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2职工大院 第216节

  潘锦城立即摇头,“我一个大男人坐前面像什么样子。”

  秋火明遗憾地往外,边走边说道:“那就只能跟你错过了,阿敏我们走吧。”

  潘锦城原地思想斗争了片刻,最后咬了咬牙,心一横,跟了过去。

  “行,我坐前面,老子能屈能伸……”

  秋火明跟赵嘉敏对看了一眼,有种坑孩子的感觉。

  二八杠放在杂物间门口,秋火明熟门熟路给轮胎补了气,推着出了门,赵嘉敏提着竹篮,三个人到了公园门口,秋火明跨在车上,单脚支地,吩咐道:“上车吧。”

  潘锦城黑着脸,斜坐在单杠上,他身材消瘦,不占地方,倒也适合。

  赵嘉敏坐在后座,秋火明这才吩咐道:“坐稳了……”

  脚下用力一踩,车子朝前驶去,秋火明骑得飞快,下车的时候,潘锦城差点脚软。

  秋火明跟着老潘来过两次,他看着大门外的标语,有些已经褪色了……

  在菜场门口,潘锦城缓了缓,这才带着他们进了里面。

  潘锦城嘴皮子利索,买了菜还能让摊主送葱,转了一圈,二十分钟不到,就把菜买齐了。

  “我出马,没有搞不定的。”潘锦城提着篮子在门口吹嘘道。

  秋火明经过他身边,给他竖了个大拇指。

  几个人走到车旁,潘锦城心有余悸地看向前杠,他提着菜篮子,小声央求着赵嘉敏,“嘉敏姐,你看菜篮子这么重,不如让我拿着吧,你坐前面,我这屁股坐的疼……”

  赵嘉敏犹豫了片刻,秋火明已经将车推出来了。

  她冲着潘锦城点了点头,潘锦城大喜,赶紧绕道车后侯在原处。

  “我第一次坐前面,你可注意点。”

  “没问题。”秋火明单脚支着地面,心花怒放。

  等赵嘉敏坐稳了,他这才扭头看向潘锦城,目光都柔和了几分。

  “你也上车。”

  “好嘞!”潘锦城喜滋滋地,一屁股坐到了后座。

  秋火明脚下用力,车子缓缓地驶离菜场门口的空地。

  车速极慢,“阿敏,你放轻松一点,手抓在车把手的当中就行……”秋火明专挑平整的路在骑,赵嘉敏几乎体验不到之前潘锦城的颠簸。

  潘锦城敢怒不敢言,这小子但凡刚刚骑得慢一点,自己至于屁股硌得生疼吗!

  他双眼放空,在心里默默地编排着对方。

  风刮过耳畔,赵嘉敏能清晰听到秋火明的鼻息,她右手握在车把手当中得位置,指尖攥得发白,目光所及,秋火明的手腕裸露在外,并不粗壮,反而略微清瘦,体格介于少年跟青年之间。

  她想到这里,迅速移开目光。

  “你看前方,不要看近距离的东西,就不会害怕了。”秋火明的声音在她的头顶响起。

  “嗯。”

  这种体验很奇怪,赵嘉敏视线投向远方,两侧偶尔有人看向他们,面带好奇,她也没觉得尴尬,气氛并不像她一开始想的,那么令人难堪。

  大概是秋火明太过于从容了。

  反而让她的想法少了。

  秋火明听到了自己的心跳声,赵嘉敏身上的香味很特别,应该是她自己做的香皂,留下的气味,彷佛是春天被她留在身上,留在发间……

  秋火明的目光看着前方,他努力将每一段路都骑得稳当,骑得再慢一点,让时间可以无限延长,让这光景可以停驻的久一点。

  “咳,秋火明啊,你这速度是不是要加快一点了?”身后传来潘锦城煞风景的声音。

  “当然不行,舒适感才是第一位。”

  潘锦城听着秋火明的回应,手指猛地一紧,菜篮子在手里晃了晃,可恶啊,去程的时候,他可不是这么说得,明明说得是,怕潘叔叔在家等久了,所以速度要快一点……

  他继续双眼放空,看向两侧的街道,已经是初冬的天气了,气温还是二十多度,岭南多的是四季常青的树,地上虽说也有落叶,但是并不像书里描述的那样,有机会去北方看一看他们的冬天那就好了。

第246章 听不懂的傅里叶变换

  秋火明骑得再慢,终点却不远,很快就到了目的地。

  在公园门口,停下了车子,赵嘉敏红着脸跳下车,后座的潘锦城提着篮子哼哼唧唧地下了车后,跟在车子后面,走出六亲不认的步伐。

  临近中午,大概天气过于好的缘故,公园里的游客还挺多的,对面的湖水中有小孩蹲在水边在放纸船,几个老人坐在树荫下,下着象棋。

  一派祥和景象……

  回到小楼,潘锦城把菜送进厨房,秋火明去停车,他拿着找零去还给老潘,果然老潘直接表态,找零不要了。

  秋火明感动之余,顺便把车保养了一遍。

  潘锦城跟在秋火明身旁,等他分成。

  这次买菜,皆大欢喜。

  吃好饭,秋火明一行人打算去附近的花鸟市场,去买猫咪用品。

  临出门被老潘给叫住了,“火明啊,这车你骑回学校吧,放这里都要生锈了……”

  秋火明愣了一下,“那……”

