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直上:重返1998 第130节

向群便走遍了整个义河市区,经过仔细思考和研究,决定提出向北向东发展的战略规划,将城区面积扩大到两百平方公里以上。

其中义河新城的面积就要达到五十平方公里,这一规划实在是大手笔,交到时任市委书记乔严那里看了之后,乔严禁不住摇头,觉得实在是太超前了,相当于是大跃进了,义河市的财政吃不消啊。

面对向群的建议,乔严搁置了向群提出的发展方案,表示义河市是农业大市,发展经济要量力而行,达不到的目标最好不要提,城区扩容是可以的,但步子不能迈的太大。

乔严的反对让向群一度有些沮丧,但他没有灰心,而是积极向省委省政府汇报此事,省委省政府重视起来,找乔严谈了话,面对省委省政府,乔严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

省委省政府经过研究,决定支持向群的意见,乔严被迫同意设立义河新城,向群取得了胜利。

而时隔不久,乔严就被提拔调走,让向群接了书记。

虽然义河新城已经成立,但是好多工作还没有来的及开展,向群担任市委书记后,各项工作才开展起来。

新成立了义河新城管委会,管委会主任由义河区委书记赵志华兼任,义河新城的建设,主要是市委市政府规划,义河区委区政府负责建设。

责任和担子压到了义河区委区政府的头上,但义河区委区政府也没有资金投入,导致工作进展并不顺利。

向群眼看工作推进不利,便让市政府靠上指挥,全力推动,马连军接连召开几次会议进行研究,工作依然没有起色。

马连军从外地市调进来,对新城的建设一无所知,看到建设难度特别大,他心里也产生畏难情绪,虽然会也开了,督促也督促了,但收效甚微,这让向群极不满意。

正好此时市常务副市长调到省里履职,空出了常务副市长的位子,向群发现柳家明在夏城县搞新区建设有一套,当了纪委书记工作力度也很大,便推荐柳家明接任常务副市长。

柳家明一接任常务副市长,向群就让他全权负责义河新区工作,务必加快新城建设。

面对向群的信任,柳家明有些压力山大。

过了义河桥,便进入了义河新城边界,柳家明让司机把车停下,从车上走了下来。

石云涛也连忙下车。

站在桥边,柳家明手指着前方道:“向书记的意见,两边以后都要修滨河大道,依河建城,云涛,你说这有没有可行性?”

石云涛闻言说道:“河两岸风景优美,适合居住,先修大道,后建新城,就像摊大饼一样,慢慢就把城市建起来了,向书记的想法真是天才。”

柳家明叹道:“向书记确实是天才,天才的想法一般人是理解不了的,这个想法一出来后,好多人都说这是痴人做梦,河两岸如果都变成了居民区,发洪水怎么办?岂不是全被淹了?现在国道省道都还没有修好,修什么滨河大道?反对之声不少啊。”

石云涛笑道:“这就是眼光的问题,有些人看到的是美好前景,而有的人看到的全是困难,有一句话说的很好,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现在天天讲解放思想,但一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思想就不解放了,柳叔,我们都要向向书记学习。”

看了石云涛一眼,柳家明感叹道:“是啊,向书记做事都是大手笔,我们即使跟不上也要跟啊,虽然有反对之声,但是向书记还是坚决主张修建滨河大道,目前正在处于技术论证阶段,估计不久就要开建了。”

石云涛道:“现在有的人喜欢在老城区拆拆建建,那样也能不断发展,但发展的就是太慢了,而且老城区拆拆建建存在的矛盾多,容易引发事件,不如发展新区,先把城市发展的框架打好,以后慢慢发展就可以了,向书记现在做的就是这个工作。”

柳家明点点头。

“新城的建设也面临着拆迁难题,而且拆完之后还要建,财政上没钱,向书记说进行市场化运作,关键是谁会来到一片不毛之地投资呢?”柳家明朝北一望,又禁不住叹起气来。

此时,新城完全就是一个大农村,连城市的影子都看不到,如何吸引客商过来投资兴建新城,的确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

石云涛也向北看了看,说:“柳叔,其实一个地方吸引不吸引人,不在于它的硬件设施怎么样,关键是要看一个地方有没有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如果大家都能看到这个地方有发展潜力,是一片热土,那些投资商怎么能不被吸引过来投资兴业呢?要让客商看到我们的发展决心和信心才是。”

第294章越来越成熟

柳家明听了这话,表情不禁一动,说:“云涛你这话说的好,投资就是一种预期的事情,预期好,别人肯定投资,预期不好,别人肯定不愿意投资,对吧?”

石云涛道:“柳叔您总结的太好了,就是这个意思。”

柳家明蹙眉道:“关键是如何让投资商对我们有信心和决心呢?”

石云涛突然问:“市委市政府有没有搬迁计划?”

