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直上:重返1998 第87节

召开两委会议,如果石云涛尊重他的话,事先应当与他先碰个头说一下这事,结果石云涛直接安排赵广军通知,有点不像话。

杨军明心里头极不满意,但他没有表现出来,到了开会的时间,他就拿着笔记本和水杯去了会议室。

杨军明比石云涛早一点来到会议室,到了之后,便和先来的其他的干部说笑打屁,等到石云涛来的时候才停止。

石云涛走进会场后,扫了一眼,见好多人都来了,便走过去坐下,与杨军明坐在了一起。

杨军明笑着说了一句:“开始吧?人都到齐了。”

石云涛哦了一声,把笔记本放好,伸手拉了一下椅子,坐好之后,说:“那就开始吧,今天有三项议程,一个是严肃工作纪律的事,二是清退临时工的事,三是关于工业发展的事,下面先让郑书记讲一下严肃工作纪律。”

石云涛的话一说完,郑之运便坐在那里,看着笔记本,低头说了起来,他说的声音不大,听起来让人觉得有气无力。

其他两委成员坐在那里,也都低着头,似乎在听,又好像走了神。

等到郑之运讲完,石云涛说道:“我来到后发现,有的干部不按时到乡里来上班,没到下班时间就不见了,不知跑哪里喝酒吃饭去了,这样下去怎么能行?如果上下班的纪律都不能遵守,那还是干部吗?从明天开始,党政办要严格检查上下班情况,凡是发现有旷工不来,或者迟到早退的,要严肃批评,我们两委班子成员要带头。”

石云涛这样一讲,众人听了,都没有什么意见,但他们心里头知道,石云涛第一次召开两委会议,专门严肃纪律,是有着用意的。

不管石云涛多么年轻,他是乡里的一把手,而一把手自带权威光环,杨军明再怎么实力强,他不是一把手,石云涛这么强调时,杨军明也没话说吧?

说完这个事情,石云涛便让侯玉芳说一下临时工清退的事,侯玉芳现在是乡组织委员了,便安排她来讲这事。

侯玉芳就把乡里的临时工情况讲了一讲,现在乡里有临时工十六个人,准备清退十个,留下六个,县里要求全部清退,但有些工作离了临时工确实不行,便留下六个。

侯玉芳一讲完,郑之运道:“留谁不留谁,这事要慎重,万一引起矛盾,就不好了。”

杨军明接着说:“清理谁不清理谁采取什么标准?现在是不是要议一议?”

石云涛道:“我正要让大家说一说这事,现在都讲一讲吧。”

他的话一落,党委委员、副乡长袁东说道:“依我看,就按年龄标准,年龄大的都清了吧,留下年轻的好干活,五十以上的可以清退走,五十以下的可以留下。”

袁东一讲完,副乡长陈运海不同意了,抽了一口烟道:“这样不公平吧,年龄大的,你清退他后,还能干什么?年轻的你清退走了,他还能找点事做,年龄大的回家,只能种地。”

袁东见陈运海反对他,便道:“临时工本来就是种地的嘛,以前都不知托了谁的关系进的乡政府,现在想清退,却清退不了,以我的意见,全部清退为好。”

见袁东发表了这个意见,杨军明笑着说了一句:“我们要讲人道主义,我看还是要按工作年数来定,工作年数长的,就留下,工作年数短的,给清理掉,这样比较公平。”

第196章一票否决

杨军明的话一说完,陈运海道:“那也不好,要根据工作需要,如果工作需要,工作年数又短怎么办?”

