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2职工大院 第188节

  “好了,可以动了。”画好眼睛后,其它部位都不用看,赵嘉敏心有成竹,直接将空白处补齐。

  片刻功夫,一个惟妙惟肖的罗锦绣就出现在画纸上,画上的她因为看不清远处的关系,眼神里透着一股迷茫,少女的表情拿捏的非常到位。

  张松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秋火明身后,他开口道:“画的比本人好看。”

  罗锦绣拿起眼镜重新戴好,“不会说话,就别说话。”

  她气呼呼地走到赵嘉敏身旁,低头看了一眼画稿,随即转怒为喜,“哇,阿敏你好厉害。”

  赵嘉敏将这一页纸撕下来,“喏,给你。”

  “签个字,写上日期,回头我就裱好,挂我宿舍里。”

  看来罗锦绣很满意这张画像。

  秋火明扭头问张松,“,今天是不是没啥事了?怎么不见有人派任务?”

  张松摇摇头,“听说有人投诉了,说我们学生的翻译不到位……”

  秋火明摸了摸下巴,学生们带带路,聊聊天倒是没啥问题,遇到专业的词汇,说错了,倒是有可能的。

  当初录用的时候,主办方就说了,遇到不会的直接说不会,求助展会里的专业翻译,大概是某些学生,对自己的能力高估了。

  “这样啊,那后面几天我们还来吗?”走过来看热闹的中大学生宋峰文问道。

  “等通知吧,我也是刚刚送东西的时候,在出口听人说的……”

  “,最好别取消,一天2块钱的补贴还包中饭,哪里能找到这么好的事情。”外语学院的甄欣也凑过来说道。

  她是正牌的外语学院高材生,一口纯正的伦敦腔。

  这时候的美语还没有开始流行,伦敦腔就是主流,“我还想存点钱,以后出国用呢。”

  她梳着一对麻花辫,本人看着比实际年龄还要小。

  秋火明闻言笑道:“指望这点钱啊,还不够在国外嚯嚯一餐的,美金兑换人民币,你知道现在是多少汇率吗?”

  他们几个人这些日子闲暇时经常聊天,都是年轻人,很快就混熟了。

  “公派留学,有生活费补助的,平时再去打个工,养活自己肯定没问题。”罗锦绣解释道:“我也想出国,去见见世面也好。”

  国家从78年开始向外公派留学生,到现在已经4、5年了。

  一股暗中涌动的出国热起来了,一方面是国家确实需要一些人才出国进修,这种属于公派,对学生来说,也是最轻松的;

  一些在职人员更是热衷于这种出国方式,这里又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公派出国留学,一种叫出国考察,不管哪一种,单位职务都是保留的。

  如果自费的话,一旦遭遇拒签,没有走成,那么在国内的铁饭碗就会失去,成为闲散人等,这年头没有工作,是要被人在背后说闲话的。

  这些人选择自费也是没有办法,公派出国的经费有限,每年的名额极少,都是各行业的佼佼者才能分到一杯羹。

  几个学生围在一起,议论纷纷,还没等他们说个子卯寅丑来,中饭开始了。

  几个人领了饭票,一起往食堂走去。

  秋火明跟赵嘉敏落在人群的最后,“这个礼拜天要去找一下我师傅,你要一起去吗?”

  “晓园春色?”

  “嗯,我师傅说,礼拜天他们会去那,要是他们不在,我有钥匙也可以进去,我们顺便去看看小白吧,还有那只三花……”

  “要是还像今天人这么少,干脆我们吃了中饭,直接过去……”

  秋火明应道:“我也是这么打算的,回头我跟郭主任请个假。”

  一天两块补助,只上半天,是要扣钱的。

  下午的时候,客人突然多了起来,几个人顿时忙的团团转,之前传的,有人投诉的事情,也证实了是个乌龙事件。

  大家心定了,该干嘛干嘛。

  

  日子过得飞快,转眼到了礼拜天,常四妹、陈西、杨时军又结伴来‘广交会’打零工,有了之前的经验,很快就上手了,依旧在陈丽那边帮忙。

  秋火明进了休息区,屁股还没捂热,就被徐老师给叫了过去。

  他今天背着双肩包,里面存放着沉香,这是他打算带给老金的礼物。

  随着他的走动,一股幽香散开,引得好几个跟他擦肩而过的人,驻足观望。

  “火明,你喷香水了?”徐老师问道。

  “没,带了香料,打算送长辈。”

  徐老师这才点点头,“大男人别娘们唧唧的,用那玩意儿……”

  两人边说边往前走。

  没一会儿,就看到了那家科技公司的展台。

  秋火明一眼就看到了鲁迪。

  他此刻正一个人站在角落里喝瓶装水,秋火明快步走了过去,走近后招呼道:“嗨,鲁迪先生,我们又见面了。”

  “亲爱的秋,你好啊,我其实前几天就见到你了,你一直在忙,就没有跟你打招呼……”

  秋火明汗颜,自己在这展会兜兜转转,来回都不知道走多少趟了。

  秋火明跟他寒暄了两句,这才转身介绍起自己的老师。

  “这是我的老师,华南工学院的徐教授。”

  “我老师对你上回操作的电脑很有兴趣,可以给他展示一下吗?”秋火明开门见山道。

  话音刚落,身后传来一道男人的声音,“徐老师,你怎么有空来了。”

