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直上:重返1998 第54节

听说省电视台来人,市电视台的领导陪同着来到夏城县,县委宣传部的领导赶忙出来迎接。

林云娇就告诉他们要到乌沙乡做节目,县委宣传部的领导连忙说:“乌沙乡现在工作开展的非常好,我带你们去。”

话是这么说,但县委宣传部的领导转念一想,心说为什么省电视台的领导指名道姓要到乌沙乡做节目?

第121章办法总比困难多

谢士刚接到通知,心里大为高兴,以为这事和石云涛没关系,便没和石云涛说,而石云涛这时又下到陈庄村看蔬菜大棚去了。

林云娇来到乌沙乡后,谢士刚满脸带笑,想着这次又能在省电视台露个面,是一件非常不错的事情,因而他早早跑到乡政府大院外面迎接林云娇等人一行。

乡政府大院外面还贴了标语,欢迎省领导莅临指导工作,林云娇下车瞧见标语,心里面就是笑了。

但她看见石云涛并不在现场,便问:“石云涛呢?”

谢士刚愣了一下,县委宣传部的领导先反应过来,说:“谢书记,石乡长呢?”

在场的其他人都吃了一惊,没想到林云娇会认识石云涛,忙让谢士刚通知石云涛过来。

谢士刚慌的让谢春雷去给陈庄村打电话,问石云涛回来没有。

接到电话,石云涛骑着自行车回来了。

石云涛并不知道林云娇今天会来,而林云娇想给他一个惊喜,没跟他说哪一天过来。

等石云涛回来,林云娇笑着走向前与他握手,石云涛在大家的瞩目中,引起别人的关注了。

石云涛如何会认识省电视台的记者?

谢士刚更是懵了,心说这小子在省交通厅有同学,怎么又会与省电视台的记者认识?

难道说是通过省交通厅的同学认识了省电视台的记者?

到底是选调生,同学多,人脉广,就是不一般啊。

谢士刚不过是中专毕业,一想到石云涛是大学本科毕业,心里面就是悻悻的,在学历上的短板,此时还是很让人感到自卑。

林云娇与石云涛见过面以后,便让他带着去拍摄节目,看一看乌沙乡的发展情况。

石云涛便先介绍了谢士刚,让谢士刚带着他们一起去。

石云涛给了谢士刚面子,谢士刚很是高兴,连忙在前面带路。

林云娇见了,便坐上车子,把石云涛叫过去,两人同坐一车前往修路地点。

别人见他们二人如此亲密,开始怀疑林云娇是不是与石云涛有着什么特殊的关系。

林云娇重点拍摄了乌沙乡修路的情况,在修路现场,林云娇要采访石云涛,石云涛悄声说书记在现场,是不是要给他一个面子?

林云娇小声笑道:“我看他对你不怎么样,县里通知他,他却不通知你,你还考虑他?”

石云涛转念一想,觉得也是,谢士刚在这件事上做的有点不地道。

“行,你跟县领导说一声,就说需要采访政府领导。”石云涛道了一句。

林云娇要采访石云涛,别人见了,没说什么,既然两人事先认识,省电视台能过来采访,肯定是因为石云涛的缘故,节目能上省电视台,对整个夏城县有好处,因而林云娇要采访谁,县里头可不敢管,市里头更不会管。

谢士刚此时也不敢与石云涛争风头,主动退避三舍,让石云涛站在那里侃侃而谈吧。

林云娇在乌沙乡采访了三个地方,另外两个地方是陈庄村的蔬菜大棚,还有乡驻地正在搞的小城镇建设。

节目很丰富,林云娇感到很满意,觉得石云涛在乡里头干的真不错。

忙了一天,林云娇回到县里,县委宣传部的领导意思是再采访一下县委主要领导吧,让县委主要领导也在省电视台亮个相。

宣传就是锦上添花的事,宣传部的领导此时要感谢林云娇的到来,也要感谢石云涛能把省电视台记者邀请来拍摄节目。

晚上,石云涛也跟着来到县里,谢士刚就没来了,没让他来,县委宣传部的领导觉得石云涛必须来,但谢士刚就没必要了。

柳家明接到报告,过来与林云娇等省电视台的记者见了面,得知林云娇与石云涛认识,便与林云娇攀谈起来。

于是,大家就坐在一起吃饭,吴运山分管党群工作,宣传工作也归他管,县委宣传部领导向他报告,他听说后也过来陪林云娇吃饭。

席间才知道石云涛与林云娇认识,吴运山脸上不禁动了动,自打石云涛在乌沙乡出事之后,石云涛本事就变的大了,不但能受到柳家明的宠爱,还能从省里头要来项目。

或许柳家明事先早知道石云涛与省里有着关系,才如此宠爱石云涛的?

