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物资科临时工开始 第10节

要说这四合院满院子的禽兽,难道就没有一个正常人吗?

还真有,满院子唯一的正常人就是何雨水,人很精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最后日子过的也不错。

进了后院,许强把自行车推到门口停下,自己开门进屋,一股暖意扑面而来。

他先是去灶台一看,里面的火已经灭了,又去里屋的炉子看了一眼,火也灭的差不多了。

搓搓手,又去许大茂家拿了柴火和煤过来把前后两座火点了,心里琢磨着明天再去买点柴火去。

看了一眼八仙桌上立着的钟表,已经四点多了,许强干脆撸起袖子开始做饭。

拿了个搪瓷面盆,在灶台旁边的矮柜里面舀出两碗二合面,准备吃顿油泼面。

没有其他原因,这个简单,不用炒菜。

很快,一团黄橙橙的面团就和好了,许强盖上面盆让醒一会儿,拿着搪瓷缸子,提着新买的暖水壶,把锅里的热水灌了一暖壶,又添了一块煤。

剥了点蒜剁成蒜泥,又拿了红辣椒切碎备用,见面醒的差不多了,又开始坤面。

油泼面吃的就是一个劲道,面坤好了煮出来才好吃。

很快,一条条小指宽的面条就下了锅,盖上锅盖,点三次水,出锅!

面捞在大碗里,把蒜泥和碎辣椒放在上面,一勺子热油浇下来,“刺啦”一声,油泼面就成了。

许强又加了盐和酱油,拿了筷子拌起来,自己先开始呼噜起来。

第15章 老蒋上门

吃完一碗,许强摸摸肚子,觉得自己还能再吃一碗,于是乎又扯着小指宽的面条下锅。

这一次面条刚一出锅,热油一浇,许强喜滋滋的端起碗正准备开吃,却听门口有了动静,是他哥许大茂回来了。

“强子,吃饭了没?”

许大茂说着话,人就已经推门进来了,见许强正端着一大碗面条吃,看着油汪汪的好像很好吃的样子,顿时双眼一亮:

“强子,吃面呢?有我的没有?”

边说着话,边往灶台上的和面盆里看,见里面还有块面,顿时喜的眉开眼笑。

许强见他冻的跟三孙子似的,把自己手里这碗递给他:

“我这刚出锅还没吃呢,你先来一碗,我再做。”

许大茂到旁边的洗脸盆洗了洗手,见许强洗脸盆架子上搭着新毛巾,一把扯过来把自己的手擦干净。

同时注意到,洗脸盆和洗脸盆架子都是新的,眼睛在屋里转了一圈,见门口的单人床上铺的也是新床单,原本油腻腻黑漆漆的柜子、樟木桌子都擦的干干净净,都能照着自己脸了,不由笑道:

“哎呀,强子,你这是准备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了?”

“滚犊子,你吃不吃,不吃我吃了?”

许强没好气的瞪了许大茂一眼,什么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说的他好像刚从篱笆子里出来似的。

“嘿嘿嘿,吃吃吃,这会儿正饿着呢。”

许大茂嬉皮笑脸的端起碗,一见碗里的面条这么宽,顿时瞪大了眼珠子:

“嚯,我说强子,你这也太懒了吧,面条切这么宽?”

许强一边扯面一边下锅,还捎带着给许大茂翻了个白眼:

“你懂什么?这叫油泼面,陕西那边都这么吃的,贼拉香,你不吃给我。”

许大茂一听是陕西的吃法,立刻夹了一筷子面“嗤溜”一声吸到嘴里嚼了两口,顿时就眯起了眼睛:

面条很有劲道,入口油油的又有酱油和盐的咸鲜,还有蒜粒和辣椒的辣味,口感非常好。

也顾不得再说什么,拿着筷子“哧溜哧溜”往嘴里面扒拉,由于吃的太快,还被噎了一下,眼珠子瞪的老大。

还是许强面条出锅,给他舀了一碗面汤喝了两口这才顺过来:

“我说你慢点吃,这又没人跟你抢。”

“我说强子,咱俩一起长大,我怎么不知道你还有这么手艺啊?早知道你天天搁家做饭得了!”

许大茂觉得自己在轧钢厂放电影这些年,经常陪着领导喝酒,也算是吃过见过了,不过从来没吃到这么好吃的面条。

“我天天搁家给你做饭?我又不是你媳妇,凭什么天天给你做饭?”

许强说着话,拿抹布在铜勺把上缠了几圈,这才给铜勺里倒了小半勺油,放进灶台烧火的火口里热油。

很快,油热了,又是“嗤啦”一声浇在面上,又一碗油泼面出来了。

不等他说话,许大茂直接端起碗拌了拌开始吃面,一边吃还一边说:

“我说强子,就你这个吃油法,估计三个月油票都不够你十天吃的。”

许强撇撇嘴,懒得搭理他,又热了半勺热油,浇在另外一碗面条上,本来他和面的时候就是看着和的,兄弟两个一人两碗面。

吃完饭,许强坐在管帽椅上剔牙,还朝许大茂努努嘴:

“哥,顺便把锅洗了。”

许大茂也不拒绝,三两下把锅洗了,这才也坐到许强面前看着他问:

“东西弄来了吗?”

