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逆子叛国 第152节

而民夫的数量往往是军队人数的两倍。也就是说,一名兵士要由两名民夫服务。

因此就是三倍的军队人数的粮食。

另外,军队远距离作战,肯定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的,动辄数月、半年或者更久。

这样的话,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粮食。

比如,有十万人,每天消耗粮食两千石,而十万人的行军队伍,每天消耗的粮食就是六千石。

如果这支军队行军在外一个月的话,消耗粮食就是十八万石。

十八万石粮食多重呢,大约两千多万斤!

不说辎重,单就说这支军队所需的两千多万斤粮食,就不是那么容易运送的,更何况宁国是跳过燕山,直接钻进大唐的腹地,随时面临断粮和被剿杀的风险。

所以说,赵嘉勋不相信宁国有十万军队登陆,也是说得通的。

当然了,按照正常知识、正常条件,一个国家是很难支撑得起把一支十万人的军队投送到敌国腹地的。

可宁国不同!

“赵都督,末将觉得不无可能!”赵嘉勋的副将说道,“宁国的海运业异常繁盛,末将族中的生意就曾、曾使用宁国货船运送过货物。”

“他们有足够多的货船,当然也可以用来运送兵士、粮草!只要船只够多,输送十万人的军队和粮草到跨过渤海,完全是可行的!”

听了副将的话,赵嘉勋直接变的面无血色,身体晃了晃,差点晕倒,幸亏有副将在旁边及时扶住。

事实正如这副将所料。

宁国的大量货船,自从战争开始,就停止了与大唐的货物运输,如今的任务就是运送兵士马匹和辎重。

天宁军绕过复杂难行的燕山山脉,在幽州沿海登陆。当天宁军突然出现在幽州城下时,城内的守军差点以为是河北道哪个州派来的援军。

接下来,宁国舰队开进了大运河,封锁了河北道这条南北物资大通道。

长安,太极殿。

太子坐在缩小版龙椅上,“众卿,这可如何是好啊?”

侯君集被崩碎的消息已经传回,打发走了其他朝臣,只留下了长孙无忌、岑文本、杨师道、高士廉。

“为今之计,只有派兵增援,或者、或者罢兵言和。”高士廉扫了众一眼说道。

说了等于没说,太子直想骂这个舅公,当初鼓动出兵挺起劲,如今遇到困局却拿不出可行方案。

还瞎鸡扯,说了还不如不说。

“以臣的看法,还是要增兵的。不然的话,万一宁国再像上次一样,打过燕山,占领大半个河北道,那就麻烦了。”

“幽州以南,无险可守,宁国军队可能像上次一样,直达河南道的黄河岸边。”

长孙老狐狸一看太子对自己的舅舅投射了一个憎恶的眼神,立即给出可行的建议。

“那么久了,父皇应该收到房公的消息了吧?”太子开始显的六神无主。

候侯君集出兵后,房玄龄抱病在东宫等了一夜,劝太子退兵,太子不为所动,房玄龄只得向远在波斯的李二汇报。

唉,到底还是差点火候啊!遇到一点困难,就又指望自己老爹给自己收拾残局。

长孙无忌内心极度失望,但他没敢表现出来。同时还得出言安慰这个他爹的乖宝宝。

“殿下且勿急躁。波斯距离长安何止万里,信使来去怕是要两月之久。在这之前,我们要尽量改变颓势。”

“还要尽量缩小损失,以免将来圣上的雷霆之怒降临。”

一听到来自圣上的雷霆之怒,太子浑身一激灵。

“对对,应该派兵增援,减小损失。”

长孙无忌看向的岑文本、杨师道两人,“两位就没什么要补充的?”

我们有什么好补充的,说的底,这次是你们三代舅甥的的赖账战争,是一场碰瓷。

当初不阻止你们开战,已经是给你们脸了,你们不珍惜,打了败仗,又想把我们拉下水?

没门!

岑文本面色无奈道,“臣对两军对垒、排兵布阵一窍不通啊。”

杨师道也秀出羞涩道,“臣一个文官,也是有心无力啊!”

长孙无忌只能干瞪眼,却没办法。

高士廉眼睛骨碌碌急转,“殿下,臣建议,让卫国公总揽对宁国战事,必定能够绝地翻盘!”

“卫国公?他不是一直在家养病吗?都一年没有上朝了吧?他的身体行吗?”太子拿不准,别再把李靖折腾死了,那自己的罪过可就大了。

李靖自从被“热心群众”举报谋反后,猛然发现,自己的功劳比皇帝都大了,这还了得!

于是,开始韬光养晦,从那以后闭门谢客,安享晚年生活。

如今,李靖已经年近古稀,在家养病也属正常,谁也挑不出理来。

“不需要他身体怎么好,只要有这一军神坐镇,以唐军的强悍战力,必能破宁军!”

“上次我唐军的失败,只是对宁军不了解导致,如今,经过初步的试探,我们已经知道了宁军战力、战法。”

“如果后面有卫国公的指挥,有强悍的唐军,重新打进宁国,也不是没有可能!”

