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直上:重返1998 第13节

妈妈不禁一怔,哑语,过了一会儿,想想这事,儿子说的对,把人家闺女给睡了,还有什么可说的?

这便宜占的不是一般的大,人家现在都不说什么,还把彩礼退了过来,啥损失也没有,还要咋的?!

妈妈想通了这个事,不再耿耿于怀了,但刚装好的新房有些可惜,妈妈便说:“儿子,那你抓紧再找个媳妇,不能让刚装好的房子旧了,我和你爸等着抱孙子呢。”

石云涛答应一声:“知道了妈,儿子比你们急。”

妈妈听到这话笑了。

接完电话,石云涛蹙紧眉头想了这事,昨天晚上与谢莉莉在一起后,他胸中的怨气已经出了,此时谢莉莉要退婚正如他意呢!

以后他要找一个比谢莉莉强百倍的女人结婚!

第二天,他想再见见谢莉莉,看她此时什么情况,去了财政所后,却发现谢莉莉没来上班。

过了几天,乡里便传出谢莉莉调到县城工作的事。

晚上的时候,石云涛吃完饭出来在大院里散步,李大爷悄悄走过来问:“云涛,十一结婚快到了吧?”

石云涛听了摆手道:“还没准备好,不结了。”

李大爷一听,左右四顾,发现没人,便又悄悄说:“云涛,那天来了一个年轻人找谢莉莉,你知道不知道?”

闻听此言,石云涛神情一凛,问:“是谁?”

李大爷道:“不认识,开着车子,抽着红塔山,有钱,但长的太难看了,谢莉莉当时坐着他车子走了,她没和你说这事?”

石云涛的表情动了动,如果他没猜错的话,来找谢莉莉的一定是那个吴伟吧,怪不得这么着急退婚呢。

石云涛不再去管这个事情,谢莉莉愿意跟谁结婚就跟谁结婚吧,吴家现在有钱有势,一般人经受不住这个诱惑。

说一说,这就过去了有三四天时间,柳家明坐在办公室里听取县纪委的调查报告。

县纪委书记刘文和带着纪委副书记赵法印一起过来汇报情况,柳家明看了他们两眼,就让他们讲一讲。

赵法印便开口说:“经过我们的调查,徐国栋诬告张爱军一事属实,诬告石云涛一事无法认定,徐国栋坚持说给了石云涛一万块钱,只是不像原来说是在办公室给的,而是说在家里。”

“吴信坚持说他往石云涛办公室放的不是钱,而是信,这封信已经被他销毁了,录像上只能看到是一个信封,里面放的到底是什么东西看不清,因而现在不好说吴信要诬蔑石云涛。”

“虽然徐国栋和吴信诬告石云涛的事无法认定,但是他们还是有诬告的嫌疑,只是没有证据认定,石云涛不承认收受徐国栋的贿赂,其它证据也不足,因而不能认定石云涛有受贿行为,检察院的立案决定错误,应当予以撤销。”

赵法印把情况讲完,柳家明蹙着眉头听完,问:“没了?”

赵法印道:“没了。”

柳家明看向刘文和问:“刘书记,你认可不认可这个调查结果?”

刘文和听了欠身道:“柳书记,调查人员也尽力了,虽然我们高度怀疑这里面有隐情,无奈当事人不讲,也没有其它证据佐证,现在只能这样认定,吴信品行不端,应当予以留党察看处分,徐国栋诬蔑他人,按照法律规定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但因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可以行政拘留十天,免去他的村主任一职。”

柳家明听完刘文和的话,拍着椅子扶手站了起来,说道:“查了半天,查了这么一个结果,吴信的话你们也信,徐国栋一个村主任,敢诬蔑一个乡委书记,谁给他的胆子?”

“纪委不是裱糊匠,真的假的都能糊弄到一起,石云涛这事,绝对不是你们说的那么简单,有些人喜欢看眼色行事,怕得罪人,甚至还想送人情,我告诉你们,这是一起性质极为恶劣的政治性事件,成立专案组,不能查的糊里糊涂,如果你们查不清,我就让公安查,一直到查清为止!”

柳家明这么一说,刘文和坐在那里满脸尴尬,赵法印瞧了柳家明一眼,面色有些紧。

刘文和想了想说道:“柳书记,我们也想查清来着,但当事人咬死口不交代,我们也没办法,总不能打他们吧?这个事情现在弄的沸沸扬扬,如果再不作出一个结论,不知有多少人在外面编排这事呢,这样对县委的形象不好。”

柳家明道:“你们还担心县委的形象?如果这样的结论作出来,编排的人就更多了!明明是一起诬告陷害事件,现在弄成桃色新闻了!什么写信,什么与石云涛争女人,看看你们查的是什么?文和书记,你回去宣布,谁能调查清楚这个事情,就重用提拔谁,不是副科的提副科,副科的提正科,正科的我向市委推荐他当副县级干部!”

柳家明相当于发了火,查了半天没查到一个责任人,诬告陷害者的责任都没有定下来,像话吗?

