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直上:重返1998 第233节

王立藩虽然落败,但在林友谦当上省长之后,便推荐他为副省长候选人,因而也升了副省级。

这一段过节,马运来是清清楚楚的,此时一说起这事,陈淮安过了一会儿说:“不过是小事一桩,不值一提。”

然而马运来忽然又说道:“我听说王立藩在活动着要到安州市当市长,老板你知道吗?”

乍闻此言,陈淮安问:“你咋知道的?”

马运来说:“京城的消息,您这已经当市长两年了,他觉得机会来了。”

一听这话,陈淮安有些坐不住了,目前来说他没有什么好位子安排,如果有好位子安排,离开安州市市长的宝座,也未尝不可,王立藩不会借机报他当年落败之仇吧?

“事情没那么简单,国强,既然全国物业管理研讨会要在我们省召开,花都小区的事你必须要处理好了,不然,如果让业主知道,到时候跑到会场上访,那我们安州市就成笑话了。”

陈淮安这样一说,马运来就不好再说什么了,连忙答应下来走了。

在王立藩的强力要求下,花都小区的物业公司被换掉了,让市房管局的物业管理公司进驻,解决了花都小区物业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业主们满意了。

不久之后,全国物业管理研讨会在安州市召开,建设部分管部长来到安州,林友谦出席会议,王立藩作典型发言。

安州市市长陈淮安也出席了会议,林友谦都来了,各地市的市长不能不来,还有分管副市长。

会议开了一天,又现场进行了参观,虽然大家看到安州市的物业管理搞的不错,但是经过参观,却是觉得安州市的城市建设有些落后。

与会人员便暗中窃窃私语,王立藩无意中听到了,回头便和林友谦作了汇报,林友谦听了,脸色沉着,没说什么话。

安州市属于副省级城市,有着很大的工作自主权,而安州市委书记曹德仁又因与林友谦竞争省长的原因,导致两人关系十分微妙,因而安州市怎么发展,怎么建设,曹德仁有很大话语权。

如果曹德仁不同意做的事,省政府就是直接下令,也是没用的,肯定落实不好,因而林友谦不好多说什么,林友谦倒是期望陈淮安这个市长能有所作为,可是陈淮安的所作所为也让他很是失望。

第511章考选干部

研讨会结束之后,石云涛轻松了一阵子,不过说是轻松也是相对的,跟着领导当秘书,就没有轻松的时候。

而就在这个时候,也就是2004年5月份的时候,安州市发布了一则公告,公告内容是面向全国选拔一批副局级干部。

这算是一种人事制度创新,增加用人的透明度,公告一发出后,就引起很多人注意了。

只要担任过副处级干部两年,便可以参加报名考试,竞争副局级干部。

安州市因是副省级城市,它的副局级干部实际上是正处级职位,不过副局级干部是进入领导班子成员的,因而要比普通的处级职位高那么一点点。

在安州市当了处级干部后,想上位,只有先迈上副局级干部这个坎,而这个坎不太好迈,如今有公开考选的机会,大家岂能不想着抓住机会?

然而说是公开考选,最后还不是安州市委定?

石云涛看到这个情况,也有点动心,但他不是年轻的官场菜鸟,而且知道他作为王立藩的秘书,如果没有王立藩的支持,他擅自去报名参加考选了,王立藩一定会不高兴。

石云涛两世为人,明白一个道理,官场上需要的不是才能,而是权谋,而权谋是以关系网为基础的,如果没有关系网,想做什么都是做不到的。

石云涛还要考虑到一个问题,如果考到安州市工作,就要变成安州市的干部了,而安州市的市委书记是曹德仁,曹德仁与林友谦又关系微妙。

再说了,他要是真考到了安州市,岂不就成了曹德仁碗里的菜,曹德仁想怎么吃就怎么吃?不要忘了,还有那个曹庸呢。

想了半天,石云涛放弃了考选的想法。

秘书一处的李立军这时找到他,旁敲侧击打听他报不报名,李立军现在是副处调,也是有资格报名的。

省政府办公厅的处级干部虽然位子也不错,但是想升到办公厅副主任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比如老杜当了一辈子的处长,最后也没升到办公厅副主任,最后只弄了一个副巡视员虚职。

