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逆子叛国 第94节

不过,高季辅对这次的出使任务,很有信心!

毕竟自己代表的是大唐,是当今天下最强大的帝国!

如今来宁国,那可是替大唐天子巡视的,谁敢不开眼!

高季辅带领上百京官一到宁城,就颐指气使的要求带他们去宁国各部门、工厂、军队,进行考察。

宁国方面由外事部负责接待,外事部尚书柳康成,以宁国正在举办诗会为由,抽不出人手同时安排考察事宜。

高季辅一番抱怨、指责后,也只能接受。

大唐派出了三省六部、九寺五监、十二卫等各官署的官员,这些官员都是各官署年轻的小机灵鬼。

就是打着巡访的幌子来偷师的。

可诗会没有结束,宁国不安排官员陪同,哪里都不让进,也只能等待。

高季辅只好给他们暂时放假,趁这段时间也好好在诗会上放松一下吧。

说是诗会,可只要人一聚集起来,以宁国商人的精明,以宁国对商业的鼓励,必然要将诗会办成一个综合性的盛会。

凡是划定为会场的地方,在旁边必定会有一个商业街,或者某类商品的专业大市场。

另外,这附近还会有一个美食街。

这些年轻的官员们一来到这里,直接就放飞自我了。

诗会上,大家相互交流、彼此畅谈,遇到志同道合的人,成为朋友、挚友。

然后相约,去拜祭先贤,去专业的书市购买书籍和文房用品,然后就近去享用宁国美食。

三五好友,促膝长谈、把酒言欢,爽的不要不要的。

这些使团的成员,原本都是由宁国负责安排食宿。

大唐来的使团,京官一百多人,地方官三百多人,近五百人的数量,国宾馆肯定是住不下的。

外事部在国宾馆附近,还另外租了几个旅店,安排给低级官员住宿。

每到饭时,会准时供应各种菜品。

可那些官员在外面玩的正欢,还能享受丰富的美食。

他们怎么可能再大老远的跑回国宾馆,吃一顿一成不变的饭菜后,再大老远的回到会场周边。

于是,绝大部分官员都选择了在外面自费吃喝。

大唐官员们的买买买加胡吃海喝,可劲的给宁国商业繁荣添砖加瓦。

外事部供应了一天五百人量的餐饮后,就改为预约制的了。

如今的宁国诗会,已经从原来的十天,在各国文士的强烈要求下,延长到了二十天。

二十天的诗会终于结束了,高季辅又找到了宁国外事部尚书柳康成。

“柳尚书,我大唐官员已经到来到宁国将近一个月了,部分官员带的钱都快花光了,你到底何时安排我们参访!”

柳康成憋住笑意,他也没想到大唐的官员会这么肥,带的钱竟然能坚持到现在。

原本就不存在抽不出人手的情况,举办诗会是教化部的事,外国文士入境,是各边关、海关负责。

外事部根本就没有参与到诗会中去。

可自己王上有叮嘱,要先晾他们一段,把这些官员的荷包榨一遍,然后,然后再榨……

看着高季辅这些天急的坐立不安的样子,柳康成“关心”道:

“高检校实在太急躁了,对身体不好啊。这不是诗会刚结束嘛,你放心,今天就安排你们参访!”

一听被称呼“高检校”,高季辅差点吐血。

虽然如今的官职的确是检校阶段,可谁说就不能转正了!?其实,你可以直呼高侍郎的!

高季辅翻了个白眼,也懒得计较这些了。

可万万没想到,柳康成安排的第一天参访项目,居然是参观宁城的城建。

高季辅都快疯了。

他们已经在宁城的大街小巷转了快一个月了,这,还用参访吗?

可柳康成一句话就把高季辅打发了:

这些都是提前做好的计划,各部门也已经协调好了,若是打乱计划,怕是要重新计划、重新协调啊,要耗费不少时日!

把高季辅吓的赶紧同意!

