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直上:重返1998 第90节

看到范荣彪晃着身子走去的样子,石云涛心说他知道个锤子,皮革厂下一步要想办法改制,改制后,乡里得一笔钱,用来搞其它建设,不能再让范荣彪给祸祸下去了。

正想着,只听外头传来一个声音:“这不是范老板吗?”

陈运海的声音。

“陈乡长,好久不见,上次玩的还开心吧?我跟你说陈乡长,你过来我和你说个事。”范荣彪刚说完话,又拉拉扯扯,把陈运海叫到一边说话。

“范老板,这事不好办,现在计划生育工作紧啊。”陈运海侧耳听完范荣彪的话,连连摇头说道。

范荣彪又扬起手道:“范乡长,帮下忙了,友情后补了。”

陈运海笑了笑,说:“回头再说。”

陈运海去了石云涛的办公室。

石云涛抬头看见陈运海进来,面色动了一下,招呼他进来。

陈运海抽着烟,腰略弯着,抽完最后一口烟,随手就把烟蒂扔在了地上,便走到了石云涛办公桌前。

石云涛之前和陈运海没打过交道,他调离王店乡的时候,陈运海还没调过来担任副乡长呢。

陈运海的脑袋很大,面相有些恶,正因为此,之前胡兴海和谢士刚才安排他分管计划生育工作。

陈运海的主要工作就是计划生育,其它没让他分管什么工作,而计划生育是乡里头的一项中心工作,因而陈运海在乡里头虽只是普通副乡长,分量却是很重,如果计划生育搞不好,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就别想升职了。

出于这种原因,石云涛还真不能怠慢他,见他走了过来后,想了想,还是起了一下身,虽然陈运海走进来时,随手扔烟这个动作很是让他不喜。

陈运海走过来后,便斜着坐在了石云涛面前的一张椅子上,目光睨向石云涛说:“石书记,和你说个事。”

石云涛瞧着他,从桌子上拿起一盒烟递过去,说:“先抽一支。”

陈运海这才正眼看了他一眼,从烟盒里抽出一支烟,从兜里掏出火机,点上,抽了一口,吐了个烟圈,才说:“超生费现在收不动了,工作不好推进。”

石云涛听了问:“怎么回事?”

陈运海道:“现在超生费越来越难收,我坐阵村里,村里干部也不上进,畏畏缩缩,不敢到超生户家里去,都怕得罪人,我批了他们,表面上都答应的好好的,我一回去,工作还是开展不下去,石书记,我现在没招了,请你再安排一下吧。”

陈运海的话一说完,石云涛的眉头就皱起来了,想了想,躺到了老板椅子上,用着一种空洞高远的目光观察着陈运海。

陈运海抽着烟,身子还是侧坐在椅子上,歪着头,不看向他,一副很发愁的样子。

“是哪个村子工作推进不下去,你去了还不行?”石云涛问了一句。

陈运海快速转头看了石云涛一眼道:“好几个村呢,凤凰村,沙沟村,土沟村,还有西山村,其它村工作开展的也不是很好,年底就要进行计生大检查了,如果超生费收不上来,今年的任务就完不成了。”

话说到这儿,陈运海又扭过头去抽烟了,石云涛一看出现了这么一个情况,按说他确实不是太想把全部精力用在计生工作上。

可这项工作真的没法摆脱,不做好不行,如果最后搞了一个一票否决,乡里的其他干部肯定要蹦起来,最后就怪罪到他的头上。

“通知工作落后的村过来开个会,谁要是搞不好这项工作,就不要干了,让想干能干的人上,陈乡长,计生工作我就全权交给你了,如果谁不听你的话,你马上跟我讲,我来处理,计生工作一票否决,谁在这项工作上给乡里惹麻烦,我绝不手软。”

石云涛铿锵有力地说了这么一句,陈运海听了,身子一下子转了过来。

转过来后,他连忙说:“石书记你说的是,有些人不长眼,看不清事情轻重,我的话他们不听,石书记你的话肯定会听,那我就回去通知了,让他们过来开会。”

