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逆子叛国 第196节

这小布点太聪明了,他看的出来,如今李恪对有孕在身的武顺那真是百依百顺,所以立即向武顺求救。

“夫君,还不撒手,你看看,都揪红了!”武顺扶着大肚子拉开李恪的手。

武顺心疼的揉着那只被李恪轻轻揪过的耳朵。

“顺姨娘好厉害,刚揉一下就不疼了!孩儿谢谢您!”

武顺被弄的哭笑不得。

“咦?阿耶画的什么?这不是……”

此时,李恪正在画一幅漫画,内容正是眼前的场景。

“这个托着肚肚的是顺姨娘?你这个撸起袖子的肯定是瑶姨娘,这个绣花的是大婉姨娘,这个冒着鼻涕泡泡的是二妹……哈哈哈哈!”

小家伙一一认出了上面画的人,看着一个个人夸张的特征,顿时笑得前仰后合。

这一笑其他小家伙们也注意到了,会走不会走的,都往李恪这边凑,不一会儿,李恪身上就挂满了娃。

妻妾们也围了过来,看了李恪的画后一个个忍俊不禁。

看着老婆孩子们一个个发自内心的笑容,李恪此时感觉无比的幸福。

男人嘛,拼了命的奋斗,不就是为了这个场景吗?

“阿耶,儿要学画画!”小家伙忽然眼珠子一转,抱着李恪的腿,晃呀晃的。

“那小婉姨娘教你画画,为什么不学?起开!”李恪脚轻轻一抬,把他甩到一边。

小家伙又“呲溜”一下又爬了回来,重新抱上李恪的腿,“那儿跟阿耶学了后,就去学小婉姨娘的。”

“不行!你糊弄鬼去吧!”李恪岂能看不出这货在忽悠,又是一脚甩开。

“为什么不行呀?”小家伙再次抱回来。

“因为,咳咳,阿耶这一套画法太过高深,必须先学小婉姨娘的打好基础。”

“唉,那好吧。”

旁边的阎婉听到李恪的话,很不服气的皱了皱琼鼻。李恪立即很不害臊的朝她眨了眨眼。

这时,萧滢走了过来,看到一家人其乐融融,也没有开口,只是默默的站在一边。

李恪知道她肯定有什么事,只是不忍心打扰而已。

“滢滢,有什么事,你直接说吧,没事的。反正说了我也不一定愿意站起来。”

萧滢:……

“殿下,管布政求见,等了多时了,一开始他没让禀报。”

萧滢是长乐公主的婢女,是与李恪、李恪长乐公主一起长大的,从小就是“殿下”“殿下”的叫。如今这样叫,反而更显亲切。

“管茂心啊,既然等了很久,那应该是有什么重要的事。”说着,李恪把身上挂着的娃一个个摘了下来。

“那我就去见见吧。”这才轻轻起身,缓缓离开身边的几个孩子,唯恐踩着、着哪个了。

来到前院,看到管茂心一脸郑重坐在那里,眉头微蹙。

“老管呐,我才刚回来,还没过两天悠闲日子呢,你又有什么事?”

自从李恪八岁封王,管茂心就是王府的长史,已经是十多年的部下了,如今又是在李恪私宅,李恪也就像以前在王府时,叫起了“老管”。

“王上,臣也不想来打扰,可是,唉,也是没办法啊!”

“什么事,你就直说吧。”

“王上这次到洛阳,文武官员本来是想向王上进谏的,可看到王上似乎脸色不太好,也就暂时搁下了。”

“几天过去了,他们还不敢来,却天天催我过来。”

“进谏?进什么谏?就这点胆量,还谈何进谏!看我心情不好不敢来,撺掇着你来?”

管茂心尴尬的笑了笑了。

“臣也知道他们的心思,可臣觉得这事也确实到了该考虑的时候了,于是就来了。”

“什么事?”

“称帝。”管茂心认真说道。

李恪沉默了片刻,“你是什么看法。”

“臣也说不好,很矛盾。称帝的话,确实能够提振文武官员的士气。也算是给几年努力拼搏做一个肯定。文武官员升迁,俸禄提高,百官皆大欢喜。”

“可如今称帝,对王上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好处,只是些尊号上的改变罢了。一旦诏书传达四方,此事就成为定局,那就彻底与大唐那边关系破破裂了!”管茂心微微摇头,蹙眉说道。

“怎么,我们宁国都把大唐打跑了,现在还不算破裂啊!”李恪笑道。

“不算。如今,王上依然是大唐皇帝亲封的宁王,还是世人皆知的大唐皇子!这是永远抹不掉的!”

“如果王上称帝,尊号上不再是大唐皇帝御封,有父皇在位,儿子又再称皇帝,那是忤逆、是反叛,与孝道严重相悖!那样的话,大唐皇子的身份就不被世人认可了!”

管茂心说完,郑重的看着李恪。

“那又怎么样?”李恪问道。

“那,王上就失去了对大唐那边的继承权。”管茂心悄声说道。

李恪一听,呵呵笑了起来,“你还惦记着让我直接继承大唐啊!”