刘文和这纪委书记真的变成裱糊匠了,不说是领会柳家明的意图了,连基本的摆平都没有做到。

如果要摆平,起码要定死吴信和徐国栋两人诬告陷害的责任,这样才能好向社会,向石云涛本人交代。

至于幕后的操纵者,有人想保也罢,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也罢,柳家明为了县里的稳定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现在他没法装作什么也看不见,就让事情给过去了!

第三十二章联合办案

刘文和与赵法印待在柳家明的办公室有些坐立不安,柳家明的话说的很重,重到刘文和都接不住,更不用说赵法印了。

正当刘文和无比尴尬之时,柳家明说:“文和书记,你留下,法印同志先回去吧。”

赵法印连忙起身走了。

等赵法印走后,柳家明说:“你用的人不行,为什么不找几个能干的同志来查这个事情?”

刘文和道:“他们都尽力了,这里面的隐情或许永远都查不出来。”

柳家明问:“为什么查不出来?”

刘文和略一低头思忖,然后抬头看向柳家明说道:“肇事者肯定有所恃,纪委的同志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在目前形势下,不好查。”

柳家明审视了刘文和两眼,突然轻拍桌子道:“不好查也要查,无论出了什么事,有我这个县委书记给你们撑腰,怕什么?我看要把他们两个分开查,那个吴信交给公安,徐国栋留给你们继续审查,我现在把王东局长叫来!”

说着,就让赵作良给县公安局长王东打电话。

刘文和见了,不好再说什么。

王东还没来,柳家明道:“这是石云涛同志写的控告信,你看一下。”

刘文和起身去接控告信,看完,蹙紧了眉头。

“石云涛同志控告县反贪局违法办案,在没有法律手续的情况下,关押了他三天,而且还恐吓他,说要揭他两层皮,这个事情你们纪委怎么处理?”

柳家明看向刘文和,刘文和感到事情棘手了,情况在不断发酵。

“柳书记,反贪局也是根据别人举报的情况去办案吧,如果有人诬告,这不能怪反贪局办错案吧?”刘文和想了想说。

柳家明道:“反贪局这么积极地办案,恰巧办了一个诬告案,这个倒是次要的,关键是反贪局没有依法办案,这个责任谁来负?”

刘文和听了道:“这个事情是不是要和徐检说一下?”

柳家明问:“责任要让徐华承担?”

刘文和忙道:“我不是这个意思,应当问下徐华,他是检察长,反贪局办案得经过他允许吧?”

柳家明道:“你们办案也要经过我允许,出了事,还让我这个县委书记给你们担责?同样道理,你们纪委下面人员办了错案,也是经过你允许的,出了事,就没有责任了?”

刘文和闻听此言,不好回答了,柳家明剑有所指,再说下去,他更没法接话。

“反贪局违法办案的事情,你回去之后研究一下,拿出处理意见报到我这里,另外诬告的事情务必继续查好,不可能是吴信和徐国栋两个小人物就能做出这种事情,幕后有大鱼,要揪出来,严肃处理!”

刚说完,王东来了。

见到王东,柳家明就作了安排,王东不明所以,之前虽安排纪委和公安联合办案,但刘文和并没有通知公安参与,如果纪委能查出来,何必要让公安的人参与?

一时间,县里头有点剑拔弩张,柳家明揪住石云涛被诬告陷害一事不放,让县纪委压力山大,而他让县纪委压力山大,必然要传导到其他人身上了。

此时,石云涛待在乡里头也感受到一种气氛,之前张爱军与胡远东虽然有矛盾,但两人一见面,还能说说笑笑,跟什么事没有一样。

但现在不行了,两人再见面,张爱军的脸色板着,胡远东的脸色很难看,有些心知肚明的事无法说出来。

杨军明与张爱军之间也产生隔阂了,毕竟出了吴信这事,杨军明向张爱军解释,说这事与他无关,张爱军不是三岁小孩岂能相信?

如此一来,乡里头的权力格局就发生了变化,张爱军虽是乡委书记,但手下没大将,原来大将是杨军明,现在杨军明与胡远东搞在了一起,手下就没人了。

虽然手下没人,但张爱军毕竟是乡委书记,而且在当前情况下,胡远东和杨军明都是坐立不安的,此时并不敢与张爱军抗衡。

柳家明在县里头要求查的越紧,胡远东和杨军明就越坐立不安,吴信和徐国栋都没出来,如果吴徐二人出来了,他们就会松一口气了。

石云涛向张爱军建议把表弟高运达借调到乡里来,张爱军开会研究,胡远东没表示反对,杨军明知道高运达与石云涛的关系,不但没阻挠,反而帮高运达说了话,说小高这人不错,他认识。