陈运海说完,起身就要离去,石云涛突然叫住他道:“陈乡长,我刚过来,有些事情不太清楚,就麻烦你多用用心,工作开展好了,我不会亏待任何一个人。”

陈运海听完,道:“行,我知道,先走了。”

陈运海闪身走了,石云涛在他走后,皱着眉头想了半天,心里头隐隐觉得哪里不对劲。

收个超生费,村里头为什么会不积极?要知道村里的干部都指望着收超生费发奖金呢。

按照乡里的政策,超生费收上来后,是要按一定的比例奖给参与收超生费的干部的,而没参与收超生费的乡干部,则只能吃平均,要少一些。

不管怎么样,超生费收上来后,对大家都有好处,为什么村里头消极怠工,明显不正常嘛。

想到这里,石云涛便是隐约感到乡里和村里干部之所以工作不积极,主要还是因为他这个乡委书记当的不扎实,根基不稳。

而为什么会这样?除了他刚过来,年纪轻外,主要还是与杨军明有关,杨军明十分老练,别人见了,就会怀疑他驾驭不了杨军明。

如果杨军明暗中与他对着干,工作干不上去,别人就更会这样认为了,不知收超生费这事,杨军明在背后有没有搞鬼。

石云涛思前想后,觉得如果不处理好这次收超生费的事情,不但会影响到他的威信,也会让许多人看笑话,让他遭遇滑铁卢。

石云涛站了起来,想着必须要尽快进行人事调整,通过人事调整,让其他人认识到他这个乡委书记不是摆设,更不是傀儡,他是掌握实权的乡委书记!

晚上,石云涛再次主持两委会议,此时,徐国贞还没回来,但他事先和徐国贞通过电话了,徐国贞此时在京城正忙着注册商标的事,高运达帮了他不少忙,同时也在忙着注册互联网域名的事。

第204章老谋深算

杨军明等人都来到了会场,石云涛今天早早就过来了,坐在那里思索着问题,其他人一来到,怔了一下,就坐了过去。

人员一到齐后,石云涛先把调整分工的事讲了,除了让郑之运分管发展大米产业和蔬菜产业外,又让郑之运负责计生工作。

说起来,之前计生工作是由一名党委副书记分管的,副乡长也分管,后来乡里的副书记职数减少了,就只让副乡长,也就是陈运海分管了。

只有政府分管,没有乡党委的领导分管,要说这样也行,反正在乡里头,党政没法分家。

但陈运海今天向石云涛汇报计生工作开展不顺利的事,让石云涛产生了警觉,觉得有必要再让郑之运分管一下计生工作,具体工作还是让陈运海干,但郑之运也可以领导计生工作了。

这就在陈运海的背后系上了一根绳子,如果陈运海把路走偏了,就有人拽他一下,让他不要乱走。

这样有利于石云涛掌控计生工作,不至于陈运海如果撂挑子不干,计生工作就无人负责了。

石云涛这样一讲,陈运海的脸色一下子黑了起来,但只要郑之运愿意分管计生工作,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乡里头到底还是党委说了算,不是政府说了算,政府就是执行者,党委之前无人分管计生工作,不代表没有权力分管。

这下搞的杨军明也愣住了,他没想到石云涛出了这么一招,同时意识到郑之运让石云涛给拉过去了。

要说之前杨军明与郑之运的关系还不错,两人同是王店乡和乌沙乡的三把手,都迟迟提不上去。

因这个原因,两人有种共同语言,可杨军明忽然提了乡长,郑之运依然位子不动,郑之运心里就不是滋味了。

郑之运与杨军明的情况不一样,杨军明性格脾气属于狡诈型的,而郑之运属于实在型的,杨军明背后虽然没有关系,但他善于钻营,因而这次才当上了乡长。

郑之运背后是真的没有后台,而他又缺少钻营的法子,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就一直干这个三把手。

面对石云涛,郑之运一是觉得石云涛年轻,他心里不服气,二是认为石云涛是通过关系上的位,难免有些嫉妒。

如此一来,他与石云涛的关系就不好了,石云涛不得不对他又打又拉,郑之运左思右想,还是选择石云涛吧。

石云涛讲完调整分工的事之后,杨军明咳嗽几声,有话要说,却没能说出来,他总不能不让郑之运去分管那些工作。

只有陈运海自嘲式地道了一句:“有郑书记分管计生工作,我就好干了。”

