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光字片开始的影视诸天 第178节

“要么就只有跟那些娃娃们一样,跑去闽省打工。”

“大有哥,听说现在闽省那边打工的一个月能有七八百块钱呢!”

“就是就是!”

旁边的几人顺势揶揄起李大有来。

“滚滚滚!”李大有不耐烦的道:“我都这把年纪了,还打啥工!”

这么多人里头,能治住李大有的,也就是马喊水了:“行了大有,不是都说了吗,种菇的事情全凭自愿,你要是怕但风险,怕卖不出去,那就别种吗!”

“喊水哥说的对吗!大有哥,反正你屋现在不差钱,我叔,你,还有水旺,你屋三个人可都领着工资,一个月下来快有两千了吧!就这你还种啥菇!”

“滚球!”李大有虎目一瞪:“咋了,就兴你们挣钱,我看着是吧!”

“好了好了!”王重招呼众人道:“各位叔,该说的我和凌教授都和你们说清楚了,种不种菇,各位叔回去慢慢考虑,要是想种的,先到得福那里报名,由得福和凌教授他们联系,到时候凌教授和他的专家组,按照报名的顺序,挨个上门指导的,大家回去慢慢考虑,不用着急,不用着急!”

“重娃子!种菇倒是不难,就是这个搭棚的钱,我们一下子凑不出那么多来啊!”

“你也知道,这些年又是建房,又是整地,每年浇水灌溉都要花那么多钱,虽说我们这些年跟着你干活手里头也攒了点,但一下子两三千块钱,哪是那么容易拿出来的。”

“这还只是搭棚的钱,还要弄那个什么粪肥,天天浇水,这样那样的,花钱的地方可不少。”

十来双眼睛齐刷刷的看向王重。

“各位叔,这个种菇的事呢,是闽省的扶贫组那边,为了提高我们这里老百姓的经济状况,想出来的科学有效的办法,当然了,扶贫组那边也晓得乡亲们现在的经济情况,所以呢,这个问题大家完全可以不用担心,扶贫组那边早就考虑到了,并且已经给出了解决方案,大家要是想了解具体的情况,可以去找我们得福书记咨询吗!”

“行了行了!”马喊水见状也站了出来:“都别捉着王重不放了,他一天天忙来忙去的,恨不得一个人分成几个人跑,我们就别耽误他时间了。”

“这个事情我听得福讲过,说是什么政府帮我们联系银行,让我们和银行借免息贷款。”

“免息贷款?”

“不要利息?”

乡亲们的兴致一下就来了,立马从围着王重,变成了围着马喊水。

“各位叔,那你们慢慢商量,我还有事儿,就先走了!”

王重和他们招呼一声,带上水花,开上皮卡,离开了农场。

果不其然,就两天功夫,金滩村八十多户人家,一户不落的全都报了名,开发区办公室和扶贫组的工作人员还趁势向四周的村寨宣传,先是四周不少村子的村民悄悄摸摸的跑到王重他们贩卖双孢菇的集市上打探消息。

然后没得几天,旁边的十几个移民村,包括闽宁村在内几百户人家,同时报名,在副县长陈金山和闽省扶贫组还有开发区办公室,县里、自治区的帮助下,这几百户人家同时向银行申请无息贷款。

现在正是初秋,刚刚是搭棚的好时候,等到八九月份,那会儿是下种的最好时机。

凌教授和专家组的十几个工作人员,忙的那叫一个不可开交,几个人负责一个村子,挨家挨户的教村民们搭建菇棚,叮嘱他们主意的事项,同时还要兼着监工的活,免得村民们搭出来的菇棚达不到效果。

而王重这边,在村民的菇棚都搭建好以后,就拉着以老辛为首的本地的菜贩,在经过数日的观察,看到双孢菇火热的市场前景之后,纷纷过来找上山海农副产品贸易有限公司。

此举正中了王重下怀,公司立马和他们签订了合同,他们每日固定从山海农副产品贸易有限公司的冷库里头拿货,他们的售价,不得高出拿货价格的三毛。

当然了,和同是一年一签,现在市场上双孢菇的售价是三块五,冷库给他们的价格是三块二。

虽说现在这么一点利润,还根本不足以让王重在冷库,在山海农贸上的巨额投资回本,但王重也根本没指望就靠着自家的那个菇棚回本,甚至于过了今年,等其他乡亲们的菇棚都弄好了,王重就没打算继续在自家这个菇棚上卖力气。