吴运山暗中想着,坐在那里,不是很自在,就在这时,石云涛端起酒杯向他敬酒,他迟疑了一下,反应过来,挤出笑容,说了一句:“云涛乡长在乌沙乡干的不错,全县有目共睹。”

吴运山夸了石云涛一句,石云涛听了,先是一怔,接着笑起来道:“多谢吴书记对我工作的支持。”

逢场作戏,石云涛心里面门清,敬完酒后,吴运山的笑容又落了下去,柳家明这时转头对他说了一句:“云涛工作很有开创性,如果大家都像他这样,县里的工作就好干了,我和你,就不用每天那么累,担心出什么岔子了。”

吴运山听了,叹声道:“县里头不太平啊,我都有些睡不着觉呢,总感觉会出什么大事。”

柳家明扫他一眼道:“运山书记何出此言?”

吴运山转头看向他道:“农民负担还是很重,财政又吃紧,矛盾一直存在啊。”

柳家明道:“我看只有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如果发展了,经济增长了,财政收入就会提高,农民负担就会减轻,问题就解决了。”

吴运山道:“话是这么说,但现阶段,困难还摆在那里,怎么办?”

柳家明道:“办法总比困难多。”

吴运山闭上嘴巴不语了。

他们二人闲聊,其他人也是相互敬酒说话,石云涛与林云娇坐在一起,林云娇小声说:“我爸知道你在乡里头做了这么多事情,夸你呢。”

石云涛笑道:“夸我什么,不过都是小事,而且是你帮的忙,没有你帮忙,我啥事也做不了。”

林云娇笑了起来,道:“我不过帮了一点小忙,省交通厅每年下拨那么多资金,有几个像你们这么做的,给你们一分钱,能做出两分的事,这可是一般人做不到的。”

第122章采沙场出事

石云涛听了笑道:“我这是尽力而为,感谢你爸夸我,我心里很高兴。”

林云娇听了,也笑起来说:“你什么时候去省里,再到我家做客。”

石云涛马上道:“好啊,我也很想再去省里。”

当天晚上,林云娇留宿夏城县,石云涛便陪她在招待所里面走走路,直到晚上十点多钟,她才回房间休息。

回到房间后,林云娇躺在床上,忍不住从包里拿出了一张照片看了看。

这是一张石云涛与爷爷合影的照片,之前寄给石云涛一张,她手里还留有一张,一直放在包里,没拿出来。

“还别说,有点帅。”看着石云涛的照片,林云娇笑着说了一句。

第二天,林云娇采访了柳家明,让柳家明讲了几句,对于节目来说,虽然有点画蛇添足,但是对于县里来说,非常有必要。

采访完柳家明后,林云娇便回去了,石云涛送她,她笑着说:“有时间一定去省里。”

石云涛就说一定去。

林云娇回去后,没过几天,节目就播出了,柳家明和石云涛都在电视里露了镜头,大家看了,很是羡慕。

谢士刚收看完节目后,脸色阴晴不定,虽说石云涛人脉广,他不能比,但是石云涛明显抢了他的风头,县里头是柳家明露面,根本没有刘凯什么事,而到了乡里,却是石云涛露面,与他这个乡委书记却没什么关系。

谢士刚想来想去,觉得不是滋味,但又没办法,之前与刘宝搭班子,就受气,现在与石云涛搭班子,还是受气,当书记当乡长都受气,真的是没天理。

受气归受气,一见到石云涛,他又笑脸相迎,之前还想着搞一搞石云涛的事,时不时打压一下石云涛,现在不好这么做了。

而且谢士强与徐嫣合作,是石云涛促成的,现在房子建的很顺利,等到赚了钱,他还能再说什么?

