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直上:重返1998 第109节

看到刘凯站在石云涛那边批他,赵法印瘪着脸,心里头则把石云涛给记了小本本。

回去之后,赵法印就把徐震叫过来,徐震一听石云涛到县里打小报告,管他的闲事,气的大骂。

徐震道:“厂子我买下来了,我想怎么经营就怎么经营,别人管不着。”

赵法印道:“县领导关注了,你不能把厂子给弄垮了,不然,真会让石云涛把厂子弄去。”

徐震骂道:“这小子一直看我不顺眼,老子早晚要收拾他。”

赵法印白了他一眼说:“石云涛是乡委书记,你怎么收拾他?”

徐震叫道:“我去县里告他,告他以权谋私。”

“你告他什么以权谋私?”赵法印问。

徐震突然小声地道:“赵书记,你来的时间不长,不知道乡里面的事,之前农机站有块地让乡里给拍卖了,我听说这里面有猫腻,石云涛当是乡长,谢士刚是书记,他们二人都从中以权谋私了。”

“有这事?”赵法印眉头一立,扫了徐震一眼。

徐震道:“这事千真万确,我都打听过了,这里面都是石云涛与谢士刚一起操作的,地实际上是谢士刚的哥哥买下的,是一个姓徐的女人出的面,如果石云涛不从中得到一点好处的话,地不可能让谢士刚的哥哥买去。”

“姓徐的女人?”赵法印蹙眉问了一句。

徐震道:“是姓徐,听说只露了一下面,之后就再没见着,这里面一定有问题。”

赵法印问:“你想去举报石云涛这事?”

徐震道:“他不仁,别怪我不义,不信告不倒他石云涛!”

赵法印道:“你这要是一告,就连谢士刚也告了,你要考虑清楚。”

徐震心里提了提说:“我只告石云涛,匿名告他。”

徐震说了半天大话,到头来,却不敢实名举报,赵法印听了,不屑地回了一句:“你匿名告他有个屁用,王店乡那边有人实名举报他,都没有动他分毫。”

徐震听了,顿时愕然,说:“实名举报都搞不倒他?”

赵法印道:“关键是要抓住要害,你抓不住要害,实名举报,也扳不倒人家。”

徐震问:“要害在哪里?”

“要害在于,石云涛卖这块地有没有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我在纪委干过,有些人老是举报别人贪了多少钱,但没客观证据,不好处理,如果有客观事实摆在那里,就不得不处理,你要是想搞这事,主要反映石云涛贱卖国有资产的事,你可以试一试。”

赵法印这样一说,徐震皱眉想了想,问:“这样反映能把石云涛给搞倒吗?”

赵法印道:“你可以试一试嘛,搞不搞的倒,谁能知道?”

徐震回去之后,便琢磨半天,大着胆子给县里头寄了匿名信,县里好几个领导都收到了。

吴运山看到信后,立马去找刘凯,提出要调查石云涛在乌沙乡贱卖土地的问题。

刘凯扫了一眼举报信,一时没表态,吴运山道:“石云涛太不像话了,人家实名举报他收钱,现在又贱卖土地,这样的干部还不查处吗?”

刘凯听了这话,只好把刘文和叫过来,让他安排人先去乌沙乡看一看,了解一下情况。

刘文和听了,便安排两名县纪委工作人员去了乌沙乡,徐震知道后,高兴坏了,没想到还真起作用了。

但县纪委人员到了乌沙乡后,不好确定土地有没有贱卖,但查出了卖地的基本情况,回去一汇报,刘文和的脸沉下来了。

当初出面买地的人是徐嫣,而徐嫣现在是县委县政府接待处主任兼政府招待所经理,这事还怎么查下去?

刘文和就向刘凯作了报告,刘凯的脸色一样沉了下来,这不是故意搞事吗?