高士廉滔滔不绝的说出了自己的谋划,眼中似有精光迸射,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已经拿下宁国了呢。

“那卫国公的身体,吃的消吗?”太子看着高士廉道。

“太子还是没明白臣的意思,不需要管身体怎么样,哪怕是要抬着去,将士们看到有卫国公的坐镇,自然热血澎湃,士气暴涨。”

高士廉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架势。

不明白你的意思 ,当本宫傻吗!?

把一个病秧子推上战场,嘎嘣一下,死了,这锅还得本宫来背!

“说的也是,那高卿就代本宫跑一趟,去请卫国公出山!”太子“真诚”的看向高士廉。

高士廉:“这,……”

第226章 卧病在床的军神

李恪把前线战事交给苏定方等一众将领,他在宁城无为而治。

总的战略已制定,具体落实就交给将士去执行就好了。

再说了,以强大的火力优势、骑兵优势,再加上苏定方、薛仁贵、裴行俭、程务挺等一众历史名将,还有自己亲自培养的雷良发、闻成松、赖世宏等一众将领,前线的战事,基本不需要李恪操心了。

与李恪这边的运筹帷幄相比,太子一方就显的一筹莫展。

李二御驾亲征,带走了大部分优秀将领,毕竟是一国皇帝啊,要外出征战,肯定要做到万无一失。

虽然朝内还有一些可用的将领,但侯君集的失败,让太子不敢再随便点将了。

于是,高士廉就被下达了任务,请养病的李靖出征。

长安城光德坊与通义坊之间一巷道拐角处,树荫下一个小厮显得意兴阑珊,正在靠数一个时辰路过几个小娘子来打发时间。

就在这时,他发现一顶轿子朝这边走来,看着轿夫和轿子的装扮,来的人品级可不低。

小厮立即猫着腰悄悄跑进了卫国公李靖宅。

“大郎、大郎!来了,来了!”

小厮正是卫国公家的奴仆李喜,一进院,李喜就大声朝院内叫喊。

他口中的大郎,是卫国公李靖家的长子李德俭。

“不要大呼小叫的,听到了!”李德俭从后院的门内探出了头。

“是,小的知道。”李喜立即止住了呼声。

“可曾看清是什么人?”李德俭问道。

“坐轿来的,四品以上,具体是谁不晓得。”李喜立即答道。

“好了,你赶紧去门口迎接。不论是谁,就告诉对方,不用通报等待,直接进后院。”李德俭一边吩咐,一边快步往后院走去。

李喜应了一声,也赶紧往大门口跑去。

李德俭到了后院。

“阿耶,有人来了,但不清楚是谁,据李喜说是四品以上,坐轿来的。”

见到正在树荫下打拳的李靖,李德俭赶紧汇报。

“怎么这个时候来了!”李靖赶紧收了拳势。

一套拳正打的虎虎生风,突然刹车,李靖很不满,不过该扮上还得扮上。

“快,毛巾!冰水!”说着,李靖回到正堂,在竹榻上躺了下来。

李德俭取来浸了冰水的毛巾,李靖接过来狠狠在脸上按压了一会儿。

刚刚还红光满面的,毛巾一拿开,立即变的面色煞白,没一丝血色。

然后,双眼无神的看着屋外,眼中好似充满了对生活的无限热忱与对行动不便的无奈,对自由的无限渴望与面对病魔的无助。

李德俭看到面前自己老爹,不得不佩服演技之精彩绝伦,高低得整一个唐斯卡小金人!

注意到自己儿子瞪圆了眼睛,呆愣愣地看着自己,李靖直接怒了,“你这是什么眼神,滚一边去!人不来你不要出来!”

“啊!噢,儿这就退下。”李德俭赶紧回避。

大门口。

轿子在李靖宅院门口停下,高士廉从轿中走出。

“小的问高相公安。”早就守在门口的李喜,上前行礼。

“安好。你家阿郎可在?”高士廉上来披头就是一句,想诈一下这个奴仆。

“回高相公,阿郎一直卧病在床,行走不便,故此多日不曾出门了。”李喜一本正经的答道。

“嗯,那就去通报一下,就说申国公前来探访。”

“高相公请随小的来吧,阿郎叮嘱过,无论何时,有客人上门不需等待,直接请去后院即可。”

“哦?既如此,那就前面带路吧。”

高士廉跟着李喜向后院走去。

一边走一边思索:来了就直接去后院?如此坦荡?真的病了?

其实李靖之所以如此坦荡,还是因为被举报后遗症。

李靖虽然也属于李二原秦王府的班底,但是与李二却并不是那么贴心。

这源于李靖的性格,或者几次站错队。

最初,李靖是隋朝的官员,摇摆不定后,投靠了李唐。

在玄武门事件中,李二准备二次创业,找李靖加入自己的小团队,可李靖却拒绝入股,始终保持中立。

最后,秦王府战胜东宫,夺得了大位。原来不入流的小角色,由于李二在二次创业时,及时站队,分到了干股,后来混的都风生水起。

而在玄武门事件中保持中立的李靖,此后一直谨小慎微的活着,毕竟他不是真正的董事会成员,没有太大的犯错空间。

首节上一节152/3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