仕途都是有天花板的,如果升不上去,还不如去搞点实惠的东西,而到安州市当个副局级干部,便是很实惠的事情。

这次安州市公开考选的职位有市直部门的副局级,也有区里的副区长这样的副局级职位,都是实权部门。

因而省政府办公厅,甚至是省委办公厅的处级干部们都有点蠢蠢欲动。

但是蠢蠢欲动不能保证成功,只有暗中有门路的干部才会有机会。

李立军就属于蠢蠢欲动的人,但他却没有什么门路,过来找石云涛商量,便证明他心里头没底。

而石云涛明确告诉李立军,他不去报考,因为刚来到办公厅,如果去报考不太好。

见石云涛竟然放弃这么好的机会,李立军是有点小惊讶的。

除了李立军外,刘晓天也有点想报名,因为他在四处一时升不到处长的位子,不如考到安州市直接升到正处的职位。

然而他和李立军一样,没有什么门路,一方面怕报了名,厅领导不高兴,又怕报了考不上,最后丢人现眼。

而且他要去报名,是不是要和王立藩打个招呼?

刘晓天思考半天,决定请石云涛吃饭,与石云涛聊聊,石云涛是王立藩的秘书,通过石云涛看能不能了解一点情况。

刘晓天约石云涛去了一个叫金悦大酒店的地方,到了之后,一个长的白白胖胖又眉开眼笑的男人走过来迎接他们。

刘晓天作了介绍,说这是他的大学同学董刚,金悦大酒店是董刚开的,大老板。

刘晓天这么一介绍,董刚连忙笑着说道:“晓天说过了,我就是一个小老板,小老板。”

石云涛看了看金悦大酒店,觉得还是不错,董刚说自己是小老板,那就是太谦虚了。

石云涛与董刚握了握手,走进了电梯间。

到了楼上,来到了一处很安静的所在,董刚打开门,只见里面是一个很大的包间。

石云涛睁眼一望,便觉得这里不同一般的吃饭包间。

包间里有一个超大的圆桌,但旁边却还有书柜和酒柜,书柜上摆了不少书,而酒柜上则放着不少名贵酒品。

石云涛见了,心说这里真是不错,想不到刘晓天会有这样一个同学,看来办公厅里的人都不可小觑啊。

刘晓天在王寿生面前是没法比的,但是刘晓天作为办公厅的干部,与社会还是有着交往的,只有石云涛来的时间不长,与社会的交往极少。

按说,他作为王立藩的秘书,外面想与他交往的人还是不少的,只是没有人从中介绍,谁也不好直接约他。

董刚很谦卑地请石云涛坐下,先给石云涛泡上一杯上等的龙井茶。

石云涛接过茶杯,说声谢谢,便又四处观赏了一下。

董刚笑着说:“石秘书,我这里比较普通了,比不得那些大酒店。”

石云涛听了,便站起来走到了书柜面前说:“有了这些书在,整个空间就充满了儒雅之气,一点都不普通。”

董刚听了,哈哈一笑道:“石秘书看来是好书之人,但我这不过是故弄风雅而已,不值一提。”

石云涛听了也是哈哈笑了起来,刘晓天赶忙招呼着入座。

坐下来后,董刚安排上酒上菜,问石云涛喝什么酒,是洋酒还是白酒?

石云涛心说王立藩喜欢喝洋酒,他也要学着喝洋酒,但他没有出声,只是笑了笑。

刘晓天走到酒柜前拿了一瓶洋酒,上面全是外文,纯进口的洋酒。

倒满酒后,董刚举杯敬酒,几杯酒下肚之后,刘晓天才说起安州市考选副局级干部的事。

董刚听了,怂恿道:“晓天,你要报名考啊,考上了,我跟着也沾光。”

闻听此言,刘晓天笑道:“敢情我这是为了让你沾光才想着去报名考的,这事得问石秘书,石秘书是王省长的秘书。”

此话一出,董刚便笑着问向了石云涛道:“石秘书,你说安州市考选副局级干部的事靠谱不靠谱?“

第512章拭目以待

石云涛闻听此言,笑了笑道:“当然靠谱了,但我建议刘处长不要报名。”

刘晓天听了这话,一时愕然,问:“石秘书,你报不报?”

石云涛笑回道:“我当然不报,我也建议刘处你不要报。”

刘晓天看了石云涛一眼,心说今天把石云涛约出来就对了,一定是石云涛知道什么内幕,不让他报。

刘晓天现在与石云涛结成了同盟,以共同对付王寿生,他们俩一联手,就搞的王寿生很被动,当这个四处处长就很费劲。

见石云涛一时间不深入谈这个问题,刘晓天就不好再多问。

董刚此时举起杯子道:“石秘书,晓天,我倒希望你们都去报,不论谁考上了,我都能沾上光是不是?”