想不到陈运海呛白了他一句,杨军明禁不住讪讪地笑了笑,说:“那怎么办?要不这事缓缓吧,不清理了。”

杨军明这么一说,陈运海附和道:“我觉得可以缓一缓,看其它乡镇有没有清,我看这就是一阵风,县里头也是看财政困难,才让我们清的,如果财政又好了呢?临时工又会多起来了。”

会场里一下子乱了,石云涛见第一次主持召开两委会,就开成这个样子,就知道这些班子成员并没有太把他当回事。

如果他这个乡委书记位高权重,其他班子成员断不会如此争来争去,尤其是不会提出缓一缓清理临时工的事情。

石云涛坐在那里一时没有说话,徐国贞和侯玉芳两个人坐在那里也是没有言语。

石云涛能看的出来,现在班子成员中,只有侯玉芳和徐国贞二人能跟他站在一起,侯玉芳年纪轻,与他年龄相仿,又是个女同志,不会与他对着干,徐国贞现在与他相处不错,也会听他的。

但侯徐二人此时帮不上什么忙,坐在那里不说话,就是对他的支持了,石云涛想到这里问:“大家还有什么意见没有?”

石云涛这么一说,乱哄哄的局面终于平静下来,杨军明最后说了一句:“暂缓吧,省的弄的人心慌慌,不利于乡里工作。”

杨军明在这个时候说话,相当于在作总结,别人都看向他了,让石云涛坐在旁边,变的有些可有可无。

石云涛见了,心里自然不怿,但他必须要沉住气,不动声色,等杨军明讲完话后,开了口:“我前几天见到了刘凯书记,刘书记专门嘱咐我要把清理临时工的事情做好,说这是县里的重要决策,是一项得罪人的活,但如果不做,临时工会越来越多,怎么办?今天我们开会研究这个事,不是研究做不做的问题,而是研究怎么做的问题,

石云涛压根没和刘凯说过这事,刘凯压根也没向他嘱咐过什么,但他这样讲,杨军明等其他班子成员,却只有听的份儿,哪敢向他提出置疑?

听了石云涛的话,杨军明脸色平了,不说暂缓的事了,只能讪讪地笑着道:“云涛什么时候去见刘书记了?”

“我要把乡里的当前工作和今后的工作思路向刘书记报告一下,王店乡的工作在县里头不上不下,我们要想办法争先创优,上不负县委重托,下不负群众期望,希望我们这个领导班子能团结一心,共同努力,争创一流。”

石云涛马上接过杨军明的话头一说,杨军明禁不住轻嗤鼻孔,浑身不自在,但又不得不附和道:“云涛说的是,大家齐心协力吧,清退临时工的事让谁负责?侯组织吗?”

侯玉芳听了这话,连忙摆手道:“我只负责汇报这个事,具体怎么做,还请石书记和杨乡长你们二位领导安排。”

清退临时工是一件得罪人的事,这些临时工与乡里的干部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到时候清退谁,不清退谁,左右都是得罪人,侯玉芳肯定不想接手这事。

杨军明转头问向石云涛道:“那这事怎么办?难道让我俩亲自上阵?”

石云涛轻蹙眉头,颇是感到有一丝丝的压力,杨军明确实有两把刷子,和他较劲,并且想压制住他,需要费一番工夫。

略一思忖,石云涛反问:“杨乡长你想不想亲自上阵?”

把球又抛给了杨军明,这件事按说应当是郑之运负责,他是分管政工的副书记,但杨军明不提,石云涛如果提了,那就是让郑之运不愉快。

杨军明既然在和他耍手段,石云涛就不能上杨军明的套。

此话一出,杨军明腆着脸笑了,说:“我倒无所谓,关键云涛你,你是乡委书记,愿意扑下身子来做这事?”

石云涛道:“大家都是班子成员,我虽然是班长,但并不是说我就不能扑下身子做一些事,要不这样吧,我和郑书记一起负责这事,侯组织配合,郑书记,你什么意见?”

石云涛临机而动,随机应变,提出了这个建议,把杨军明撇开,直接与郑之运配合,郑之运听了这话,就不好有什么不满了。

果然,郑之运寻思来寻思去,还是答应与石云涛一起负责这事为好,便道了一句:“云涛书记亲自负责这事,我没意见。”

说罢,就坐在那里,继续老神在在,石云涛见了,便说:“那就这样吧,会后再商量怎么做。”

这事就过去了,接着,石云涛便讲起发展大米产业和蔬菜产业,以及银杏酒厂发展的事,发展大米产业和蔬菜产业这事是刘凯安排的,没有一点虚假之处,讲起来,其他人都没啥意见,关键是看怎么做。

而银杏酒厂发展的事,徐国贞具体讲了讲,讲到最后,便提出要花拿出十五万元,去京城注册商标的事。

徐国贞讲完后,石云涛道:“徐书记规划了银杏酒厂的下一步发展,大家都说说,觉得怎么样?”

