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回到八零当富翁 第174节

可这要弄什么抽水机之类的来,那就是异想天开了,谁会满足你一个人的需求?

“黄队长,这事,可真得重视啊,一定要提前做好防旱抗旱的准备。”徐二龙再度正色提醒:“我今天回来,就是专程来提醒的,我可不想看着乡亲们因为准备不足,而颗粒无收。”

黄正农点点头:“好,我记在心上,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想办法做好抗旱准备。”

人家徐二龙现在不靠天色吃饭,都还在想着他们,要他们作好抗旱的准备,他们这一群还在靠天色吃饭的人,有什么理由不作好抗旱的准备?

徐二龙骑着自行车往回走。

想了想,光提醒黄正农一人也不行啊,也就是让本村子人有点准备。

可一旱是一大片啊,别的村子没水会怎么办?

许多地方,为了抢水,经常是村与村之间群殴,甚至会引起死伤。

徐二龙骑着自行车,又拐到另一个村子中,找村长这些人,再度说了要大旱的可能,提醒大家作好抗旱准备。

怕村长这些不靠谱,他还在村口,跟一些年岁高的老人,摆了一阵龙门阵,再度重复这个话题。

在靠天色吃饭的年代,这些老人,还真的有经验,说的话,别人也能听上几句。

这么折腾一阵,徐二龙回家的时候,天色已经晚了。

可他不放心,这件事,必须要引起大家都注意,提前做好准备才行。

徐二龙跑去县文化馆,要找袁记者吃饭。

或许,让本地的报社大力宣传,能提高大家的防旱抗旱意识。

徐二龙蹲守了半天,才守到袁记者。

他在外面跑新闻才回来。

看着徐二龙等在这儿,袁记者挺意外:“二龙,你是在等我?”

“是啊。”徐二龙笑道:“你这个大忙人可忙啊。”

袁记者笑道:“没办法,职责所在。”

“还没吃饭吧?走,我们一边吃,一边谈。”徐二龙邀请着袁记者。

两人去了牛一手的苍蝇馆子。

牛一手做了几道他的拿手好菜出来,标准的三菜一汤。

趁着上菜的功夫,牛一手也是笑嘻嘻的过来跟徐二龙搭话几句。

当初听徐二龙指点,开了这么一个店,投入不大,却让他看见了希望。

现在,他这个馆子,名声也渐渐大了,来吃的人也多了,他还打算,再多买两张桌子,扩大一点经营面积。

“可以,好好干,以后日子会越来越好。”徐二龙勉励他几句。

要了两瓶啤酒,徐二龙跟袁记者聊起来。

袁记者看着啤酒还有些开心:“二龙,你知道不?前两年,大家的日子多苦,这啤酒也难得见。可这几天我下乡,居然看见许多农民忙了一天,也在喝这个了,这是不是象征着,我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

他作为新闻记者,自然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

其实这个不用他提,徐二龙也知道,国内就这几年,这生活水平是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而且,也就今明两年,不少农民,收入都会增加,甚至不少人,开始修建房屋。

“以后,我们的生活水平,肯定更好。到时候啊,这啤酒,是喝一瓶,倒一瓶。”徐二龙笑着,给袁记者面前的酒杯倒上酒。

“喝一瓶倒一瓶?不行不行,这种行为,绝对不允许。这简直是浪费粮食、行为可耻。”袁记者正义的说。

徐二龙很开心,虽然这袁记者,会因为收了自己的钱,给予自己一些关照,可基本的操守准则,还是有的。

有这样的人发声,整个社会 风气自然是积极向上。

等到了后世,各种自媒体群起的时候,那才真是群魔乱舞,什么声音都有。

“我今天找你,是想跟你说,今年夏天,估计大旱,你得在报纸上,多多发声,让更多人知晓,作好抗旱救灾的准备。”徐二龙说。

袁记者看着他,没想到,他今天的要求,居然是这个?

“这事,很重要,影响全县农民的收成,关系着大家的口粮。”徐二龙正色道:“我就是自己现在人单势微,才借助你这样的喉舌积极发声。”

袁记者深思了一下:“我们新闻,是要求公正客观真实的反应现下的问题……”

“这是我跟许多老人家讨论的结果,他们都说,今年会大旱,北方现在旱情严重,你也应该知晓,所以,我们这边今年大概率会大旱,得提前作好准备。”徐二龙强调。

第251章 农机站订货

袁记者感觉,这事,平时一些工作会议上,也在提做好春耕工作,促进夏粮增产,防旱防灾什么的,犯不着特别的提吧?

徐二龙看袁记者的这个神情,并不是很重视这事。

想想也对,人家凭什么无凭无据的根据你的几句话,就在报纸上随便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

“你想不想升职?想不想成为知名记者?”徐二龙凑近一点,问袁记者。

袁记者看他一眼,这其中的意味,自然是明了。

谁不想升职啊?谁不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你如果,胆敢在报纸上,头条头版紧急提醒旱情,我保证,不出三个月,你一定会升职。”徐二龙拿这个引诱他。

这简直是引人犯罪啊,这种事,能随便乱来?

