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2职工大院 第198节

  “好啊,鲁迪先生,难得你还记得我的名字……”赵嘉敏笑道。

  “我对可爱的女孩子,那是过目不忘……”鲁迪摸着花白的胡须,幽默了一下,他的这把年纪,说这些话,不仅不唐突,还让人觉得亲切。

  他的圆台旁坐了三个人,加上他放在地上的背包跟电脑包,确实挤不下了。

  他们三个在签订合同,秋火明跟赵嘉敏、张松坐在相邻的圆台边。

  没一会儿,合同签定好了,鲁迪把电脑包打开,小心地将电脑拿了出来,“徐教授,请你验货……”

  “这个包也是配套的,一并给你,这是说明书跟保修单,我给你留一个电话,以后有问题都可以随时来找我……”

  鲁迪主打一个服务到位。

  徐老师打开电脑,使用了片刻,检查无误后,将电脑关机道:“那就多谢了……”

  收好电脑后,徐老师将手提包放在台子上,从里面取出一个文件袋,递给鲁迪道:“这里是7600元……”

  鲁迪接过文件袋,将里面的美元清点了一遍,这才抬头笑道:“金额正确……”

  他收好文件袋,放进背包里,伸手跟徐老师、陈丽握了一下,“合作愉快。”

  三人寒暄了片刻后,鲁迪跟陈丽先离开了。

  徐老师小心地提着电脑包,站了起来开口说道:“我们也出发吧。”

  秋火明上前一步,“我来拿吧。”

  “去去去,你把门打开。”徐老师避开他的手,嘱咐道。

  秋火明快步走到门口,把洽谈室的门打开,几个人鱼贯而出。

  出口外,学校的专车就停在不原处,秋火明问道:“徐老师,我记得学校有两辆红旗来着……”

  徐老师笑道:“你还想坐红旗,有吉普车坐就不错了……”

  司机见人来了,打开驾驶室的门,跳了下来,绕过车头,将副驾驶门打开,徐老师弯腰坐了进去,这才将手里的电脑包放平。

  后面可以坐三个人,秋火明挤在当中,左手是张松,右边是赵嘉敏。

  车子启动,司机熟练地挂挡,原地调了个头,朝着出口驶去。

  张松带着一丝兴奋,伸手在车厢内摸了摸,他是电机系的,对马达很是敏感,不过他这个专业大多数都会分到电力系统。

  “这电机的声音听着比其它车要轻……”

  这时候国内的电机制造业,柴油发动机一枝独秀,微机只能依赖进口,听惯了柴油的轰鸣声,乍一听眼前这发动机的声音,确实眼前一亮。

  司机从反光镜里看到他的动作,禁不住笑道:“这车可不简单,发动机是四缸的,四轮驱动……每小时能跑130公里。”

  赵嘉敏开口问道:“这车不便宜吧?”

  秋火明伸手将车窗合拢,这才移开胳膊回答道:“大概要4万左右,单位没批条还买不到……”

  “这么贵!”张松乍舌道。

  “发动机是进口的。”秋火明说道。

  司机从倒后镜瞥了他一眼,“这位同学你很懂嘛。”

  徐老师抱着电脑包说道:“小张是电机系的吧,你们要努力啊……”

  张松挠了挠后脑勺,“这可难办了。”

  赵嘉敏若有所思地说道:“我前天接待了一个美丽国来的客户,他说想来我国开汽车工厂,独资好像没谈好,合资倒是可行……”

  徐老师点点头道:“合资是最佳的选择……”

  秋火明朝后靠了靠,后座很硬,避震大概没做。

  这辆212作为国内第一台吉普车,秋火明多少有些了解,其它可以自主研发,就是这发动机……

  燃油机这一块直到后世,发展也是很慢,离发达国家始终有距离,直到后面能源车弯道超车,才将这种差距拉小。

  感谢大家的订阅、投票:)

第231章 那就提前考试吧

  大家一路聊着,吉普车速度很快,到校后,比起平时快了三刻钟。

  车子直接停在了1号楼门口。

  徐老师下了车,突然扭头对着秋火明说道:“你跟我来一下。”

  赵嘉敏她们先回宿舍了,秋火明帮着徐老师提着他的手提包,一前一后进了系办公室。

  徐老师小心地将电脑收好,这才走到书桌旁,一屁股坐在椅子上,伸手从中间的抽屉里取出一封信。

  “中午送过来的,我随手放抽屉了。”

  秋火明伸手接过,封面明晃晃地科学编辑部几个大字,让他心中一紧。

  “大约是退稿吧,这家学术期刊要求很高的……”徐老师笑道:“回头再努力一下,你写得是哪个方面的?”

  秋火明拆开封口,里面是厚厚的一迭回信。

  第一句就是,“秋火明同学,见信好,你邮寄的论文已经收到了,我们抱着严谨的态度,找了好几个业内的知名教授来进行论证,因此耽误了时间……”

  徐老师见他没出声,抬头看了他一眼,“等以后搞学术就知道了,退稿那是常事,别气馁,以你的能力,深耕细作,迟早能发表的……”

  秋火明看了第一页已经大概知道后面的内容了,他冷静地说道:“我……我好像论文通过了。”

  “你先别问,让我看完。”秋火明大剌剌地拉过椅子,一屁股坐在徐老师书桌的对面,他翻开第一页信纸,继续往下看。

  徐老师顿时觉得心里像猫挠了似的,他想了想,从怀里摸了一根烟,走到窗口,伸手将半扇窗口推了出去,火柴划开,烟头点着,忽明忽暗,他猛吸了一口,这颗心才终于安定了下来。