有人为了针对石云涛,是无所不用其极了,刘凯很生气,觉得吴运山老是在搞事,这封举报信一定是吴运山指使人写的。

而就在这时候,又一封举报信寄到了刘凯的手里。

刘凯拿到举报信后,没有交给刘文和,而是去了市里找柳家明了。

刘凯这一次主动去找了柳家明,可以说是破天荒的第一次,以前他与柳家明关系不睦,但现在他觉得要求助一下柳家明了。

作为县委书记,他和柳家明一样想掌握县里的大权,而不是为别人所左右。

吴运山的所作所为已经引起他的极度反感,老吴老是在他面前指手划脚,让他感到不自在,他不能再容忍下去了。

吴运山也不是没有感受到刘凯的变化,但是谁手中有了权力都想着扩张,只要没碰到壁,是不会想到收手的,他觉得刘凯不会与他翻脸,刘凯在县里头离不开他。

吴运山的权力扩张欲望不会停止,同理,吴伟的赚钱欲望也不会消失,还是找杨军明,让他帮忙拿工程。

杨军明感到很是头大,但是又没有办法,在凤凰村修完路之后,全乡的村村通工程就开始了。

一旦四面开花,石云涛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掌握在自己手里,凡是有门路的人,便想着暗中拿工程赚钱了。

吴伟没问杨军明要太多,只要让杨军明给他拿到一百万的修路工程就可以。

面对吴伟的要求,杨军明琢磨半天,只好起身去找石云涛。

第249章担心

找到石云涛,杨军先拍了石云涛一圈螺旋彩虹屁,把石云涛拍的舒服了,才提出请求,让石云涛安排他负责一下修路事宜。

看了看杨军明那副大脸盘子,石云涛半天没有出声,杨军明紧张了。

石云涛变的越来越深沉了,杨军明猜不透石云涛在想什么。

“好吧,注意工程质量。”石云涛给了大脸盘子一个面子。

杨军明连忙高兴起来,笑着离去。

把工程交给杨军明后,石云涛并没有放手不管,而是让人暗中盯着这个事情,防止出了什么岔子。

杨军明拿到工程后,就和吴伟讲了,吴伟很高兴,就跟他讲,把这个工程交给施工队就行了。

吴伟才不会亲自去修路,不过想做个转手买卖,从中吃个佣金差价,哪个施工队接下这个工程,就要给他十万块钱。

这钱赚的实在是太容易了。

石云涛一方面让人盯着修路的事,另一方面也亲自下村检查修路工程质量。

当他来到土沟村的时候,便发现这边的工程质量与其它村相比不是太好,而土沟村的修路工程正是杨军明负责的。

石云涛脸上起了阴云,让人把施工队负责人叫过来,质问是怎么回事,施工队负责人见了,便说质量没问题。

一听这话,石云涛立刻带他去其它村看一看,让他自己对比一下,看工程质量到底是不是合格。

施工队负责人一看头大了,石云涛厉声说:“要么,你给我返工,要么,我要扣你百分之二十的工程款,你自己选择!”

施工队负责人给石云涛说的满脸大汗,如果返工,不但不赚钱,还要赔钱,而如果扣百分之二十的工程款,正好把利润给扣没了,而他们还给了吴伟十万块钱,这样一来,他们要倒赔十万块钱!

但如果返工,赔的会更多,只能硬着头皮把工程完工再说了。

回头施工队给吴伟打了电话说这事,吴伟直接说道:“这个你们不要找我,反正工程我帮你们拿到了,你们自己搞不定这些事,与我无关。”

见吴伟这种赖皮的样子,施工队只能自认倒霉,又去找杨军明,杨军明也没什么法子,修路的实权掌握在石云涛手中呢。

吴伟接完王店乡的工程,又跑到胡远东那里,夏城镇也有道路需要整修,反正过完春节后,各个乡镇都要弄一点工程干干,不然,经济怎么发展呢?

见吴伟来了,胡远东当然要热烈欢迎招待好,与杨军明不同,胡远东是镇委书记,在镇里头能说了算,不像杨军明还需要通过拍石云涛的马屁才能帮吴伟拿到工程。

胡远东听了吴伟的要求后,直接安排人过来,让吴伟跟着去查看修路工程,夏城镇没多少资金,总工程量也就两百来万,吴伟又要了一百万左右的工程。

胡远东给了吴伟一百万的工程后,当天晚上便去了吴运山那里,一方面是说一说这事,向吴运山表个功,另一方面则是打探一下最近县里的形势。

曹金山举报石云涛的事最后到底要怎么处理?明摆着的事,难道还要包庇石云涛?

胡远东问这话,吴运山还想问呢,这事根本不是县里能作的主的事情了,市纪委的人一直在县里坐阵处理此事。

县纪委倒是想查石云涛,查的了吗?