  潘锦城吐了一下舌头,这车是前几年买的,有些年头了,虽说是老物件,他也不稀罕,但这价格毕竟放在这里,自家舅舅还真是大手大脚惯了。

  许琅喝了酒,脸色微红,当即替徒弟拍了板,“还不谢谢你潘叔叔……”

  “,老潘啊,你顺便把你车证也给他啊,年底了,查的紧……”

  秋火明看了许琅一眼,还是自家师傅想的周全。

  老潘下了楼,在茶室后面的柜子里,找了找,翻出一个泛黄的本子出来,外壳掉了,好在里面的本子还在。

  “谢谢潘叔叔。”秋火明见他这个都给翻出来了,也不再客气了,伸手接过。

  “潘叔叔,哪天你要是想骑车了,我就给你送回来……”

  老潘笑着拍了一下他的肩膀,“送出去的东西,可不兴要回来,骑回去注意安全……”

  “放心,我骑车稳着呢。”

  秋火明平白无故得了一辆二八杠,心情贼好,辞别了老潘他们几位,他跟赵嘉敏、潘锦城一起往公园外走。

  花鸟市场就在公园附近,这里遛鸟的老人多,加上是老城区,不愁没生意。

  几个人走出去几百米,就看到老街上有个入口。

  虽说没挂牌子,但是过往的人也都知道,这里卖得是啥。

  走了两步,就看到有人坐在墙边,地上放着脚盆,里面浮着几只龟苗……

  更多的是卖鲜花跟竹制品……

  转了一圈,秋火明失望地走了出来,这年头还没猫砂卖,大家也没有圈养猫的概念,更别提什么猫咪用品了,就连一个猫窝都没看见。

  潘锦城笑道:“我说你讲究吧,一般人都是自己做的,你看我的猫饭,都是去菜场买了鱼回去取了刺打碎了做的……”

  赵嘉敏劝道:“南秀村那边有个裁缝,猫窝找他做一个就行,放点棉花进去,猫现在小,大了就不需要了……”

  秋火明眉头展开了,“也对,我记得那边还有个建筑工地,那里有黄沙,我们去装点回来,洗洗干净,给小猫当厕所用……”

  “等它大了,就随它自己出去上了……”

  赵嘉敏点点头,“就这么办。”

  说完,她扭头看向潘锦城,“姐在家吗?”

  潘锦城摇摇头,“她要考试了,这些天都在学校里,用功的很。”

  “我不送你们了,回头我把小黑给你送过去。”

  “谢了,那我们走了……”

  路口三人告了别,秋火明单脚上车,骑得缓慢,“上车……”

  话音刚落,赵嘉敏灵巧地坐到了后座。

  “出发喽!”

  秋火明脚下用力,车子利索地朝着前面驶去。

  从这里骑回学校,中途不休息的话要1个小时左右。

  骑到半道上,赵嘉敏提议让她来换着骑,被秋火明婉拒了,他精力旺盛,区区一个小时的车程还难不倒他。

  骑车跟坐车,周围的景物完全不一样,他走的路不是车辆行驶的路线,有时候会穿街走巷。

  半道上,经常会停下车,摊开地图跟赵嘉敏研究路线,主打一个不走寻常路……

  这也是一种乐趣。

  主城区的很多市井人家,那些建筑与景观,都很别致,充满了岭南风格。

  随着接近工学院,周围也开始变得荒凉起来,道路两侧渐渐空旷……

  再往前,就看到了良田阡陌,一览无遗地映入眼帘,接下来的这段路就是公交车平时行驶的路线了。

  再过十几年,眼前的这片田地会变成城中村,无数来大城市寻梦的年轻人会居住在这里,摩肩擦踵,狭小的窗口,伸手就可以摸到隔壁人家……

  秋火明在论坛上见过很多人描述‘城中村’的样子,配上逼仄的图片,很难跟眼下的这片空旷的原野联系在一起。

  这里的道路弯曲,起伏坡度很大,远处群山如岱,偶尔经过的村庄,绿树环绕,围墙上标语清晰,大多数都是跟计划生育有关。

  道路两侧的电线杆延伸向远方,像是没有尽头……

  有时会路上会有车辆经过,顿时尘土飞扬,也只能忍了。

  到了镇子上,这种环境才好转了起来,镇子上有大学,附近的镇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商品齐全,大多是做学校的生意。

  “阿敏,等以后有机会,我带你去我们那里做客,我们那里的冬天可冷了,过年前后还会下雪……”

  秋火明一边骑车,一边有的没的,跟赵嘉敏聊着天。

  “是鹅毛大雪吗?”

  “真的就跟鹅毛一样,我记得好几年前,我读小学的时候,穿雨靴去上学,那雪太厚了,没踩几步,就从靴口漏了进去,雪化了后,都成了水,冻死我了,回到家就发了寒热……”

  “听起来就冷,都没人铲雪的吗?”

  “那几年没有,吃都吃不饱,哪有力气……”

  “我其实,也看过下雪天,也在我很小的时候,不过雪不大,像是粉末,记忆里也就下过一次,第二天太阳出来,就融化了……”

  赵嘉敏回忆道。

  秋火明诧异道:“没想到老广这种地方也会下雪,还是我见识太少了……”

  “你见识比起同龄人已经强很多了,我很羡慕你开学的时候,还能到处走……真好,能看到不同的风土人情,我还没出过省呢。”

  “等暑假,你要是有时间,我们可以去旅游,有学生证票价可以打折……”

  两人聊的兴起,没多久就过了岗顶。

  前面就是暨大了。

首节上一节216/30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