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四合院启航 第269节

马国维看王刚执意要走,也不好再挽留,他派人亲自送出衙门,然后才回去办公。

王刚出了衙门,立刻拉着盛长柏的胳膊,飞速离开。

“三弟,行馆在那边,我们走错了。”

王刚急忙说道:“我们要马上离开金陵,一刻都不能耽搁。”

盛长柏大吃一惊,不解道:“为什么呀!”

王刚严肃道:“这个马大人有问题,他可能就是幕后真凶。”

盛长柏彻底呆住了。

第357章 邕王

王刚拉着盛长柏,先去与廖师傅汇合。

当初他们下船后,廖师傅就留在码头,让他们兄弟二人去报官。

王刚拉着盛长柏一路疾驰,直接上了当初那条船。

廖师傅似乎早就等着王刚,他们一到就叫船老大开船。

盛长柏好不容易缓过气来,问道:“三弟,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为什么说马大人是幕后黑手。”

王刚说道:“之前我见到马大人时,从未说我们遭遇匪盗,他为何知道的?”

盛长柏一惊,想了想说道:“可能是因为那些遭难的仆人?”

王刚解释道:“既然仆人都遭了难,马国维怎么知道他们是盛家人?”

盛长柏这下真坐不住了。

“马大人为什么要杀我们?”盛长柏不敢置信道

“他和爹虽然同朝为官,可一个在扬州府,一个在江宁府,八竿子打不着,为何要害我们。”

廖师傅叹气道:“官场里的事,波谲云诡,有时候看似无关,但背后的利益牵扯极大。”

王刚皱眉道:“我怀疑这个马国维也不是真正的幕后之人,他极有可能也是代人办事。”

盛长柏更糊涂了。

“马国维是江宁府知州,五品官,连他都要听命之人,又是何等人物,爹到底得罪了什么人?”

盛回家很少讲公事,可能也就能跟老太太讲上两句。

“多想无益,说到底这都是你们爹的问题,你们也算是受了无妄之灾。”廖师傅看王刚苦思冥想的样子,不由劝道。

王刚摇摇头,不胡思乱想下去,眼前最重要的问题还是怎么离开金陵。

“师傅,船老大可靠吗?”

廖师傅摇头道:“可不可靠谁又知道,我们现在也只能相信他了。”

王刚叹口气,感觉这个北宋不好混呀!

船开了一阵子,眼看就要沿长江南下,突然船老大跑到船舱来。

“不好了,前面有官船拦住了我们。”

王刚一听就知不好,下意识的想要跳江离开,不过看了盛长柏一眼,最后无奈放弃。

江水湍急,他和廖师傅体力好,能跳江离开,可盛长柏文弱书生一个,跳江就是自杀。

既然逃不了,那就只能面对,事情还没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廖师傅,那马国维没见过,我们上去,你趁机想办法离开,通知我父亲。”王刚对廖师傅说道。

廖师傅也看了盛长柏一眼,明白王刚留下来的原因。

“好,你们放心,我会尽快带人来救你们。”

王刚说道:“既然对方要抓活口,我和二哥暂时应该不会有事。”

盛长柏此时也意识到,自己成了累赘。

“三弟,你还是跟廖师傅一起走吧!”盛长柏真切的对王刚说道。

此时,盛长柏和王刚,早就没了嫡庶之别,只有兄弟之情。

“二哥,其实要能走,也该你走,你是盛家嫡子长孙,落到贼人手上,对爹才

更有威胁。”王刚叹道。

盛长柏说道:“既然如此,你才更应该走,能逃一个是一个呀!”

王刚摇头道:“既然你走不了,那我们都别走,打虎亲兄弟,我们一起面对吧!”

盛长柏眼眶有些发红,哽咽的说不出话来。

廖师傅没有矫情,直接跳进江里,然后王刚拉着盛长柏走出船舱。

“贤侄,你们走的这么急,是想去哪里呀?”马国维带着一众官兵,将王刚和盛长柏团团围住。

“马大人,我不明白,你为何非抓我们不可?”王刚坦然的面对马国维。

“要怪就怪你们的爹吧!”马国维没有解释,挥手让人把王刚和盛长柏绑了起来,直接压回了衙门地牢。

王刚和盛长柏没有关在一起,而是分开关押,他这个庶子的待遇明显没盛长柏好,被关在牢里就没人管了。

马国维没再出现,王刚自己都不知道被关了多久,反正每天会有一个狱卒给他送一个馒头,一碗水。

王刚不是没想过逃走,但是他发现地牢里的看守极为严密,以他的力量就算冲出去,也救不了盛长柏。

许久之后,马国维才出现,并且让人把王刚放了。

“贤侄,出来吧!你二哥正在上面等你一起回家。”马国维笑嘻嘻的说道。

王刚不解道:“马大人,你抓了我们,又放了我们,到底玩什么把戏?”