不过,细说起来,宁城的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确要比长安优秀很多。

城内的风景也更好,人们的精神面貌也更积极、开朗、阳光。

城市的道路,绿树成荫,鲜花绽放。到处都很规整、洁净。

而相比之下,长安的巷道,离皇宫近的还好一些,远的那些就差太多了。

很多都是土路,平时通行马车,牛车、驴车。这些牲口都是走一路、尿一路,拉一路。

再经过车轧、人踩、牲口踏、日晒、雨淋。时间长了,蛆蝇滋生、臭气熏天。

每当下雨天过后,巷道上,满是泥泞与稀溜溜的粪汤。

而宁城,所有牲口进城前,尾巴下面,都必须套上一个粪兜。牲口撒尿之后,会有专人负责去清理冲刷,

因此,整个宁城大大小小的街道,完全没有异味,没有蝇虫横飞。

第二天,柳康成又安排参访宁城各公园。

高季辅又想暴走,后来还是忍住了。

第三天,柳康成安排参访宁城的博物馆。

博物馆里展览的有:

库莫奚、契丹、、乌洛候、、室韦等等大小部落首领的兵器、盔甲、马鞭。

薛延陀汗国权力与汗位象征的战鼓、大纛、宝剑、金鞭。

新罗国的王座、舆图、编民册。

百济国的王玺、王座、舆图、编民册,部分大将的盔甲,兵器。

“这些物品之所以在这里,是因为他们惹了宁国。我们王上说了,谁敢惹宁国,谁的此类物品,将来就会摆到这里来!”

负责讲解的宁国官员缓缓说道。

高季辅和边上的大唐官员,听了这话,暗暗一颤。

第130章 体验宁国器物之美

在宁城参访了五天不痛不痒的项目后。

大唐使团终于被告知:今天带你们领略宁国器物之美!

于是,所有使团成员,被宁城的公交马车运送到了宁城驿站。

然后,登上了更大的马车。

这怪异的超大马车,看的使团成员惊奇不不已。

长方型的车厢,车厢两边有一排窗户,窗户上面部是糊的纸,竟然是琉璃!

车厢内,大约有50个座位,一排排安放的整整齐齐。

而车厢的前方,没有了宁城城内那种石板铺成的道路,而是两股长长的铁锭延伸向远方。

车厢内,年轻的官员们,七嘴八舌的开始了讨论。

“杜郎君,你之前见过这样的马车吗?”

“不曾见过!这马车如此怪异,如此巨大,这得用多少马才拉的动啊!”

“这你们不用担心,宁国有的是马!听说他们还专门培育用来牵拉的挽马!”

“何止是挽马,他们的燕靖关一代,产出的马蹄壳坚硬,犹如钢铁,于是宁国农业部就专门把这个品种的马育种成了,耐力更强的山地驮马。”

“说马车呢,你们怎么被马给拉跑了!”

“对对,说车。这车的关键,某认为就在那前方的两条无限长的铁锭上。马车应该只行走在那上面。”

“你说的对!某刚刚上车时,看到车厢下面了,都是一排排铁铸的轮子,刚好就卡在那两根铁锭之间。”

“,你们说,这下面用铁锭铺的路,是不是就是把司空和兵部尚书坑的破产的那条路?”

“嘘!你可真够胆,什么都说!”

……

使团成员们讨论的,正是宁国新铺设的一段宁城到锦州港的铁路。

如今已经全线贯通。

不过路是铺好了,蒸汽机还没有完成试车。

但这不影响铁路的使用。

历史上,在火车出现以前,已经有了轨道运输的雏形。

而且,在铁路发展之初,也正是用人力或者马匹,拉着车厢,在木制的轨道上行走。

后来才把轨道换出了铁质、钢材。而后又把人力、畜力换成了蒸汽机动力。

因此,如今宁城到锦州港的这段铁路,就是用马拉着车厢进行运输的。而这已经大大提高了运输速度,缓解了运输的压力。

不过,别说蒸汽机没有试车成功,就是成功了,也不能大喇喇的给这些小机灵鬼们看。

毕竟,国之重器,不可轻易示人!

就在使团成员们的谈论中,车厢缓缓移动,继而加速,接着越来越快。

“这?马车已经在行进中吗?”

“看车窗外,应该是在行进。”

“这也太平稳了吧!”

“还是有些晃动,但这可比普通马车舒服多了!”

“某猜的不错!果然是沿着那些铁锭行进!”

“难怪如此平稳快速,妙就妙在那铁锭上,它们顶部平滑,这样马拉起来就会省力很多,同时也少去了颠簸。”

“妙啊,妙!记下来,赶紧记下来!”

使团成员们继续着各种讨论,在车上享用了午餐。

中途停车换了几次马,下午到达锦州港。

一帮人赶紧下车,把头钻到车厢下面,开始研究起车厢的底部。

每节车厢都由多匹马拉着,随着运载500人的所有车厢陆续到站,其他车厢的人也下来了。

之后所有人又被宁国的接待人员引领着进入码头。

首节上一节94/3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