直接拆了的话,确实有点太浪费了,可放在那儿呢,又常年需要有人打理,精心呵护,人力成本不低,而且等到乡亲们的菇都种起来,双孢菇的利润可就没那么高了。

要么改成干菇的加工作坊,要么就承包给别人。

本地的鲜菇市场肯定是跑不掉了,不过王重可不想像最开始那样,在菜场里支个摊儿自己卖,那样子每斤确实挣得多了一点,但量上不去,你一个摊子,甚至于十个摊子,每天的销售额都有上限的。

王重只要管着出货,其他人就都只能做自己的分销商。

本地的市场,王重直接放手给老辛这些第一批找上门来的摊贩,因为老辛是第一个找上门来的,而且老辛这人不错,王重也乐得让手下人多照顾他一些,多给他一些份额。

至于剩下的,王重早就联系好了运输公司,只等乡亲们的双孢菇一上市,就发往甘肃、陕西、山西、河北、燕京等北方地区。

至于南方,王重暂时没做考虑,毕竟双孢菇是从凌一农教授从闽省带过来的。

整个玉泉营经济开发区,十几个移民村,几百户人家,几乎都同时开始搭棚养菇,其中尤其以金滩村的村民们最为热衷,八十余户人家,没有一户落下的,家家户户都在自家院里搭起棚子,盖上塑料布,铺上茅草,玉米秸秆等。

一时之间,整个金滩村都陷入了如火如荼的忙碌之中,但凡是没有工作的,那就是全家老小齐齐上阵,七八岁大的娃娃帮着切玉米杆杆,切菌草,四五岁大的小豆丁帮着拿着个递那个,干的那叫一个热火朝天,干劲儿比当初建房整地时还要足。

那混合过后的粪肥腥臭刺鼻的味道,在干劲儿十足的乡亲们眼中,也根本不算什么。

一块头巾,自脑后往前一绕,遮住口鼻,就解决问题了。

第162章 让人另眼相看的水花

“哟,这么早!”

这要是搁以前呢,村里人碰面,就算没啥话说,也会问一句吃了没,干啥去。

可这段时间里,在金滩村里,乡亲们打照面,问的却不再是家长里短,,也不是吃了没,干啥去。

“哟!大有叔,从哪儿弄得这么多羊粪?”

“喊水叔,你家粪肥沤好了没?”

“栓闷叔,又弄玉米杆杆去呢?”

再有就是关于凌教授他们专家组的,今儿个又到哪家指导了,又说谁家的玉米杆杆切的不够细,那个屋里的棚子又漏风了,哪个屋棚子弄得最好,粪肥沤的最到位,最先开始下种都成了乡亲们嘴边的八卦和热闹,成了当下金滩村里头最热门的事儿。

还有一桩事情,最让乡亲们津津乐道。

今儿个王重家的棚子里又产了多少菇,明儿个又卖了多少钱,市面上菇价一直稳定在三块五,一直没有降下来过。

本就分管闽宁村事宜的副县长陈金山和闽省扶贫组的吴月娟主任,知道凌教授种出双孢菇的消息后,还专门准备跑过来看。

“吴主任要过来?”从陈金山口中得知这个消息,王重颇为意外,原剧情里,貌似没有这一环节啊。

陈金山笑脸盈盈的道:“吴主任听说凌教授种出了双孢菇,并且已经开始在我们整个移民区推广的消息,高兴的不得了,正好她过几天要来闽宁村考察闽宁村二期工程的项目,就和我说了,要顺带过来看看凌教授的蘑菇培育基地呢!”

对于凌教授能够成功的把双孢菇培育出来,陈金山也非常高兴,因为陈金山本就是闽省扶贫组特意请过来,准备在玉泉营经济开发区这边推广蘑菇种植的庭院经济,通过种植蘑菇,让移民区,开发区里头这些留在这里没有去打工的老百姓们,能够多一项赚钱的营生。

如今初见成效,而且市场反响也还不错,也难怪他们这么高兴。

“应该的,应该的。”王重点了点头,再度问到:“那吴主任说了具体什么时候过来没?”