  户外的天空明亮,不远处的草地上,有三两学生在看书。

  工学院的读书氛围一直很好,晚上宵禁后,一些学霸还会站在路灯下继续温习。

  他怕这些孩子把眼睛熬坏了,特意申请了一间可以通宵亮灯的教室,对外是说实验室,他偶尔去转转,里面几乎满座。

  无线电是门神奇的学科,没入门前觉得像是天书,入了门之后,一天不摸就心痒痒,特别是人生中,第一台捕捉到电波的机器做好后,那种成就感无与伦比。

  越是深入了解,越是感觉神奇。

  他在这里思绪纷飞。

  秋火明已经将信件看完了。

  论文会在年底最后一期刊登,没有稿费,但是有个荣誉,那就是邀请他参加年底在申海市举办的科研大会。

  他看着手里的那份夹在信纸当中的邀请函,徐老师摁灭了烟屁股,走了过来。

  “哟,看好了,来,说说,到底怎么回事?”他故作淡定地问道。

  秋火明将手里的邀请函递给徐老师,“我写的那篇论文录用了,他们邀请我去参加科研大会,但是我看这日期……”

  秋火明眉头微皱,“要是参加期末考试,就赶不及了。”

  期末考试是1月14到16三天,大一的课程不算多,考十门功课,一天3-4门,三天就能考完。

  徐老师接过邀请函,“1月16日到18日,一共三天,第一天是开幕式……”

  他脸色变幻了一番,这种场合他不是没去过,但是他是作为一名知名教授的身份去参加的,哪有大一新生就能参加的道理。

  秋火明私心想去的,申海到无城县坐船只要一天一夜就到了,等开完了会,就可以立即往家赶了,但是学校也有学校的规矩,他叹了口气,打算放弃了。

  徐老师单手敲了敲桌面,“也不是不行,提前考试不就可以了。”

  秋火明闻言精神一振。

  “羊城到申海可以走水路,给你预留一周的时间,那就安排1月7号开始考试……”

  徐老师笑道:“说到申海,我们系这次争取到了一位老师,他也是申海的,你倒是可以跟他同路,人家可是麻省毕业的,你一路上多请教一下。”

  秋火明大喜,这不是刚想睡觉就有人送枕头了嘛。

  “好嘞,那就让徐老师费神了。”秋火明的语气都轻松了几分。

  “那现在告诉我,你发表的论文内容是什么?”徐老师装作不经意问道。

  秋火明挠了挠后脑勺,“很早以前我看过一篇报道,说是能够证明‘费马猜想’就能领到一笔金额很高的悬赏……”

  徐老师的面色再次变幻了起来,他的手指默默地攥紧。

  “所以,我就一直在琢磨这事,高考前我不是参加了一次数学竞赛嘛,认识了一位李教授,他给了我一些资料,打开了我的一些思路……”

  秋火明有理有据地将过程说了一遍,接着将自己证明的过程说了一遍。

  徐老师长长吁了一口气,“妖孽啊。”他在心里叫道。

  “行了,你回去吧,”

  “徐老师,你说……那悬赏还有用吗?”

  “你说呢?那是‘一战’之前的事情!”

  “那就是没有咯,不是还没到一百年嘛!都是骗子!”秋火明骂骂咧咧地走了。

  徐老师伸手揉了揉眉心,忘了跟他说了,大会上可千万别提赏金的事情,要换个理由。

  算了,现在不想见到他,等‘广交会’结束了再说吧。

  秋火明回到宿舍的时候,室友们还没下课,他放下书包,突然想起那照片还没拿给赵嘉敏。

  他取出一个信封,将照片放了进去,转身出了宿舍径直往东8宿舍走去。

  东8宿舍里,赵嘉敏一点也没歇着,先将桌子都擦了一遍,扫了地,又倒了垃圾,等她回来,没休息多久,就听到邱宿管在走廊上叫她的名字。

  她应了一声,走了出来,“邱阿姨,谁找我啊?”

  “姓秋,经常来楼下的……”邱宿管见多识广,一副我知道,我明白,但是你们要注意的表情。

  “他是我同学,谢谢邱阿姨,我这就下去。”赵嘉敏道了谢,快步穿过走廊,往楼下走去。

  宿舍的入口处,秋火明正在张望。

  见到赵嘉敏的身影后,他笑着迎了几步:“忘了给你照片。”秋火明把信封递了过去,“使命完成,我先走了……”

  “诶,你等一下,算了,一会儿直接饭堂碰头吧,我有话要跟你说。”赵嘉敏说道。

  “5点3刻食堂大门口见。”

  “好。”

  秋火明美滋滋地往回走,回到宿舍将饭袋跟饭票取了出来,看了一眼时间,慢慢走过去,也差不多了。

  他刚提起热水瓶,门就被推开了。

  文元义一马当先地冲了进来,“班长,你这速度可以啊!”他一边寒暄一边迅速扔下书包,陈西跟杨时军紧随其后。

  自己这一宿舍的干饭人,秋火明在心里感叹,大概是有了竞争,秋火明的速度也快了几分。

  一分钟后,他们都已经走在去往食堂的路上了。

  “诶,老杨啊,你赚了钱,不给自己搞一身新的行头?”秋火明看着杨时军身上的这套打了大大小小补丁的外套说道。

  “还能穿,没有洞……”杨时军低头看了一眼裤子。

  “时军哥,快过年了,是要换套衣服了。”文元义附和道。

  陈西想了想,“南秀村那边有个市场,那里就有很多人摆地摊卖衣服跟日用品,听说过年有大促,还有很多老师去买,东西物美价廉,不过只有礼拜天上午才有……”

首节上一节198/30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