他的话一说完,会场里便陷入一片寂静之中,石云涛一过来,便开始大手笔搞经济建设,确实出乎他们的意料。

正常情况下,新任乡委书记不会这么冒进,而是要先理顺乡里的各种人事关系,不声不响地把控好乡里的局面。

可能是石云涛在这方面没有自信吧,或者他压根没想到这一点,因而便上来就抓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哪是那么容易的事?最后说了一番大话,徒增别人的笑料。

正当大家都在琢磨这事时,杨军明开了口:“当前乡里的中心工作是不是计划生育工作?快到年底了,省里市里的考核就来了,计划生育是一票否决,如果做不好这事,我们全年的工作就白干了。”

第197章顶牛

杨军明的话一说完,其他人就附和起来,都说计划生育工作非常重要,当前的中心工作确实应当是计生工作。

听到计划生育几个字,石云涛便是感到头大如斗,这个时候坚持计划生育工作没错,但是到了后世,计划生育可是被放开了,人口出生率跌的吓人。

真是此一时,彼一时也。

石云涛想把这些话讲给大家听,大家一定会认为他在胡说八道,而且敢跟国家基本国策相违背,他的乡委书记一职还想干不?

杨军明等人一定会拿着这个事情说事,到县委那里举报他,非得让刘凯把他撤职不可。

计划生育是当前工作的一条红线,即使他再如何不愿意做这项工作,他也不能说不重视计生工作。

“计划生育工作是一票否决,但我们当前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经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嘛,计生工作要做好,经济发展工作也要做好,现在徐书记提出去注册商标,需要花费十五万,大家议一议这事吧。”

石云涛如此一讲,杨军明没话说了,但郑之运说了一句:“需要花十五万吗?不少啊。”

陈运海附和说:“现在计划生育超生费还没征上来,估计乡里没什么钱吧?是不是先要组织人员去收计划生育超生费?”

计划生育工作目前是陈运海分管,能分管计划生育的乡领导,在乡里头底气是很足的,足见之前谢士刚对陈运海的重视。

陈运海这么一说,杨军明便说道:“现在乡财政确实比较困难,暂时拿不出十五万去注册商标,等收完超生费再说吧。”

石云涛转头问:“杨乡长,现在乡财政上还有多少钱?”

杨军明道:“具体多少我不知道,但郭在明跟我讲,现在只够发老师工资的,其它没什么钱了。”

石云涛听了说:“把郭在明叫过来,问一问他,看财政上有没有节余。”

赵广军此时坐在会议室里做记录,听了这话,便起身去通知郭在明了。

过了不一会儿,郭在明过来了,郭在明一进来,杨军明便给他使了一个眼色,等到石云涛一问起这事。

郭在明便回答:“除了发老师工资外,账上还有十来万用于平时乡政府的日常开支,别的钱就没了。”

石云涛道:“水利局是不是还欠着我们三十来万?”

郭在明听了一怔,说道:“这件事我不知道,没人和我说过。”

石云涛道:“你这个财政所长,不能只当个花钱的管家,也要学会开源节流,柴军说跟你讲过这事,你怎么不主动协调这事,把这三十来万要过来?会后,你带着柴军,去水利局走一趟,把这三十多万要过来。”

当着众人的面,石云涛不吝辞色,说了郭在明一通,说的郭在明满面通红,老大一会儿才由红变白,说:“我和柴军去没用吧?水利局会理我们?”

石云涛扭头道:“郑书记,要不,你带他们去?”

