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逆子叛国 第207节

历史上的数次因战乱导致的中原大移民,如果不是官方支持,活着自身财力雄厚,普通百姓基本就不可能实现跨地域的迁移。

尤其是那种中原到江南,甚至到岭南的,基本都是当时的大地主,或者世家大族。只有他们才能安全迁移到南方。

因为这些人,本身就有雄厚的财力,囤有吃不完的粮食,有自己的医生,有家兵,甚至族兵,迁移的路上,也不担心饥饿、病痛,以及人身安全问题。

如果读者中哪个靓仔或小仙女,祖上是从中原迁到南方的,那么恭喜你!

你的祖上阔过!

你的祖上,不是大、小地主,就是大、小世家!要么就是做官调过去的。

不然,在那个时代,真的没有办法迁到那么远的地方!

当然了,绝大部分人是没有财力跨区迁移的,也就继续留在当地了。

第309章 昆仑山口

河北道、河南道、关内道的迁移百姓,陆续启程,走上了向天山道迁移的漫漫长路。

沿途要经过关中、河西走廊、玉门关,最终到达天山周边。

而后,迁来的百姓会被按照原籍为单位,分别安排到各地去。

降水丰沛,气候湿润,这里的气候条件太适合发展农业了!

矿产丰富,种类齐全,这里的自然条件太适合发展工业了!

天山周边,以目前的条件,起码可以承载超过一千万人口。

以从内地移民过来的数量来看,还远远不够。可是没办法,也不能把内地人全都搬过来,毕竟内地的人如今也不多。

从西部的天山,到东部的海外倭岛;从北部的寒山,到南部的交趾,如今宁国的人口总共也就4000多万。

这4000万人口,也就后世一两个大城市的人口而已。

如今却要分散到上千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去,地广人特稀!

也只能在重要的粮食产地、工业原材料产地、战略要地布置城镇,用来圈占大量的风水宝地。

虽然眼下没有足够的人口开发,但是可以留给将来的子孙们啊!

往天山周边移民,就是李恪为华夏子孙后代抢夺风水宝地计划的重要一环。

李恪准备往天山周边移民四十万户,约二百万口。

四十万户,十户养一兵轻轻松松,那也有四万兵力了。配合上宁国的先进武器装备,自保是没有问题的。

就算有不开眼的,铁着头要来撞墙,用优势兵力入侵。那么驻扎四万兵力也足以坚持到内地援军到来。

四十万户,十年时间,按每户添三口人算,十年后,那就是添了一百二十万人。

总数就达到三百二十万人!

再过十年就是五百多万人!

再过十年就是八百多万人!

……

各地移民陆续赶往天山道,在前往天山道的官道上,每隔三十里有一个驿站。

如今的驿站已经大变样。

每个驿站旁边都平整出来一大片空地,上面搭了一排排的帐篷。

划定的有用餐区、住宿区、排泄区等。

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卫生问题是李恪反复强调的。尤其是天热起来后,还要防伤寒传染,防瘟疫传染。

另外,有了两支天宁军提前驻扎,震慑、堵截了吐蕃军,避免了他们骚扰、袭击移民队伍。

其中,由苏定方率领的一支,已经由原驻地伏俟城来到了昆仑山下。

东西走向的昆仑山,在这里断开了一个缺口,是原吐谷浑进出吐蕃的必经之路。

“苏总管,前面就是昆仑上口了,东西上千里,只此一处可以前往吐蕃!”屠志指着前方向苏定方说道。

苏定方抬起望远镜仔细观察,“看对对方已经发现我们了,有两名斥候正在往回跑!”

“要不要抓住他们?”

“不必了,他们有没有准备,都不影响我们的炮兵的发挥。继续前进吧!”

老是同样的配方,还是同样的味道。

骑兵掩护炮兵不断前行,在距离吐蕃人修筑的简易关口大约一里多地时,天宁军开始摆开宣威炮,然后调整角度,炮弹被陆续运了上来。

五月的高原,还是有些冷的,不过天宁军却干的热火朝天。

“苏总管,有是队吐蕃骑兵朝这里来了!”一名斥候飞奔来报。

此时,不用望远镜,肉眼已经可以看到,远远一队骑兵犹如一支利箭初射,荡起阵阵尘土,朝着天宁军的炮兵阵地呼啸而来。

吐蕃兵是尝试过火炮的滋味的,在派往大唐支援的十万大军中,在华州一战中,被天宁军的火炮一个照面干掉一万多人。

因此,吐蕃兵应该对这些黑乎乎、又轰隆隆的大家伙比较恐惧的,看到天宁军又把这玩意推出了!