就在这时,乌河村出了事。

赵长秋被派出所抓起来后,被判了一年有期徒刑,现在正在监狱里服刑。

而赵长秋一不在,乌河村的采沙场就乱了套,一些不三不四的人都想着吃下采沙场这个大蛋糕。

眼看赵长秋入了狱,谢士刚没有办法,只好再安排一个人担任乌河村的负责人,选来选去,便把前任村支书又给选出来了。

前任村支书让老百姓给告下来了,刘宝当时担任乡委书记,就把前任支书给免了,安排赵长秋当了负责人。

前任支书因此对赵长秋是比较恼恨的,现在赵长秋出事了,他便暗中与谢士刚联系,想再出山当村支书。

谢士刚考虑来考虑去,也找不到合适的村负责人,就想让前任支书出山,但其他乡领导班子成员不太同意,觉得不合适。

石云涛也认为不妥,建议将乡里干部派到乌河村当负责人,谢士刚没同意,便提议先让前任支书记临时负责村里工作,看群众反映,如果没什么反映,就让前任支书再担任书记。

前任支书之所以下台,与村里的家族矛盾有关,赵长秋是混社会的,暗中搞了前任支书不少事,最终把前任支书搞下来,他上了位。

现在赵长秋不行了,前任支书再次出山,谢士刚认为没什么大问题。

前任支书一上任后,就想着把采沙场弄到手,向乡里报告是,由村里头承包,赚钱归村里。

乡里头觉得这样也好,省得沙场被私人承包,钱都让个人给赚去了。

但这采沙场并不归乡里管,而是归县河道管理局管,让谁承包乡里说了不算,结果县河道管理局一番骚操作,乌河村的沙场居然让县城的兰老三给承包去了。

兰老三兴致冲冲地来采沙,乌河村肯定不能同意,就阻挠兰老三的人进驻采沙场。

兰老三一看,这还了得,老子承包的采沙场岂能进不去?

回去之后,就纠集了几十口人来到乌河村,想强行进场,乌河村的老百姓也不是吃素的啊,前任支书带领村里老百姓就把兰老三的人马给赶跑了。

眼看村里头就胜利了,结果兰老三不甘心失败,再次带人来到了乌河村,这一次他们做了充分准备,分乘几辆车,手中拿着凶器,来到采沙场后,进人就打,把村里的采沙船都给破坏了。

村里头赶紧报警,刘忠带人赶到现场后,兰老三的人已经跑了。

刘忠就向乡里作了报告,谢士刚得知后,也是连忙赶到现场,让乡卫生院马上来人,把伤者送到医院去救治。

发生了这种打架斗殴的案件,无疑会在社会上产生很不好的影响,谢士刚回来后召开会议研究怎么办?

采沙场乡里头也不想让外人承包去,但河道管理局的人又不买乡里的账,现在发生了打架事件,如何善后?

石云涛坐在会场里一时间没说话,郑之运等人就说村里的采沙场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外人给承包去,要去县里与河道管理局交涉,实在不行,向县政府报告。

谢士刚道:“就怕县里头不支持我们,闹个没趣。”

郑之运道:“采沙场在我们乡境内,采沙运沙要不要走我们乡的路?河道管理局事先不和我们沟通,就把采沙场承包给别人,太不像话。”

谢士刚想了想道:“郑书记,我和你一起去县里一趟吧,另外乌河村的村民被打伤了,云涛乡长,你和刘忠联系一下看怎么处理?”

石云涛这时候才开口道:“乌河村太乱了,我建议向河道管理局提出,关闭乌河村沙场,谁也不要承包,保护河道,这样才不会再发生什么事,否则无论是谁承包,以后难免还会发生纠纷。”

谢士刚听了一怔,说道:“好好的沙场怎么好关闭?就是我们想关闭,河道管理局也不会关闭的。”

石云涛道:“不关闭也可以,让乡水利站出面负责,收入归乡政府,省得私人争的这么厉害。”

第123章 绯闻

石云涛两世为人,知道这种河沙资源后世消耗的厉害,如果现在不注重保护,一方面河道受损,另一方面资源也会枯竭,不如把采沙场关闭。

“我去县里报告一下吧。”谢士刚想了想说。

谢士刚和郑之运去了县里后,河道管理局根本不听他的,兰老三现在承包了采沙场,谁也不能再争夺去,至于说关闭采沙场的事,更轮不到乌沙乡说话。

两人正和河道管理局的领导说着话呢,结果吴伟走进来了,谢士刚一看,连忙打招呼。

吴伟道:“谢书记,我还没来的及找你,乌沙乡的采沙场怎么回事,人家合法承包,还采不了沙了?”

吴伟见到他,也不叫他一声二叔,还叫他谢书记,谢士刚也不好说什么,而一听了这话,就意识到吴伟与采沙场有关。

既然这样,谢士刚还找啥找?回去安排村里配合兰老三的人进场采沙吧。

而就在这时,石云涛和刘忠进行了联系,让刘忠尽快破案,把打人的人给抓起来。

首节上一节54/23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