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是阎解成 第81节

  ……

  刚开年,王部长这边是立刻给了阎解成一个好消息。

  上头已经批准他之前,关于合并摩托车厂以及汽车厂的计划书了,也同意关于香港投资人投资的事儿。

  甚至让王部长给他带话,让他放心干,大胆干,不要怕失败。

  这下他也有底了,开始联系娄晓娥,以及市里的国土局要土地去了。

  不过由于阎解成对这新的汽车厂规划很大,哪怕目前只是一期初建,要的土地也不少,更是考虑到后续扩张。

  只能是在城郊挑选土地了,而且他还考虑到以后北京是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哪怕他现在把厂按在靠近市里的地方,后边还是他规划要搬迁。

  不如一步到位得了,选择了后世东五环焦化厂边上,批了一片大概1200亩的地。

  近几年应该是够用了,接下来就是考虑建厂投资的钱了。

  好在娄晓娥今年并没有回香港过年,来的着一个多月,就是在北京买了套住处。

  她们家之前的老别墅,在运动期间已经被政府收回了。

  想拿回来了可不太容易了,也不知道是娄晓娥自己以前四合院住习惯了,还是怎么的,还真让她误打误撞花了大精力,买了一套两进的四合院。

  钱对于娄晓娥来说倒是不缺,不过能让一个院子的人都卖她,然后搬走,这其中花费就不小了。

  怎么说,不愧是真正的商人了,哪怕买个住处,都能搞到这后世升值巨大四合院。

  娄晓娥接到阎解成找他去部里谈合作的消息,也十分积极。

  她如今是真觉得阎解成有些水平,跟娄父通话后,他们家是不仅看好这次合作的生意,更看好阎解成这个人,准备在内地下重注跟紧阎解成了。

  办公室内,阎解成将刚来的消息,包括合并摩托厂和汽车厂,以及合资建厂的事儿都详细告诉了娄晓娥。

  还提出带娄晓娥去汽车厂,看看目前正在研发的新车。

第170章 意向达成

  娄晓娥毫不犹豫的同意投资,也不提去看汽车厂的事儿。

  既然都有心投资,而且看好阎解成,就不必磨磨蹭蹭的。

  她在香港做生意,这么多年下来,办事也是雷厉风行的,出手果断,不至于到了内地就考虑再三的。

  “我跟我父亲通过电话,他是同意我在这里的投资的,重要的是这个厂的股份怎么算?我们娄家能得到什么?”

  阎解成对这倒是早有预料,就是画饼嘛,毕竟让人出钱出渠道的,总得把美好前景描述下,不然人家怎么舍得真金白银的出。

  当然了,他的饼不出意外是真的可以吃到的。

  虽然不是毫无风险,但是总不至于亏本了,顺利的话,助他们娄家再上一个台阶是不成问题。

  “我代表部里和市里跟你正式交谈了,新成立的汽车厂命名为北京汽车摩托公司,由原先整个的北京摩托厂,加上汽车厂新吉普的研发团队,以及一部分工人组成。”

  “后期还得再招一些人,初步规划3000人的规模。位置就在老焦化厂边上,远是远了点,但是地够大,一千二百亩地,而且后期可以有生产需要了,市里答应过可以继续批。”

  阎解成边说边观察娄晓娥的神情,见她没有疑问就继续道:“目前主要的产品,就是摩托厂的北京80摩托和80S摩托,分别是二冲程和四冲程的发动机型号。汽车厂这边暂定是吉普,后期还有新的包括轿车以及皮卡的车型生产。”

  “初步预估这个新成立的车厂,第一期的投资需要5000万主要是建厂房和扩张摩托生产线。等汽车研发成功后,制造与扩张汽车生产线,以及其他费用,第二期起步也得3亿人民币,我预估正常需要5个亿左右的资金。”

  “若是第二期不投了,我方会考虑收回第一期已占有的股权,或者由其他出资方进入接手。当然技术方面不用担心,合作后我会优先去各国注册专利,这些技术是在我的团队下的,到时候统一独家授权给新厂。”

  娄晓娥是没想到阎解成玩的这么大,这规模的投资,光他们家一家怕是吃不下了。

  她们娄家资产倒是能有几个亿,但让他们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来投资,还真没这能力。