陈金山笑着道:“这个吴主任倒是没提,不过没关系,到时候要是吴主任来了,我带她来你们这里参观就好了!你们就安心做好们的事情,不要因为吴主任的到来,耽误了你们自己的事情。”

“成,反正菇棚就在这儿,这些天我和水花要忙着准备山海农贸那边的事情,等乡亲们菇棚里的菇出来再弄,到时候可就来不及了。”

“对了。”陈金山忽然叫住王重,提醒道:“你啊,正好趁这段时间好好想想,看看有什么地方,还需要我们给你帮忙,到时候吴主任来了,正好一块儿给她说。”

吴主任是闽省扶贫组的总负责人,虽然不能插手宁夏本地的政务,在宁夏这边,没有什么实权,但人家到底是扶贫组的总负责人,代表的是闽省,而且这次又给了宁夏这边这么大的支持,又是资金,又是人才,还带动产业发展,别说是县里了,在自治区,在省里都能说得上话。

要是真的有什么难处,找吴主任,可比找开发区办公室和县里管用多了。

“行,那我回去好好想想!”

转眼便到了两天后。

眼瞅着就快到中秋了,乡亲们的菇棚里头,菇种也在凌教授等人的指导下,陆续种下。

王重开车去市里查看山海农贸分部的情况,顺便采买中秋节的物品。

当然只是采买自家用的,窑厂和建筑队还有农场都由水花负责的采购部门,提前一个月就把相应要发放的节礼提前准备好了。

说是节礼,其实就是一人四块月饼,从总经理到最底下的普通工人无一例外,都是一样的。

王重是一大清早走的,中午一点多,吴月娟吴主任和陈金山就到了他家。

正好赶上水花在家伺候双胞胎午睡。

“李老哥,你家王重在家不?”没有直接进门,站在院墙外头,城墙山伸长了脖子,冲着坐在院子里给苞米脱粒的李老栓打招呼。

李老栓扭头一看,手里的玉米棒子立马丢在簸箕里头,慌忙起身跑到门边,一边开门把人往院里迎一边说:“陈县长,快进来快进来,王重不在家,去市里了,水花到屋里哄娃娃睡觉,你们稍等一下,我去喊她。”

要是平时,李老栓就直接把人往屋里迎了,可这会儿两个大外孙闹腾累了才刚睡下,这两外孙要是没睡够没闹醒了,还有起床气,要是王重在还好,都不用咋的,眼一瞪就能治住那两个混世魔王,可这会儿王重不在,要是两个混世魔王闹腾起来,水花加上他两个绑在一起都不咋够对付。

“没事,你去叫吧!”陈金山和吴月娟带着三四个人,一个是陈金山的秘书,剩下的都是跟着吴月娟一道来的。

“吴主任!陈县长?你们咋来了!”水花看到站在院里的陈金山等人,脸上又是惊喜又是诧异。

“水花啊!先别忙活!”眼瞅着水花就要端茶倒水招呼他们,陈金山赶紧冲她招手道:“我和吴主任这次来呢,是想去你家农场,看看你家菇棚。”

“等下我们还要去村里其他乡亲们家里参观他们的菇棚,你走得开不?”陈金山看着走到他们面前的水花,微笑着问道,语气十分和善。

“走得开!走得开!”水花赶紧点头,随即冲着屋里招呼一声:“爹!我带陈县长他们去一趟农场,你留家里看着平安平顺啊!”

李老栓走到门口,小声道:“行了,你有事先忙,屋里有我呢!”

“吴主任,陈县长,那我们这就走吧!”水花笑着道。

“水花同志,听说你家的菇棚,已经出菇大半个月了?”车上,吴月娟问道。

水花点头道:“到今天已经是第二十一天了,五天出一次菇,一次能有两千多斤,昨天下午刚刚完成第四次采摘,今天早上已经送到各个菜场去了。”

“听说现在市面上双孢菇价格是三块五,两千斤,那就是七千块钱,四次就是两万八!”说着说着,吴月娟就忍不住点头道:“再刨去各种成本,看来这个双孢菇,还是挺挣钱的吗!”