高运达就这样进了乡委,石云涛把他叫到自己办公室,向他交代一番,让他谨言慎行,只管埋头干工作,不要到了乡委,就吆五喝六,呼朋唤友,搞一些虚头巴脑的事。

高运达答应下来,他不知道这件事对他的重要性,但能到乡委上班,确实不错,只是没法像待在粮所那样优哉游哉了。

石云涛让柴军带带他,吴信一出事,乡委有什么材料,他就交给柴军写,锻炼柴军,如果他不干乡委秘书,就向张爱军建议让柴军当乡委秘书。

这天柴军忽然过来向他报告,说县电视台的记者要过来,专门拍摄一期全县加强基本农田建设的节目,听说王店乡搞的比较好,就要到这边拍摄一下。

石云涛和柴军正说着这话,乡里年轻的女宣传委员侯玉芳敲门进来了。

第三十三章风情万种

侯玉芳今年有二十五六岁,刚结过婚,穿着一身红衣服,衬托着她脸蛋特别红润。

她老公是法院的,她原来是检察院的,三个月前,也就是石云涛提拔的时候,出了检察院,提拔到王店乡当宣传委员。

不用说,背后肯定有人。

侯玉芳不说是美貌过人,那也是体格风流,风情万种,很善于在男领导面前表现自己。

此时过来找石云涛是商谈县电视台来人之事。

石云涛便与她还有柴军三人一起商量,做好准备。

到了上午大约十点钟左右,县电视台两名记者来到了王店乡,事情报告到了张爱军那里,侯玉芳绝不会浪费这向张爱军展示自己工作成绩的机会。

侯玉芳走到张爱军那里嗲声嗲气地一说,张爱军连忙说好,县电视台过来帮忙宣传王店乡,是好事,一定要招待好。

听了张爱军的夸奖之词,侯玉芳欢快地扭身走了。

由于是拍摄有关农业方面的工作,石云涛作为分管农业的副乡长兼乡委秘书,一方面要让党政办搞好接待工作,另一方面则要陪同下去,与侯玉芳一起下村拍摄。

县电视台来了一辆车子,从车上下来一男一女两名记者,一个是男的,长的高大威猛,肩上抗着一部大摄像机,比乡里那部摄像机大,是电视台专用摄像机。

还有一个女记者,正值妙龄,上身穿一件黄色T恤,下身则穿着紧身喇叭牛仔裤,脚下是一双平底小皮鞋,头发微卷,鼻子高挺,眼睛如春水般清澈迷人,微微一笑,露出两个小梨涡。

石云涛瞧了一眼,心中便是一动,重生前肯定见过,但此时记不得她是谁了。

侯玉芳给作了介绍,男记者叫刘云飞,女记者叫徐嫣。

一听到徐嫣两个名字,石云涛一下想了起来,徐嫣后来好像当了县政府招待所经理,再后来就不知去哪了,说是调到了市里,反正再也没见过。

“这是我们的石乡长。”侯玉芳又笑着介绍了石云涛。

刘云飞和徐嫣便走上前与石云涛握手,徐嫣笑着看了他一眼说:“我们都听说了,全县最年轻的副乡长。”

石云涛工作不到一年提拔副乡长这事,在县里头确实很轰动,属于破格提拔了,而且是选调生,比较招人眼球。

徐嫣在电视台,交结的人广,也比较关注官场上的事,因而石云涛的事情她也了解。

但石云涛出事这事,她还不知道,毕竟县电视台不是县里的核心单位,时间又短,如果知道了,又是另一番景象,就不好这么打趣石云涛了。

石云涛呵呵一笑道:“徐记者,你过奖了,其实我不年轻了。”

“还不年轻啊?石乡长真会开玩笑。”徐嫣笑眯眯的样子,与石云涛有点自来熟。

石云涛又笑了笑,躲避了一下徐嫣的目光,徐嫣看人的目光有些热烈,灼人。

柴军这时跑了过来,也带着摄像机,石云涛安排了一辆面包车,拉着他和侯玉芳还有柴军三人,刘云飞和徐嫣坐他们自己的车子。

车子去了凤凰村,这边的基本农田搞的好,面积大,便过来拍摄一番。

再下车时,徐嫣便戴着一副咖啡色墨镜,两条大长腿朝那儿一站,妥妥一个时髦女郎,引的柴军禁不住多看了她两眼。

柴军现在也没结婚,像大多数未婚男青年一样正在寻寻觅觅,但是见到徐嫣,他绝对没有非分的想法,徐嫣与他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人家在县电视台,是城里人,他不可能追的上。

石云涛和侯玉芳走过来,徐嫣一撩秀发,笑着道:“侯委员,石乡长,你们走过去,给你们上几个镜头。”

石云涛听了笑道:“需要几个群众演员是不是?我给村里打电话,让他们来人。”

此时,秋收秋种工作正如火如荼,乡村两级干部忙的不可开交,但如果请他们当群演,他们肯定是乐意来的。

石云涛说出群众演员几个字,徐嫣等人有点理解不透,但也明白他话里的意思,便笑说:“不用了,你看这边到处都是人,我们拍几个镜头就行了,主要是给石乡长你几个镜头。”

说完,徐嫣齐齿在那儿笑,侯玉芳也撺掇着他过去,石云涛只好走过去,装作在视察工作的样子。

拍摄了一个小时左右,侯玉芳便问好了没有,徐嫣立刻把玉手一摆说:“好了。”

首节上一节13/23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