话刚说完,石云涛便道:“郑书记分管只是把握计生工作的大方向,具体工作还是要陈乡长你去做,分工不分家,下面我说一下王萍和陈志力两人的职位安排问题。”

此话一出,众人的耳朵一下子竖起来了,一说到职位安排,自然是敏感的话题,杨军明更是偏着头看向石云涛。

“王萍和陈志力二人考到我们乡已经有两个多月了,一直在党政办打杂,他们二人是正儿八经的国家公务员,要给他们安排相应的职位,今天先议一议,怎么安排他们合适,回头再正式召开党委会研究,大家都说说吧。”

石云涛把这个话题抛了出来,犹如一石激起千重浪,而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今天一开过会以后,估计乡里头就会沸腾起来了。

王萍和陈志力就像两枚小石子,被扔进水里,必然要荡漾开来,掀起一阵涟漪。

“现在乡里头没有什么空位安排他们两个吧?”杨军明开了口,表情淡着,仿佛在思考什么特别深邃的问题。

杨军明刚说完,侯玉芳道了一句:“现在乡纪委副书记的位子还空着,因而现在就差一个位子安排他们了。”

杨军明便看向侯玉芳道:“两个人,一个位子,这怎么安排?实在不行,因人设事?”

杨军明的话刚说完,石云涛道:“实在不行,只好因人设事了,如果不因人设事,那只有让其他人让让位。”

乡纪委书记王波这时笑着说道:“让谁让位,谁也不愿意啊,我看也只有因人设事。”

听了石云涛和王波的话,杨军明觉得他们二人像是在附和他的意见,但皱眉一琢磨,总感觉哪里不对劲,或许是他想多了?

“现在的干部能上不能下,不因人设事还真不行。”袁东此时笑着附和着说了一句。

“那就想一想怎么设,这件事就交给侯组织了,等下次召开党委会定下来。”石云涛一锤定音。

众人心里头都在默默想着这个事情,没再多说什么话。

说完这事,石云涛便说起了收超生费的事,他先让陈运海把收超生费的情况讲一讲。

而此时,陈运海不大愿意再讲这个事了,但事已至此,他不讲也不行,只得硬着头皮讲了起来。

等到陈运海讲完后,石云涛道:“这村里的干部消极怠工,大家说怎么办?”

杨军明此时把烟抽了起来,一张脸隐藏在烟雾之中,让人看起来,觉得他在老谋深算。

杨军明的确是在老谋深算,收超生费进展不利这个事情,就是他背后搞起来的,目的是想给石云涛一点颜色看看,让石云涛知道,没有他的支持,乡里的工作就干不起来。

只要石云涛向他求救,目的就达到了,以后石云涛在他面前就要矮一头。

可没想到,陈运海向石云涛汇报完这个事情之后,石云涛压根就不找他求援,而是召开两委会研究这个问题。

杨军明制造出来的难题让石云涛抛给了大家,如果事情再做不好,那就是所有人的责任了。

第205章气急败坏

石云涛看着大家,杨军明一时沉默以对,不说话,郑之运便开了口:“这几个村消极怠工,那要和他们好好谈谈,工作这么紧急,消极怠工太不像话,现在就可以把他们叫过来,问一问是怎么回事。”

郑之运这么一说,其他人听了只有点头了,袁东接口道:“凡是工作不力的,实在不行,就换人,计生工作如果完不成,大家今年就白干了。”

袁东说的大家就更点头了,收超生费也是一项考核任务,收不上来,不但是乡里没钱花的问题,也会影响整体的计生工作。

见众人都在那里点头附和,杨军明坐不住了,他本想啥话也不说,就看石云涛怎么把这个事情解决,如果解决不了,他再出手,把事情解决了,大家一看,便觉得还是他能力强,石云涛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可此时石云涛挑起了大家的共鸣,如果他再沉默不语,就会让大家认为他对乡里的工作漠不关心,反而失了他作为乡长的身份。