许强点点头,抬手指了指门口的单人床下面:“都搁床底下呢,你待会儿拿走了。”

“成,正好今儿晚上还早,我上我们科长家走动走动,先弄个组长当当。”

许大茂也不客气,直接从裤兜又掏出二十块钱放到八仙桌上:

“知道这些东西不好弄,给你二十块钱,要是我真能升组长,就请你去全聚德吃一顿烤鸭。”

许强一见桌上两张大团结,顿时眉开眼笑的收起来,系统立刻给他加了二十金币。

“对了,阎解成的事情三大爷估计要找你,好好跟人家说,别摆谱儿。”

许强随口提醒了一句,许大茂应了一声拿着东西出门去了。

一个人在屋子里正觉得有些无聊,突然听到外面有人敲门,许强朝门口看了一眼:

“进来。”

“吱呀”一声,门开了,进来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汉子,是在二大爷家隔壁住的老蒋。

“哎呦,蒋叔,这大冷寒天的,您怎么上我这儿来了?”

许强从管帽椅上起来,拿了一个搪瓷缸子提着暖壶给蒋叔倒了热水,招呼他坐下说话。

老蒋在轧钢厂的下属单位机修厂上班,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大女儿蒋晓艺中专毕业,也在机修厂当播音员,前年嫁人,丈夫叫胡志龙,是街道办的办事员,其他三个孩子还都在上学。

老蒋是五级工,一个月四十多块钱,日子过的不难,在许强的印象里,这一家人一直都是关起门来过日子,很少参与院子里的事情。

“许强,吃了没?”

老蒋笑着接过搪瓷缸子喝了一口水,余光打量了一眼许强的屋子,眼眸中闪过一丝惊讶。

看来家里的老娘们说的不错,还真是鸟枪换炮大变样啊,这不知道的还以为家里面是多了个勤快的新媳妇呢。

“吃了。”

许强看了老蒋一眼,见他犹豫着不知道说什么,知道肯定是有事,索性直接问道:

“蒋叔儿,咱这都一个院儿的,您有什么事就说,只要是我能办到的,一定给您办。”

“,也没什么大事,这不眼瞅着过年了吗?我听你蒋婶儿说你能弄到点儿稀罕东西,这不想求着你给弄点儿吗?”

老蒋也不客气,直接道明来意,他也是拿钱买的,不是白要。

许强一听是这个事情,顿时就笑了:“,叔儿您这不客气呢吗,说什么求不求的,我先听听您要什么,看看能不能弄到。”

许强虽然可以在空间兑换各种物资,但是也没有大包大揽,满口应承。

老蒋点点头,从裤兜拿出一张小纸条递给许强:

“就这么些东西,你看看能不能弄到?”

许强接过纸条看了一眼,嚯,好家伙,要的可真不少:

苹果十斤,梨十斤,橘子十斤,猪肉二十斤,羊肉二十斤,棉布三丈,水果糖五斤,麦乳精三盒,还有其他糕点、点心一共要十盒。

第16章 第一笔生意

许强把小纸条上的东西仔细看了看,东西空间里面倒是有,不过这一大堆可不少钱呢。

按照市价,苹果一斤四毛八,十斤就是四块八,梨一斤三毛九,十斤就是三块九,橘子一斤四毛五,十斤四块五,猪肉七毛八,二十斤就是三十五块六……最贵的要数麦乳精,一桶四十八,三桶就要一百四十四。

老蒋这么多东西,就算按照正常价买,少说也要二百六十块钱,还要票。

关键是,这么多东西普通老百姓压根就弄不来,当然普通老百姓过年走动领导也用不了这么多东西!

许强有些诧异的抬头看了老蒋一眼,心说:果然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老蒋的家底恐怕比一大爷家都深。

“嗨,这不我女婿志龙在街道办上班,年底要给领导拜年嘛,用的东西就多了点。”

老蒋似乎察觉到许强的诧异,干笑着解释了一句,不过说的也是实话,女婿这办事员也干了几年,今年想趁着过年走动走动,看看能不能再往上走一走。

当然,这么多东西老蒋肯定没指望许强能一次性全拿出来,他只不过是让许强看看能拿出什么来,剩下的再另外想办法。

“蒋叔儿,这么多东西可不好弄,我要一星期才能弄到手,到时候我找您。”

许强收起小纸条,给了老蒋一个确切的答案,老蒋先是点点头,不过很快就反应过来:

“许强,你是说都能弄到手?”

许强也点点头:“弄是能弄到,就是要费些时间,您要等个一星期,能不能等?”

老蒋顿时面露喜色:“能等能等,再多一星期也能等。”

天知道今年冬天他和女婿为了这么些东西头疼了多长时间,找上许强也完全是抱着“有枣没枣打一杆子”的心态。

没想到,许强竟然没有任何犹豫,直接表示全都能弄到。

“那成,蒋叔儿,那您就等着吧,有信儿了我通知您。”

许强听说能等,脸上也露出笑容,虽然正常物价两百多,但没东西啊,私下找人弄,老蒋起码要准备五百块钱。

这可是笔大生意啊!

老蒋立刻从裤兜里拿出一个信封放到八仙桌上:

“强子,叔儿今儿没带够钱,身上就八十块先给你,你说说还要多少,我明儿给你送过来。”

看得出来,老蒋这人远不如他表面上看起来那么憨厚老实,非常会办事。

“嗯,蒋叔儿,这么些东西,您给我五百五十块钱,成吗?”

许强想了想,说了这么个数,觉得老蒋要是再讲讲价,最多五百二。

没成想,老蒋非常痛快的答应下来:“哎,成,那我明儿再给你送五百,一共五百八十块钱,余下的三十也不能让你白忙活。”

老蒋当然知道就算是五百五,许强也有的挣,不过他还是愿意多给点,头一次留下好印象,以后才更好接触嘛,毕竟女婿那边过年过节的经常需要走动。

有这么一个好渠道能弄到好东西,老蒋肯定要好好经营,不为别的,就为了女儿能在婆家挺直腰杆子做人。

毕竟他们家条件没有女婿家那边好,女儿虽然有个正式工作,但嫁过去难免要看婆家人脸色行事,日子过的不自在。

首节上一节10/29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