培,谢太子殿下栽培,原为大唐效死!!”

授剑仪式结束后,便是最激动人心的授官环节。

唐朝一个县设有四个官,分别是县令、县丞、主簿、县尉。

虽然这些官职很小,但毕竟由吏部铨选、皇帝任命,算得上朝廷命官。

五十人中,有十四人被任命到茂州当官。之所以如此,一来茂州新纳入大唐,二来茂州下辖三个小县。

茂州需要官员去治理,需要官员去教化。

其余的三十六人,一半派往西域,另一半在派往草原。

五十人所授的官,都是在边疆地区,都是在最危险的地方。

李承乾当然不会让他们去送死,他们都会得到专人的指点。

他们先到马周、刘兰成、杨师道三人处,好好学习一段时间,才会正式上任。

张世豪、沈万三、王元宝、蔡京、邓通五人也在观礼。

此刻五人,甚至比授官的家长们,还要开心。

对庶民与商贾来讲,阶层的跨越太不容易了。

时间过得真慢啊,还得三五年,才轮到他们的子弟。

......

又是一年秋!

蓝田县的秋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

整个蓝田县经过几年治理,俨然成为关中的标杆县。

县里所有老百姓,全部住上漂亮的石头屋。石屋上面高耸的阁楼,成为孩子们最爱的场所。

往年的蓝田县,可是关中最穷的地方。原因很简单,就是没什么耕地。

自从太子殿下来蓝田后,蓝田县的梯田全部退耕种草,农民们全部养起牛羊。

每家最多留两亩菜地,种些土豆与蔬菜。

养牛羊马匹,喂些鸡鸭,种些水果与蔬菜,日子过得像神仙一般。

大唐今年只有关中几个县发了洪水,其余地方可谓是风调雨顺。

大唐的盛世已经拉开帷幕!

李承乾刚从蓝田县视察回来,段伦两口子找上门。

“高明,黄河大桥两端的路基已经修好了,天上真的会掉一座天桥过来?”

李承乾原本想要工部自己造黄河大桥,经过勘察后,工部给出的答案是需要八到十年。

他压根就等不了如此长的时间。

没办法,李承乾只得将系统送的公铁大桥用了。

哎,老爹也是的,扣得像铁公鸡一般。

怎么才能从他那里坑点钱呢?

记得看过一本主角叫王博的小说,里面好像用到一种手段。

没错,就这么办!

段伦听完李承乾的吩咐,他整个人被震懵了。

太离谱了吧!

天上真的会降一座大桥?

如果是真的话,一定是祥瑞,更是神迹!!

“高...高明,太...太假了吧,怎么可能天上降一座桥下来?

再...再说,陛下的钱...钱不是那么好骗的。”

段伦心里疯狂吐槽着:

高明啊,你作死就算了,为何要拉上姑丈呢!

第17章 天降神桥,当赏百万

翌日,长安城民众一次性吃了两件事的瓜。

首先当然是蓝田县五十名学子,出师授官之事。

哪个时代都不缺嫉妒之人。

太子将官职私相授受,自然引来御史们的弹劾。

只不过大唐太子是滚刀肉,李承乾才不在乎御史们的弹劾。

更何况,掌管御史的可是魏征,他可是坚定的嫡长子拥护者。

因此,此事也就关中百姓津津乐道。

另一件事,便是乡野黄氏两兄弟,敲锣打鼓进京进献祥瑞。

大黄小黄两弟兄,原本是泾阳人。今年关中洪灾过后,家中只有两兄弟活了下来。

朝廷还未赈灾时,两兄弟偷偷摸摸的南下,来到蓝田县讨生活。

结果被官府给抓了。

李承乾见两兄弟可怜,便从官府手中要过文书,两兄弟便成为光荣的家奴。

西风八九月,积地秋云黄。

秋天的长安,是一年中最美的时刻。

整座城市美轮美奂,犹如从童话中走出来一般。

最美的风景,永远是百姓脸上发自内心的笑容。

经历过春的播种,夏的艰辛与劳碌,百姓们终于期盼到秋的收获。

尤其今年风调雨顺,紧绷了大半年的百姓们,秋的丰收让他们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长安城东西大街上,游人如织。他们都穿着体面的衣裳,头发梳得油光发亮,来长安采购所需的物资。

黄氏两兄弟敲锣打鼓献祥瑞,自然引来大量百姓看热闹。

敬献祥瑞的戏码,可不是随时随地能见得着的。

很快,两人领着十几个托来到万年县县衙。

万年县衙在宣阳坊,紧挨着东市的西边。

“大人不好了,成百上千的民众朝我们衙门过来了?”

万年县吴县令,整个人都不好了。

长安县县令与万年县县令,是最难当的两个官。

别的不谈,光他吴县令,当官一年都没有,已经挨了几十次的打。

长安城的达官贵人,实在是太多了。

吴县令苦着脸骂:“天杀的,还要不要人活命啊!!”

虽然一肚子不情愿,但吴县令还是穿戴好衣帽来到外面的大堂。

清了清嗓子,吴县令拿着惊堂木重重拍下:“来者何人,所为何事?”

大黄装着逼道:“敬献祥瑞,天大的祥瑞!!”

在吴县令的追问下,他很快搞明白事情的经过。

不过,他整个人被电懵了。

首节上一节175/4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