  几个人回头望了过去,只见孙梓羽从一台机器后探出身子,一脸惊喜地看向他们。

  “亲爱的孙,你们认识?”鲁迪问道。

  “他就是我上回说的,帮扶我们单位的高校老师……”孙梓羽快步从机器后面绕了过来。

  鲁迪弯腰从展台下方的柜子里取出一个电脑包。

  “我早就听闻您的大名了,能给你介绍这款产品,是我的荣幸。”鲁迪直起腰,将电脑包里的电脑取了出来。

  电脑接上电源后,打开开关,屏幕上橙色的字符跳了出来。

  徐老师情不自禁地上前了一步,跟鲁迪站在一起。

  鲁迪身上的古龙香水顿时充斥着他的鼻腔,他扭头看了一眼秋火明。

  “这款产品,可以在断电的情况下,资料依旧存在……”鲁迪的脸上露出一丝得意,“因为我们用的是磁泡存储器,而不像其它电脑还需要携带笨拙的磁盘……”

  徐老师原先学的是俄文,这一年虽然已经开始学习英文了,但是对英文远没有到精通的地步。

  秋火明站在一旁继续充当翻译。

  徐老师的脸上露出一丝惊讶,“这台机器的机身这么小,那么它的存储空间也一定很小吧?”

  秋火明原封不动地将他这句话翻译成英文。

  鲁迪闻言笑道:“这款用的是英特尔8086处理器,256K内存,384K存储空间,最重要的,你看它的体型……”

  紧接着,他又展示了它的强大的数据库功能,与当下的那些速度极慢的电脑相比,速度快的惊人,当然高速也带来了副作用,那就是机身发烫。

  但是这款用的是压铸镁合金外壳,一句话,耐操。

  这也是美丽国选择它作为航空专用的电脑原因之一。

  听了秋火明的转译后,徐老师忍不住夸赞道:“确实强大,鲁迪先生,可以让我操作一下吗?”

  这句简单,他直接用了英文。

  鲁迪让开身子,“请随意。”

  徐老师站在电脑前,先打量了一下键盘的各个键帽位置,这才深呼了一口气,双手齐上,开始操作起来。

  秋火明用惯了后世的那些轻薄电脑,对这台机器的操作体验并没有多惊讶,但这台机器,在计算机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饭要一口口吃,技术也是如此。

  他推荐徐老师过来体验这台电脑,就是想让徐老师能亲眼目睹,国外的相关技术已经到了哪一步了。

  这种紧迫感,才是他想要表达的……

  要知道半导体的发展跟计算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二极管开始到集成电路……

  半响,徐老师停下了手上的动作,问了一个关键性问题,“鲁迪先生,请问这台机器的售价是多少?”

  “这一台的零售单价是8150美金……”鲁迪摸了摸花白的胡须,如实回答道。

  徐老师默默地看了一眼面前的机器,隔了几秒后再次问道:“如果我想购买的话,可以优惠多少?”

  秋火明诧异地看向徐老师,看不出来,他的身家竟然这么丰厚?!

  一旁一直在观望的孙梓羽,用有些蹩脚的英文开口了,“鲁迪先生,徐老师是我们的合作伙伴,如果可以优惠的话,我希望您可以给到他最低价。”

  “您只要一台,我这次过来,也只带了一台,要知道,这台电脑的零售单价还没有包括长途的运输费用,不过……”鲁迪看了一眼秋火明,又看了一眼徐老师。

  他停顿了片刻后说道:“你们对它的喜爱打动了我,这台电脑可以给你们减去折旧费用……”

  徐老师顿时竖起了耳朵。

  “7600美金,这是最低价位了。”鲁迪终于报出了最终的价格。

  “鲁迪先生,冒昧问一下,你在我国要待多久?”徐老师问道。

  “‘广交会’结束,我就会归国。”

  “这样啊,那还有十天的时间,请等待我的消息,我要跟学校申请这一笔资金……”

  秋火明在一旁听明白了,原来徐老师是打算用学校的科研经费来购买这台电脑。

  一台高效的、可以直接存储的轻便电脑,对于实验室来说确实很需要。

  “我听明白了,我会为你保留这台机器,直到我离开前。”鲁迪回答道。

  这人挺够意思的,当然也有个原因,这台电脑在当下,确实没几个人能买得起。

  明后天加更哈。

  周末愉快:)

第223章 你知道当爹有多难了吧

  这件事告一段落,徐老师又带着秋火明跟无线电三厂的几个技术员碰了头,几个技术员见他带着学生来,也知道他的用意,在展会现场,将他们当下摆在展台上的产品事无巨细地介绍了一遍。

  他们这一派系,都是走老苏的技术路线。

  这么说吧,当下国内有洋墨水的高级知识分子,分成两种,一种是学俄语,走的是老苏的技术路线,另一种是60年代前从欧美回国的人员。

  像是徐老师,他就是早先学的俄语,接触的一些技术资料也是老苏留下来的。

  78年开放后,国家才重新开启了外派计划。

  陆续公派了访问学者到欧美国家,回国后,这些人逐渐成为了我国科技产业的中坚力量。

  徐老师也知道今天也就是走个过场,带着得意门生认个门而已,自己学校里事情多,告别了众人,独留秋火明送他。

  “好了,我要回去了,中午不跟你一起用餐了,改天我带你去厂房里转转,才能更直观。”

首节上一节188/30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