反正吴运山几次向刘凯提起这事了,刘凯都没有表态。

见吴运山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胡远东有些担心了,说:“吴书记,客车厂的事现在有人老是盯着,举报信满天飞,县纪委现在不知是什么态度?”

吴运山听了,一摆手道:“这个你不用管了,客车厂的事之前已经有定论,就是决策失误嘛,这事县里有责任,弄不到你的头上。”

胡远东仍然担心地说:“但现在有人一直告,我怕上面会关注到这事,当初作决策的领导都退休了,最后要是弄到我头上,那我就被冤死了。”

吴运山注意地看了他一眼说:“我不还没退休吗?我当时分管工业,什么情况都清楚,你担心什么?”

胡远东要的就是这话,听了便便连连点头,不再提起此事了。

但过了一会儿,吴运山突然忧悒地说:“当初不该让你去夏城镇当书记,为了挺你,我还把赵法印给得罪了,他是一心想到夏城镇当书记的,结果,你一去夏城镇,客车厂的事又被人旧事重提,虽然不一定能掀起什么风浪,但终归是个麻烦。”

胡远东听了这话,心里又一提,说:“刘书记在这个事情上是什么态度?他肯定也收到相关举报了。”

吴运山道:“他没向我提起这事,也没对刘文和讲什么,当前重要的是稳定,他肯定不想多事。”

胡远东听了点点头,说:“只要刘书记不提起此事,那就没什么问题,就怕市里面介入到这个事情当中,尤其是柳家明,柳家明当初对客车厂的事可是发过脾气的。”

吴运山道:“发过脾气又有什么用?他当县委书记时不也没管这事吗?都知道这是一个烫手山芋,一旦翻起来,谁都不好处理,到时,那些老干部能放过他?”

“但现在柳家明不在县里干了,他是市纪委书记,再要查这事,就没什么顾忌了。”胡远东越说越感到担心了。

吴运山道:“我不信他还会多管闲事,石云涛被人实名举报,他都不查,会查客车厂那个陈年旧账?你不要担心过度,没什么大不了的事。”

听吴运山说到石云涛,胡远东恨恨地说:“石云涛这小子真是扶摇直上,那年没搞倒他,反而让他因祸得福了,杨军明现在在乡里还受他压制,如果这小子没柳家明这个后台,他哪敢这么嚣张?”

吴运山背着手看他一眼道:“这年头就这样,如果我有后台,县长县委书记早当上了,这个你没法说,好了,就这样吧。”

胡远东起身离开了。

胡远东刚走,吴运山突然接到刘凯的电话,让他过去一下。

此时,徐国贞过来找石云涛,向他汇报参加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的事情。

石云涛听了说:“好啊,去参加,开拓一下眼界也是好的。”

徐国贞道:“需要花钱买摊位。”

石云涛问:“需要多少钱?”

第250章申城之行

徐国贞道:“最低需要二十万吧。”

石云涛想了想说:“那就买,不过要买一个大一点的摊位,说不定会有好的收获。”

徐国贞道:“摊位大花钱多,恐怕出不起。”

石云涛问:“公司里还有多少钱?”

徐国贞道:“公司账上还有五十多万,但要预留生产资金,不能全花了,顶多能拿出二十万元买摊位。”

石云涛听了道:“乡里再资助你们二十万元,总共四十万,看能买什么样的摊位。”

石云涛作主让徐国贞去申城参加全国糖酒交易会,徐国贞便让他陪同一起去。

石云涛想想,去也行,当了乡长乡委书记后还没去过申城呢。

申城现在的房价多少?是不是也到申城去买一套放在那里?

石云涛又准备了五六十万元钱,带着去申城参加糖酒交易会,把这个事情一说,陈璐想跟着去。

陈璐是宣传委员,与这事无关,但她想去,石云涛倒不好拒绝,就当是带着记者过去,回来搞好宣传。

见石云涛同意她去了,陈璐非常高兴,另外还要带着陈志力一起去,公司里头再去两个人,总共一行六人前往申城。

六个人去开车就不太方便,坐飞机费用又太贵,只好坐火车去了。

石云涛让杨军明在家里主持好工作,他带着徐国贞等人就去申城了。

首节上一节109/23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