吃过亏,知道疼。

肯定会趁天宁军的炮兵阵地还没有布置好时,就先过来破坏掉。

很快的,地面上传来了轻微的抖动,紧接着脚底的震颤越来越厉害,甚至连地上的石子都要跳动了。

此时,接近中午,太阳在南偏东。天宁军骑兵立即朝东南奔跑一段路距离,越过吐蕃兵后,面向吐蕃兵而立。等于是,来自北方的天宁军与来自南方的吐蕃兵,对调了位置。

此时,天宁军是背朝东南,阳光直射在后背。

如果吐蕃兵冲杀上来,与天宁军正面作战的话,那就必须迎着将近正午的艳阳,挤着眼睛与天宁拼杀。

可吐蕃兵自然也知道,在万里无云、空气稀薄的高原上,迎着艳阳看前方,无异于自扣双目。

大约五千名吐蕃骑兵,滚滚而来,即将跑到天宁军正对面时,忽然吐蕃兵的队首一人,拍马朝天宁军的更南方而去。

很明显,吐蕃兵是要重新夺回有利位置!他们要绕到天宁军的更南方,从天宁军阵形的背后掩杀上来,逼迫天宁军逆光而战。

“裴将军,要不要继续和他们抢夺有利位置?”王玄策问道。

“不用了!王上不给了咱们一样法宝吗?多次练习,还没真正用过呢,今天就试下好不好用!”裴行俭说着,从腰间挂的袋子里掏出了那面小镜子。

“得嘞!我想知道到底效果如何?”两人说笑间,都把小镜子攥在了手里。

“掏镜子!”作为这支骑兵的统领,裴行俭下达了命令。

“嗯?掏镜子?”传令兵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有点懵逼,不知道这个旗语该怎么打出来。

裴行俭一阵无语,这?好像确实没有为了这个动作,专门设计旗语。

唉,草率了!

不过,裴行俭急中生智,立即把镜子抬起来,用反射的太阳光,朝自己的麾下的兵士们扫了一下。

由于天宁军都戴的有特制墨镜,所以也不怕这一晃。

但就是这一晃,所有兵士们立即就想起了,他们腰间的法宝!

于是,纷纷攥在了手里。

天宁军没有再继续与吐蕃兵争抢背光的位置,而是调整队形直面阳光。

吐蕃绕到天宁军的南方后,开始调整方向,挥舞战刀,呀呀怪叫着,朝着北面的天宁军冲了上来。

天宁军也迎面冲了上去。

双方还有几十步时,天宁军兵士突然拿起手中的镜子照向吐蕃兵的面部。

“哎呀!”

“哦哟!”

“嗷!”

……

吐蕃兵方阵里,突然响起一声声惊叫。

接着,“噗通”“噗通”很多人摔下马,而后立刻就被后面的马踩了上来,引起了更多人摔倒。

先倒下的人,很快被踩“薄”了。

来不及欢呼小小一片镜子的神奇作用,天宁军立即杀了上去。

与对方砍杀的过程中,还不忘偷空拿镜子晃一下对方,趁着对方挤眼或者把头瞥向一边的间隙,“噗”的一下,一刀划过对方脖颈。

第310章 夺关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不对称战争!

一方使用的是冷兵器,另一方已经开始使用激光武器了!

吐蕃兵被天宁军弄的极其憋屈。

天宁军兵士们,听到了吐蕃兵的阵营里有人用汉话喊出了“不要脸”“无耻”“卑鄙”等鼓励的话。

吐蕃军中,也不全是吐蕃人,有吐谷浑人、党项人、羌人等等。

这些人原本居住在高原边沿地带,与河西走廊、剑南等地接壤,通过长期交流,互相会说彼此的话,也不算稀奇。

听到这些鼓励,天宁军兵士们砍杀的就更加卖力了。

不过,吐蕃兵就有点沮丧了,气馁、焦躁、怯懦的情绪开始逐渐蔓延。

如果是真刀真枪的砍不过也就罢了,可现在,那神出鬼没的强光,冷不防的就怼到双眼上,导致眼睛瞬间失明,而本人也瞬间失命。

本来这批吐蕃兵是被下了死命令,无论如何都要把天宁军的炮兵阵地给毁掉的。

可现在,他们连天宁军的炮兵阵地都没摸到。

吐蕃兵中一名超“大块头”开始暴躁的朝着麾下士兵哇哇喊着什么,附近的吐蕃兵精神为之一振,萎靡的士气得到扭转。

“裴将军,那个人似乎是统领!”王玄策一指那“大块头”。

那“大块头”也确实勇猛,就在王玄策、裴行俭两人看过来的短暂时间内,他已经把两名天宁军兵士砍下马。

“大块头”手中的兵器是一把特大号的弯刀,就连他骑的马也比其他人的大上一号。

口中“哇哇”怪叫着,大刀上下翻飞。

“某去会会他!”说着话,裴行俭拍马朝大块头冲了上去。

裴行俭夹紧马腹,紧握马槊,槊尖朝向正前,双眼死死盯着“大块头”的心窝。

胯下战马速度已经提到最高,锋利的槊尖距离“大块头”越来越近。

正在举刀砍杀天宁军兵士的“大块头”,忽然浑身一冷。

仿佛自己被一只秃鹫给盯上了,仿佛自己经是个死人了。

他立即抬头,此时极速奔来裴行俭距他已经不到二十步!

他注意到那被寒气裹挟的槊尖,带着凛冽、森然之势,正闪电般朝着自己的心脏捅来。

首节上一节207/3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