“有何不可?如果大唐的晋王与皇太孙,将来也争斗激烈的话,或者我们推动一下,王上就有机会继承大唐!到那时,宁国的国土、人口,全都直接变双倍!”

管茂心越说越兴奋,不过还是尽力压低声音。

“嗯,你这个想法很大胆啊!不过,与我的想法一样!”

管茂心:……

第293章 绝不世袭

称帝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上要通知天,下要通知地,中间还要通知黎民百姓。

最重要的是,还要把列祖列宗,把把皇帝的父亲、祖父、曾祖、高祖等八辈子都封一遍。

别的先不说,亲爹李二怎么封,给他整个什么祖?

李二:老子还活着呢!而且是现任皇帝!

另外,古人对宗庙很看中的,搁平民也就是家祠。

总祠只有一个,你既然要称帝了,宗庙是必须建的。

可关键是,李二已经在南亚半岛又建了一个了,并且宣称已经把列祖列宗请那边去了……

若是再建一个,两边都是子孙后代祭拜,怎么办?

要知道,焚香可是邀请列祖列宗最有效、最直接方式。

就跟视频电话一样,直接摇醒你,不存在设成静音,或者不搭理那一说。

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三柱清香一点,飘荡状态的祖宗们就必定会到场!

这边焚香了赶紧跑到洛阳,李二在南亚那边焚香了,列祖列宗又赶紧翻过喜马拉雅山跑到南亚

一大群阿飘,来回翻越喜马拉雅,整天啥事没有,净赶场子了!

太欺负人了!

不!

太欺负祖宗了!

可你不建宗庙也不行!这个时代,孝道是刻进骨子里的,不尊父母、祖上,就要被万人唾弃,掉粉很严重的!

所以,称帝,很麻烦,急不得。

其实称帝这件事,在没有与大唐全面开战之前,就有大臣们在议论这件事,也有人上奏含蓄的提议。

如今,大唐被宁国赶到南亚去了,称帝的事,就又被提起。

那帮大臣老是撺掇着李恪称帝,什么“王上一扫六合,民心所向”,什么“王上有大帝风范”,什么“王上登基是天命所归”!

李恪自然知道:都特娘的是忽悠!

这些人,绝大部分是私心驱使的。

李恪称帝后,即便实权不能更进一步,但做王的臣,与做皇的臣,不管是从自己感觉上,还是从史书记载,或者百姓看法上,都不一样啊!

显然是做皇臣更爽!

于是,李恪直接跟管茂心挑明了自己的想法。

“你会回头跟他们说,称帝暂时不考虑。官职变动也不可能了,不过爵位是可以的,满足一下名号上的追求也无妨,毕竟这是也人之常情。但绝对不会给世袭!”

“另外,散官就不要想了,宁国不养闲人,不开这个先河!一个萝卜一个坑,拿一份俸禄,就必须干一定的活!”

“当然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也少不了他们的!赏赐管够!拿到手软!”

“还有,虽然不称帝,但是我准备封王后,以及妃嫔……算了,这是我的家事,就不劳他们费心了!”

“就这些,你先跟他们透露一下,让他们也好有个心理准备!”

最后,李恪又把在刚回来时所担心的事,给管茂心说了一遍。

提醒他要注意朝中的风气,要适当的时机介入,纠正不良风气。

说完,李恪摆了摆手。

管茂心离开以后,就把李恪说到这些,转达给了其他人。

“不称帝?这么好的机会,王上为何不愿称帝?”

“是啊,如今也算是功德圆满了,正是称帝的好时机啊!”

……

管茂心自然没有说,是在打新大唐的主意。

“这,不称帝其实也无所谓,毕竟也只是名字上好听一些,如今宁国实际治理方面,并没有什么限制。国策也完全由自己制定。”

“话不能这么说!自古以来,大下大定,称帝都是必然。这种情况下登基的皇帝,也更能够百姓的认可,对国家安定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其实我倒觉的无所谓,如今宁国百姓生活明显越来越好了,只要百姓日子好了,他们才不管那么多!”

“说的也是,但,这爵位不世袭,你们有什么看法?”

“能有什么看法,王上说的对!宁国不能养闲人,干活拿钱,不干活就别想拿钱!这道理再简单不过了!怎么?你还想吃白食啊?”

“你……你这人怎么这样说话!我也是为宁国着想。哪个做父母的,不想各给自己的子孙后代多打拼一些,多留一些本钱!如果不让爵位世袭,这会不会影响众臣的积极性?”

“那这样的人,趁早滚蛋!王上给的俸禄那么高,做事还不用全力,怎么犯贱是咋滴?你不会说的是自己吧?”

“你……诬蔑!你……不可理喻!”

……

管茂心把李恪的意思转达后,就没有再说一句话,就这么听着其他人的议论。

默默把各方面的意见都记了下来,同时也想起了李恪的叮嘱。

果然啊,朝中的风气已经慢慢改变了,同品级的官员领着宁国相当于大唐两倍的俸禄,却还不满足,还想着索要更多。

首节上一节196/3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