“机会,往往是一纵即逝。你想想,如果你现在就在报纸上紧急提醒预警旱情,到时候,旱情应验,是不是大家都会夸你未雨绸缪?不管是上面的,还是下面的老百姓,都会记得你的好。”徐二龙继续诱惑着。

袁记者真的动心了。

果然,风险与机遇是并存。

如果,提早预警,赌对了,他肯定会名誉加身,赌错了,那肯定要受处罚。

“这事,就看你怎么考虑了。”徐二龙说。

他也不可能拿着刀,逼着袁记者去写这个报道。

袁记者回家后,整理了今天的新闻稿件。

脑海中,仿佛就是徐二龙所说的话。

想不想成为知名记者?袁记者想啊。

咸鱼都还有想翻身的时候,他作为一个记者,当然也想有自己的影响力,能成为一个知名记者。

他坐在写字台前,拿着笔,犹豫再三,也不知道如何下笔。

最终,袁记者还是决定搏一把。

只是,他也投了一个机,他在这个紧急提醒预警旱情的稿件中,加上徐二龙这个名,变成了据徐二龙分析。

如果博对了,徐二龙出名,他在圈中也出名。

如果博错了,那徐二龙也就被人骂一通骗子,而他,就受点小处分,大不了就是没有认真细致的了解事情真相,听信传言之类的批评。

反复斟酌后,袁记者把稿件写好,交到他的主编那儿。

****

徐二龙整晚没睡好。

这除了给大家预警之外,还得有点更实际的操作。

最实际的操作,当然是提前购买抽水泵之类的,真的大旱时候,就一级一级的从下面往上面抽水,好给庄稼灌溉。

徐二龙现在难得去找货源了,他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找货源。

第二天一大早,徐二龙骑着自行车,跑到了县农机站。

八十年代初,乡镇(那时称公社)一般设七站八所。

七站主要指农技站,林业站,农机站,畜牧兽医站,经管站,水利站,广播站,沿海公社设渔技站;而八所,指财政所,派出所,税务所,粮所,邮电所,供电所,民政所,司法所。有的站所只有一人,就称助理,如经管助理,财粮助理。而派出所如只有一人,则称公安特派员。

农机站,主要就是负责农民兄弟修理各类机具及代收代种集体土地上的农作物。

徐二龙现在就直接跑到县农机站去,要求买十套抽水泵。

“买十套?”农机站的同志,都被他这么一副财大气粗的样子给震惊了。

要知道,他们平时的主要业务,就是卖点喷雾器之类的,而且,也就是一套这样。

哪有十套这样买的?

而且,他们也没货啊。

“我确定要十套。”徐二龙很确定的说:“我现在,就可以先付押金,你们可以去组织调货。到时候,我会来取。”

徐二龙当场痛快的,就付了五百块钱的押金。并且,跟农机站这边签定合同,先付五百的押金,剩下的资金,后期支付,如果他违期没来取货,这些押金,自然归农机站所有。

农机站的站长,极为动心。

这可是一笔大单子啊。

毕竟他们这边,丘陵纵多,不象别的平原地区可以实现机械化的操作,也就没有大型农机销售购买的机会。

但现在,这突然冒出这么大的一个订购单子,人家连押金也付了,当然得认真对待。

徐二龙又主动给人家吃一颗定心丸:“当然,你们实在订不了这么多,也没关系,能有多少,就有多少。哪怕到时候,实在没有,你们把这些押金,退还给我就行,你们不会损失一分一毫。”

这是彻底的打消了农机站站长的顾虑。

想想,人家押金已经给在这儿,就算到时候没有货,也就退还押金,没有什么损失啊。

农机站站长笑眯眯的,跟徐二龙达成了这一桩合同协议。

送走徐二龙后,站长就开始打电话,动用他的渠道和关系网,开始找抽水泵了。

打过电话后,站长坐在一边,抽着烟看报纸。

这是今天才送来的本地报纸,一张报,一支烟,就可以让这些人度过一整天。

站长翻着报纸,一看,头条头版,居然预警,说今年大旱在即,要求全县人民提高警惕,做好防旱抗旱的准备。

这报道,说得言之凿凿,而且,上面说的,据徐二龙推测。

徐二龙?

不就是刚才跑来跟自己订购十台抽水泵的人吗?

站长怕搞错了,又把合同找出来看一眼。

没错,真的是徐二龙。

所以,他预测出今年会大旱?不仅报纸上报道了这个消息,他本人,也开始提前采购抽水泵了?

站长连报纸也不看了,立刻又开始打电话:“喂,老苏啊?是我,老张,不好意思,再麻烦你一下啊,刚才我们这边,不是麻烦你们给批十台抽水泵吗?不,我不是要取消,我的意思,我们再追加,追加十台……好,这事就麻烦你了,嗯,我明天就争取过来看货……”

站长这边,是马不停蹄的开始准备这一批货源,无论如何,得把这些抽水泵拿下。

骑鞍公社的人,也看了报纸。

没想到啊,徐二龙居然通过报纸给发声警告,看样子,这件事,必须重视。

报纸上都这么言之凿凿的报道了,还会有假?

第252章 尽人事听天命

首节上一节174/41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