  她当着阎解成的面,拨通了娄父的电话,将刚刚的内容复述给了娄父。

  娄父思考后倒是同意这个合作,当然不是他们一家出。

  娄父打算找这些年在香港结识朋友合作,一起来投资这厂。

  毕竟这么大的规模,他们家还是要规避下风险的。

  新厂虽然上头重点关注,部里也有规划,最终还会有财政部打过来一笔建厂的钱。

  但是数目不大就两百万左右,跟真正建厂需要的比起来,就是九牛一毛了。

  毕竟如今国家刚刚缓过劲来,处处缺钱,根本没法面面兼顾。

  阎解成也是抱着让娄家一方的多出钱的打算,借着香港的资金,来换取他们厂的快速发展了。

  反正等北汽起来了,他第三代的缸内直喷发动机,也差不多可以由唐明完成了。

  到时候将这新技术注册专利后,授权给国内的其他汽车厂,扶一扶别的车厂。

  他授权给新厂的老技术就不怎么吃香了,怎么算最后都不亏。

  “我们这边因为出了土地和技术,需要占股90%,剩下的百分之10%让给你们。而且出资比例这边,我方拿土地技术抵出资,你方需要出80%的资金,第一期就是四千万。”

  “你也别觉得亏,毕竟我们这研发的技术,先期投入的不少,也就是因为少了向外销售的渠道,不然我连让你们入股都不会考虑。”

  他嘴上虽然这么说,但是心里也有点悬,毕竟这他们实际就是出了土地。

  技术这方面真的值多少就有的说了,他觉得值这个价,但是别人真正出钱的,就不一定这么觉得了。

  而且目前只有摩托车是真正有产品的,汽车厂的产品连影子都没有,他还不知道自己师傅俞华推进到哪步了呢。

  再加上他未来有考虑过,等这汽车厂自己能接下香港那儿,以及外边的销售渠道后,还准备慢慢的接手这些渠道,自己拿这利润呢。

  不过人娄家也不傻,早预料到他这手了。毕竟这么多年生意坐下来了,什么风浪没见过。

  只不过他家没土地没技术的,连厂都在人家这边开,只有些香港和英美的影响力和一些渠道稍微管用。

  就是打算用资金和渠道来占股,防止被人踢开后彻底没利润。

  这次投资这么大的数额,也没法当场定下,他目前就是来当代表做个口头意向。

  等真的定下来了,才是麻烦的开始,要通过市里的部里的,甚至国务院的同意。

  而且北京第一个大规模的合资厂,还需要给外边省市的兄弟做个一榜样。

  目前国内处处缺钱的,让其他的省市的同志,也学习着吸纳外边的资金和技术,快速发展自己城市。

  这几天,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三市和福建省的厦门,真正成为经济特区,正式开放了。

  整个国内的市场,是更加开始充满活力了起来。许多积极的青年,都开始涌入这新成立的经济特区闯荡了。

  娄家这边倒也不慢,娄父在香港也联合了3位投资人。

  一位是顶顶大名的包船王,这位可是香港顶级的富豪了,娄父开始找他,只是象征性的询问下,他的层次离人包船王还差的远。

  因为之前有幸在一次酒会上,与这位船王喝过酒,交谈过几句,还很幸运的拿到了包船王的联系方式。

  当时包船王曾表达过对内地投资的意向和兴趣,这次娄父想起来了这事儿,就是象征性的问候了下,想着拉近下包船王的关系,平时没由头也不好联系人家。

  没有想到人船王是真的有意向,听说是关于国内汽车和摩托的投资。

  不仅表示出钱,而且还爽快保证,从内地船运的来香港的价格,他都可以帮忙降低。

  而另外的两位倒不如娄父有钱,也是运动期间从内地出来的老资本家了。

  逃到香港后打听到了娄父,积极靠上了娄父,三人这些年在香港做生意,还是比较团结的。

  他们四人里因为有了包船王的加入,这钱是彻底不缺了,就是对于股份还想多占些。

  就让娄晓娥做代表,先谈着,等差不多了,几人再亲自过来签署合作。

  而娄晓娥动作也不慢,彻底跟他确定了投资意向,就剩商量具体份额的事儿了。

  等阎解成将这消息通知到王部长地方时,连一向稳重的王部长也坐不住了。

  直接起身,双手撑着办公桌,瞪大着眼睛:“他们真的愿意出这么多钱?而且这么大的投资,这么快就能确定了?好!好!好啊!”