郑之运清咳一声道:“我去也行,就怕水利局也不给我面子。”

石云涛道:“实在不行,就麻烦杨乡长去一趟了。”

杨军明抚摸了一下自己的大背头,说:“这事是什么情况,没人跟我讲,等我了解情况再说吧。”

石云涛道:“开源的办法很多,比如刚才陈乡长所说的收超生费,各个单位看一看县里面还有没有没拨过来的款项,财政所不能只等着别人把钱打过来,要主动搜集信息,做好开源计划,郭所长,回头你搞一份开源计划交到我和杨乡长那里,不然,我和杨乡长没钱花,你这个财政所长还想不想干?”

石云涛这话说的明显重了,赵广军坐在那里,盯着郭在明看了好几眼,郭在明面上十分难看。

可再怎么难看,当着全体乡领导班子的面,郭在明也不敢顶撞石云涛,这相当于畜生就在屠宰现场看热闹,如果突然跳出来要搞事,正好现场宰了它。

郭在明只得说:“我回去马上把计划写出来。”

杨军明这时道了一句:“在明所长干的不错,工作很稳,开源不是一个人的事,云涛,你说是吧?”

杨军明为郭在明说了话,明显有与石云涛唱对台戏的意思,石云涛此时心里头早就恼了,杨军明一口一个云涛的叫着,根本不称呼他石书记,这就有些太小瞧他了。

本来石云涛不想在乎这个事情,但如果杨军明在一些事情上与他搞对立,他就不能再容忍了。

杨军明刚说完,石云涛转头回道:“不是财政所所长的事,那就是政府的事了,我这样说对吗?”

这话说的就很不客气了,而且是打向了杨军明的要害,搞的杨军明不好反击,石云涛说是政府的事,就是他杨军明的事。

杨军明在关键时刻退了缩,自嘲地笑道:“云涛说的没错,这是我的责任,回头我带着财政所去找钱吧,无论如何不能让乡委书记没钱花。”

众人见石云涛毫不客气地说向了杨军明,身子都向上一提,睁着眼睛看向石云涛和杨军明,等到听杨军明说了这话,身子又落了下来。

一二把手当众顶了牛,石云涛表现地很强势,杨军明相当于败下阵来,这说明什么?说明二把手还是搞不过一把手,杨军明再有能耐,也不好与石云涛撕破脸皮。

石云涛见杨军明退了缩,也不再说什么了,只是心里头对杨军明老是叫他云涛,还感到耿耿于怀。

杨军明这么聪明的一个人,不是不知道官场上的分寸,他老是这么叫,不是想表明他们两人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密,而是让别人觉得杨军明没把他当回事。

石云涛想了想,暂且不去计较这事,先把银杏酒厂注册商标的事定下来再说。

“先从乡财政所的账上拿出十五万,交给徐书记去注册商标,等到发工资的时候,水利局的钱就能要过来,这么定,大家还有什么意见?”石云涛最后看向众人说了这话。

第198章互联网域名

杨军明听了这话,本想再出言反对的,但想了想,还是把话给咽了下去,徐国贞毕竟是党委副书记,如果反对狠了,徐国贞指定不高兴。

其他人听了,也不好再说什么了,这事就定了下来,石云涛第一次主持两委会,虽说中间出了一些小波折,但大体上会议的节奏还是被他掌控了,而且达到了开会的目的。

如果第一次开会,开的不欢而散,或者是议而不决,那对石云涛将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其他班子成员会认为他到底是年轻,驾驭能力不强,以后他们就看杨军明的眼色行事了。

会议散了以后,徐国贞跟着石云涛去了办公室,石云涛回头道:“徐书记,你看什么时候去京城走一趟,把注册商标的事定下来,想好商标的名字没有?”

徐国贞道:“我正要和书记你商议这事。”

石云涛的耳朵很敏感,听到徐国贞改口叫他书记,而不是再叫他云涛了。

虽然他不太在意别人叫他什么,但徐国贞的改口意味着他获得了尊重,徐国贞通过今天的会议,认识到了他的实力,觉得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把他看作不成熟的年轻人,关系再好,也不能云涛云涛的这么叫了。

首节上一节87/23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