水花道:“利润确实不低,收完这茬菇,我们建菇棚和雇人的钱差不多就能赚回来了。”

“不过乡亲们自家的菇棚大多都比我家的腰小,产量自然也没有我家高,但只要菇价不像洋芋那样烂大街的话,还是很容易收回本钱的。”

“”

车子一路颠簸,一小会儿功夫也就到了农场,尽到菇棚里头,闻着那刺鼻难闻的气味,吴月娟和陈金山虽然都有短暂的皱眉,但二人很快就适应了这刺鼻难闻的气味。

看着菇架子上星罗满布的白色小点,吴月娟主任颇为满意,问了不少养菇的方面的东西,水花都一一对答如流。

“你们这个菇棚,除了凌教授他们之外,不都是请人打理的吗?都请人了,你对种菇怎么还这么熟悉?”

走出菇棚,吴月娟忽然对身边这个西北女人有了几分好奇。

水花笑着说道:“我自己虽然不种菇,但我和我屋当家的,以后还要帮乡亲们卖菇,对怎么种菇当然要了解一下。”

吴月娟点了点头:“这个是陈县长和我讲过了,你和王重都是好样的,老话说得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扶贫组和陈县长还有凌教授他们,光想着教你们种菇,确实忘记考虑要是这个双孢菇一下子种的太多了,对市场的冲击就大了,到时候菇价下跌,双孢菇卖不上价格,乡亲们挣不到钱,那不是白折腾一波,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不说,还平白折腾乡亲们一回。”

“吴主任,话不是这么输的吗!”水花微笑着说道:“菇价下不下跌,那都是以后的事,你们能请来凌教授,请来那么多专家,教我们种菇,已经是天大的恩情了。”

“要是什么事情都靠你们来帮我们解决,到时候要是养成了习惯,以后一遇上什么困难,我们就只会想到你们,想找人来帮忙解决困难,而不是自己想办法,这可不成。”

吴月娟看向水花的目光中已经带上了几分诧异,颇为感慨的道:“水花同志,你这个想法非常正确,这就和现在我们两省之间确定的对口帮扶的关系一样,在这对口帮扶的三年期限内,我们可以提供资金,可以帮忙解决一些问题,但想要从根子上解决宁夏地区落后贫困的现状,光靠劳动力输出是绝对不行的。”

“我们帮你们把剩余的劳动力输出到我们闽省去,也是想着帮你们提高收入,好让你们能有本钱来建设自己的家乡。”

“所以啊,想要改变贫困的现状,关键还是要靠你们自己!政府只能起到一定的引导和帮扶。”

“关于这一点,水花同志你的觉悟就非常高嘛!”

水花有些不好意思的道:“都是听我屋当家的说的,我就是照搬他的话。”

吴月娟道:“王重同志也是个好同志,有本事,有志气,更加难得的,是他这份社会责任心。”

“是啊!”陈金山也点了点头,深以为然的道:“更关键的是,你们两口子还有远见,考虑到了我们和你们区政府,县政府都没有考虑到的销售方面。”

“并且还这么早就不惜花费重金,提前打造冷库,拓展对外的销售渠道,这对于双孢菇在玉泉营地区的种植和推广,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我们这也是为了以后做打算,现在一下子几百户人家一块儿种菇,到下个月出菇的时间,就算一家一天只出两百斤,那也有好几万斤菇。”

“一次就是几万斤,五天一次,一个月六次,那一个月下来,不就是几十万斤菇?”饶是吴月娟和陈金山听到这个数字,也有些震惊。

“这个具体的还得问凌教授他们,毕竟各家菇棚的大小不一样,种菇的规模也不一样,这个凌教授他们才是专业的。”水花谦虚而认真的道。

吴月娟有些不确定的问道:“一个月几十万斤菇,你们有信心卖出去吗?”

倒不是说王重和水花不靠谱,吴月娟不信任他们,而是这个数字实在太大,一个月几十万,一年下来,那就是就是好几百万近千万。

嘶!

首节上一节178/49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