柳家明道:“正在酝酿这事,向书记的意思想把市委市政府从市中心搬出去,另外市汽车客运总站也要搬走。”

石云涛道:“这就是增强大家信心的举措,试想,如果市委市政府都搬那边去了,投资的客商还能不来吗?”

柳家明一琢磨觉得有道理,说:“云涛,你让我茅塞顿开了。”

石云涛笑道:“有些事情只要回过头来看,心里头就有底了,想想十几前是什么样子,现在是什么样子,就能想到十几年后会是什么样子,只要对未来有信心,发展就不成问题。”

这话说的太有哲理了,柳家明禁不住想给石云涛鼓掌,而石云涛心里头却是笑笑,他话是这么说,但如果他不是穿越者,焉能如此笃定地说话?

义河市将来发展成什么样子,他一清二楚,让一座新城拔地而起,此时真的会让人想象不到,好多人缺少信心,并非是他们无能短视,而是现实使然。

“柳叔,我建议尽快在新城选址,建设新的市委市政府办公楼,把汽车客运总站搬过来,另外,再建一个地标性建筑,我建议建设奥体中心,还有,是不是可以在新城建设大学城?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起来了,必然吸引资金和人才向这边转移。”

石云涛这样一说,柳家明问:“建设什么大学城?”

石云涛道:“想办法把义河学院建成义河大学啊,一个城市好不好,与教育关系很大,可以向向书记建议申请建设大学城。”

柳家明重重地点了点头,有些事真的是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石云涛出的这些主意,都是他之前没有想到的。

“这些投资都十分巨大,说白了还是一个钱字。”柳家明最后想了想说。

石云涛道:“经营城市的土质是经营土地,只要把土地经营好了,钱不是问题,就好比下围棋一般,只要我们把几个棋眼下好了,整盘棋就活了,地方经济发展也需要举债发展,通过经营土地和举债发展,就可以解决钱的问题了。”

柳家明的心思完全让石云涛说活了,忙叫着石云涛说道:“走,我们去看一看棋眼去。”

石云涛陪着柳家明在新城绕了一圈,等到中午的时候,俩人就到附近的小吃铺吃了一点东西填饱肚子,这要是让人知道了,一定会唏嘘不已。

下午又看了大半天,回到市政府时,已经是下午五时了。

柳家明便待在办公室里写东西,石云涛帮他参谋,目的是写好今天调研的东西,向向群报告。

就在这个时候,有人给石云涛打来了电话,石云涛一看是陌生号码,迟疑了一下才接。

接通后,一个中年男人的声音传来:“是石云涛石科长吗?我是平山县的张顺宝。”

闻听此言,石云涛蹙起眉头,心说张顺宝是谁?没听说过这人啊。

“我是石云涛,请问您有什么事吗?”石云涛客气地说了一句。

张顺宝笑道:“我是平山县的县长,我想找柳市长汇报一下工作,不知柳市长有没有时间?”

原来是平山县的县长,石云涛刚到市里来,对各个县区的情况还不熟悉,人家打进电话来,他根本认不得人家。

“张县长你好,柳市长现在没有时间,回头我帮您约吧。”石云涛当即说道。

即使柳家明此时什么事也没有,他也要如此说,要给柳家明反应的时间,万一柳家明不想见张顺宝呢?

“好的,好的,麻烦石科长了,不知晚上石科长晚上有没有时间,想请您吃个饭?”张顺宝客气地邀请道。

在县里的时候,他当乡委书记,只有请县长吃饭的份,哪有县长请他吃饭的道理,但是到了市里,下面的县长就要请他吃饭了。

请他吃饭,无非是想以后再找柳家明汇报工作方便一些,如果下面的人与他的关系不熟,就像现在这样,石云涛明知柳家明有时间,也说没有时间,而如果关系熟了,就会告诉张顺宝,让他们等几分钟,他给汇报一下,再给张顺宝打电话,那么今天晚上,张顺宝就有可能见到柳家明了。

秘书上下里手,好多事情就能做成了,石云涛对此明白清楚的很。

听到张顺宝邀请的话,石云涛觉得他这人还不错,但是今天晚上不一定有时间出去与张顺宝吃饭,便说:“张县长,谢谢您的厚爱,我的时间不属于我,是属于柳市长的,回头我再和您联系吧。”

张顺宝连连点头答应道:“石科长,我等你电话,我们已经来到市里了。”

挂下电话,石云涛便向柳家明汇报了张顺宝的情况。

柳家明听了,蹙眉道:“他这个时候过来找我干什么?”