  “小阎,你可是为我们部里立了一大功啊!这事儿要是成了,等车厂发展起来了,依着你这年纪,以后的路怕是能比我走的远啊。”

  王部长满脸激动得想象着,这么大投资额的汽车厂。

  想到了阎解成的发展后,一边也思索着自身。

  第一个这么大的合资企业成立,若是今后发展的顺利,这事儿怎么都绕不开他这个在位的部长啊。

  不禁开始琢磨起来,自己是不是能趁着这快退休的几年,再往上迈个台阶,当个副国级的领导再退呢。

第171章 俞华厂长

  “领导,这事儿还有的磨呢,不仅要市里同意,怕是还得上头领导正式批个意见才行吧。”

  阎解成可没这么乐观,涉及这么多的部门,还有原先两个大厂,这新厂等真的成立,开始建造怕是还有的谈了。

  “好事多磨嘛,这市里和上边的事儿,交给我!我这个当领导的总不能啥事都推给你干了。你只要将最后出资比例以及合同拟定了,让香港那边的款项真的能到就行。”

  阎解成听到这儿也松了口气,这市里头他这个司长还真的不好办,北京可是首都,这市里的领导级别是跟省领导一个级别的,可比他高了不少。

  他上去跟人谈,怕也不容易。虽然这事看起来对大家都有巨大的好处,但是市里可是出了土地,这么大的企业,市里与部里还有国家占的股份份额还有的谈呢。

  阎解成突然想起了这新厂成立了,不是多了个厂长的位置嘛。

  这可不是个小厂,别看目前才规划三千人的规模,但是这投资额,包括以后的前景,这个厂长的位置可不能到了外人手里。

  “领导,这新厂的人选你这边有打算么?”

  王部长看着阎解成这期待的眼神,哪能不知道他打的主意啊。

  “哈哈!想给你师傅挪位置了是吧?俞华同志我倒清楚,5级工程师,轧钢厂这么多年的总工。学历与能力是一样不差,还有功劳,倒是适合这厂长,那就交给你师傅吧。”

  阎解成是当即喜笑颜开了起来,在王部长面前,他也不需要掩饰情绪,兴奋劲是表露的很彻底。

  “你赶紧把这事儿给我谈成了,还有汽车的事儿赶紧推进推进,我可是等着换车呢,若是真搞出好车了,部里第一个支持,下个大的采购订单。”

  “您放心领导,我这就去找师傅,好好督促他抓紧时间!”阎解成得到了准信,就出门回办公室了。

  简单收拾了下,叫上了司机小李,送他去汽车厂了。

  小李是阎解成找的新司机,刚退伍下来,比他小几岁。

  原先是个侦察兵,正好开车也会。因为原先在部队里级别低,但是在最后一次任务中立过功也受伤了,不得不退伍了。

  还好当时部里也有编制,他就自告奋勇到部里当司机来了。

  因为立过功的原因,这上的编制还不是工勤编,过来就给转了干部编制。

  阎解成本来还没打算找司机的,觉着自己开车也不错,不过他小舅子的事儿也提醒他了,这位置还是得找人。

  不然万一以后来个关系推过来个人,想当他司机的,那他可就难办了。

  正好看到司机班里,闲着的小李,问了他的情况后。

  看着也非常成熟稳重的,就让小李先跟他一段时间,做他司机试试了。

  汽车厂里,俞华正带着唐明对着一辆吉普,研究里边的发动机呢。

  这东西是真的麻烦,发动机早就搞出来了,但是光是配上去其他的系统零件,就得重新换一堆的东西。

  之前就俞华一个人搞设计研发,然后让原先车厂的师傅帮他打造,只能一次次实验。

  现在小团体来了四个人,本来就配合默契,进度是非常的快。

  这车已经初步能跑了,各种里边的零件也换的差不多了,不过发动机还需要经过调校测试,以及各种零件的替换测试,看看有没有更合适的,更加省成本的。

  俞华对阎解成的到来非常振奋,还以为是自己的关系转过来的事儿办成了呢。

首节上一节81/110下一节尾节目录