杨军明便清咳两声说道:“我看村里干部也不是消极怠工,现在超生费确实难收,运海乡长知道这事,现在计生工作出现两个极端,一个是有钱的,想生多少就生多少,另一个就是,没钱的,他也是想生多少就生多少,他生了,你能对他怎么样?收超生费没有,要命一条,村里工作确实难干啊。”

杨军明这样一说,众人也是点头,杨军明说的确实符合实际。

见大家都点了头,杨军明顿时受到了鼓舞,说:“现在干部的工作非常辛苦,无论是村干部,还是我们乡机关的干部,工作辛苦,工资还低,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啊,我考虑了,今年的超生费征收奖金,是不是要再提高一个档次,原来发五千的,发六千,原来发三千四千的可以发四千五千,都提高一千块钱,这样,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村里头还会消极怠工吗?”

说完这些话后,杨军明便把身子往后一靠,不说是自鸣得意吧,反正是觉得他说这话,没人反对的。

果然,宣传委员张建坤当即开了口:“杨乡长的建议很好,要想把超生费征收工作做好,就要想办法调动工作积极性,多发一千块钱,我觉得可以。”

张建坤一说完,其他人都纷纷相互说着,议论起来了,每人多发一千块钱,的确是一件好事,谁会反对发钱的事呢?

见杨军明这么狡猾,石云涛终于意识到,想牢牢掌控乡里的权力,没那么容易,相比起胡远东的霸道、直接,杨军明更难对付。

“陈乡长,你是否认为村里干部消极怠工的原因是因为激励机制不够,之前发的钱少了,今年要多发点?”石云涛看向陈运海,问道。

陈运海与杨军明确认了一下眼神,才开口说:“杨乡长分析的有道理,可能是这方面的原因。”

石云涛听了便说:“那为什么只有这几个村消极怠工,其他村怎么没有?”

陈运海哑语了一下,但他马上说:“其他村多多少少都有消极怠工的倾向,只是没有这几个村明显罢了。”

一听陈运海这样讲,石云涛敲了桌子,说道:“我看我们不能这么武断地看待村里的干部,刚才杨乡长说的对,村里干部不能说是消极怠工,王店乡的干部队伍整体上是好的,有个别人工作不力,不能说明我们全体的干部都工作不力,如果我们把全乡的村干部都给否定了,置乡党委政府于何地?”

“计生工作不是第一年在做,我相信村里的干部都有这个觉悟,那就是关键时候不能掉链子,在这个时候要挟党委政府,提高什么奖金标准,这是什么态度?不是不可以提高奖金标准,但不能在这个时候提,今年是这样,到了明年,他们又消极怠工,我们是不是再提高奖金标准?”

“如此下去,干什么工作都要先讲条件,这还是领导干部吗?杨乡长的建议初衷是好的,体贴大家工作辛苦,我何尝不是?我也想多给大家发奖金,但关键是要把经济发展起来,只要经济发展起来,乡财政充裕了,想发多少奖金都可以,但现在,乡财政几近枯竭,超生费还没收上来,我们就在这里议发奖金的事?”

石云涛这番话,一下子拿回了会议的主导权,把杨军明的话给冲的干干净净,杨军明原来是靠在椅背上的,最后不得不坐直身子,脸上挤出笑容,手上夹着烟,在那里不停地抽。

其他人听了,也都不好再说奖金的事了,石云涛讲的理直气壮,入情入理,又是一副一把手的气势,他们怎好再说什么?

“云涛考虑的周到,这样吧,我来找那几个村干部说说,让他们不要闹什么情绪,尽快把超生费收上来,不要拖全乡的后腿。”眼看伎俩没有得逞,杨军明准备自导自演,毛遂自荐,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

石云涛闻听此言,便转头看向了他,说:“要正式把他们叫过来谈,郑书记参与,如果杨乡长有时间,也可以和他们谈谈,问一问他们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在这里讲是因为奖金的事,万一是其它情况呢?”

这话说的杨军明有点接不住,只好唯唯答应着,脸上多少有些尴尬。

首节上一节90/23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