刘晓天听了笑道:“老董你又说沾光的事了,你对官场上的事一点都不了解。”

董刚立刻摸了摸脑袋道:“晓天,我对官场真是不了解,但我希望你们二位都能高升啊。”

刘晓天呵呵一笑道:“这官场上就数高升最难,其它的事再难也好办,石秘书也应当深有体会。”

闻听此言,石云涛道:“我觉得要以平常心对待,在官场上最重要的是知进退,什么时候进,什么时候退要搞清楚,有的人明明知道进不可取,可是最后还是放弃不了自己的贪心,还要往前走,最后不仅会失败,以后也会失去进的机会了,这样的教训不少。”

刘晓天一听这话,大为赞叹地说:“石秘书深得官场精髓啊。”

石云涛微微一笑道:“一点浅见,不值一提,来,我敬董总一杯酒。”

董刚连忙端起杯子与石云涛碰杯。

等喝完了酒,吃完了杯,董刚又请石云涛和刘晓天二人坐在一起喝茶,休息一下。

借着这个机会,刘晓天又问了考选的事,石云涛见了,才会对他说:“王寿生要参加考选,只要他参加考选,估计能考上,他一考上,你的机会不就来了吗?”

闻听此言,刘晓天一时间如拨云雾见青天,连连感谢道:“谢谢石秘书指点。”

石云涛又悄悄对他说:“你这次沉的住气,不报名参加考选,领导见了,能不考虑你吗?如果你去报考了,万一考不上,领导知道了,岂不是不好?”

刘晓天全部明白了,他没想到石云涛年纪比他小,懂的东西却是比他还多,怪不得石云涛能当上王立藩秘书呢。

刘晓天想了想,问了一句:“王寿生怎么想着要考安州市的职位,他现在可是正处级了。”

石云涛道:“他这个正处时间还短,他原来就在安州市工作过,现在回到安州担任副局级干部不是很好吗?”

要说这一次安州市考选干部,对省政府办公厅副处级干部吸引力挺大,而对于正处级干部,吸引力便小了一些。

毕竟一直待在省政府办公厅,还是有机会升到副厅级的,而如果考上了安州市副局级干部,实惠是实惠了一些,但从副局级到正局级,难度也是相当的大。

而在安州市,到了正局级干部才是副厅,想再升正厅,那就更难了,所以,办公厅的正处级干部大多数是不会考虑报考安州市的副局级干部。

然而王寿生为什么要报名?

王寿生一方面是刚提了正处,另一方面他在四处干的不顺心,还有一方面是王寿生有野心,想着考到安州市当副局级干部可以作威作福,有着王立藩的支持,他以后还能往上升。

因而王寿生就瞄准了宁安区副区长的职位。

宁安区是安州市的中心区,经济发达,财力雄厚,只要当了宁安区的副区长那就是吃香的喝辣的。

王寿生志在必得,专门去找王立藩作了汇报,王立藩还有所犹豫,而石云涛知道后,便建议王立藩同意王寿生去考宁安区的副区长,好让王寿生抓紧滚蛋。

王立藩最终同意了王寿生的要求,而王寿生向王立藩汇报此事,可不仅仅让王立藩同意他去考这么简单,而是要让王立藩从中帮忙,如果没有王立藩从中帮忙,他怎么可能考的上?

事后,石云涛得知办公厅有四五个副处长报了名,王寿生是唯一一个处长报名的,韦承运也报了名。

石云涛得知后,心说韦承运也想一步登天,变成正处级干部,如果他在秘书二处想当处长,那不知到什么时候才能当上,而如果现在能考上安州市的副局级干部,对他来说,那是一个大大的好事。

安州市公开考选副局级干部的事,便成了省政府和安州市最热闹的事,一直持续了一个多月。

全国过来参加报名的人有十几个,但是大多数在笔试阶段就被刷下来了。

说是面向全国,其实主要还是安东省本地干部在报名,其实这也很正常,毕竟已经当上副处级干部了,哪个还会傻乎乎地跑到安州这个地方报名考正处级?

考上了,离乡背井,考不上还丢人,因而到了最后,外地跑到安州来报名的都是副处虚职的干部,也没什么准备,因而在笔试阶段就被刷下来了。

李立军最终报了名,而且考的还不错,安州日报还把李立军的名字登上去了,笔试第一名。

别人一看,都向李立军表示祝贺,李立军笑着连忙谦虚地说了说,这才是笔试阶段,关键是面试,还有组织部的考察呢。

李立军心里头虽然这样想,但是他已经笃定认为自己有戏,他的笔试成绩是最好的,他报的是市建设局副局长的位子,这么一来他与韦承运发生冲突了,韦承运报的也是市建设局副局长一职。

韦承运考了笔试第三名,前三名进入面试。

首节上一节233/23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