石云涛道:“要不我就跟他讲,您这几天都没有时间,让他不要过来。”

柳家明想了想道:“对了,平山县那边要搞一个重点旅游项目,会不会是这事?这样吧,你让他晚上八点钟过来见我。”

石云涛道:“时间是不是太晚了?您刚到市政府这边来,下面的县长来了,不如接见一下,如果能吃个饭就更好了。”

听了这话,柳家明笑了起来,说:“云涛,你越来越成熟了,他们是不是安排好了?你也刚过来,与下面的县长见上一面也好,你让他们六点半订好饭店和房间,我和你一起过去。”

石云涛闻听此言,走到一边,一直等到快六点的时候才给张顺宝回了电话:“张县长,老板今天晚上本想去省城的,但我跟他讲,你们有重要事情要办,老板临时决定,与你们见上一面,你们先订好饭店,老板马上过去,节约时间。”

第295章老张的面子

石云涛这样一说,张顺宝慌的连忙答应下来,说了一句:“那就在陶然阁吧,现在应当还能订到包间。”

挂下电话后,张顺宝急忙让县政府办主任订包间,县政府办主任一打电话,酒店却是说包间已经满了,订不上了。

张顺宝听了,大骂县政府办主任办事不力,已经和石云涛说过要在陶然阁吃饭,怎么好更改呢。

县政府办主任很委屈,这是在市里,又不是县里,要是在县里,包间再满,他这个政府办主任也能给订上。

张顺宝眉头一皱,掏出手机给市政府办人事科长欧歌打了一个电话,老欧是平山县人,张顺宝是他的父母官,两人相熟。

可张顺宝来到市里,却是没有联系他,但是此时张顺宝顾不得了,先让欧歌帮忙订个包间吧。

电话一通,张顺宝先说了一句:“欧老弟,我从县里带了一点土特产过来,你看今天晚上方便不方便给你送过去?”

欧歌一听,忙笑道:“张县长客气了,来就来,还搞什么土特产啊。”

张顺宝笑道:“好长时间没见老弟了,想见见老弟,你看晚上有没有时间?”

欧歌想了想说:“我现在正在外面吃饭呢,要不等等吧,真是麻烦老哥您了。”

张顺宝笑道:“麻烦什么,老哥正要麻烦你一件事。”

欧歌一听,皱眉道:“老哥你说,什么事?”

张顺宝道:“我朋友第一次到义河来,想订一下陶然阁的包间,欧老弟你在市里人脉广,能不能帮我联系一下酒店那边,帮我订一个?”

张顺宝绕了一圈,说起了此事,欧歌没想到他为了订包间,才要给他送土特产。

皱眉想了想,欧歌给陶然阁大酒店的经理打了一个电话,欧歌虽然不是领导秘书,但毕竟在市政府办,面子还是可以的,电话一打,就帮订上了。

听说订上了包间,张顺宝十分高兴,挂掉电话后,便沉脸对县政府办主任说:“你马上去买两箱白酒,给送到欧科长家里。”

县政府办主任听了,问:“他不说他正在吃饭吗?”

张顺宝生气道:“我现在让你准备着!”

县政府办主任又给批了一通,低头耷脑地去买白酒去了。

“回来,我车上是不是还有茅台?”张顺宝见县政府办主任走了,问。

县政府办主任道:“只有两瓶了。”

张顺宝皱眉说:“两瓶有点少,不知酒店有没有茅台。”

县政府办主任说:“应当有吧。”

“什么应当有,你顺便去看看,茅台能不能买的上,买不上再说。”张顺宝吩咐道。

张顺宝先去了陶然阁大酒店,柳家明和石云涛准时六点半到了,张顺宝刚坐下,一见柳家明来了,连忙起身相迎。

柳家明淡淡地与他握了手,张顺宝急忙请他坐下。

“你们葛书记怎么没来?”柳家明坐下后问。

张顺宝连忙陪笑道:“葛书记去京城跑项目了,让我过来找柳市长报告工作。”

柳家明道:“那可以啊,你们县今年比较拼,老葛年龄快到了吧,下一步就看你的了。”

张顺宝听了立马笑道:“请柳市长多多栽培。”

柳家明笑了笑,说:“你们那个旅游开发项目不错,向书记和马市长都很支持,你们一定要搞好了,千万别半途而废。”

张顺宝马上说道:“柳市长,今天就向您汇报这个事情,请求您的支持。”

柳家明看了张顺宝一眼说道:“我肯定是支持你们的,回头你们打个正式的报告过来,交给云涛,抽时间,我再去你们县看一看,确保把这个事情做好。”

张顺宝听了这话,就从包里拿出一份材料出来,要交给柳家明,柳家明却没接,说道:“先交给云涛过一下目吧。”

张顺宝听了愣了一下,现成的材料,柳家明不直接过目,却要让石云涛给把关,是柳家明摆谱,还是石云涛很受柳家明的宠信?

很快反应过来,张顺宝笑着把材料递给了石云涛,石云涛接过后,便放进包里说:“明天我给张县长您答复。”

张顺宝连忙笑着说好,石云涛当着柳家明的面说这话,说明石云涛这个秘书不一般,柳家明还没表态明天给答复,石云涛先说了。

首节上一节130/23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