马国维笑道:“之前抓你,是因为你们还有利用价值,现在放你,自然是没价值了,我的大牢不养闲人。”

王刚一惊,想的第一件事就是盛出事了。

“你们把我爹怎么了!”

马国维冷哼一声,说道:“你爹真是个滑头,他比我想象中更识时务。”

王刚满脸的不解,不过听马国维的意思,盛应该没事。

“快出来吧!你还真在牢里住习惯了?”马国维不耐烦道。

王刚整了整衣服,然后走出牢房,等他重见阳光后,立刻就看到盛长柏和盛。

“枫儿。”盛看到王刚,激动的叫了一声,一把将之搂在怀里。

这可能是王刚与盛接触最近的一次,他相信,就算他出生那会,盛都没这样抱过他。

盛很快就松开王刚,然后看向马国维。

“马大人,今日之恩情,来日必报。”盛咬着后槽牙说道。

“盛大人,听说你被调去了京城,我在此恭祝你以后官运亨通。”马国维阴阳怪气道。

盛冷哼一声,领着王刚和盛长柏两兄弟就跑出了衙门,直接返回扬州。

坐在马车上,王刚有一肚子的疑问,可盛一上车就假寐,一点解惑的意思都没有。

最后还是盛长柏忍不住,问道:“父亲,那马国维为何要抓我们?又为何放我们?”

盛终于睁开眼睛,深深叹口气道:“这事你们就别问了,记住以后跟谁也不要提起这两天的事,给我烂肚子里。”

盛长柏皱眉道:“父亲,马国维杀了我们家那么多仆人,又将我和三弟关了这么多天,简直就是无法无天,难道我们就这么算了?”

盛斜眼看了盛长柏一眼,反问道:“那你想怎么办?”

盛长柏面色一正道:“国有国法,马国维身为朝廷命官,犯下如此恶行,我们自然要上告朝廷。”

盛再次叹口气,对儿子说道:“若我告诉你,整个江南路的官员,上到观察使,下到县令,全都与马国维沆瀣一气,你又上哪去告?”

“什么?”盛长柏吃惊不已,王刚瞳孔为之一缩。

盛说道:“长柏长枫,你们记住,忘记这几天的事,不要跟任何人提起,那些死去的家仆,我会妥善安置他们的家人。”

一路上,王刚和盛长柏都没有再问,三人回到扬州后,王若弗和林噙霜立刻就迎了上来。

她们以为儿子是在路上遇到流寇,心疼的不得了,再也不提考秀才的事。

王刚随着林噙霜回到院里,越想越不对劲,越想越觉得心里憋屈。

他轮回几世还没吃过这么大的亏,更何况还吃的不明不白。

王刚第二天就找上廖师傅,想要问个明白。

“盛没叮嘱你,不要再过问那件事吗?”廖师傅似乎一点都不意外,王刚会来找他。

“师傅,我只想知道原因。”王刚认真的说道。

“知道原因又能如何,现在的你根本什么都做不了。”廖师傅摇头道。

王刚眼神坚定的说道:“现在做不了,不代表以后也不行。”

廖师傅呵呵笑道:“就知道你不是个肯吃亏的人,不过你问错了人,知道真相的只有盛和老太太。”

王刚眉头一皱,盛那边要能问,王刚早就问了。

老太太比盛还麻烦,估计也问不出什么?

廖师傅看王刚一脸失望的样子,再次笑道:“不过这两天我查到一些事。”

王刚被廖师傅勾出了兴趣。

廖师傅说道:“那个马国维身份不简单,他是邕王的小舅子,他的亲姐姐是邕王的爱妾。”

王刚瞬间就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第358章 夺嫡

王刚一听邕王的名号,心里就把前因后果猜的八九不离十。

当今皇帝赵祯,在位三十余年,朝局平稳,天下承平,邦交稳固,但唯一的遗憾就是子嗣稀薄。

早年赵祯后宫只生女儿,搞的他不得不过继宗室侄子为储君,那个侄子叫赵宗全,也是知否后来的皇帝。

要说这赵宗全也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他本是闲散王爷的第十三子,按理说皇位注定与他无缘。

偏偏被赵祯选中,过继为储君,按理说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

结果赵宗全过继之后,赵祯后宫嫔妃立刻给他生了个儿子。

有了亲儿子后,赵祯看赵宗全是哪哪不得劲,赵宗全也机智,立刻上书请辞,把储君之位让给赵祯儿子,然后自己跑回封地,不沾朝廷是非。

说来可笑,赵宗全这一走,赵祯儿子立刻暴毙,惹出好大风波。

后来赵祯陆续又生了两个儿子,本想立为太子,可惜二皇子只活到四岁就夭折,三皇子刚出生,也是体弱多病,眼看养不大。

储君之位空缺,朝廷就有人重提过继储君之事,但赵宗全是铁了心不再当这个储君,剩下来最有希望的就剩下邕王和兖王。

这两位王爷的优势在于他们都有了子嗣,加上在朝廷威望够重。

首节上一节269/65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